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9-14 10:08:44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7篇[集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方案7篇[集合]

设计方案 篇1

  一、设计方案

  由于原使用的托利多IND780称重仪表价格贵,且存在运行不稳定因素,考虑实际使用效果,称重仪表选择UNI900A,现场仪表柜增加一套西门子S7-300PLC用于称重数据采集以及和L1级通讯,传输称重数据和钢卷号,同时通过新增PLC与远程过磅软件实现TCP/IP通讯,实现远程自动过磅。

  二、软件的.具体流程:

  1、西门子S7-300PLC通过Profibus-DP总线采集子站UNI900A称重仪表的有效数据;

  2、西门子S7-300PLC将采集的称重数据通过以太网实时传递给L1级PLC,实现数据同步;

  3、西门子S7-300PLC接收L1级PLC发过来的钢卷号并实时发送给远程过磅软件。

  三、硬件的实施

  1、与热轧厂相关人员对路由及实施方案进行了协商和讨论;

  2、确定新增设备型号及自动化部和热连轧厂各自承担费用情况;

  3、路由施工由自动化部衡器维护车间负责;

  4、现场仪表柜增加一套西门子S7-300PLC控制系统;

  5、现场S7-300PLC控制程序由衡器维护车间设计编写,磅房采集程序由自动化室相关人员编写,L1级PLC控制程序由热连轧厂相关人员进行编写。

  三、硬件配置(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备注

  西门子S7-300PLC导轨

  6ES7390-1AE80-0AA0 480mm

  1根

  电源模块

  6ES7307-1EA01-0AA0

  1块

  CPU模块

  6ES7315-2EH14-0AB0

  1块

  以太网通信模块

  6GK7343-1EX30-0XE0

  1块

  称重显示控制器

  UNI900A(配有DP总线及RS485接口)

  1块

  大屏幕

  LD-150 (带485接口)

  1块

设计方案 篇2

  目标:1.学习配对,知道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2.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各式大、小瓶子

  过程:

  1.故事《瓶宝宝找瓶盖》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瓶宝宝找不到帽子了,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1. 操作活动《找瓶盖》,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清瓶子和瓶盖的大小。

  (2) 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以瓶子的大小、形状来匹配。

  反思:

  《找瓶盖》:环节引入自然,此环节活动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数学价值,根据瓶子大小找瓶盖,幼儿在活动中满足了在生活中常想拧瓶盖的欲望。

  结论: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在各种各样的瓶子中,不断尝试,不断发现,不断地总结经验。

设计方案 篇3

  一、 活动名称:夸张画

  二、 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 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 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 幼儿经验准备:

  1、 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 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 环境材料:

  1、 夸张画“两个人”

  2、 彩笔、画纸

  七、 活动过程:

  (一) 引入环节:

  1、 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

  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 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 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 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 创作环节:

  1、 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 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纸形式制作藏书票。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藏书票,学习用各种技法设计制作藏书票。

  教学难点:

  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示范材料、范作等。

  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制作材料、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谈一谈,你是怎样爱护书的?

  2、教师出示自己的书,展示自己爱书的方式,就是在书的扉页上贴了一枚自己设计的 “藏书票”,导入课题。

  3、板书课题。(藏书票)

  二、发展阶段

  1、认识藏书票。学生说说自己对藏书票的认识。教师介绍藏书票的有关知识:藏书票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欧洲,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以艺术的形式标明藏书是谁的,它是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贴在书籍的扉页上,通常是小幅版画的`形式,本世纪初传入中国,

  ,作用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称。

  2、研究藏书票。多媒体播放各种藏书票的图片,让学生再欣赏的同时了解藏书票的功能和组成,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3、教师示范藏书票的制作过程。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藏书票,让学生讨论镂印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师总结:(1)构思。(2)制版。(3)拓印。(4)整理。

  4、欣赏不同类型的藏书票。

  5、学生交流讨论:为自己喜欢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交流各自的设计意图。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伴随音乐循环出现各种藏书票)

  7、学生展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完成。

  三、课后拓展

  用多种方法为自己的爱书设计藏书票。倡导学生爱书、读书,提高情操修养。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学习材料: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塔的历史发展。

  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

  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

  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

  (1)、学生思考问题:塔由几部分构成?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

  (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思考:

  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

  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

  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

  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教师提示: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怎样让塔更美观?

  (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教学意图: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评学生作品。

  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2、谈谈创作感受。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或故事表演。

  活动过程:

  (一)、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我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按顺序进行表演,其他同学仔细看,等一下请你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一评。最后我们将评选“最佳表演者”“最优秀节目”。

  (二)、表演

  1、 故事表演《龟兔赛跑》

  2、科普剧《雪花》

  3、课本剧《守株待兔》

  4、课本剧《玲玲的画》

  5、课本剧《三个儿子》

  6、课本剧《丑小鸭》

  7、故事表演《勇敢的小刺猬》

  8、课本剧《蜜蜂引路》

  (三)、评一评

  1、说说同学们的表演怎么样?选个节目说说。

  2、 民主评选“最佳表演者”“最优秀节目”。

  (四)、教师总结评介,并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方案 篇7

  班级:中三班

  科目:语言科学 艺术

  执教人:韩文敬

  一、活动名称:《我说你来学》

  二、活动目标:

  进一步体验科技产品的神奇和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喜欢探索和操作。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辨声音的能力。

  了解录音机的'主要用途,知道基本的操作方法,录音并分辨同伴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空白磁带一盘,录有故事及歌曲的磁带一盘。

  双卡录音机、随身听。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请幼儿演唱一段喜欢的歌曲或讲一段自己喜欢的故事,教师在幼儿未察觉的情况下录音。

  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想听见自己的声音吗?

  ――播放刚才的录音,请幼儿猜一猜是谁的声音?由此引发幼儿的认识兴趣。

  2、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小朋友的演唱或讲述,并分辨是谁的声音。

  3、教师幼儿共同欣赏录音机播放的歌曲,了解录音机的主要功能、操作方法及主要种类。(教师注意提示幼儿需要时应请家长帮助)

  结束部分:在教师帮助下,请幼儿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祝福的话录下来,送给其他小朋友。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与家长共同录音并一起分辨声音。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12-01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精选】07-29

设计方案(经典)08-14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经典】设计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