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发布时间:2017-11-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导入:赏读美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应当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再做一次感受性的朗读。

(再请3名同学朗读)

拿到一篇美文,我们都想好好地感悟这篇文章它美的内涵,那么,我们通过怎样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呢?

二、例文:《天净沙  秋思》(要求齐读)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种感情的?

思乡之情,是怎样表达的?

明确:要解读一篇美文,尤其是优美的散文,要从具体的意象入手,才能领会更美好的审美感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郁达夫先生的优美散文,看秋景如何,秋意怎样。

三、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一个旧都的秋,为何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使得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呢?

(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作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牵牛花 秋槐  秋蝉  秋雨  果树)

五幅图景

接下来我们要探究这篇美文了。 说到探究,我给大家提几个要求:

1.立足文本,不凭空想象  2.合作    3.从点上细化、深化

郁达夫曾在文中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为什么大家在前面我们找出的是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果树?

在这片文章中,郁达夫把故都的秋的这种神韵就蕴藏在百姓所熟知的事物中

这些名胜人多,是热闹的,色调是暖的,与我们这篇文章的基调相吻合吗?我们这片文章的基调是什么样的?

(清、静、悲凉)

1、 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2、 选择代表性事物

3、 产生共鸣

四、赏读

1、秋院晨景

在这一幅画面中,作者细腻的描写了那些景物?

小结:描述性的词语不可少,揭示了景物特征,有助于对秋味的体会。

 这些平常的景物,一经作者的细腻的描绘,立即传达出一种清冷的寂寞的秋味。

2、秋槐落蕊

从哪几个方面的感觉来写秋槐的落蕊?

多种感觉综合描写秋槐的落蕊,突显了故都之秋的“静”的基调。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

相关知识链接:

山谷不解俗甲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揭发了悲秋凄凉之感,更突出了作者的内心的“悲凉”。

3、秋蝉残声

作者选择了秋蝉的一片鸣叫,能突出秋得清清静静吗?

蝉什么时候叫的最欢畅?秋天,留下的是残声,有一个词语叫“寒蝉凄切”,

这一幅的描写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衰落气氛,悲凉之感笼罩了故都。

前三幅是从自然的角度写秋,下面,我们在看看作者是如何从人生的角度感悟秋的

4、 秋雨话凉

这一部分,清同学们看一看,从那几个方面写秋雨话秋凉,作者怎样突显秋之悲凉的?

着装、对话两个方面分析

五、比较鉴赏

文章中有几个段落是没有写故都之秋的,找一找看是哪几段?

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南国之秋: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六、言为心声  文见其人

为什么在毛泽东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而在郁达夫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清静悲凉的秋呢?这与郁达夫的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十年,是他饱受屈辱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总结:

让我们用作者的话来结束我们这一节课吧: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二折去,换的三分之一的零头。

 

张丽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5.《故都的秋》教案

6.《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

7.故都的秋简单教案

8.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9.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10.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