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9-22 15:46:03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7篇(精)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7篇(精)

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2.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顺序,仔细观察秋天图画及录像,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体会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标:

  1.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过听再用语言展现图画,并进行初步审美想象。

  3.初步感受课文描写出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视点:

  知识点:秋天的一些特征。

  审美点:秋天美。

  关键词:高、蓝、黄澄澄、金子、黄叶、落。

  三、教学重、难点:

  1.要让学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伞、运动场、电报指的是什么?

  四、教学材料:

  (一)典型材料:欣赏、感知《秋天》课文录像。

  (二)延伸练习材料:观察秋天景色的图片和录像,体验秋天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游戏”)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略一下秋天的风采。(读课题:秋天)

  (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欣赏

  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

  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述的是否同教师说的一样

  再放录像,抽生回答。(天、树叶、稻子、池塘……)

  (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

  (三)进行审美理解

  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典型材料)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

  (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

  (看图片帮助体会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

  (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

  3.同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进行审美延伸)

  (1)、请一、二组的同学读,其余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耳朵最灵敏,最先听出第二自然段写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读后提问,什么地方的稻田?(蓝天下)稻田怎么样?(一眼望不到边)这个词什么意思?(广、多)说明了什么?(丰收了)指导读。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颜色(黄澄澄)(板书)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书)金子什么颜色(黄)让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金子放在农民的眼前,农民会怎样想?(发财了、丰收了、很高兴)

  (3)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来朗读。(指导读)

  (过渡):那么,秋天还有什么特点?

  4.同法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问:梧桐树在什么地方?(池塘边上)池塘在哪儿?(稻田旁边)(勾划)

  (2)、梧桐树的叶子有什么变化?(黄、落)(板书)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轻轻地……)(教师加上动作指导帮助学生理解)

  叶子落下时像什么?

  (小鸟、蝴蝶……)

  你打算怎样读这个词?(轻、长)(抽生试读,教师指导)“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树叶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把它当作什么?(伞)

  小鱼的伞指什么?(落叶)

  小鱼在伞下说什么?(悄悄话……)

  有的树叶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把它当作什么?(运动场)

  蚂蚁的运动场指什么?(落叶)

  瞧,蚂蚁多爱运动,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写小鱼和蚂蚁动作的`词吗?(游、藏、爬、跑)

  (过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树叶黄了,燕子捉虫的任务完成了,他们又将干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问:小燕子看见树叶落下来时说什么?电报指什么?(落叶)想像电报上会写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导朗读,看板书总结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总结。

  (四)进行审美检测

  小结:小动物们在秋天欢快地活动着,给宁静的秋色增添了许多生气。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生动有趣的秋天吧!

  朗读全文。

  (五)进行审美延伸、检测、体验

  你还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彩的秋色吧!

  看录像。

  刚才你见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样)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说一说吗?

  (六)进行审美欣赏、联想、体验

  让我们再次闭上双眼,聆听古筝曲《秋思篇篇》,想象这迷人的秋色吧!

  (七)总结全文:啊!秋天多迷人啊!

  (八)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家里的花草树木和田野里的庄稼,看它们跟夏天时有哪些不同,把观察到的情况,讲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六、板书设计:

  看图学文

  天上 高 蓝

  秋天

  稻子 黄澄澄 金子

  蓝天下

  树叶 黄 落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秋天》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准课文的字音,读通句子。

  【教具】

  乌鸦的图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讲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生答:乌鸦)

  师:对,这只可爱的小鸟的名字就叫乌鸦。

  2、师:大家在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大屏幕出示乌鸦)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教给其他同学认识。(会读同学领着全体同学读)

  3、识记生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这两个字,能不能想办法记住他们。记字(指名说)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鸟──乌牙+鸟=鸦)

  4、谁能很有礼貌的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

  5、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现在老师就请我的电脑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播放动画)

  6、你觉得故事怎么样?你还想听吗?可是故事已经将完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小故事就是语文书上的第十九课的内容。只要你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学好了,你也能向我的电脑朋友一样,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⑴ 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问问你的同桌或小组同学。

  ⑵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

  师:你们读的可真认真,谁愿意到前边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老师想多给同学们几次机会,你们觉得怎么读比较合理呢?(分自然段读)

  (生读)适当的评价

  3、识字:

  师:细心的同学你发现屏幕上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字的颜色不一样,不同颜色的字是生字)

  学生读字(把这些字读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读词(大屏幕出示这些字所在的词:乌鸦喝水口渴瓶子办法渐渐)

  小组合作: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汇报:

  ⑴ 去掉音节读课文。

  ⑵ 换语境读课文。

  4、写字:

  ⑴ 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应该怎样写,每一笔占什么位置。

  ⑵ 书空。

  ⑶ 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⑷ 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

  师:没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的。

  1、现在老师想让你们再课文读一读。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我们这一次读课文除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外还应该怎么读呢?(生答:读出感情)(自由读)

  2、觉自己读的怎么样了?是按你们自己说的要求那样做了吗?

  3、小组分自然段比赛读一读。

  4、学生评一评,哪组读的最好,好在哪?

  5、再读课文,按照读好的小组那样读。

  四、总结

设计方案 篇3

  基本配色——奔放

  藉由使用象朱红色这种一般最令人熟知的色彩,或是它众多的明色和暗色中的`一个,都能在一般设计和平面设计上展现活力与热忱。中央为红橙色的色彩组合最能轻易创造出有活力、充满温暖的感觉。

  这种色彩组合让人有青春、朝气、活泼、顽皮的感觉,常常出现在广告中,展示精力充沛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把红橙和它的补色——蓝绿色——搭配组合起来,就具有亲近、随和、活泼、主动的效果,每当应用在织品、广告和包装上,都是非常有效。

设计中的配色方案与色标1

设计中的配色方案与色标2

设计中的配色方案与色标3

设计方案 篇4

  1、无吊顶装修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房屋楼层是越来越高,但是每层楼的高度却越来越低,为此很多人就选择了无吊顶装修设计。这种无吊顶装修设计主要特点是,在家居顶面只做简单的平面造型处理,然后再配以角线和灯饰,给人一种自然轻松之感。

  2、藻井式吊顶

  藻井式吊顶设计在家装中使用的比较少,因为藻井式吊顶的先决条件是房屋高度必须在2.85m以上,并且室内空间要比较大,这样才能达到增加空间高度和改变室内灯光照明的效果。这种吊顶,不适用于小户型家居。

  3、格栅式吊顶

  格栅式吊顶设计,是平板吊顶的一种方式。格栅式吊顶在造型和样式上比普通的平板吊顶要更加活泼和生动,装饰效果好,能为居室的整体感觉增分不少。一般格栅式吊顶都是使用木材作为框架,然后再镶嵌上透光或者是磨砂的玻璃,灯具光源安装在玻璃上方,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4、异型吊顶

  异型吊顶在家装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吊顶设计方案,异型吊顶主要是用平板吊顶的形式,将顶部的管线遮挡隐藏于吊顶内,顶面可嵌入筒灯或内藏日光灯,使装修后的顶面形成两个层次,不会产生压抑感。

  5、局部吊顶

  局部吊顶在家装中并不常见,因为这是在各种条件都被限制了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吊顶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避免居室的顶部有水、暖、气管道,而且房间的高度又不允许进行全部吊顶才的情况。

设计方案 篇5

  一、活动主要负责人

  周一帆、唐超、心源社理事会

  二、空巢老人的社会现状

  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从中年期到老年期),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从核心或主干家庭到空巢家庭),如果适应不好,很容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但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空巢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关注空巢老年家庭,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让这些老人的生活空间更大,精神世界更精彩,有关部门倡导市民踊跃参与到“编外儿女”队伍中,给这些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老人需要经济支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三、养老社会公共设施现状

  公共养老设施资源短缺,机构设施和服务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特别是商业性的养老机构收费过于高昂。同时,观念和情感方面的障碍,也影响他们选择机构养老的方式。

  四、活动实施可行性分析

  社会服务的滞后性,在短时间不可能把空巢老人这个社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这份社会义务尽自己的责任。心源社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学生社会组织,大家凭着一颗爱心走到一起,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遂宁市城区,关爱空巢老人的力度远远的不够,在这支队伍中的还很少。我相对于这些有工作的社会人士来说,时间更加的宽裕,同时我们更加容易集结在一起。心源社在这一年多的发展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积淀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从各方面分析都比较成熟。

  五、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通过各居委会、老年办、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一些空巢老人的资料,根据社团的具体情况,适当的选择三十位左右的典型并且急需帮助的老人,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活动开始时,选择两个左右进行试点,充实基础,逐步的扩大。

  (2)、全院招聘,面向中文系或写作水平好的同学,采取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志愿者。

  (3)、社团统一安排支援到帮扶的空巢老人的家中,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老人走过的一生并且记录下来,之后统一整理编辑。

  (4)、志愿者首次前往的车费由社团提供,以后的车费由自己负担。

  (5)、资料的采编应该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月后汇集修订。书的主编由周一帆担任。

  (6)、修订完毕,审核确认后,社团外联部马上组织人员,寻找赞助,保证后续的财务的开支。

  (7)、书的发行方式、范围、价格和资金的后续处理等,按照以后制定的具体方法执行。发行赚取的资金,投入到社团的公益事业中。

  六、资金预算

  参与人员车费:200元

  采编和出版成本:10000元

  其他材料与经费开支:500元

  总计:10700元

  大写:人民币壹万零柒百元整。

  (注:其中10000元通过寻求赞助的方式获得。)

  七、后续发展

  空巢老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心源社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常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通过逐步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加多的人参加进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井然有序的开展下去。同时逐步的积累资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最终,活动的定位是:社团引导,全员参加,社会资助,自主发展,一体多元化管理。

  活动成功后,发行的稿费,可以继续投入到我们的公益活动中,能够改变社团资金短缺的现状,在相当一段时间范围内解决了财务问题。社团的各项经费得到了补充,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团的影响力也随着提升。整个团体能够得到一个综合的发展,跨出重要的一步。

  八、总结

  空巢老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相应社会的号召,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走向社会实践自己、锻炼自己。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他们也需要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理念,让我们心源人走在社会的前沿,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为我们作为心源人而努力和骄傲。

设计方案 篇6

  客观全面理解员工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员工的需求分析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经济需要。总体来说,现阶段保险公司员工的经济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工资性收入,包括月(年)薪、奖金、股息加红利及其他如各种补贴等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为各种福利保障,主要是住房、养老和医疗。两者虽然同属员工的经济需要,但是当企业的投入一定时,两者之间便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运用好激励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个人发展需要。为一名保险公司员工,之所以投入到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充满发展空间的领域,其满足自我发展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这种个人发展的需要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个人业绩的突破、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业务技能、职务晋升、各种荣誉、对公司贡献度的肯定等等。对保险公司员工,尤其是对大批的年轻员工来说,要求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可能比经济需要还要强烈,他们渴望接受企业提供的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渴望自己的工作业绩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渴望职务的晋升以便能够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内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些都是可供激励的因素。

  综合上面分析,立足于保险行业员工需求,应当采取以下激励措施:建立提高工资性收入与增强福利保障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根据对员工经济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到,就我国保险公司员工而言,其经济需求并非单纯地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由良好的公司保障形成的依赖和期望心理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并不亚于工资性收入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保险公司,在力所能及地适当提高员工工资性收入,探索经营者年薪制的同时,应下大力气做好员工的企业保障工作。第二,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理想激励机制。我国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员工的个人发展同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供保健因素,并同时创造激励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认为,一个单位的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职业安定等是保健因素,这一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员工对工作的不满,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具有激励作用;成就、赏识、认同、艰巨的工作、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是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处理得好,会使员工产生满足,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一理论比较适合于受过较高教育的员工,这正适合于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所以,保险行业管理者应当一方面注意提供保健因素,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主要内容有:制定公平的政策,不能因人设“制”,切忌某一制度的制定就是限制某一些人,或是将一些人排除在某项利益之外;改善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尽可能的配置有利于工作的现代化设备;解除员工后顾之忧,建立合理的医疗、养老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要创造激励因素。保险行业管理者应及时表示出对员工的赏识,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工作,加大某一岗位的责任,或让某一人负担起检查或监督的责任,允许员工参与一些问题的决策,也具有很好的极力作用。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科学、规范以及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是影响和塑造员工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因为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其是晋升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等)有利于摒弃管理过程中的'个人主观偏见,确保管理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性,从而满足员工对于公平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对稳定的、导向明确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员工在企业中形成准确的预期,从而有利于员工形成稳定的和一致性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士气。所以对于我国保险行业来说,如何根据目标管理的思想和绩效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同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立起全面绩效管理与反馈系统是一个当务之急。

  建立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奖励制度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动态地把握员工的总体需求情况,使奖励和福利制度能有针对性地照顾到绝大多数员工的需求。其次,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促使每位上司与员工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员工的个人需求状况的档案,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更新,作为差别化奖励的客观依据。最后,建立有效的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如员工满意度调查、意见箱等,以此来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做出及时修正。

设计方案 篇7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

  经多年不同地区的试验示范,吨田宝在玉米、水稻、小麦作物上的使用时期和浓度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吨田宝在蔬菜上的使用方法还未进行较为精准的试验,每种蔬菜上的具体使用时期和浓度尚不清楚,试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也相对较少。蔬菜作物品种多,价格高,并且在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四川等地种植面积达到1千万公顷以上,所以吨田宝在蔬菜上的开发和应用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吨田宝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和认知也起到较好的作用。为了加强化控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吨田宝在蔬菜作物中的推广与应用,特设此试验。

  本试验利用果蔬类专用型吨田宝处理北方几种常见且栽培广泛的'蔬菜,包括白菜类、根菜类、果菜类、叶菜类、瓜类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发育特征,分别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蔬菜进行吨田宝的喷施处理,通过对不同种类蔬菜形态指标和产量的测定,初步了解吨田宝在各种蔬菜上的喷施时期、使用浓度及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吨田宝在蔬菜类作物中的推广及应用奠定基础。

  二、试验材料

  果蔬类专用型吨田宝、各类蔬菜种子。

  三、试验方法

  1 吨田宝在白菜类蔬菜中的试验

  1.1 蔬菜种类:大白菜、小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或青花菜

  1.2 处理时期及方法。

  1.3调查项目

  1.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采收期。

  1.3.2形态生理指标的调查

  叶片: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如何确定一个或者几个标准叶) 根系:根系生长状况(主根长、根粗、侧根多少)(只在收获期调查,可照相比对) 植株:株高(花叶球纵径)、株幅(花叶球横径)、茎长、茎粗 产量:单株重、净重、净重率、小区产量、亩产

  2 吨田宝在根菜类蔬菜中的试验

  2.1 蔬菜种类:萝卜、胡萝卜

  2.2处理时期及方法。

  2.3 调查项目

  2.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盛期、肉质根生长盛期、采收期。

  2.3.2生理指标的调查

  叶片: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 肉质根:根长度、根横径、颜色

  产量:单根重、净重、净重率、小区产量、亩产

  3 吨田宝在速生叶菜类蔬菜中的试验

  3.1 蔬菜种类:芹菜、叶用莴苣、菠菜、油菜、茼蒿、芫荽、苦菊、水萝卜、油麦菜

  3.2 处理时期及方法。

  3.3调查项目

  3.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出苗期、叶片生长初期、叶片生长盛期、采收期。

  3.3.2生理指标的调查

  叶片:叶片数(叶丛数)、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 根系:根系生长状况(根长、根粗、侧根多少) 植株:株高、茎粗

  产量:植株鲜重、植株干重、小区产量、亩产

  4 吨田宝在果菜类蔬菜中的应用试验

  4.1 蔬菜种类:番茄、茄子、辣椒

  4.2 处理时期及方法。

  处 理 第一次 幼苗期2—3片真叶后 幼苗期2—3片真叶后 幼苗期2—3片真叶后 CK 作用

  说明:处理和对照设置相等的垄数,喷施时期视情况而定,若第一次喷施效果较好可进行二三次的喷施,若效果不好只喷施一次,喷施使用量10-30毫升/亩,叶面均匀喷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分别在喷施后的1、3、5、7、10天和收获前调查植株的形态指标,在收获时进行产量测定。

  4.3调查项目

  4.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发芽期、幼苗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采收期。

  4.3.2生理指标的调查 叶片:叶片颜色

  根系:根系生长状况(收获前拍照对比) 茎:株高、茎粗、节间长

  果实:果实横纵径、果型指数、色泽、畸形果率

  产量: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座果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

  5 吨田宝在瓜类蔬菜中的应用试验

  5.1 蔬菜种类:黄瓜、南瓜、苦瓜、丝瓜

  5.2 处理时期及方法。

  5.3调查项目

  5.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采收期。

  5.3.2生理指标的调查

  叶片: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 根系:根系生长状况 茎:株高、茎粗、节间长

  果实:瓜长、瓜粗、色泽、果形指数、畸形果率

  产量:单瓜重、单株结瓜数、座果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

  6 吨田宝在豆类蔬菜中的应用试验

  6.1 蔬菜种类:菜豆

  6.2 处理时期及方法。

  6.3调查项目

  6.3.1生育时期的调查:播种期、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开花结荚期、结果盛期。

  6.3.2生理指标的调查

  第二次 结荚中期 未喷施吨田宝 提高豆荚品质,提高产量。 第二次 结果中期 未喷施吨田宝 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 叶片: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 根系:根系生长状况 茎:株高、茎粗、节间长

  产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空荚率、百粒重、产量

  7 吨田宝在薯芋类蔬菜中的应用试验

  7.1 蔬菜种类:马铃薯 7.2 处理时期及方法

  马铃薯出苗后7-10天,发棵期后茎叶喷雾处理,施药量为10-30ml 7.3调查项目 商品薯率、产量

  四、试验总结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经典设计方案12-01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精选)设计方案09-04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07-28

(经典)设计方案08-30

设计方案(精选)07-27

设计方案(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