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选读之《黛玉葬花》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

发布时间:2017-12-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结合高一已学的《林黛玉进贾府》,通过重点赏析《葬花吟》,分析黛玉性格 

2、结合林冠夫的《黛玉葬花》和舒芜的《两次葬花》加深对《红楼梦》高超艺术手法的理解。 

3、学习通过心理描写的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赏析《葬花吟》,分析黛玉性格 

教学难点 通过《两次葬花》的对比,加深对《红楼梦》高超艺术手法的理解 

学法指导 自读、研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黛玉葬花》视频导入(40分钟)

教师总结:黛玉葬花是黛玉性情的描写,这一段也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美丽如花,清洁自爱自怜的形象。 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二、检查预习情况(《导学案一》)

三、问题探讨: 

1、简述黛玉葬花的故事情节。 

明确:黛玉担心宝玉受贾政的责骂,晚饭后特意去怡红院看看,却因晴雯生气不给开门,黛玉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有说有笑,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第二天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并写下《葬花吟》。不想宝玉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两人之间又是负气、解释、剖白、决绝……最后又一次言归于好。

2、葬花词是《红楼梦》的重要诗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它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诗歌并非一味哀伤凄恻,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当然,《葬花吟》中也有浓重的消极颓伤的情绪。

3、试分析林黛玉的葬花词有哪些言外之意?(教参P33)

明确:(1)有黛玉身后憔悴、“泪尽夭亡” 的暗示,还暗示了死亡的时节以及死时的寂寞等情况;(2)超越黛玉个人借花喻己、葬花自悼的具体意象,暗示大观园女儿“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归宿。

4、简述黛玉第一次葬花的原因 。

明确:黛玉认为宝玉想把落花送入池中的做法不妥,因为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会糟蹋花,于是两人一起将花葬在黛玉原来的花冢里

4、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比较两次葬花的异同。(课本P34)

明确:教参P35

四、拓展:

“花”在中国文学中具有很丰富的象征意义,列举一些你熟悉的用“花”的形象传情达意的诗句并加以解释。

(见教参P36)

五、推荐文本: 

读本《寂寞联诗》

    《香菱学诗》

六、完成“巩固案”

板书提要

教学反思

李艳丽

[《红楼梦》选读之《黛玉葬花》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相关文章:

1.论语选读教案

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参考

3.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4.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5.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

6.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7.《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8.惊弓之鸟教案

9.关于高三主题班会教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