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1-23 14:29:0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锦集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方案【锦集10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树木的姿态和秋天的景色。

  2)操作领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中美的敏感性,描绘一幅秋天的景色。

  3)情感领域:通过对“秋天”粉画的创作,增加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描绘秋天的'景色及秋色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在绘画时不敢大胆表现,用色。

  教学准备(含资料缉录或图表绘制)

  教师准备:(1)范画

  (2)图像资料

  (3)工具资料

  (4)多种秋叶

  学生准备:(1)工具材料

  (2)对秋天的观察

  教和学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发展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五册第20课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的河山,受到美的感染。

  2认识作者观察的顺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瀑布的声音、色彩、形状。体会作者赞美瀑布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瀑布、景象、比喻、衬着、仰望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是理解诗中的比喻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教案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小河、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向前流着;大海的水更是波涛翻滚着,奔腾着。不管是小河的水,长江的水,还是大海的水,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然而有一种水,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板书:瀑布)

  2有的同学心里一定会想,明明是水,怎么叫瀑布呢?还有的同学又可能会想,那瀑布从高山上直接往下倒,那情景一定美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

  3齐读课题:20

  瀑布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诵。思考:课文主要是写得什么?

  (课文主要是写瀑布的美景。)

  过渡:是啊!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有名的瀑布,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还有黄河流域上的人造瀑布等等。这些瀑布都是以雄伟奇丽、气象万千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去领略一下瀑布的壮丽景色吧!

  (二)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瀑布的什么?(板书:声)作者在听到瀑布的声音时看见瀑布没有?谁能够联系上下文告诉胡老师作者现在在哪儿?

  2瀑布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觉得瀑布的声音像什么?(放课件)

  4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板书:浪涌、风吹)

  5作者为什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呢?请同学们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

  6从瀑布的声音中,同学们可以听出瀑布怎样?

  7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把瀑布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涌字要读出浪涛的气势。吹字要读得轻柔。仿佛在倾听瀑布在山谷里的回荡之音。

  听老师范读。

  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如浪涌岸滩、如风吹松林的瀑布声,吸引着我们急切地向瀑布走去,走啊,走啊,山路忽然一转......

  (三)第二节

  1课件出示瀑布远景。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怎样?(惊喜)

  2请男同学用惊喜的语气读这一节。

  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

  (1)作者现在站在哪儿看见了什么?

  (2)瀑布的`样子像什么?

  (3)这一节介绍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色一道白银)

  (1)作者为什么写望见而不用看见?

  (2)衬着是什么意思?(衬托)

  5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你们的脚下就是青山,你们站在瀑布对面看瀑布。你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来,你可能会说些什么?

  6这使我们联想到了李白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来读。啊字要读出刚看到瀑布是惊喜的语气。望见了要把望见瀑布的激动心情读出来。

  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们随着诗人,迫不及待地来到瀑布脚下。

  (四)第三节

  1看瀑布的近景。(瀑布在我们的眼里是这样的伟大,我们显得那么渺小。只有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的全部。大家一起做个仰望的动作。为什么要仰望?)

  2请女同学读第三节。

  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同上)

  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形珍珠的屏烟雾尘)

  5风吹来时的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6看录象。体会如烟如雾如尘的美。

  7指导朗读:好伟大啊是发自内心赞叹,稍微读得轻一点。珍珠的屏要读得高昂有力。如烟如雾如尘要读得轻些慢些)

  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9小结: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是那么的雄伟壮丽。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朦朦,又是一种轻柔的美。

  (五)总结写作方法

  1作者把瀑布写得那么美,让我们好象身临其境一般。

  2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美?为什么?

  3刚才,同学们说得句子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如果去掉比喻句,好吗?(老师读)比较一下。

  6老师引读比喻句。

  瀑布发出的巨响

  远望瀑布

  近看瀑布

  当阵阵风吹来时

  三总结全文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瀑布的?(远近)

  2他从瀑布的声、形、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雄伟壮丽)

  四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声、浪涌

  课后小结:

  本课主要用优美的比喻句描绘瀑布的声音、色彩、形状,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激情入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提高。

设计方案 篇3

  一、 方案设计前评估机制:

  1) 方案性质评估———初步方案,概念方案,投标方案,委托方案等。

  2) 方案条件评估———甲方设计任务书是否清晰,开发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条件是否明确 充分,红线是否准确。

  3) 方案难度评估———建筑类型,规模等。

  4) 方案竞争对手评估———要了解明确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对甲方已经做过而不满意的方 案要分析原因。

  5) 方案评标体系的评估———是由专家团队评标还是甲方评标,评标者的偏好。古典,现 代,中式,时尚,文化或艺术等。

  6) 方案设计时间评估———根据自身情况是否需要多争取。

  7) 方案成果要求的评估———彩色文本数量,效果图,3D动画,模型等。

  二、 针对方案评估结果作出方案设计前的计划以及合同控制要点(是否设计带策划,成 果清单要求,时间,费用标准,返工补偿等);

  1) 根据团队目前的设计任务安排合适的设计负责人及助手。

  2) 收集方案设计的条件和背景资料。

  3) 收集国内国际上类似方案的设计实例。

  4) 对方案设计作出初步的梳理,并且规划好时间节点和成果清单(图纸目录)。

  三、 方案设计阶段:

  1) 把整理的设计要求(经济技术指标要准确)和背景资料拷给相关人员,供大家集体 讨论,头脑风暴。

  2) 明确大致方向和设计要点后,有需要的做两至三个比较方案。

  3) 在比较出最佳方案后深入设计和不断优化。期间要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对。

  4) 最后出图的`表现方式———文本模块化,标准化,艺术化,专业化,数据分类表格化。

  四、 方案汇报:

  在明确汇报、评标对象的特点之后,有针对性的列出汇报提纲,预演 PPT。

  五、 对最后的评标结果做归纳总结(如果有可能就收集竞标对手的成果),竞标项目成功或失败的理由都要总结和存档,作为下次竞标的参考。

设计方案 篇4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一100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三的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做第2题时,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跟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习新知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36除9不够商l时,教师提问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36除9不够商1,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9的右面添上。看成90个十分之一再除。90个十分之一除以36商2个十分之一。由于被除数117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2个十分之一。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还余18个十分之一,18个十分之一用36除,不够除,怎么办?(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把18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18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算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说明,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2.做第9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教师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例1后,我们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说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指着板书,问:大家看例2的计算过程,还应该补充什么?(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教师再叫一个学生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复述一次,并说明这就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100页上的计算法则。

  4.学习例3。

  教师板书例3,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例3的竖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不够商1时是怎样处理的?(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我们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16个十分之一。够不够除?怎样写商?(仍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要在个位商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0占位。)

  把被除数看作169个百分之一,用26除,这跟前面的例子是类似的,自己继续往下做。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教师要求学生用乘法验算这道题计算的是否正确。

  5.做第100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要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时,要把竖式的错误情况记下来。

  第2题,让学生读题后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叫几个小组的代表讲述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表达出下面的含义: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l,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第3题,让学生仔细审题,把错的改正。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讲出错的原因和改正的理由。还可以把做第1题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中第一行的3道小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对典型错误要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

  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7题。

  四、总结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例3的计算过程,复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再让学生说出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5题的第2行的3道小题、第6题和第8题。

设计方案 篇5

  一、活动设想:

  合作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消除幼儿内心的抑郁、孤僻、爱捣乱等消极心态和行为,增强他们愉快和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尤为重要。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我学区“幼儿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的课题目标,特设计了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让幼儿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互相协商,分工合作,通过撕、搓、粘、画、剪、说、议等多种手段表现主题,让幼儿掌握春季的季节特征,知道它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从中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二、集中教育活动:

  (一)仿编诗歌:春天到

  活动目标:

  (1)学习仿编诗歌:“春天到,春天到,桃花咧嘴笑,青蛙呱呱叫,大家都说春天来到了。”

  (2)知道诗歌的特点:简洁、押韵。

  (3)能正确运用:粉红、嫩绿、温暖等词。

  (4)在初步合作中,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春游,开展“找春天”的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春季树木、花、草的变化和一些小动物的活动。

  物质准备:春天背景图一幅,动、植物变化的图片若干,如:桃树开花,小草发芽,柳条变绿,蝴蝶飞舞,青蛙,蝌蚪在水中游动……等。

  活动过程:

  1、听幼儿园外的鸟叫声,以“找春天”等简短谈话引出主题。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这几天我们开展找春天的活动,你找到了什么?”请幼儿回答后,教师将幼儿所说对象贴在背景图相应的位置。

  2、教师仿编诗歌,并提出活动内容及要求后,幼儿中小搭配两人一组,学习仿编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3、总结评价,以继续找春天为主题结束活动。

  (二)、美工活动:美丽的春天(合作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壁画,掌握简单的构图,并通过活动巩固撕、搓、粘、画、剪等技能。

  2、培养幼儿学习欣赏并评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从中发现美,体验集体制作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3、通过集体作画,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旧彩色挂历纸,废图书,眼药水瓶,水彩颜料,长条各色绉纹纸,正方形腊光纸,色笔,图画纸,浆糊,剪刀若干,春天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1、以简短谈话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协商,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启发幼儿用色笔,图画纸,画出各式小鸟,并把小鸟剪下来,贴在相应的位置。

  第二组:启发幼儿,挑选各色纸,制作小花、小草、蝴蝶、柳条等。

  第三组:启发幼儿废物利用,将废旧图片上的动、植物剪或撕下来,贴在相应的位置。

  第四组:启发幼儿用眼药水瓶,水彩颜料,喷出各种颜色的小花。

  在此活动中,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基础上协助能力差的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3、合作画完成后,组织幼儿欣赏并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4、提醒幼儿收拾,整理工具。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

  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

  第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 ( 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6.举例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完成书上第16页第6题上半部分题目,对比计算感知。)独立完成,同位校对。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比较、发现。(同位交流)

  质疑:比较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数字相同,运算符号、顺序不同。

  生:每组的答案一样,可用等于号连接。

  生:左边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从右往左看,我发现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一

  个一个减去。

  2.举例验证猜想

  师:从上述几组题我们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结果仍然保持不变。那们将它们改成其它任意的数,在整数范围内这个规律是否还成立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举例验证。如何证明我们的发现?看谁写的算式多。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3.归纳总结。

  师: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了许多道题,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说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语言来概括这一规律吗?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生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生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这个数先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生3:除了用语言来概括,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a-b-c=a-(b+c) 生4:a-(b+c)=a-b-c

  生5:x-y-z=x-(y+z)??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了这条规律,在表示过程中,你有什么经

  验可向大家推广一下?

  预设:生:我先想好三个字母来表示三个不同的数,再写出规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性质。板书课题:减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从“特殊—一般”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在举例验证活动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直至推想归纳全程,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促使学生从感观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2. 变式深入感知

  试一试:简算

  513-76-24=188-(89+46)=

  2847-(847+629)= 376-155-176=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1:我发现第一道运用规律特方便。

  生2:第三道计算也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一、三两道简算意识和方法。

  师:第二道感觉怎样?使用规律前与使用规律后有没有找到特顺手的感觉? 生3:第二道用与不用是一样的.,找不到感觉。

  生4:第四小题把两个减数155和176交换位置。先算376-176=200,再算200-155=45简便。

  师:谁愿意把做题的感受小结一下?

  预设生:运用规律有的时候可以使计算简便,有的时候也派不上用场。

  【从追寻规律到运用规律实质是一个学生自悟的历程,为避免学生一看到类似的算式马上运用性质予以简算,未能辨证地认识规律,常走入盲目运用规律的误区。此环节通过变式练习过渡,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化思考。】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生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当两个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使计算简便。有时,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逆向运用减法性质简便计算。有时利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进行简便计算。

  最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预设生1:要先看数字特点,再选择方法。

  生2:有的时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3: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作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运用火眼金睛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减法运算性质。

  1.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在(

  里填运算符号。

  1013-( )- ( )=1013-()

  715-(65 )= 715 - ( ) - 11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1) 420-36+64=420-(36+64)

  (2) 1000-576-24=1000-(576+24)

  (3) 963-450-50=963-(450-50)

  (集体练习,用手势表示正确与否,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师强调:除了要看清数据的能否凑整外,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不要被特殊的数字所迷惑。

  3.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计算下面各题。

  760-78-22864-36-64 149-(49+53)(独立练习)

  注意:149-(49+53),这题是减法运算性质的逆运用。

  4.拓展应用:800-302 678-99两个数相减怎样算简便?

  小组讨论交流:少减几再减几。多减几,再加几。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把所学的简算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5.激励评价,促进提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你有收获吗?你想说些什么?快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的:通过讲练,调节职中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

  教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

  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

  总结目前班级出现的几种听课现象:凭兴趣,看老师学习;不分主次,边玩边学;基础不好,缺乏信心,顺其自然学;受各种干扰,想学学不进去;注意难集中,紧张,效果时好时坏。

  (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

  (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1. 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良好的.心态,可促使你对学习感兴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最佳状态: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态度,渴求知识的欲望,注意集中地听课。聚精会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号。

  解决办法:(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

  (2)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溜号做斗争。

  (3)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

  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

  思路-环节,步骤,各学科特点不同,中心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听课顾然以听为主,同时也要动用耳、眼、脑去捕捉知识,注意看老师板书、动作、手势、表情、教具等,积极动脑,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培养判断、推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牢记问题,准确回答,以适当速度、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同时学会“跳障碍”。

  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

  听会-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会输出,会反馈调节

  三、训练

  寓言故事: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1.问题:

  (1)狐狸为什么开始时说葡萄是甜的,后来又说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会说什么?

  (3)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狐狸吃葡萄这类现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办法吃到葡萄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结论:

  (1)人们不能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后,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标没价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板书设计:

  职中生的学习心理

  (一)调节学习过程

  (二)调控心理状态

设计方案 篇8

  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科学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数花灯》

  二、活动目标:

  l 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l 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l 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能在教师帮助下尝试正确说出观察结果。

  三、活动准备:

  l 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l 游戏音乐磁带。

  l 火车头的'标志。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一字排开,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帖有火车头的标志。

  基本部分: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坐位上,如:我坐在第三节车厢的第四个座位上。游戏反复进行。

  看花灯。分别出示各种不同灯的图片,启发幼儿说出各种灯排第几,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幼儿再随音乐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日常生活,如排队、游戏比赛活动中可渗透序数教学。

设计方案 篇9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暑假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我校的治安秩序的稳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通知精神,制定如下保卫工作方案:

  一、认真做好放假前的'安全检查

  1、本着“预防为主”的内保方针,各单位从即日起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确保暑假期间的校园安全稳定。

  2、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保卫处从7月11日至7月14日将会同有关单位负责人对校内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切实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工作。

  二、暑假期间校园管理规定

  1、校园实行凭证出入的管理制度,无证人员及车辆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校园。全校师生员工均应遵守学校的假期安全管理规定。

  2、暑假留校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所在院系领导同意,均需到公寓管理中心办理假期出入证。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相对集中管理的原则,统一安排留校学生的食宿和学习场所。

  3、暑假期间,留校学生住宿的公寓和假期开放的教室实行半封闭管理,其他公寓和办公、教学场所均实行封闭管理。各楼门卫要严守岗位,不准脱岗、空岗。学生宿楼要严格会客登记制度,留校学生凭证出入。本校教工进入办公楼、教学楼时,门卫要查验证件并进行登记。

  4、严格交接班手续,建立责任追究制,每天交接班时,交接人员要共同检查并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交接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保卫处值班室。

  三、加强值班值宿和校内巡逻

  1、校内保安人员要恪尽职守、文明执勤,在暑假期间加大巡逻力度,对财物集中部位、易发生各类案件的点部位要加强巡视,防止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

  2、保卫干部值班期间要做好值班记录,严格交接班手续,及时、妥当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要对校内各守卫及保安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敦促他们各尽职责,确保校园安全。

  3、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所属更值人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尽职尽责地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假期安全防范工作。发生案件、火情或者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保卫处值班室报告(电话84710110)。

  四、各单位、部门假期保卫工作的要求

  1、假前要对所属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尤其是各教学单位及外事部门,要对离校的师生员工进行旅途安全及假日安全教育。

 2、各单位、各部门贵重物品需统一集中保管,凡存放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的部位,必须有相应的防盗设施,并指定假期安全责任人,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

  3、各学院需将假期留校学生名单报保卫处治安科。

  4、利用假期办班、培训、装修以及需要留校施工的外来人员,各相关单位必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向保卫处治安科报留校人员计划(联系电话84710303或84710304)并责成施工单位到保卫处治安科签订《治安管理协议书》。各用工单位还应指派专人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5、各单位、各部门在7月18日前将本单位、部门假期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人及联系电话报保卫处治安科。

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1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异义字(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七、“师”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八、“之”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九、“其”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十、意动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4

设计方案[经典]10-28

设计方案[精选]11-04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