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6-7-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nbs p;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 学习重点: 《锦瑟》诵读 学习难点: 体味理解《锦瑟》的朦胧美 学习方法: 点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李商隐另一千古名篇--《锦瑟》神秘的面纱。    明确学习目标(见课件)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件)解说: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鉴赏全诗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一个基础。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 引导赏析《锦瑟》  1、品赏诗歌的步骤:  (课件)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课件) (1)“无题”之解:     《锦瑟》一诗的诗题亦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不少论者认为“锦瑟”此题只取此诗句首二字为名,实同于无题诗。如《澹周诗话》:“义山好为无题或失题之诗以寓意,非必实有所指,《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与《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为题,实亦无题。”     此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虽所写的事情与瑟相关,但却有所寄托。  (2)“锦,瑟”之解:   瑟,古代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   锦,华美艳丽。 3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锦瑟sè      惘然wng  (2)、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 、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     对多主题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和作者心灵的交流,换位移情,理解诗歌主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精神    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课件) 【参考】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课件) 【参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蝴蝶梦迷” 关键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象征,而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 此一方面表现瑟声的哀怨凄迷,如杜鹃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却托之于如杜鹃啼血的诗歌。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课件) 【参考】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课件) 【参考】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 (1)学生自读一遍,小声、似出声似不出声,仔细体会。 (2)教师范读,学生比较与个人所读的异同。 (3)找学生朗读,互相评析读的如何,好在何处,不足在什么地方。 (4)齐读。 6、小结(课件)     全篇笼罩着一层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的时代中正直而又不免于无力的知识分子的心理;既无力反抗环境,又不满于环境的压抑;既时感空虚幻灭,又有所追求想象;既为自己的命运而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朦胧迷离,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三、作业安排(探究主旨,拓展延伸)     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为什么“惘然”?“此情”到底是什么情?是对亡妻的深情悼念?还是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抑或是作者的身世自伤?请同学们就此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彭力

[《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5.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8.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10.锦瑟和马嵬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