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说课稿

时间:2020-11-28 10:55: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三《胡同文化》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胡同文化》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胡同文化》说课稿范文

  《胡同文化》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胡同文化》。下面我主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课的基本构思。

  一、教学理念

  两到三年的职专语文课,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语文问题,加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缺乏好的学习习惯,懒于思考。所以我一直认为职专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了解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上。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尽可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引导他们留心社会和生活现象,进而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赋予一节课现代气息。

  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在准备《胡同文化》这一课时,依然会侧重于对学生在思维上的启迪,情感上的熏陶,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二、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我国当代散文家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比较精致的文艺小品文。对这样一篇现代文的教学,我按照自己的理念将它定位为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材料。

  为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并概括北京胡同及其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流露出的感情,并借以培养学生筛选与概括信息的能力;

  【这一目标辅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思考现实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以胡同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这一目标是对我的教学理念的实践:意在关注现实的基础上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和情感上的启迪。这一目标是本科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和习惯。

  第一步,是课前要做好预习,布置学生解决字词基础知识;

  第二步,在上课过程中,依然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的原则。

  具体来说,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具备一项基本的能力——概括要点和提炼信息。《胡同文化》这课中心虽然比较含蓄,但是每个自然段的中心意思非常清晰明确,所以,在课文分析的环节中,主要采用学生自读、分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的方式完成。然后通过实战练习给学生从学法上加以指导:总结如何概括要点和信息。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其次,我一直觉得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而且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往往都是离自己比较近的。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加之这篇文章本身具备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分析文章的末尾“胡同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终将消失”这样的预言时,我想通过进一步的追问来提示引导学生:在我们本地有没有类似的建筑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再大一点,现代社会里有哪些传统文化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在教材和现实之间建立关联,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思考现实的意识。

  除此以外,做一个有心人。汪曾祺这篇文章写于93年,至今时隔近二十年。他的预言有没有成为现实?这个问题稍微有点难度,我会辅助多媒体教学,关注近几年来关于“胡同文化新发展”的一些新闻报道与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来解答,并进一步引导他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确看待加以珍视。这样不仅在思维上做了启迪,相信情感上也会有所共鸣。

  在学生学法方面主要突出两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第一环节中要让他们采用勾画、圈点和批注的方式自读完成归纳;

  2、合作探究法,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言。

  四、教学程序

  有了这样的思路之后,本课的教学过程也就比较清晰了:

  (一)导入:通过说唱音乐《胡同的故事》引出北京胡同,进入本节课关于胡同文化内容的探讨学习。

  【设计理由】通过说唱音乐《胡同的故事》引出北京胡同,诙谐的画面、现代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氛围,颇有亲切感;浓浓的京味京腔语言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介绍作者汪曾祺

  解题(胡同是什么?何谓文化?)

  【设计理由】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大脑和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并对胡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用时5分钟

  (三)分析课文

  布置预习之后,提示学生理清思路,重点抓住文章第五段,过渡性的段落很好的将胡同与胡同文化联系在一起。明确了这一点,其他内容迎刃而解。

  1、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首先学习1-4自然段,让学生自读,并概括出老北京胡同的`特点。(借助图片给学生比较直观的印象。)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解了胡同之后,随着汪曾祺的笔触,带领学生去探讨胡同文化的特质。在这一部分里,可以先采用提问的方式整体了解胡同文化。明确: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封闭”,精义在于“忍”。然后为了更好理解胡同文化“封闭”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法点拨:阅读中,如何有效筛选与概括信息?

  【设计理由】:落实学习重点,论自读还是教师提问以及分组讨论都是为了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训练之后总结归纳方法。

  以上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用时20分钟

  (四)关注情感

  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关于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从字里行间提炼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怀旧 伤感。

  (五)迁移拓展

  沿着作者的怀旧伤感情绪和对胡同文化作出的预言对本课进行迁移拓展:

  思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像胡同文化一样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如何看待?当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绿瓦,胡同文化会消失在行走的风景中吗?

  前两个问题可以由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第三个关于胡同文化发展前景的问题有点难度,需要加以引导。我会提供一些近几年关于“北京胡同新发展”的现实材料来辅助学生思考。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联系现实的能力和思考能力。交流之后,可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用时18分钟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北京胡同作为一种文化始终沉淀在人们心里,不会消失。希望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时,且行且珍惜。

  作业布置:

  A类:你好,胡同(谈谈你对“北京胡同” 的印象)

  B类:你好, (传统文化的一种,如京戏脸谱、皮影、武术、古诗词等) 谈一谈你对这种文化的认识和它的发展现状。

  总结,用时2分钟

  以上就是我对《胡同文化》这一课的基本构思,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胡同文化》说课稿2

各位老师:

  晚上好,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胡同文化》所做的讲课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其实说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适,作者从建筑学的胡同、胡同文化和胡同的衰落三个层次,写出了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衰败与没落,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但很有味儿,亦不失典雅之气。

  〔二〕教学目标

  我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2、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它。;

  3、体味本文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具有京腔京调的韵味,而且《大纲》中还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机会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特色。

  其中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因为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理解较难,应该作为难点来对待。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今年暑假新教材培训时济南一中的耿文波老师曾讲到,“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我深受启发,后来在网上查阅资料时也见到类似的文章,于是在授课中我经常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预习,自主探究,可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文学常识,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

  三、说媒体

  除了板书,我将采用一下媒体:

  1、电视。播放歌曲,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

  2、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片断。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请同学们听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然后我就问学生:这首歌有什么特征?学生七嘴八舌后我就抓住“大碗茶体现了北京人的生活特点”这一点,让学生找出歌词中还有哪些内容也能体现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学生会说出“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总结,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体现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体现了一种北京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书。

  〔二〕明确目标〔略〕

  〔三〕介绍作者,由学生自己介绍。

  〔四〕分析课文

  先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读,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先问学生:这篇文章思路是否清晰?

  学生回答不一,先请回答是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尤其要说出自己是如何分析思路的,以便其他同学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其实本文只要抓住第5段在全文中的过渡作用,其他便迎刃而解。

  2 、概括胡同的特点,然后总结它的总特点

  胡同的五个方面特征不难概括,一般都会准确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总特点需要点拨,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3、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以上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概括重点,用时12分钟。

  4、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讨论胡同文化的前景

  刚才讲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那么“忍”的精神应不应该提倡?学生回答后,要引导他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胡同文化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估计部分学生会受本文影响,只看到胡同文化的衰败落后的一面,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再用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的片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胡同的消亡。这也是对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传统文化存在?比如京剧。你将如何去做?

  交流之后,可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5、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须通过朗读才能体味的深刻,我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男女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6、小结,布置作业:

  作同步训练中的语言知识巩固题和拓展练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回忆,具有直观性、艺术性。

【高三《胡同文化》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 汪曾祺11-15

胡同文化汪曾祺教案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11-10

《胡同文化(汪曾祺)》教学设计11-07

汪曾祺写胡同文化原文11-18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件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12-16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设计11-07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