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处处情飘香散文

时间:2021-04-22 13:57:42 散文 我要投稿

人间处处情飘香散文

  我坐在书房的电脑前,静静地聆听甜美歌手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真情永存》:

人间处处情飘香散文

  花开花落又一春,无心插柳柳成荫。茫茫人海,苦苦找寻,春华秋实,为的是个真。山也高,水也深,高山流水有知音。爱也真,情也深,岁月不负有情人。蓝天里有艰辛,苦涩中有温馨,青山不老真情永存……人世间总说有缘分,风风雨雨为的是颗心。

  歌声悠扬,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个网友对我说过的话:“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万能,人与人之间多的是冷漠,少的是真诚,友谊成了奢求,微笑难得展现,茫茫人海,哪里还有一片净土?哪里还有真情?”我苦苦思索,人间是否还有真情在?我陷入了迷茫。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是彩虹,人间自有真情在。难到这话已经过时?不过,在我的记忆里,真情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情飘香。

  ——写在前面

  【一】珍贵友情

  那是1959年8月,我接到北京化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学校告知新生入学时需准备一个月的伙食费和书杂费。我仔细计算了一下,伙食书杂费、加上食宿火车票,至少得20多元。我家贫寒,连吃饭都成问题,上哪里筹集这么多钱呢?父母东拼西凑才搞到十几元,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了。报到的日期日益临近,我心急如焚,惶惶不可终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接到15元汇款,我欣喜若狂。父母感到惊奇,忙问:“是谁寄来的钱?”我马上回答:“是我的中学同学韩有君,从内蒙古骑兵团寄来的电汇。”原来韩有君同学得知我考上大学,他知道我上学一定会有困难,于是从仅有的津贴中拿出15元,用最快的速度给我寄来。这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全家人无不欢欣鼓舞,父母告诫我:永远不要忘记人家的好。

  我顺利地来到北京化工学院读书。那时,我从乡下来到北京,说的是满口家乡话,穿的是家织粗布衣,浑身上下土里土气。可是,同学们并没有嫌弃我,而是亲近我,热情相待,使我倍感温暖。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像亲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在一次全班学习讨论会上,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我也深受感染,毫无顾忌地说出了隐藏在心底里的真心话。我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会后,班里的党员李昌吉同学找我谈心,诚挚地对我说:“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善莫大焉。”他鼓励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由于我学习、工作出色,不久当选为班长。从此以后,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学习两不误。在李昌吉等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我进步很快,取得了思想、学习双丰收。大一时我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毕业前夕我入了党。友情是我进步的阶梯,我所取得的成绩,完全归功于同学之间的信任、鼓励和帮助。

  同学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看似小事,其实是人间真情,温暖人心,其乐融融。

  大二时,由于学习需要,我必须买一把计算尺,学俄语又急需买一本《俄语语法手册》。当时我手头太紧,二者不可兼得,必须舍其一。而我偏有一股倔劲,计算尺我所欲也,《俄语语法手册》亦所欲也,怎么办呢?我只好从伙食中节约。每天中餐我只吃咸菜,一天可节省1角钱,1个月下来,计算尺和《俄语语法手册》便可以买到手。我的计划实施了1周之后,被同班同学李永珍发现了。她了解到我的实际情况之后,毫不犹豫地送给我3元钱,实现了我“鱼和熊掌”兼得的愿望。为此我非常感激她的无私帮助,她的善举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我来自农村,是靠助学金读书的。说来那时实在寒酸,我连一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到了夏天,如果衣服实在太脏了,我就晚上洗干净,晾一夜第二天再穿。这个秘密被同室学友李清秀发现了,他随即告诉了团组织委员李永珍。过去她也纳闷,见我每年夏天都穿同一件粗布单褂,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只有一件上衣。于是,她把她叔叔的一件旧丝绸短褂送给我。这不是普通的短褂,它是同学的一片真心,我视为“宝贝”,一直穿到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我有了工资收入,但需要养家糊口。我买不起手表,上班非常不便,又是同事凌秋明老师将她在苏联留学时珍藏的“小闹钟”借给我。我一用就是5年,直到1969年我买了手表才还给她。

  3块钱、一件衣服、一只闹钟。看来是小事,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却是“宝贝”,它不仅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更是友情的象征。人间自有真情在,绝非是一句空话,它靠我们去发掘、去领会。这些真挚的友情永远温暖着我的心,并激励着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报效伟大的祖国。

  【二】雪莲深情

  我书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株天山雪莲。它来自新疆的崇山峻岭,是我的一位小学同学所赠送。这不是一株普通的雪莲,它饱含着同学之间的无限深情。

  1976年,我从北京调入华北石油学校工作,不久学校搬迁到团泊洼。那时的团泊洼,沟渠纵横,杂草丛生,蚊蝇猖獗。夏天阴雨连绵,秋天凄凉潮湿,冬天寒风刺骨。我已有10年没登讲台,今日重操教鞭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我日夜抓紧学习。我在阴冷潮湿的帐篷里备课、批改作业直至深夜。久而久之,  我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难忍,久治不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小学时的'同学卢盛奎在新疆工作,我欣喜若狂,立即去信联系。从此二人电话不断,互诉衷肠,友谊更加浓厚。不知盛奎兄从何处得知我患风湿性关节炎的消息,令他记在心中。

  2006年,盛奎兄和夫人去青岛探望女儿,他来电话告诉我,返新疆路过天津时一定到寒舍来拜会。我翘首以待,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5月某日,老同学相见,顿时愕然:昔日风华正茂,如今白发苍苍。双手紧握,老泪纵横,百感交集。我们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尽的友谊情。我略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他赠送珍贵礼物“天山雪莲”。他说:“得知你患风湿性关节炎,两腿不能下蹲。我多方打听,得知雪莲有滋补、活血的功能,用雪莲泡酒喝治风湿亦有显著疗效。我让儿子从天山采集一株野生雪莲,你不防一试。”

  我知道这株雪莲来之不易。市场上出售的雪莲野生的少,多为人工栽培,而且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株雪莲植株挺拔,色泽纯正,是野生雪莲中的精品。它生长在天山高峰,有充裕的阳光和雪雨滋润而茁壮生长,因而枝叶繁茂,花色深红似锦,花瓣薄而狭长。植株采集时间适宜,过早采集药性不足,太晚采集植株干枯老化。应在深秋成熟之际采集,再经风干后方能制成精品。为得到这样一株野生雪莲,盛奎老兄煞费心机。他让在新疆某部队当兵的儿子留心,利用休假之日深入天山,攀登悬崖绝壁寻找,几经周折才得到这株雪莲。老友视为“珍物”加以保存,现在不远万里送到我手中。这不是一株普通的雪莲,它寄托着老同学的一片深情。

  我不忍心将这株珍贵的雪莲弄碎泡酒,而是把它作为“鲜花”插在花瓶里欣赏。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过去朝夕相处的岁月,想起同学间的友谊,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看到它,我似乎觉得它散发着缕缕清香,使我血流加快,下意识地感到腿痛减轻。

  有一次我因事外出,老伴把雪莲从瓶中取出泡制了药酒,我看到后感到十分惋惜。这株雪莲不愧是正品,它泡出的酒色泽棕黄透明,醇香扑鼻,浓郁可口。每天喝上一杯,令我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是友谊的深情令我欣慰、令我陶醉啊!

  【三】银针真情

  由“天山雪莲寄深情”我想起了治疗关节炎的过程。1976年,我不幸患了风湿性关节炎,膝盖骨质微变,双膝疼痛难忍,不能下蹲,真是苦不堪言。我的一位老同学曾得过风湿性关节炎,我去信询问。她告诉我:“风湿性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难以治愈,如今我已坐轮椅了。你要抓紧时间治疗,切莫步我的后尘。”我听后害怕极了,多方求医医治,吃药、外敷、偏方我都用过,就是不见疗效。那时团泊洼的医疗条件很差,缺医少药,无奈我只好听之任之、放弃治疗了。后来膝盖变得有些僵硬,且不断向外冒凉气,站着讲两节课都有些困难了。

  1984年,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我校来了一位年轻的中医大夫陈爱丛,我怀着试试看的态度求她诊治。她和蔼可亲,热情接待,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及治疗过程。她对我深表同情,鼓励我要有治愈疾病的信心,她说:“一副好心情,胜过十服良药,乐观的心态对治愈疾病大为有益。”听了她的话,我受到鼓舞,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那时陈大夫参加工作不久,但她对治疗非常认真,对医术精益求精。她查找医书,向名医求教,根据我的病情,决定用针灸给我治疗。

  我一听针灸就乐了,我对医术虽是门外汉,但对针灸却略知一二。我奶奶是当地闻名的中医郎中,深知中医博大精深,针灸具有神奇的疗效,有人头疼、肚子疼,手脚麻木,我奶奶往往一针下去,病去疼轻。记得刚来团泊洼不久,我老伴受风寒引起面瘫、嘴角歪斜,就是中医大夫陈占忠用针灸治愈的,我相信中医针灸,乐于用针灸治疗。

  开始针灸那天,我躺在病床上,陈大夫在我膝关节周围找准穴位,轻轻将银针扎下去,一边捻着银针,一边问我的感觉。我说双膝麻麻的、酸酸的,这种酸麻感觉沿着膝盖向下窜动,飘飘然有点陶醉。为了增加疗效,陈大夫又加了电针,效果更佳。经过3个疗程的针灸治疗,我的病情大有好转,双膝有微热感,而且不再冒凉气了,这增强了我治愈疾病的信心。

  陈大夫又根据我的病情,开出中药处方,并亲自带我去请教著名中医大夫陈占忠,共同研究治疗方案。我一面针灸,同时服用汤药,又治疗了3个疗程,疗效更加显著。

  后来,又经过陈大夫几年的阶段性治疗,加上我坚持步行锻炼,时至今日,我的风湿性关节炎得到了有效控制,再也没有继续发展,而今除了下蹲尚有困难外,已无疼痛感觉,坐立行走没有困难,就是快步行走一个多小时也没有问题了。

  陈大夫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益求精,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时刻把病人的疾苦记在心上,我甚为感动,深表感谢。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我永远记住陈大夫的好,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我无以报答,只有写文表示感谢。小小银针寄深情,怎不让我感动、永远铭记心中呢!

  不料想我的文章在网上、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评论说:这虽说是一件小事,但说明善是社会的本质,银针虽小情意真;小小银针治大病,这不是妄谈,针灸可以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激活机体细胞功能,所以针灸具有神奇的疗效。

  确实如此,我院仇化令老师的老伴,去年8月突发脑出血,经天津某大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住院20多天后,医生告诉家人:“由于出血部位太深,许多负责指挥系统的脑细胞已经死亡,再也难以复活,恐怕老太太的后半生就得瘫痪在床上了。”仇化令的老伴出院后,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连头也抬不起来。孩子非常焦急,立即拿着医院的诊断资料去咨询天津某康复中心,医生看了诊断结果,双眉紧皱,严肃地告诉他们:“根据这个病情,就是来我们这儿,也难以康复,老实说已没有康复治疗的必要了。”

  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起了陈爱丛,他听人说陈大夫治愈了孙老师的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医德高尚,曾用针灸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要不请她用针灸治疗,心想能治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吧。

  仇化令找到了陈大夫,细说了老伴的病情。她听后,有些为难,她想:“连大医院都断定难以治愈的病人,我能行吗?”可是转念一想:“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不救她老太太的后半生可咋过呀?”于是她义无反顾,不怕担风险,勇敢地收下了这个病人。由于陈大夫每天必须在门诊部坐诊,她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为老太太针灸。

  陈大夫在针灸的过程中,老太太一见到她就哭,说什么:“我给子女添麻烦,还不如死了。”她就安慰老人说:“好日子还在后头,你心情好,针灸效果就好,乐观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她的话语使老太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陈大夫每天晚上,登上四楼来到老太太家为她针灸,就是自己腰痛也不间断。在陈大夫的精心治疗及家人的密切配合下,病情逐渐好转。经过三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奇迹出现了:老太太开始能坐起来,继而扶着“助走器械”,自己能在室内慢慢走路了。陈大夫还及时指导家人如何护理病人,如何给病人翻身、按摩,应吃什么样的饮食等。陈大夫继续进行巩固性针灸,不久老太太已能在室内慢慢挪步行走了。家人喜出望外,老太太见到陈大夫就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可怎么感谢你呢?”陈大夫总是笑着说:“阿姨,您可别这么说,为您治病,是我分内的事。”老太太又让孩子给陈大夫送礼物,她都一一谢绝。

  陈爱丛大夫这种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正是“真情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情飘香”的明证!

【人间处处情飘香散文】相关文章:

情暖人间散文05-06

悠悠人间草木情散文03-11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散文06-11

人间第一情传递真情散文11-02

十月飘香 红叶画情散文05-14

浮沉风月,处处情婪抒情散文08-30

飘香浓情美文07-17

情暖人间诗歌12-18

寒假征文《人间处处有真情》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