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塔游记的散文

时间:2021-06-26 13:58:15 散文 我要投稿

四门塔游记的散文

  1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几十位驴友乘坐大巴车来到了济南南部山区的商家村边下了车,我们打算先看大泉,然后再爬山去四门塔。公路边有一个路标,上面写有“大泉”两个醒目的大字,下面写了1.5公里,还画了一个南向箭头指示方向。我们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进了商家村。

四门塔游记的散文

  商家村到大泉1.5公里的距离,说话间就到了。见一家民居后面有条明渠哗哗地淌着清泉,一个妇女正在洗衣物,我知道,这是大泉里淌出来的泉水无疑了。

  拐过屋角,一个偌大的水池子一下子就跳入了眼帘,我才知道,原来大泉就是一个大水池子。水池子用石头砌成,呈不规则的半圆形,有三四米深,水未结冰,但不知深浅。大泉既不依靠大山,也不处于峡谷,几乎平地出清泉,且隆冬时节水量仍然如此之大,简直令人惊奇。

  看了大泉,我们继续前行。走了一两公里的山间土路,来到一座山下。领队说,我们就从这里翻过山去,沿着山谷就进入四门塔景区了。冬天的山岭,除了黑绿的松树以外,整个山上遍地是枯黄的野草,落叶的灌木丛,显得比较荒凉。我们走的山路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而且还有荆棘阻碍,比较难行。到了山半腰,山坡更加陡峭,下面就是悬崖深谷,一眼看不到底。大家排成蛇形的长队,小心翼翼地爬山。终于爬上山顶,我擦擦汗,喝点水,心情无比地舒畅。远眺山谷西边的一座南北走向的不知名山脉,山上一些黑绿的松树与苍白的山岩拼接在一起,构成一幅冬日里的山色图,就像丹青妙手画的一般美妙。

  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言一点不假。我们开始时下山时还有羊肠小路可循,及至到了山半腰全是石壁,乱石丛生,便不怎么好走了。这时,太阳升得更高了,白雾也更为淡薄,附近山崖上的大片松树与峭壁悬崖看得更清晰了,我的心情也是出奇地好,便觉得这些山景都是那么地壮观、俊秀,于是忍不住不停地拍照。这样边下山边拍照,及至下到谷底,也拍了不下几十张照片。

  沿着谷底小路又走了一两公里,远远地看见前面山坳里有个小村庄,感到十分地亲切,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村庄似乎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这时,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起来,看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领队说,前面离四门塔景区不远了,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吧。

  饭后,稍休息会儿,我们便沿着从小村里伸出来的水泥路到了四门塔景区的墓塔林。墓塔林是神通寺部分高僧圆寂后的墓地。只见一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不同造型的墓塔被松柏掩映着,至少也有四五十座。也许是旅游淡季的缘故吧,墓塔林里空荡荡的,没个人影,有点阴森森的。幸亏我们人多,也没觉得有多可怖。这些墓塔中,有的青砖砌就,有的石块垒成,造型类似大理的崇圣三塔;有的中间主要部分呈圆柱状或棱柱状体,其上下皆有两三面石鼓和荷叶石叠加间隔,石鼓或荷叶石雕刻精美,造型逼真,这样的石塔在整个塔林里数量最多。这些墓塔,高的有三四米,矮的有一两米,有的仅仅为一通石碑而已。我想这些区别,应该是高僧们地位高低的象征吧。塔林最南端有一座龙虎塔,高10.8米,虽然不是多么高大,造型却极其雄伟,像鹤立鸡群似的。龙虎塔呈方形,单层重檐,砖石构筑,据考古专家说,这座塔塔身大部分为唐代建筑,而塔顶的青砖部分却是宋代补建的,因此确切的说法,这座塔应该是座唐宋建筑。因为塔身上雕刻有龙虎图案,故名。塔身由四块完整巨大的方石筑成,四面各辟有一小券门,塔室内砌方形塔身柱,其四面各雕一尊佛像。周身布刻龙虎、天王、力士、罗汉、伎乐、飞天等形像的浮雕,栩栩如生。塔顶重檐华拱,置覆盆相轮塔刹。整座龙虎塔造形华美,雕刻精湛,是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古塔之一,十分珍贵。记得以前来,我和同伴们曾经爬上塔座照相,抚摸上面的浮雕。现在,塔周遭有近两米高的石条栅栏围护,游人想抚摸下宝塔也不大容易了。

  离开龙虎塔,我们又攀登了六七十级台阶,来到了山谷西侧的白虎山半腰,这里有著名的千佛崖造像。在60多米长,20多米高的石壁上有大小佛像240多尊,佛像都坐在石壁上开凿出来的石龛内。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中,大佛似乎抗风化较强,面貌还比较清晰一些。相对来说,小佛像受损都比较严重一些,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仅能看出个轮廓而已。佛像大都零散分布,但有一大片数十尊佛像呈方形整齐地排列在一起,阵势相当壮观。这片佛像顶部有一个较大的石檐,而每一尊佛像又都坐在自己的佛龛内,显然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保护佛像抵御风雨的侵蚀。那些保护得好的`佛像,个个脸型饱满,圆润,体现了隋唐佛像造型艺术的共同特点。在200多座佛像里,其中有一座最为与众不同,其双腿不是盘坐,而是坐椅子一般的坐姿,这在我国各地众多的隋唐石刻佛像中绝无仅有,十分罕见。有的佛像背后的红油漆状佛光,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仍清晰可见,考古专家也觉得不可思议。至于这些红色颜料为什么能历经一千多年不褪色,至今仍然是个谜。

  出了千佛崖,我们又原路返回,在谷底路边有一片废墟的地基遗址,几根石柱矗立着,旁边有块巨石上刻有“神通寺遗址”几个大字。神通寺建于351年,它的开创者叫郎公,因此又叫郎公寺。郎公寺曾是我国几大名刹之一,也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寺庙。据记载,随文帝杨坚登基后,更为重视佛教,改郎公寺为神通寺。鼎盛时期的神通寺,当时有上下诸院十余所,长廊千余间,僧侣达1000余人,成为一处经声佛号,香火旺盛,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神通寺几经兴衰,至清代完全荒废,至今仅剩讲经堂、天王殿遗址了。讲经堂传为朗公讲经处,现存完整青石柱4根,残柱4根。残柱有的仅存半截,有的仅存柱础。

  从神通寺遗址往东,过一座石桥,就到了山谷的东山——青龙山西山坡。山坡上松林茂密,一处阜地上有座亭子,红柱飞檐,为游客休息赏景的绝佳处。站在亭内,往峡谷的北端望去,只见我们上午翻过的那座不知名山脉呈东西方向横亘着,像屏障似的。据懂得风水的人说,这山谷北端的山脉就是一把龙椅的椅背,这东西两侧的青龙、白虎二山就是扶手,神通寺正好坐落在底座上,绝对是块风水宝地。我不懂得什么风水,只是觉得凡是有寺庙的地方都是寂静幽美的山林深处,这神通寺当然也不例外了。我们沿着石阶往东南方向走了几百米远,透过松柏的树隙就看到了那座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石塔之美誉的四门塔了。

  四门塔是一座单层方形亭阁式石塔,宽7.4米,高15.04米,四边中间各有一个拱形小门,故名。四门塔塔檐由五层青石条叠加而成,往上23层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有承露盘,山花,蕉叶,相轮构成塔刹。石塔虽然不高,却结构简洁,造型大方,古朴典雅,雄厚壮观。塔内有方形的塔身柱,承托着16根三角石梁,撑住塔顶。在塔心柱四面的石台上,各有一尊石佛像。佛像为东魏武定二年所造,它们的历史比四门塔还早了100多年,是国家一级文物。四尊佛像分别是:西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南边欢喜世界宝生佛,东边为阿閦佛,北边庄严世界微妙声佛。这些佛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是佛教造像艺术的极品。尤其是阿閦佛,在四尊佛像中,最为传神,保存最为完好。遗憾的是,1997年3月,阿閦佛首被犯罪分子盗割,几经辗转流往海外。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花重金购得佛首,并于2002年无偿送还四门塔,干了一件功德圆满的大善事。此前,我曾经多次到四门塔,还曾经进入塔内绕着回廊抚摸过那一尊尊艺术精品,尤其是对那尊笑容可掬的阿閦佛印象尤深。阿閦佛首被盗后,我也来过,虽然塔门加了栅栏不能够再进入塔内,但站在门口距离佛像也不过两三米,依然看得清楚。看着那尊无首的佛像,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这次,我格外仔细地端详了历经劫难的阿閦佛,虽然阿閦佛脖颈处身首粘合的痕迹犹在,留下了永远的伤疤,但阿閦佛首能失而复得,却也值得欣慰。令我不解的是,阿閦佛式的笑容却倏然不见了,不能不说是件咄咄怪事。

  关于四门塔的建造年代在考古界一直颇有争议。1972年翻修四门塔时,在塔心顶部发现一块刻石,上面写:大业七年造。专家确认为隋朝611年所建,至今已达1400余年,这个谜底也最终揭开。

  四门塔后面有一株古松,名字叫“九顶松”,因为松树主干上生有九枝,故名。松树高约15米,粗5.4米,至今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这株古松与四门塔相伴千年,而且两者高度相同,不知道是巧合呢,还是有什么玄机,颇为神秘。九顶松身边有块牌匾,上面介绍说,九顶松植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岁了。我所见过的古柏古松也不少,但粗大到两个壮汉也不一定抱过来的却是十分罕见的。相传隋文帝杨坚曾在此松下许愿,后果然登基,附近的郎公寺被改为神通寺,此树也被封为神松。现在这棵松也被石条栅栏围护起来了,游人只能看,却不能近前触摸,沾一点灵气,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石栅栏内侧绕树一周还有道铁架子,上面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挂满了红色的许愿符,许愿符条迎风飘动,也是一道神秘的风景。

  在我给四门塔拍照的当儿,一位像是四门塔管理者的中年妇女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是不是驴友?我们没人理她。她接着说,别拍了,快走吧,我给大门口打电话了,一会儿就会来人让你们补票的。领队说,大家拍张照片就撤吧。我们几个胆儿小的就赶紧按照领队指引的路上了山。爬了几十级台阶后往东不远处果然有个小门大开着,门外面就不属于景区了。我居高临下又给四门塔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离开。

【四门塔游记的散文】相关文章:

萧山楼塔游记07-15

文昌塔经典散文10-24

东方明珠塔游记08-18

青云塔游记作文09-08

广州塔游记作文10-12

龙塔游记作文12-22

大雁塔游记的作文11-22

金字塔漫游记10-28

望母塔散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