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玉米情散文

时间:2021-04-23 16:16:33 散文 我要投稿

岁月悠悠玉米情散文

  

岁月悠悠玉米情散文

  星期天,在家正看一部电视剧,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是一口亲切的家乡口音,“英,你下来拿一下玉茭面,刚磨的,拿上去赶紧晾开,要不就捂了”。我知道是儿时的伙伴林立。连忙说:林立你上来吧,吃了中午饭再走。不用了,我还有事。林立说完,随即挂断电话。我知道林立的脾气,连鞋也没来得及换就赶紧往楼下跑,但早已不见林立的踪影,只在楼门口放着二只我熟悉的面袋。我两手提着袋子,很吃力地提到家里。

  打开袋子用手一摸,面还热乎乎的,急忙找了几个装衣服的空纸盒,晾开玉米面,看着玉米面那金黄的颜色,闻着玉米面那新鲜的特有的香味,思绪犹如断线的风筝飘回到孩提时代。

  

  林立和我是一条小巷里长大的伙伴,她比我大一岁,本来,她家有兄妹四个,她排行老小,但由于他大伯家没有小孩,就把林立刚过满月时过继给她大伯,她也就成了大伯家的独生女。

  林立家家境宽裕,她的生父在北京工作,养父在村里担任会计,养母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所以常把林立打扮得漂漂亮亮,俨然一个小公主,口袋里时常装的一些零食更是让我们嘴馋。于是,我们常会吃到林立拿来的一块方糖、一块柿饼,一把黑枣,过年的时候还能吃到她给的麻酱粘,那甜甜的、粘粘的、脆脆的感觉,对于幼年的我真是莫大享受。我家没有这些新鲜时令小吃,所以只能是在夏天共享根黄瓜、共吃个西红柿,冬天吃点炒黄豆、烤红薯,这也算是礼尚往来吧。

  

  渐渐的,我们一起背上书包,迈进了校园,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早晨,我们哼着小曲,欢蹦乱跳地沐浴着农村凉爽的晨风,结伴上学,下午放学后,我们一同提着篮子,去田里割草喂猪、喂兔子。当然她是在帮我,她家是不需要喂养这些家畜来贴补家用的……秋天到了,当看到生产队枣树上挂着令人垂涎欲滴的刚刚有点泛着红圈的绿栆时,我们看看四周无人,就会迅速地捡起路旁的小石头往枣结的繁密的枝头掷去,接着就会下起一阵枣雨,稀里哗啦,枣连同枣叶就一下子落到地上。我们立即跑过去捡起来在衣服上一噌就往嘴里塞,边吃边往口袋里装,听到有人吆喝:咳!干什么呢?林立很机灵,拉起我说:快跑,护林的来了。于是,我们顾不上收拾残局,落荒而逃,躲到庄稼地里津津有味地品尝战利品,不时的还能听到护林员的骂声:是哪个小王八蛋,看看糟蹋的,让我逮住非把你们送到学校去……有时割草累了、渴了,林立就会钻

  到玉米地里仔细挑选没结玉米的玉米杆,一掰两节,把玉米杆外头的一层硬皮用镰刀一下一下削开,然后用牙把皮咬扯下来,再咬一口玉米杆的芯,在嘴里边嚼边说:水真大,真甜。并顺手给了我,她再削另一节。是的,那玉米杆的甜味可以和现在的甘蔗媲美,甚至略胜一筹。

  

  我们的童年就在这快乐无忧的学习和嘻戏中悄悄逝去。上五年级,不幸降临到了林立的头上,她的养母在枣花开放的时节,突发心脏病死去,她的养父身体本来就不好,养母的离世对养父更是雪上加霜,整日郁郁寡欢,就在林立还沉浸在失母之痛时,她的养父也在同年一个秋天的黄昏撒手人间。可怜的林立,接连走了两个亲人,心灵的伤痛是一个12岁的女孩无法忍受的。而早在几年前,林立的生母一家已全迁到了北京。当看到林立那孱弱的双肩要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洗衣、做饭、上学……巨大的落差让林立从快乐的天堂一下坠入黑暗的地狱……我回家对母亲说:妈妈让林立来咱家吃饭吧。母亲本来就是个善良的农家妇女,林立的遭遇,母亲也同样经历过,母亲说:我早有这想法,就是咱们家生活条件没她家好,怕林立受委屈,不过能吃口热乎饭,总比她自己做的要好。于是我跑去对林立说:我妈让你到我家吃饭。林立是个非常自理的女孩,她说:不用,我自己可以的,本来你们家孩子多,生活就紧张,不用麻烦了,我不准备上学了,回村劳动,我会养活自己的……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那不行,才12岁的孩子怎能不上学?经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林立才同意到我家吃饭,晚上我和她到她家作伴。

  

  我们那时,一到冬天就打二学,那真是个粮食奇缺的年代,一天只吃两顿饭。冬天的早晨奇冷无比,六点到校,八点多放学回家吃早饭,十点再到学校上学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回家吃午饭,晚上就没饭可吃了。试想,我们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从前一天下午四点多吃完饭,一直到第二天早八点多,十五六个小时,并且那时的饭菜没有一点油水,更别说闻到肉腥了,那饥饿程度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每当放早学的铃声响起,我和林立就会迫不及待地往家跑。那时玉米面、高粱面就是我们的主食,母亲能把玉米面做成各种花样,有时给我们老早就做好了一大锅金黄黄的新鲜的'熬着红薯的玉米面煮疙瘩,摆一盘腌萝卜之类的咸菜,或来一盘炒的辣土豆丝。菜与汤是相互提味,相互促进的,一碗下肚,身上顿时暖和了许多,第二碗再吃才顾的上细细品尝,数数一下吃20多个煮疙瘩不成问题。有时在玉米面里加几颗红枣蒸窝头吃,为了增加甜味,母亲在面里放点糖精(当然放白糖最好,可惜白糖在当时太贵),黄橙橙甜滋滋的窝头,再来一碗白菜、萝卜、粉条熬的菜汤,酸甜搭配,别有风味。也有时会给我们做玉米面锅贴(贴饼),再来一盘自己腌制的黄菜,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母亲会说,你们慢点,没人和你们抢。时间久了,母亲会给我们烧几个发面烙饼,再做点用玉米面熬的稠糊糊热烫烫的黏粥。想起那时,捧起大粗碗,哧溜哧溜吮吸着的吃相,真有种于大地同在,与庄稼同呼吸,与颗颗粮食共命运的踏实与清明。

  就这样玉米面伴随我们上完了七年级初中毕业。林立的个子也一下串了起来,出落成一个俊俏的少女。

  

  林立回村劳动,我半推荐半考试上了高中。在恢复高考后,我考上了师范,毕业后在县城当了一名教师。林立在24岁时招赘了女婿,林立的丈夫勤劳能干,是个朴实的庄稼人。包产到户后,林立的丈夫除了干一手漂亮的农活,还会木匠,常常利用农闲时给人打沙发、做柜子。他们生了一儿一女,生活过得很是滋润、开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林立的女儿也是12岁,儿子5岁时,林立的丈夫死于突发性脑出血。当我听到这一噩耗,连忙回村看望。林立拉着我的手,语不成声,只是喃喃地说,这都是命,我的命为何这么苦呀!我不知说啥好,眼泪是最好的陪伴。而此时正是庄家成熟的季节,过完了丈夫的头七,林立就开始在大田里忙活了。此时的她变得异常坚毅,也许是灾难早已让她把眼泪流干,是命运的不公让她变的如此刚强,面对突发的变故使她能够坦然面对。但我知道,在坚强、刚毅的外表下深埋着林立那一颗滴血的、破碎的心……

  残酷的现实,林立选择了直视,生活的无情,更增添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在他丈夫去世满三个年头,有好心人介绍,劝她再组个家庭,都被林立婉言谢绝。她一人带着一双儿女,种着十几亩大田,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经过十几年打拼,她把女儿培养成了幼儿师范的学生,而今毕业在村幼儿园当老师,儿子也上了技校学了一门修车手艺,在县城开了个汽车修理店,干起修车行当。

  

  时间如脱缰的野马,岁月犹奔腾的江河。时间的年轮过早碾上了林立的额头,挺值的腰板再也不堪忍受生活的负重,满头银发如同秋日里盛开的白菊花……

  林立现已甥孙绕膝,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现在我们见面的机会不是太多,好在通讯设备畅通,时间久了,电话里聊聊家常,说说收成,彼此道个问候。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我们村庙会,我必定到她家做客。每年秋天,无论地里农活有多忙,林立都会把从田里收获的玉米磨成面,或把玉米碎成小颗粒,给我送来。其实,现在超市一年四季都在售玉米面,但林立总是说:超市的哪有咱自己家的纯,自己家的正,只要我能动,我年年给你送。她的话朴实的如秋天成熟的玉米棒,清脆的如干净金黄的玉米粒。

  

  伴随我长大的玉米面,吃多了,喝久了,自然就有了感情。特别是玉米粥使人变得淳朴实在,变得开朗豁达。

  如今,当连续的宴请使肠胃不堪负重,当过多的油炸食品使人口舌生疮,我更向往玉米粥。新鲜的玉米粥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闲适,一种缠绵,一种抚慰,一种温存,它让人体会到一种浓浓的伤感的温情,一种冰封童年的回忆,一种厚重的母亲的味道,永远香甜,淡淡的、幽幽的、绵绵的醇香,缭绕于心际,不绝于心田……

【岁月悠悠玉米情散文】相关文章:

岁月悠悠,情暖除夕散文10-19

我的玉米情散文10-02

岁月悠悠不忘初心的散文08-24

岁月悠悠抒情散文12-03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散文12-01

玉米的轮回散文11-02

吃玉米散文10-05

情经典散文11-13

关于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散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