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7-12-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提高文言语句翻译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论证方法。

3、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

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使用说明】

1、独立完成本学案,注意对自己存在问题和疑惑的记录和总结。

2、各组组长督促落实,争取全部达标。

3、课时预设:3课时

【导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补充: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补充导入: 

《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2、预习自测:

自读全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阿谀(   )  郯子(    )   苌弘 (     )       

老聃 (     )   经传 (    )   李蟠(     )    或不焉(    )   贻 (      )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给有标注的字、词、句解释和翻译: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来用……的)传道受(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就,承接)知之(道理)者,孰能无惑?惑而(却 )不从(跟从)师,其(那些)为(成为)惑也,终( 始终 )不解矣。生乎(  在 )吾前,其( 他们)闻道也(舒缓语气)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 跟从(他)并且)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以……为师 )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 )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存在的地方),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

嗟乎!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人圣人,其(他们)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从师而问焉(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名作动)圣人也亦远矣,而(却)耻( 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 圣人)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  愚昧 )。圣人之所以(……的原因 )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自己)子,择师而教之;于(对)其身也,则(却)耻(以……为耻 )师焉(语气词),惑(糊涂)矣!彼(那些)童子(儿童)之师,授之书而(并且)习其句读(文字的诵读)者,非吾所谓( 所说的)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句式是           ),或(有的 )师焉,或不(      )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明智)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这些)人,不耻( 以…为耻)相师(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说)者,则(就)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就)曰:“彼(他)与彼年相若( 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顾),今其智乃(竟然)反( 反而)不能及,其( 表感叹语气 )可怪也欤!

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圣人无常( 固定)师。孔子师( 以……为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其贤不及(比不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学问技艺 )有专攻(专门研究 ),如是( 像这样 )而已(罢了)。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 爱好 )古文,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传( 经文和传记 )皆通习(  普遍学习 )之,不拘(拘束 )于(    )时( 时风 )(句式是        ),学于余。余嘉( 赞赏 )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作《师说》以( 用来 )贻( 赠送)之。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二、合作展示

1、填写下面文章结构一览表:(学生导学案删去)

段落 论点及主要论据 作用

一 总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全文总纲

二 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1、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  身,则耻师焉。

  3、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 第一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中心。

三 论点:圣人无常师。

论据:1、孔子从师的行为。

  2、孔子从师的言论。 第二个分论点。从正面论证中心

2、用原文回答:

(1)作者主张如何选择老师(从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拓展: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历来被视作是“教师”职业的权威定义,同学们天天也接触教师,你认为这句话是不是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全部职责? 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

(2)作者批评了“士大夫之族”的哪些错误态度?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作者对于师生关系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文中揭露的许多现象。请各小组从文中找出和这些现象相符的句子来说一说。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小学而大遗

……

4、我们从文中了解了哪些“从师的道理”?(学生导学案删去)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受业解惑”。我们常人都“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们从师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从师就会“愚益愚”。“爱其子,于其身”都要“择师而教”。学习不可“小学而大遗”。互相学习不必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顾虑。……

四、知识归纳

归纳、整理课文中“师、之、其”的用法

(1) 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①、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③、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2)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五、训练反馈  (学生导学案删去)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D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吾从而/师之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

A.古之学者必有师(    )

B.吾从而师之(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D.犹且从师而问焉(    )

解析:(1)D(吾从/而师之) (2)B(师:学习) (3)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 (4)A.老师B.以……为师C.掌握专门学问或技术的人D.老师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6.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7.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

8.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 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

解析:5.A.更加B.以……为羞耻C.丢弃D.不屑一提,看不起6.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D.介宾短语后置句7.C(例句和C是代词,ABD皆为语气词)8.B

六、课内外综合实践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安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相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恩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1.用“||”线将原文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1层:开头-一审问而明辨也:问各种不同人都能有所收获。

第2层: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

2.文中“求放心”的意思应是指(  D  )

A.请求别人相信自己,放宽心             B.追求一种豪放坦荡的胸怀

C.寻找一种使自己舒心的境界             D.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

3.文中“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的意思是(    )

A.君子重视品德修养时,就归结到要好问勤学。

B.君子尊重有德性的人,是由于他们好问勤学。

C.君子重视品德修养时,就去向有道义的人求学。

D.君子尊重有德性的人,必须走做“学问”这一条路。

4.本文与《师说》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答:《师说》:强调“师”的重要性;主张“从师而问”“学于师”。

本文:   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七、触摸高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三国志》卷十一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B(A句“哀”是感到哀伤的意思;C句“识”是记住的意思;D句中“乃”是转折连词,可译作“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A(A句“具有”是“俱有”,即全都有,与现代汉语中“具有”的意义完全不同;B句的“涕零”是流泪的意思,这个意义今天还在使用,如“感激涕零”;C句的“乡里”是同乡的意思,现在“乡里”仍含有这个意思;D句的“交游”是交朋友的意思,这个意义今天还在使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 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C(C组“之”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A“原过其旁而泣”的“而”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子路拱而立”的“而”表示方式和状态;B组两个“其”都是代词,“一则羡其不孤”的“其”代他们,“秦贪,负其强”的“其”代自己;D组“当以书相分”的“以”是“用”的意思,“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是“依照、按照”的意思。)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日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C(A句的主语应当是邴原,B句的主语仍然是邴原,D句的主语应当是孙崧。)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针了,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附:学习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较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据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忌有例无证。……

教学后记:

 

郑方

[《师说》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3.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加翻译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6.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7.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9.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1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