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试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07 13:18:03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空调调试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调调试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调调试实施方案

  空调水系统试运行方案如下:

  一、作业条件

  1.熟悉制冷系统的设计图纸、资料及工艺要求,各项设计的技术指标;

  2.清扫空调机房、风道、水泵、水管、水池和水箱等,将一切杂物、灰尘、油污等冲刷清洗干净。洁净空调尚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密封和清洁工作;

  3.测量仪表应准备就绪,仪表和仪器经过检定,精度满足测定要求;

  4.测定调试工作应在土建工程验收、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后,各系统的单机试运转、测试系统联合运转、外观检查、清洁工作合格下进行;

  二、安装操作工艺

  1.进行试运转的条件

  (1)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工作完成后,经过检查,应全部符合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整理齐备全部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并熟悉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参数。

  (3)试运转所需的水、电等能源供应,均已能满足使用的条件。

  (4)通风空调系统所在场地的土建施工应完工,场地应清理干净。

  (5)按照试运转的项目,准备好数据记录的相应表格。

  2.设备系统的准备

  (1)检查空调设备的外观和构造有无尚未修整过的缺陷。

  (2)全部设备应根据有关规定完成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3)检查空调器内其他附属部件的安装状态。

  3.管道系统的准备

  (1)冷却水管、冷冻水管等管道系统,应通水冲洗,排出管内污物,并检查确实无漏泄处。

  (2)管道上的阀门经检查确认安装的方向和位置均正确,阀门启闭灵活。

  (3)排水管道畅通无阻。

  4.电气控制系统的

  (1)电动机及电气箱盘内的接线应正确。

  (2)电气设备与元件的性能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3)继电保护装置应整定正确。

  (4)电气控制系统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

  5.水泵试运转

  (1)准备工序

  1)检查水泵和附属系统的部件是否齐全;

  2)检查水泵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得松动;

  3)水泵与附属管路系统上的阀门启闭状态,经检查和调整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4)水泵运转前,应将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待水泵启动后再将出口阀打开。

  (2)水泵运转

  1)水泵第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叶轮与泵壳有无磨擦声和其他不正常现象。并观察水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2)水泵运转时,流动轴承外壳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oC;滑动轴承不得超过70oC。

  3)水泵运转时的径向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水泵运转经检查一切正常后,应将水泵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管路系统的阀门关闭,将泵内积存的水排净,防止锈蚀或冻裂。

  6.冷却塔试运转----(备注:此项应由冷却塔安装单位完成)

  (1)准备工序

  1)清扫冷却塔内的夹杂物和尘垢,以防止冷却水管或冷凝器等堵塞;

  2)冷却塔和冷却水管路系统用水冲洗,管路系统应无漏水现象;

  3)检查自动补给水阀的动作状态是否灵活准确;

  4)冷却塔内的补给水、溢水的水位应进行校验;

  (2)冷却塔运转

  冷却塔试运转时,应检查风机的运转状态和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记录运转中的情况及有关数据;如无异常现象,连续运转时间应不少于2h。

  1)检查喷水量和进水量是否平衡,以及补给水和集水池的水位等运行中的状况;

  2)测定风机的电机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值;

  3)检查冷却塔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原因;

  4)测量轴承的温度;

  5)检查喷水的偏流状态;

  6)冷却塔出入口冷却水的温度。

  冷却塔在试运转过程中,随管道内残留的以及随空气带入的泥沙尘土会沉积到集水池底部,因此试运转工作结束后,应清洗集水池。

  9.空调机组试运行----(备注:此项应由空调机组厂家技术人员完成)

  1)空调机组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机房应打扫干净,通风状态良好,冷冻水、冷却水均已通水试验合格;

  2)空负荷试车

  进行空负荷试车以检查主电机的转向和各附件动作是否正确,以及机组的机械运转是否良好。试车程序如下:

  ①将压缩机吸气口的导向叶片或进气阀关闭,拆除冷凝器及蒸发器的检视口等,使压缩机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②启动水泵,排出供水系统中的空气,使供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打开电机水套的冷却水进出阀门;

  ③开动油泵,调节供油循环系统,使其达到正常供油;

  ④点动压缩机,经检查无卡阻现象,应正式启动压缩机,作半小时的连续运转。同时,观察油温、油压、轴承部位的温升、运转声响及机组振动是否正常。

  3)机组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运转前,油泵润滑系统、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应具备上述的空负荷试运转条件。浮球室内的浮球应处于工作状态,吸气阀和导向叶片应全部关闭,各调节仪表和指示灯系统应正常。利用抽气回收装置排除系统中的空气,使机组处于运转准备状态。使机组投入运转时,先手动启动主电动机,根据主机运转情况,逐步开启吸气阀和能量调节导向叶片。导向叶片连续调整到30%至35%,使其迅速通过喘振区,检查主电机电流和其他部位均正常后,再继续增大导向叶片的开度,以增大机组的负荷。连续运转应不少于2h。导向叶片启闭灵活、可靠,开度和仪器指示值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一致;

  手动启动主电机运转正常后,再试验自动启动的效果,如自动启动运转无异常现象,应连续运转4h。

  1)停止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顺序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②压缩机停机后,应关闭水泵或风机以及系统中相应的阀门,并应放空积水。

  试运转结束后,应拆洗系统中的过滤器度应更换或再生干燥过滤器的干燥剂。

  三、质量标准

  见17.4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四、成品保护

  1.通风空调机房的门、窗必须严密,非工作人员严禁人内,工作需要进入时,应由甲方保卫部门发放通行工作证方可进入。

  2.风机、空调设备动力的开动、关闭,应配合电工操作,坚守工作岗位。

  3.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不应损坏风管保温层,调试完成后,应将测点截面处的保温层修复好,测孔应堵好,调节阀门固定好,划好标记以防变动。

  4.空调系统全部测定调整完毕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单位运行启用,负责空调系统的成品保护。

  五、施工注意事项

  1.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性能稳定可靠

  2.计量测试仪器的管理、使用与检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的规定。

  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及调试

  主楼设空调柜机17台,新风机组40台,排烟机8台,离心排风机28台,风机盘管687台,通风管8100m2,玻璃钢排风管3000m2,各种阀门及风口3480个。

  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后必须对其系统中的设备、装置和风管等进行测试,验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是否正确,是否达到要求。

  调试内容:

  根据本工程空调系统特点,通风空调系统的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后测定和调整包括以下内容:

  1)通风机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

  2)系统风量与风口风量测定与调整

  3)通风机、空调机及风机盘管噪声测定

  4)空调系统室内参数测定

  一、通风管道内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

  1.测定位置和测定点

  测量断面应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测量继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为4~5倍管道直径。见图17.4-1。现场条件许可时,距这些部件距离越远,气流越平稳,对测量越有利。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矩形风道

  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

  2.风道内压力的测定

  风道中气体压力的测量用U形压力计测全压和静压时,另一端应与大气相通(用斜微压计在正压管段侧压时,管的一端应与大气相通,在负压管段测压时,容器开口端应与大气相通),因此压力计上读出的压力,实际上是风道内气体压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差(即气体相对压力)。大气压力一般用大气压力表(即巴罗表)测定。

  由于全压等于动压与静压的代数和,可只测其中两个值,另一值通过计算求得。

  (1)测定仪器

  气体压力(静压、动压和全压)的测量通常是用插入风道中的测压管将压力信号取出,在与之连接的压力计上读出,常用的仪器有皮托管和压力计。

  (2)测定方法

  1)测试前,将仪器调整水平,检查液柱有元气泡,并将液面调至零点,然后根据测定内容用橡皮管将测压管与压力计连接。

  2)漏压时,皮托管和管嘴要对准气流流动方向,其偏差不大于5°,每次测定要反复三次,取平均值。

  3)风压的确定

  ①压力计算公式

  PCX=Pj+Pd

  (Pa)

  (17.4-1)

  式中

  PCX――――全压(Pa);

  Pj_______静压(Pa);

  Pd_______动压(Pa)。

  一般情况下,通风机压出段的全压、静压均是正值;通风机吸入段的全压、静压均是负值;而动压则无论是压出段和吸入段均是正值。

  ②平均压力的确定:

  测定截面的平均全压、平均静压、平均动压的值为各测点全压、静压、动压的和除以测点总数即:

  =(17.4-2)

  式中

  _______测点总数(个)

  _______测定截面上各测点的压力值(Pa)

  3.风速的测定

  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分为间接式和直读式两类。

  (1)间接式

  先测得管内某点动压Pd,再用下式算出该点的流速υ。

  υ=(m/s)

  (17.4-3)

  ρ______管道内空气的密度(kg/m3);

  Pd______测点的动压值(Pa)。

  平均流速υP

  是断面上各测点流速的平均值。即

  为计算方便,一般可按平均动压值计算平均风速,也就是先计算出υP=(m/s)(17.4-4

  式中

  ―――――测点数;

  Pd1、Pd2、......、Pdn―――――各测点的动压值。

  此法叶较繁琐,由于精度高,在通风系统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所气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17.4-5)

  为计算方便,一般可按平均动压值计算平均风速,也就是先计算出(平均加压值)后,查表17.4-3直接求出。

  由平均动压求平均风速表

  表17.4-3

  υ(m/s)

  0.00.10.20.30.40.50.60.70.80.9

  3.05.559.96.36.77.17.57.98.48.79.3

  4.09.810.310.811.411.812.412.913.514.014.7

  5.015.215.816.517.217.818.419.219.820.521.3

  6.022.022.723.524.225.025.826.527.528.429.0

  7.030.030.831.632.533.534.435.336.337.138.0

  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147.348.5

  9.049.550.551.552.654.055.056.057.458.560.0

  10.061.362.663.765.166.167.768.870.171.573.0

  11.074.275.776.877.580.081.182.584.085.587.0

  12.088.590.091.393.094.596.097.599.0100.2101.0

  13.0103.8105.3107.0108.5110.0112.0113.9115.8117.0118.5

  14.0120.0122.0124.0125.8127.5129.0131.0132.5134.0136.0

  15.0138.0140.0142.0144.0145.0148.0149.5151.5153.0155.0

  16.0157.0159.0161.0163.0165.0167.0169.0171.0173.0175.0

  17.0177.0179.0181.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197.0

  18.0199.0201.0203.0206.0208.0210.0213.0215.0217.0219.0

  19.0221.0224.0226.0228.0231.0234.0236.0238.0240.0243.0

  20.0245.0247.0250.0253.0255.0257.0260.0263.0265.0268.0

  注:1.表中第一列为平均流速的整数部分,第一行为平均流速的小数部分。

  3.表中其余行列的数据皆为平均动压值(Pa)。

  (2)测定管道内风速常用直读式方法。

  常用的直读式测速仪是热球式热电风速仪。

  这种仪器的传感器是一球形测头,其中为镍铬丝弹簧圈,用低熔点的玻璃将其包成球状。弹簧圈内有一对镍铬――康铜热电偶,用以测量球体的温升程度。测头用电加热。由于测头的加热量集中在球部,只需较小的加热电流(约30mA)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升。测头温升会受到周围空气流速的影响,根据温升的大小,即可测出气流的速度。

  4.风道内流量的计算

  平均风速确定以后,可按下式计算管道内的风量L。

  L=3600υF(m3/h)(17.4-6)

  式中F――管道断面积(m2)。

  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速、流量与大气压力、气流温度有关。当管道内输送非常温气体时,时同时给出气流温度和大气压力。

  二、送(回)风口风速风量的测定

  1.风口风速测定

  风口风速测定一般用匀速移动法、定点测定法。

  (1)匀速移动法

  ①测定仪器:叶轮式风速仪。

  ②测定方法:对于面积小于0.3m2的风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风口断面按图17.4-7所款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行的结果是风口平均风速。此法须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2)定点测定法

  ①测定仪器:标定有效期内的热球式热功当量电风速仪。

  ②测定方法:对矩形风口,按风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积大于0.3m2的风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0.06m2,见图17.4-8(α);断面积≤0.3m2的风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对于条缝形风口,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2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成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200mm,见图17.4-8(c);对于圆形风口,按其直径大小可分别测4~5个点。

  风口的平均风速,按下式计算:(m/s)(17.4-7)

  式中、――――各测点风速(m/s);

  ――――测点总数(个)。

  2.送(回)风口风量的测定

  当空气通过带有格栅或网格的送风口送出,特别是当这种格栅的有效面积与外框面积相差很大(例如50%~70%)时,气流会出现紧缩的现象。送风口的风量可按下式计算:L=3600F外框υK(m3/h)

  式中

  F外框――送风口的外框面积(m2)

  K――考虑格栅的结构和装饰形式的修正系数,该值应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一般取0.7~1.0;

  υ――风口处测得的平均风速(m/s)。

  回风口风量的测定,在贴近格栅或网格处测量,结果相当准确,因为回风口的气流比较均匀,其计算公式与送风口相同。

  三、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的顺序为:第一步,按设计要求高速送风和回风各干、支风管,各送(回)风口的风量;第二步,按设计要求调整空调器内的风量;第三步,在系统风量经调整达到平衡之后,进一步调整通风机的风量,使之满足空调系统的要求;第四步,经调整后在各部分调节阀不变动的情况下,重新测定各处的风量做为最后的实测风量。

  2.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图17.4-9).

  3.开风机之前,将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三通调节阀门放在中间位置,空气处理室内中的各种调节阀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位置。

  4.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5.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的测定见“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对于送(回)风系统调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确无误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1)流量等比分配法:流量等比分配法的特点,是在系统风量调整时,一般应从系统最远管段也就是从最不利的风口开始,逐步地调向总风管。

  现以图17.4-10所示的系统为例,可知最远的1号风口为最不利风口,其最不利管路应是1-3-5-9,即从支管1开始测定调整。

  为了提高调整速度,使用两套仪器分别是测量支管1和2的风量,用三通调节阀时行调节,使这两条支管的实测风量比值与设计风量比值近似相等。即:(17.4-9)

  虽然两条支管的实测风量不一定能够马上调整到设计风量值,但只需要调整到使两支管的实测风量的比值与设计风量的比值相等为止。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各支管、支干管的风量,即。显然实测风量不是设计风量。根据风量平衡原量,只要将风机出口总干管和总风量调整到设计风量,其他各支干管、支管的风量就会按各自的设计风量比值进行等比分配,也就会符合设计风量值。该种方法适用于风口数量较少的系统。

  (2)基准风口调整法:基准风口调整法是调整前,先用风速仪将全部风口的闭塞风量初测一遍,并将计算出来的各个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比值的百分数列入表中,从表中找出各支管最小比值的风口。然后选用各支管最小比值的风口为各自的基准风口,以此来对各支客的风口进行调整,使各比值近似相等。各支管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近似相等,只要相邻两支管的基准风口调整后达到平衡,则说明两支管也已达到平衡。最后调整总风稼的总风量达到设计给定值,再实测一遍风口风量,即为风口实际风量。

  图17.4-11所示的送风系统,经初测一雇工所得的风量及与设计风量的比值如表17.4-4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最小比值的风口分别是各支管Ⅰ上的1#风口,支管Ⅱ上的7#风口,支管Ⅳ的9#风口,所以选取1#、7#、9#风口作为调整各分支干管上风口风量的基准风口。

  该种方法适用于大系统的风量平衡调整之用。

  各风口实测参数

  表17.4-4

  风口编号

  设计风量(m3/h)

  最初实测风量(m3/h)

  1234

  8090110125

  567200

  2002401209

  101112300

  110120

  在调试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风口的形状、规格、风量相同的侧送风口,可以把尼龙丝或薄纸条分别适风口的同一位置上,观察送风时尼龙丝或薄纸条被吹起的倾斜角度是否相同,以判断各闭送风口风量是否均匀。如果有明显的不均匀,再用仪器进行调整,可减少测定的工作量,从而加速调试速度。

  四、风机风压、风量、转速、轴功率的测定与调整

  1.测试仪表:皮托管、倾斜式微压计、U型压力计、转速计、功率表;

  2.风机的风量、全压是通过测量风机前后风道直管段处断面的全压、静压、动压及风道断面积来确定的;

  3.测量断面的位置:

  (1)当与风机直接连接的是直管段,且长度不小于风道直径六倍时,应在距局部阻力后4~5倍D处测定,但距下一个局部阻力应不小于2D;

  (2)当直管段长度不足6D时,则在靠近风机的地方――在局部阻力后的直管段进行测量。此时风机全压等于所测结果加上测量断面至风机出口或吸口断面间理论计算的压力损失;

  (3)也可以在不足6D的直管段取一断面只测量其静压,然后在附近找一个气流足够均匀,面积相同的断面测得动压。利用动压与流速的关系算出风道内的流速。因两断面面积相同,流量不变,因此后一个断面的动压与前一个断面的动压相等,则可以确定这一断面的静压、动压、全压、平无风速及流量。

  4.测点在测量断面中的位置按规定进行。

  5.风机风压的测定:

  (1)用皮托测压管、倾斜式微压计,测出附近吸入口出口测量断面各测点的全压和动压。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2)计算出风机的测定压力。

  (3)求通风机压出段测压断面的平均风速。

  (4)求出风机吸入口及压出中口的测得风量。

  (5)求出被除数测通风机的风量。

  6.风机转速和轴功率的测定:

  (1)利用转速表测得风机的轴转速。

  (2)利用功率表测得风机的轴功率。

  7.通风机风量、风压的调整

  (1)实测风量比所需风量大,可用通风阀门增大系统阻力而减小风量。这种方法虽简便,但无用的功率增加,有时噪声也增大。

  (2)实测风量比所需风量大很多时,用通风阀调节很不经济,可将电动机皮带轮直径根据计算后换小,减小通风机的转速。

  (3)实测的风量比需要的小,如差值不大,则可设法减小系统的阻力(如加大个别管段的直径,改变不合要求的三通、弯头等)。如果风量小得很多,就必须增加通风机转速和更换电动机。

  8.系统风量高速平衡后,应达到:

  (1)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偏差不大于10%。

  (2)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

  (3)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4)系统风量测定包括风量及风压测定,系统总风压以测量风机前后的全压差为准;系统总风量以风机的总风量或总风管的风量为准。

  6室内参数的测定

  (1)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1.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测定。一般空调房间选择在人经常活动的范围或工作面为工作区作为测试点。

  2测点数按下表确定:测定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波动范围

  室面积50m2

  每增加20-50

  m2

  ±0.5-2℃

  ±5-±10RH

  5点

  2.增加3-5个测点

  (2)室内噪声的测定

  1.空调房间噪声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1.2m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点可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测点的选择应注意传声器放置在正确的点上,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于风机,电动机等设备测点,应选择在距离设备1m,高1.5m处测量。

  2.对房间噪声测量时要避免本底噪声对测量的干扰,如声源噪声与本底噪声相差不到10分贝时,则应扣除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值。

  3.对于风机盘管噪音,应在安装前试运行,并测出其噪音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16.2.10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检测参数

  1高压风机漏风量

  2倾斜式微压计风管风压

  3浮子流量计漏风量

  4补偿式微压计漏风量

  5转速表风机转速

  6热电风速仪风口风速

  7声级计室内噪声

  8水银温度计室内温度

  9干湿球温度计室内湿度

  五、质量标准

  1.一般规定

  (1)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2)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试运转。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应少于2h。

  2.主控项目

  (1)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检查数量:全数。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2)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风机、空调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就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

  检查数量:第1款按风机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台;第2、3、4、款全数检查;第5款按系统中风阀的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用声级计测定、查阅试运转记录及有关文件。

  (3)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4)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检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楼层。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3.一般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检查数量:第1、2款抽查20%,且不得少于1台;第3款抽查10%,且不得少于5台。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试运转记录。

  六、成品保护

  1.通风空调机房的门、窗必须严密,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工作需要进入时,应由保卫部门发放通行工作证方可进入。

  2.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就损坏风管保温层。调试完成后,就将测点截面处的保温层修复好,测孔应堵好,调节阀门固定好,划分标记以防变动。

  3.空调系统全部测定调整完毕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单位运行启用,负责空调系统的成品保护。

  七、施工注意事项

  1.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性能稳定可靠。

  2.计算测试仪器的管理、使用与检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的规定。

【空调调试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通风空调工程的系统调试技术管窥论文09-24

调试实习报告02-22

调试岗位职责04-28

污水调试报告范本06-18

数控调试的总结范文06-07

电梯调试学习心得08-29

安装调试岗位职责02-01

电子调试岗位职责02-28

现场调试岗位职责03-08

调试员工作总结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