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辩论的目的(文字稿)

发布时间:2016-2-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孟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孟子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孟子生性知言善辩,把辩论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孟子辩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有人认为,孟子只过是强词夺理的诡辩。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孟子究竟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孟子的辩论到底是有理有据还是仅仅逞口舌之利的诡辩?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说到辩论,孟子被人说成好辩。我们以前也谈过他如何批判异端。今天专门就他的辩论技巧来做一个介绍。说到辩论我们想到,说话在儒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科。但说话一些定要能够心里面有真诚的感受,你才去说它。说的时候要设法要让别人理解,然后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到孟子的时候,把言语这一方面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孟子来说,他为了宣传儒家的思想,维护儒家的一种思想的合理性,他是尽量在辩论方面表达了高超的技巧。那么,他的论辩据我的粗浅研究大概有三方面的特色。

第一方面,他要开导国君的心思。因为古代的政治,你国君如果说想通了,想对了,那么老百姓就有福气了。

第二是孟子的辩论是替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很多人认为他的行为有些偏颇,他就会找到理由来说明。

那么第三方面,他要揭示正确观念。在社会上有很多观念是混淆的,有时候各有各的说法--“言人人殊”啊。所以,孟子在这个时候就要提出从儒家来看哪些观念是正确的。首先我们看孟子如何去开导这些国君的心思。第一个,他擅长使用比喻。比如,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就跟孟子抱怨,他说:“我对于照顾百姓用尽心力了。譬如说发生灾荒,河内发生灾荒,我就把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再把河东的一些粮食运到河内。那河东发生灾荒的话,我用类似的方法来做。我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一个国君像我这么用心的。但是,邻国的人民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加。那我不是白做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就跟他说:“大王喜欢战争,我们就拿战争做比喻吧。战鼓咚咚响起,两军交战,刀刃剑锋相碰之后就有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跑了五十步的人就嘲笑那个‘真没用,跑了一百步’。大王认为这样可以吗?”

大王说:“这怎么可以呢?他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而已,同样是逃跑,怎么可以呢!”

孟子接着就说:“大王这样的话就不要责怪百姓为什么没有增加了,因为你就是那跑了五十步的人呐。别的国家做得不好等于是跑了一百步,你跑了五十步就笑别人说‘你看,他做得那么差,我做得比较好。’事实上你做的也没有说好到什么样去,只是你做的坏事稍微少点而已,别人做的多点。”

所以这种比喻说的话,让政治领袖马上就觉悟了,原来我这种做法还不够。你光是少做坏事不够,你要积极全面地做好事。所以,这是孟子的辩论,第一个用比喻。

第二个呢,孟子善于使用引申的方式。他到了齐国见到齐宣王。齐宣王年纪比较轻,很想大有作为。他就问孟子:“我能不能做到保护百姓,进而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你可以做到。” 大王说:“你凭什么说我可以做到?”因为他也担心孟子拍马屁,就说一些好话,我就接受吗?

孟子说:“我知道的。据说前几天我听一位大臣胡龁告诉我说,大王坐在堂上,有一个人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就问‘牵牛去做什么?’那人说要杀了来祭钟”。因为古代铸一口钟,做完之后就要杀一头牛,用牛血叫做衅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看这头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犯罪就被判了死刑。太可怜了,放了它。”牵牛的人就说:“那请问大王,难道要废除祭钟的典礼吗?”大王说:“你不会换一头羊吗?”

孟子接着说:“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有些老百姓认为大王小气。因为牛比较贵,羊比便宜。我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孟子这样说之后呢,齐王就很开心了。他说:“我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我当然是不忍心啊!” 孟子说:“很好!你不忍心的话,你不要忘记你只是看到牛,没有看到羊而已。羊也会发抖啊。你看到羊也恐惧发抖,你说那放了羊吧。到最后怎么办呢?”

孟子说“见牛未见羊”这样的引申,目的是下一步,你没有看见到老百姓饿死吗?那老百姓在荒野饿死亡,辗转于山沟里面,你看到以后不是更不忍心吗?”所以,孟子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把这种不忍心,连一头牛恐惧发抖你都不忍心,推到你没有见到羊,那你没有见到人。你见到人肯定也会不忍心。然后,你就可以推行仁政了。所以,孟子用这种引申的方法,让大王觉得愿意接受。

孟子利用他犀利的口才帮助国君解除了心里的困惑,并且得到了国君的认可。但是,当君主自身存在缺点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就需要有更高的辩论技巧,才有可能说服国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孟子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呢?

接着,孟子他的辩论设法让这些帝王了解要“推己及人”,把自己情况推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跟我一样啊。我有这个需要,他也有同样的需要。那么最有名的当然是齐宣王说了,“寡人有疾”,我有三大毛病。说实在的,我们对于齐宣王要表示敬意。古今中外当到政治领导的人很少承认自己有病。那齐宣王的病哪三种呢?第一个,好勇。我喜欢打仗,喜欢把别的国家加以征服。第二个,好货,喜欢发财,就要国家很有钱。第三个,好色。这三大毛病啊,其实是孔子早就说过的君子有三戒。那齐宣王是同时都具备了。

孟子这个时候并没有责怪他,人家已经跟你说他有病了,把你当大夫。那你当然就要以医生的角度给他一些建议。孟子的说法真好。他说:“第一个你喜欢勇敢嘛,你就要分辨,勇敢有两种--第一种叫‘小勇’,手按剑柄,怒目而视,你怎么敢抵挡我呢?这个跟土流氓一样的,这是小勇。你大王何必像这种老百姓的勇敢呢?第二种叫‘大勇’--像周文王,他一生气,天下就安定了。像周武王,都一样。所以,大王你喜欢勇敢,你喜欢大勇,老百姓欢迎都来不及。因为你不是为了个人好勇斗狠,而是为了让天下能够安定,让坏人能够被消除。那么,你说你喜欢财物。喜欢财物那没有关系。”他立刻引用《诗经大雅公刘》,说周朝以前的祖先公刘,他就喜欢财物,然后驻守在家乡的仓库里面囤积的粮食。出去作战或者远行的带着很多干粮,大家都财物充足的话,生活没有困难,这有什么不对呢?不要你一个人发财,让老百姓统统有钱。那么,第三个谈到好色。孟子特别说,好色也没有什么不对。他也引用《诗经》里面的话,说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如何跟他的爱妻清早在河边骑马约会。他说你要设法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让女孩子都有归宿,男孩子都可以结婚。你只要把你喜欢的跟天下老百姓分享,就很容易称王。

所以孟子这种做法是最高明的一种辩论,让别人的缺点能够追问到他的症结。问题就在于,你有没有推--推己及人。你要能够推己及人的话,天下就没有问题了。缺点变成优点。那么到第四个阶段,孟子设法重新定义。这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为什么呢?齐宣王问孟子说:“听说放逐了夏桀,武王杀了商纣,有这种事吗?” 孟子说:“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齐宣王说:“这不是造反吗?大臣杀国君怎么可以呢?”

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孟子本人也曾有“君臣有义”的说法。按照儒家的这种理论,周武王造反杀了商纣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那么,孟子会如何为周武王辩解呢?

孟子怎么说?他就重新定义商纣王是什么样的情况。他说:“一个人伤害仁德就称为‘贼害’,伤害了义行就称为‘残暴’,既残暴又贼害的人称作‘独夫’。我只听说杀了个独夫叫做纣的,没有听说杀了国君。”他等于是把商纣明明是国君嘛,天子嘛,他把他重新定义。因为他违反“仁”跟“义”,你违反“仁”跟“义”的话等于是抹杀了人性的要求。那这样的人不但没有资格当国君,反而是一个独夫,就是根本没有亲戚朋友,一个人没有人理他的。那么把这样的人赶走,那是对的。所以孟子他确实是聪明,口才非常好。我们刚才举的是他面对国君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从“比喻”、“引申”、“推己及人”再到“重新定义”,让他的理论可以充分说清楚,让国君可以得到启发。

接着我们就要看,孟子他本身有各种作为也经常受到质疑。第一个,他不收齐王的赠金,齐王送他钱他不要。怎么回事呢?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齐王送他上等的金--古时候“金”代表黄铜,不是今天的黄金--一百镒。古代的这个“镒”是金字边(加)利益的“益”。这个字,代表二十两。齐王送你上等金一百镒,你不接受。但是,宋国国君送你70镒,你接受;薛国国君送你50镒,你也接受。如果你这一次不接受是对的,那前面两次接受就是错的。你前面两次接受是对的,那你这一次不接受就是错的。同样是国君送你钱,你为什么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呢?所以,老师一定有一次是错的。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孟子怎么说呢?

同样是国君赠钱,前两次孟子都接受了,后一次却坚决不收。对待同一件事情,孟子先后却有完全相反的处理方法。在弟子们看来,老师一定是有一次做错了。那么,到底是不是孟子犯了错误了?这次孟子会怎样为自己来辩解呢?

他说:“我都对。为什么都对呢?因为我离开宋国的时候准备远行,我在宋国住了几个月,要离开的时候宋国国君说,你要远行,送你当路费。这是合理,人之常情,所以我接受了。我离开薛国的时候,薛君说,外面好像有打仗,很危险,送一些钱,你可以买一些兵器,多找几个护卫。这也是师出有名,我就接受了。但是,我离开齐国的时候,又没有去远行,外面也没什么危险,他送我钱做什么?是要收买我吗?哪里有君子可以用钱收买的呢?”这话讲得理直气壮。换句话说,你在别人送你钱的时候该不该接受看情况而定,这确实是一种人生非常高明的智慧。

再看,合乎正道的事就去做。底下这个问题又比较复杂了。彭更就请教孟子说:“你后面跟随的车子几十辆,随从的人员几百位。从这国诸侯招待吃喝,然后再换到下一国诸侯。”用这个话来讲真的难听,就是“传食于诸侯”,这家吃完吃那家,那家吃完吃下一家,到处好像骗吃骗喝一样。这样似乎是不应该吧。孟子怎么说?如果不依正道,给我一竹筐饭我都不能接受。如果是依正道的话,舜接受尧的天下都不认为过度。难道你认为过分吗?彭更说:“舜接受尧的天下是不过分的。因为舜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德行。”但是,他还是要说,念书人没有工作就吃饭还是不应该的。他就抓住这一点,说你们这些念书人也不耕田,也不做具体的事,居然还有那么多饭可以吃,好像不应该的。

孟子说:“你为什么?对于木匠、车工,他们做具体工作的人,你认为他们应该吃饭。这些念书人讲求仁义就认为他们不应该吃饭。你到底是有什么样偏差的看法呢?”彭更当然认为自己是对的。他说,因为木匠跟车工,本来就是说我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拿钱可以养家糊口。那你读书人讲理想,讲理想你就不要太现实。所以,这是彭更的立场。孟子就接着问他,他说:“你是根据动机给人家饭吃?还是根据功劳给人家饭吃?”彭更说:“根据动机。像木匠、车工,他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赚钱,我们读书人工作的动机不能为了赚钱,是有理想的。”这样一来的话,好像读书人就不应该拿薪水了。所以,孟子就问他说:“假如有一个人,他打碎了屋瓦,又乱涂墙壁,他的动机是要赚钱,你会给他钱吗?” 彭更说:“不会。”那这代表什么?你不是按照动机给人家钱,还是按照功劳给人家钱。

这段辩论相当精彩,等于是孟子把彭更这样的人,把他的想法认为读书人对社会没有具体贡献。他没有注意到教育的重要。这一点我们以前提过,教育的重要性,说明孟子认为,念书人不是白吃饭的。他对国家,对年轻人有真正的贡献,是长远的贡献。然后,再到最后面,最重要的一项,你怎么去揭示正确的观念呢?因为你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能够把正确的观念说出来。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点叫做“守经达权”。“经”代表常,代表原则,“权”代表变化。有一个人叫做淳于髡,他问孟子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吧。我们叫做“男女授受不亲”。譬如我这个表要交给一位女士,我不能直接给她,我必须放桌上,请她自己拿。这是古代的规矩,因为直接给她的话,碰到手怎么办?当然现在比较无所谓了,但是以前人认为这个很麻烦。好了,所以变成是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的,礼制的规定。淳于髡就说了:那如果嫂嫂掉到水里面去,我能够用手拉她吗?

男女授受不亲是儒家礼法的规定,可是见死不救也不符合儒家仁爱的道德标准被世人所不耻。儒家思想的规定,嫂嫂掉到水里救与不救都是错的。面对对儒家思想这样的质疑,孟子会如何辩解呢?

孟子怎么说,孟子说:你如果不拉的话就是豺狼,太狠心了。看到自己的嫂嫂淹死,太可怕了。他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礼制的规定,嫂嫂掉到水里面去把她拉起来是一种变通的做法。由礼制的规定是平常的时候,变通的做法是什么呀?紧急的时候。不一样。这个例子非常好。说明什么?我们现在生活上也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年轻人走在街上,旁边一位漂亮的姑娘,他拉她一把。这女孩子一定认为,你这个人太过份,干吗(嘛)拉我呢?接着后面一辆车开过去,她才知道说,原来他是救我。她绝对不会怪他什么性骚扰,不可能的。。但是一个男孩子不能够把女孩子拉过来说,我以为有车子。其实没有车子,那不行,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了解,说明什么?孟子的思想里面谈到“守经达权”,它是可以变通的。所以也有很多故事传说。比如孔子跟学生们在陈蔡之间被围了好几天,子路从外面弄了一只烧猪回来。也不知道他去骗的,还是去抢的,还是偷的,不知道。孔子没有问就吃了。很多人说孔子怎么搞的,他怎么不去问问看这个是不是有问题。这个时候,你就先吃再说,如果真的是不对的,以后再设法还别人钱。你保个命在,以后都还可以有机会补救。你如果说为了守礼,就要先问,这个猪是合理买来的吗?还是骗来的?还是抢来的?还是偷来的?啊呀,不合理我不吃。最后饿死。那这样不是太可惜了吗?人命是非常可贵的。

所以,儒家的思想里面他要变通。有些人以为孔子没有原则,因为孔子也说过,我跟这些好人不一样。他列了好多好人,在《论语》的《微子篇》里面。孔子就说什么,我跟他们不一样,五个字“无可无不可”。我们没有要怎么做,也没有不要怎么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将来讲到孟子对孔子的称赞,称他是“圣之时者也”。时间的“时”代表适当的时机,就是要判断,要灵活的智慧。而绝不是说,你一旦接受儒家就变成教条派了。一切都绑手绑脚,照规矩来没有任何变通。那不是儒家。讲到变通的时候呢,底下这一段就更为完整,也更为复杂了。

孟子有个学生叫做屋庐子。他在任国的时候,有人问他说:礼仪跟吃饭哪一样重要?我想任何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说礼仪重要。他再问:那么礼仪跟娶妻(就是娶太太)哪一样重要?我们也会说礼仪重要。因为你可以按照规矩来娶妻嘛。这个再问了:如果按照礼仪来吃饭就没有饭吃会饿死,不按照礼仪就有饭吃可以活命。那还要按照礼仪吗?等于是一个两难,你按照礼仪吃不着饭,就饿死了;按照礼仪娶不着太太,终身一个人孤单。那你还要守礼仪吗?所以,这个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人光回答没有用,你说我还是坚持礼仪,死了算了。他也不会做试验,对不对?理论上你不能说我们今天辩论只为了赢就好。不行的。这学生没办法回答,特别回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在儒家思想看来,人无礼则不生,人无礼而不立。可见,儒家赋予了礼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要把礼仪和吃饭放在一起比较,孟子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呢?

孟子怎么说的。他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通常我们认为复杂的问题到了哲学家手上,像孟子这样的学者,他都会说这个太容易了。他怎么说,他说:“不去衡量基础的高度,就直接拿双方的末端来比的话,那么一寸长的木块也可以及比尖顶高楼更高。为什么?我爬到楼顶上把它放在那个高楼上面说,你看到没有这一寸长的木块比它更高。”因为你没有比较基础的高低,这种比较怎么可能合理呢?再说,我们说金子跟棉花哪个轻哪个重的时候是说一样的分量。你现在没有讲分量,只说金子比棉花重,但是三钱多的金子跟一车棉花哪个重?那当然是一车棉花重。所以,你现在把那种有关吃饭跟结婚这么重大的情况跟礼仪的细节来比的话,那当然是吃饭重要。

孟子说,如果我现在要吃饭,我把我哥哥的手扭住,我可以有饭吃;如果不扭住我十分钟之后才有饭吃,那我还要去扭吗?当然不应该扭啊。我就遵守这个长幼有序的规定。如果说我要去娶妻,我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需要一个月,但是我现在不等了,直接翻过东邻的墙,去搂抱人家闺女--我这是翻译孟子原文,我没有这么多想象力--这样就可以娶妻,我就不愿意等三个月,按照合理的程序,那这样你也做吗?当然不行呐。

所以,你不能去比较两样东西,这个比较不公平。儒家思想里面常会提到,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要守规矩。但是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你就要看怎么变通。任何行为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同时遵守外在的规范,再配合对方的期许,三方面配合起来。然后你才知道说,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的。所以,这边就提到有关孟子提醒我们,你在“守经达权”的时候,还要设法能够去合理地判断。孟子说过一句话“君主不可虚拘”,“虚”就是用虚的条文--我写几句话叫你守规矩,然后“拘”就是拘束你。君子如果说随便几个条文就被你限制住的话,那君子就绑手绑脚了。所以,孟子的思想就是很好的证明,说明他如何灵活变通,但他又有原则。

这个原则简单说起来有两个标准。第一个要真诚。第二个外面的礼的规范你要非常清楚。所以,我的真诚跟礼的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我还是以真诚为主,因为礼是为了帮助我实现我内心真诚的情感的。然后,这个危机情况一过去,立刻又回到正确的路上,就是礼仪的要求上面。那么,再看孟子评价历史人物也是他口才的表现的一个重点。

说到历史人物通常我们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孟子看来呢,这样是不公平的,因为很多人生的时代不好,社会环境很差,他怎么可能说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评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在《孟子》里面有一段提到谁呢?提到孔子的一个最好的学生叫做颜渊。他说:“颜渊这个人你给他机会的话,他的表现会跟禹一样,会跟稷一样。”这不得了。禹是谁呢?禹就是治理洪水的。禹治理洪水看到天下有人被水淹死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淹死一样,就是我水没有治好,我要负责任。稷这个人是教老百姓种植五谷的,他看到天下有人饿死就好像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否则你稻米丰收每一个人都有饭吃,叫做“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我们今天还用这个词叫做“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啊。这两个都是伟大的工程。孟子怎么说,他说:“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换了一个地方他们都是一样的表现。这五个字“易地则皆然”对颜渊来说真是一个盖棺论定。颜渊地下有知,肯定非常地满意呀。

颜渊勤奋好学,德行兼备,一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并无著作传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但为什么颜渊在死后一百多年,孟子认为他可以和禹、稷齐名呢?孟子为什么会给颜渊这么高的评价?在孟子看来应该用怎样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呢?

因为颜渊只活了40岁,德行学问都是最好的,他没有机会做官,造福百姓。空有儒家的理想,而没有机会实现,这是天大的遗憾,连孔子都觉得太可惜了。但是,孟子给他平反。他说,如果给颜渊机会,他的表现会跟禹、稷一样。这是评价历史人物,他有他的理由。

那再进一步看,子路呢?子路在《论语》里面,我们都知道孔子认为他非常好勇,非常豪爽,非常有正义感,但他表现并不出色。不要说他学习方面有他的困难,他就是做官做到后来也死于非命,所以非常委屈的一个英雄人物。但是,孟子怎么说,他说到子路的时候说:“子路,闻过则喜。”子路听到别人讲他的过失他就很高兴,这实在不容易。我们都是闻过则怒,要不然就诡辩,说不能怪我。但是子路“闻过则喜”。他接着说什么?“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有价值的言论向别人拜谢。“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讲到舜。他居然把子路、禹、舜三个列在一起谈。这个子路地下有知也会觉得不愧此生,孟子变成知己了。所以,这种口才评价历史人物的话呢,他把道理说出来你就会觉得,不错,可以给很多历史人物很大的安慰。那么,最后孟子也提到有关天命。

因为所谓的“天命”是一个很复杂的观念,在《孟子万章篇》里面,好几章都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什么呢?就是尧把位置传给舜,是天的意思。但是禹呢?过世以后,他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启,这也是天的命令。所以,天命变成两个路线,叫你“传贤”--把位子传给贤者,好人,杰出的人;或者传给子--儿子。到底是哪一个对呢?孟子怎么说,他说:“天命认为该传人贤就传给贤,该传给子就传给子。”这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孟子都给他讲出理由出来。他讲的理由非常细致,也包括他说尧让舜,当代理的天子,当了二十几年,所以他后面接位置就很顺利。舜也让禹当代理天子当了十几年,所以后面接位也很顺利。禹呢,让伯益当代理只当了六七年,时间太短,所以老百姓还是找禹的儿子。所以,天命并不是说天讲话的。孟子说,天不讲话,用行与事来表示--行就是行动,事就是事件。等于是让老百姓来决定,“天视自我明视,天听自我明听”。

有些人说,你既然讲老百姓来决定,那何必还要加一个天在那边呢?这就是古代人信仰所在。你说,都让老百姓来决定。老百姓有时候很容易被蒙蔽,甚至被利益所引诱,有时候分不清楚善恶是非。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变成了两个:上面有天,底下有百姓,中间是天子。所以天子的责任就是“承上启下”。

通过傅佩荣教授的归纳、总结,我们知道孟子之所以好辩,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辩论把儒家思想清晰、准确地传播出去,并告诉人们正确的观点。可是,尽管孟子的口才很好,但最终孟子也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谈到孟子辩论的技巧,我们可以说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在《孟子》书里面,跟他谈过话的国君像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邹穆公这些人,都觉得他讲得很好。大臣更多,跟孟子谈过话的大臣,每一个都觉得,他实在是很有道理,没有人讲得过他。大臣都愿意接受。国君有时候就不一定愿意接受,因为接受改变的话等于是你不要再享受了,你要替老百姓设法。国君有时候不愿意,你跟他说你行仁政将来可以称王,他如果没有真的了解人生的快乐何在,他称王之后还是要享受。如果你对于享受的观念没有改变的话,只有一种现实的物质享受的话。那么,你对于这些国君来说实在是不太可能照你孟子的方法来做,叫我先牺牲某些享受,将来统一天下之后,我再来享受大的。那同样是享受,我干吗(嘛)放弃最近的眼前的享受呢?将来享受是将来的事情,也没有任何保障。

有另外一些纵横家、兵家、法家这些人如果说照他的方式来做立刻富国强兵,立刻就可以攻占几个城池,让你打胜仗。而孟子的说法他需要有一点时间去了解,然后设法改变整个的策略,最后效果出现恐怕很慢很慢。并且你看到别的国家强盛的时候,你也没有把握你是不是来得及,在他强盛可以消灭你之前,你就仁政,仁者无敌,没有人敢做试验。所以,孟子的辩论他有没有达到效果?在当时没有人说得过他,但是这些有权力的人也没有人真的愿意照他的话来做。但是,儒家的人性论以及它相关的各种思想却透过孟子的辩论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学习《孟子》的时候,你不能只看到这些言辞上的辩论,你一定要问,它背后有什么根据?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说你照我这样做一定没有问题。因为他看到人性论。所以,如果对于儒家的人性论没有了解的话,学《孟子》等于是没有根源。你今天学不学《孟子》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多听到一个人有很多小的事情,讲一些有趣的事,跟别人辩论胜过别人。这个不够的。我们学儒家不是学这些,真正要学是要把前面这些都铺陈好之后,最后要学到他的人性论。

人都有人性,但是人性是什么?人的社会有千奇百怪的表现。都有人性的人,为什么有人做好人,有人做坏人呢?同一个人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呢?这些问题你都要去回答。你不能回答的话,你光讲一个性善,那你怎么去否定社会上很多坏的事情呢?所以,这就是最大的挑战。那么,这个道理说清楚的话,儒家的思想才能够所谓的“可大可久,传之久远”。我们将来会谈到人性。这里就先讲一个简单的重点。孟子谈到人性的时候,他的入手的地方是人跟禽兽的差别。但是这个地方说完之后,接着就要问:这个差别是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古今中外对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共识过,就是人到底什么叫做人性?人的本质何在?或者说人有本质吗?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辩论的目的(文字稿)]相关文章:

1.懒惰的智慧的教案

2.懒惰的智慧课件

3.懒惰的智慧教案

4.《懒惰的智慧》教案

5.辩论赛演讲稿

6.孟子《孟子欲休妻》文言文翻译

7.孟子中的名言

8.演讲稿之追梦

9.孟子名言100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