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9-06 12:50:5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九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册第85页例5及“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的第9、10、12题。

  【课程标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和计算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发展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评价任务设计

  1、利用孩子已有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以及学生的直观观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达成目标1。

  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游戏的形式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达成目标2。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摆一摆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并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达成目标3。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和习题第9、10、12题达成目标4和目标3。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两个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

  (播放课件)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但是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

  师:动画片看完了,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媒体展示: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达成目标1: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和孩子已有的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达成目标1。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也为目标二打好铺垫

  (二)、引导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在课件展示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对话中,你赞同谁的观点?

  预设:学生回答直角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是想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度数是90度、45度、45度加起来是180度,90度、60度、30度加起来也是180度。

  (达成目标2:激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猜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不是盲目猜,激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1.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这一个行不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那该怎样去验证呢?请你们想个办法吧!

  师:分类验证是科学验证的一种好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分类验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看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2.操作验证

  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拿出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先找到三个内角,在每个内角标上序号1、2、3。然后请任意用一个三角形,想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启用老师提供的“智慧锦囊”或者寻求同学的帮助。

  智慧锦囊:

  (1)要知道三个内角的和,只要知道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就可以了,你觉得哪个工具可以测出角的度数?试一试。

  (2)180°的角是个特殊的角,它是个什么角?你能想办法将这三个内角转化成这样的角吗?

  3.汇报交流

  师:谁来汇报你的验证结果?

  (1)测算法

  师小结:用量的方法验证既然有误差、不准,结论就难以让人信服,那有没有办法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猜测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2)剪拼法

  (3)折拼法

  师小结:用拼和折的方法都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你们真会动脑筋!

  (4)推算法

  ①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课件演示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经证明了是180°,现在我们只要能证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

  ②一个锐角三角形,从顶点往下画一条垂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度数和就是360°,减去两个直角的和180°,就是要证明的三角形内角和,肯定是180°。

  4.总结提炼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量——————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吗?

  (板书: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师:那在“三角形的争吵中”谁是对的?

  (达成目标3。此环节让学生通过“量——拼——折——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2、书本85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达成目标3和目标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达成目标3和目标4.)

  三、目标达成检测方案:

  1、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时期,它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异,外表有四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人们量得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4度。

  四、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是怎样得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

  师:是啊,今天咱们不但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咱们从猜想出发,经过验证(用量、拼、折、推等)得到了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数学家的探究历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做最棒的自己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20×3= 30×5= 40×2=

  200×3= 600×5= 16×4 =

  16×4 =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老师希望下课时每位同学都能不仅会做,而且能说出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三、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五、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六、检测

  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如何呢?来,做一做16×4 并写思考过程吧。

  完成后相互检查,看看谁都完全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

  2.游戏:比高矮。

  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换一个宝宝再次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幼儿做相关练习。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鼓励幼儿互相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延伸: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p38_40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

  二、观察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

  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通过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观察比较,归纳整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集中注意

  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做动作。如:举起右手,指指眼睛,点点嘴巴2、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2、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学习,好吗?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各部分器官,用动手、动眼、动口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二、运动感官,学习新课

  1、动动你的眼睛,找一找(第1题)

  (1)、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找一找,这些算式的非列有什么规律?根据规律,你能很快找到差是7、8、9的算式吗?说一说。

  2、动动你的嘴巴,说说写写(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动动你的手,算算写写(第2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5、动动你的脑子,想想算算

  A: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B: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C: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D: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各感觉的主动参与,将所学知识有效的融合在活动中。)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五、挑战自我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六、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练习十八第5~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真确计算。

  2、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商的一些变化规律,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计算的实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完成第5题。

  集体口答,说说0.1÷0.05、0÷0.24的思考过程。

  2、完成第6题。

  独立完成,比一比每组中的三道算式和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起商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完成第7题。

  独立计算,按要求比较。

  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

  4、完成第8题。

  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二、提高训练

  1、独立完成第(1)题的计算。

  你还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怎么解决呢?

  2、完成第10题。

  先计算每组中的两题,再比价,说说有什么发现?

  哪一道题计算比较简便?

  3、完成第11题。

  每一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完成第12题。

  你怎样理解“层高”的意思的?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呢?

  每一步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1?

  独立完成计算。

  5、完成第13题。

  你能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吗?

  白色奶油 5.6 ?克

  彩色奶油 2.5克 100克

  在小组中列表整理并交流方法。

  6、完成第14题。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同学们的计算又有了进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发现了小数除法中的规律,并且能把这些规律应用在计算上,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多思考,多练。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精】小学数学教案06-16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6-16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17

小学数学教案【热】07-04

【荐】小学数学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