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3-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最后一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  品味小说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指导:

1.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将导读法、 点拨法、 交流质疑法、 朗读解惑法等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新课程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为主, 教师适度点拨, 真正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 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接受爱国情感教育。并由此拓展延伸,展望“中国梦”。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锯(  ) 踱(  ) 挟(  ) 皱(  ) (  )督(  ) 叟(  ) 摊(  ) 旷(  ) 懊(  ) 隶(  ) 钥(  ) 匙(  ) 哽(  ) 赚(  )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宛转:                                      踱来踱去:                                        

诧异:                                      哽住:                                           

4.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研讨

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老师最后的教书生涯;学生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

2.通读全篇后简要地说出本篇小说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

              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3.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

   

平  日  上  课  

最  后  一  课

 

气 氛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学 生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 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

 

后 排

板 凳 一向空着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4、分析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变化,注意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共同特点。

5、揣摩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巩固延伸

     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四、学后反思 

李小妹

[《最后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2.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3.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4.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5.七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课件

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件

7.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8.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9.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10.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社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