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2-10-26 12:35:57 试题 我要投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三)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3.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1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参考答案:

  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8.B 9.B 10.C 11.D

  12.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13.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04-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09-1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11-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及答案06-1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06-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03-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07-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以及答案11-2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答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