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0-17 16:39:49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汇编【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汇编【4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欢度佳节,互赠祝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是类似的:没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其中吃粽子是最为普遍的活动,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自己动手包粽子,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亲手包粽子,让公司同仁能够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美食制作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享受过程。

  2、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公司同仁一起过节,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互相送上节日的问候。

  3、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成果,感受节日的气息。

  三、活动时间:20xx年6月21日12:30―15:00

  四、活动地点:公司大会议室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提出方案,讨论具体事宜,如准备自制的数量(或人均准备多少数量),预计煮熟的数量,活动过程控制等。搜索相关资料,如制作方法,制作注意事项等。

  确定本次活动的费用预算。

  材料准备负责人,含所有自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器具等。

  2、包粽子阶段:

  组织公司同仁积极参与活动。

  鉴于公司同仁对包粽子的过程或了解或不了解,提供相应的视频或者说明文档供包粽子过程中学习借鉴。

  公司同仁可以给自己所包的粽子贴上标签,画上喜欢的logo,互相赠与。

  3、活动后期:

  由负责人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存放并帮助煮熟分发至各部门品尝。

  由人事行政部负责清理剩余的材料以及打扫会议室。

  六、包粽子的步骤:

  若粽叶太小就用两片放一起,把粽叶左上右下并列成一个大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齐,折成漏斗状,注意捏紧漏斗交界处。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层糯米,然后加上一层馅,最后在加上一层糯米。

  漏斗放满米后,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以不漏米为原则把粽子包严实。

  用准备好的棉线把粽子绕圈扎紧,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七、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才放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时左右。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八、粽子配茶的学问:

  如果吃白粽子,没有任何馅料,可以搭配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如果吃特别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就可以喝这两款茶。如果吃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们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腻,尤其是普洱茶,它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气。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幽远口感。

设计方案 篇2

  早期苏联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未,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可见作业问题在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二期课改的推进,作业问题更向多维视角分析研究。国家教育部长曾指出过: 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作业,二期课改行动纲领中也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课题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纳入新编习题作业的范围,与原先强调现有知识掌握巩固的习题类型相配合,组成完整的数学训练体系。因此,加强作业问题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数学作业是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

  现在小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

  一是作业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较多;

  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

  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随意性较大;

  四是忽视学生潜能,缺乏自主性的问题;

  五是重视独立完成的作业,忽视合作交流完成的作业。

  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正是由于教师布置作业只从本意出发,忽略学生心理需求,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影响,数学作业产生了不少弊端: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没有很好的研究学生心理、理解教材,把全体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让发展水平并不相同的所有学生去完成整齐划一的训练任务,造成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在练习设计的安排上存在着只注重练习的量,而忽略了练习的质,在练习目的安排上重视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造成作业份量过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的现象,而使学生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做无效或者低效的作业。分析作业问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运用绘画法是设计简单的服装,如:坎肩、裙子等。

  2、 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拼接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3、 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时装表演的录音磁带。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阅读幼儿用书4册第7页。

  3、 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

  4、 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

  (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

  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 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 ,小动物们小青我们去参加……。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

  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

  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

  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

  “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只有将幼儿生成的内容与教师的预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动态中不断地调整,才能使活动更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幼儿自主选择废旧材料,运用剪、折、撕、画、贴等技能,充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炒作能力和想象力,大胆自由表现,设计出各自的服装。教师在活动中作了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者无疑增添了友谊,培养了互相帮忙的美德。

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共三节,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的喜悦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教学设想

  1.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自学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联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境,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具准备:

  CAI:《雪绒花》的音乐,雪花纷纷扬扬飘洒树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吗?(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人们喜爱雪,赞美雪,但每一个人对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雪有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二)读中领悟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CAI 课文朗读)

  1.你听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下雪的早晨,整个世界很安静……)

  2.读同一首诗,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再自由朗读一遍,说说你又什么感悟?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以恰当的'即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3.承接学生的自由发言简单概括、板书。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指名读)你们喜欢这个早晨吗?(播放画面和音乐)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交流: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雪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像雪景。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静。)

  3.这个飘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静谧美好吧。

  (训练朗读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读中陶冶情操。)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揣摩作者的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早晨,看着飞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绪飞到哪里去了呢?请大家读读第2小节,想像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读,想像画面,读后说说第2小节大意――引导学生说完整:夏日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小孩在捉知了,蚂蚱,玩得多高兴啊)

  2.诗人想到了一个在树林里玩耍的孩子。请大家再来默读一遍第2小节,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指名读句子。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精选】07-29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精选]设计方案08-24

设计方案(经典)08-21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经典)设计方案08-30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经典)08-14

(精选)设计方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