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6-5-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初读课文 

 1.第一、三、四段学生齐读,第二段师领读。 

 2.订正以下字音: 

  句读   不   阿谀  郯子cháng苌弘  师襄  老聃  蟠   贻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一)字词疏通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学的人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于:表比较,比。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5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无……无……:无论……还是 

6道  之所存,       师  之所存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二)内容梳理

1.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2.明确: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是通假字的,就在它下面划横线。 

1.六艺经传(       )     2句读(       )之不知 

3.无长(    )无少        4.或师焉,或不(   )焉 

5.官盛则近yú             6.孔子师……cháng       弘、老dān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第一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1嗟乎!师    道之不  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也:表句中停顿 

2而 耻学于师。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耻: 以……为耻。                                         

3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所以:……的原因           成为   大概     这个原因吧 

  

4则耻师焉。以从师为耻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6或  师  焉,或不    焉。 

有的从师      不从师             焉:语气助词    

7巫  医乐师百工 之  人,不耻相  师。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8今其    智  乃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呀 

 3、简析 

1).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2)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边析边整理出以下板书: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从师     耻学于师  择师  耻师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

  圣益圣   愚益寓   小学而大遗      其智乃反不能及 

从师的重要性 

3)小结:本段 一连用了三个对比,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阐明从师的重要意义。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4) 指导朗读。 分析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学生背诵本段。

四、作业  

(一)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无贵无贱    2.小学而大遗    3.吾从而师之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熟读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三、四段并总结课文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学生自译。3.师指导释疑:孔子师郯子。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简析: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典型精当 说服力强.继而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第四段 1.学生通译本段. 

2.释疑: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  于,“被” 

3.析:结尾交代写作本文缘由。虽然简单,但紧扣中心,照应了开头。 

(三)背诵 

三、总结 

1、思想意义  《师说》的创新至少有三点:一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述,观点鲜明。 

2)语言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强烈 

 四、有感情地读背全文。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设计                

                             师说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职责  从师必要性   择师标准

(1) 

论证         不从师风气      三组对比                            

(2、3)              从师典范       孔子言行        结论: 

写作缘由:赞李蟠行古道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逗(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当时的不良习俗所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尚书慧

[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5.师说教案教案

6.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7.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加翻译

8.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9.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10.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