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审题学案

发布时间:2017-11-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写作指导]

符合题意是高考“考试说明” 中对写作的一条基本要求 , 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求 , 在高考阅卷中 , 虽然采取分项分等评分法 , 但文章内容是否符合

题意一项举足轻重,即一旦内容不符合题意 , 中心再明确 , 主题再深刻,结构再完美 , 语言再生动也没有意义。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审题的要点:

1. 把握题旨,明确要求。

高考的作文命题,大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题或材料本身,二是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部分包括字数、文体、重点范围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这些都制约着写作,必须首先明确。

对于由概念构成的题目 , 要准确 理解概念的字面意义、引申义、比喻义 , 以确定文章的立意。如《我的财富》, 就要准确 理解“财富”的各种意义“钱财、有价值的东西、有意义的道理、值得记住的教训、真挚而宝贵的感情”等,这样审题就会有多个可写的较准确的角度。

2. 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

所谓准确、全面,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地审读、揣摩。既要把握题目内涵,又要弄清题目的外延。确切地了解命题范围,明确命题者要我们写什么。

审题的准确与否,将决定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题意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朝正确的方向展开,可以说它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命运。如1998年大作文明明规定“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有的同学却闭口不谈或少谈自己,大谈别人,就是重大失误。

三、[审题例说]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老师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 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新世纪畅想曲》

五、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将发生在“今e的课堂上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为广义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时期的课堂上的事。

六、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关键是审清结构,从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入手,明确题目范围、内容、重点。

1偏正结构:

例如《一件不该发生的事》,《一次难忘的选择》《我的良师益友》等,对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中心词,中心词表明写作的对象和内容,而定语起限制、修饰作用,限定了要写作的对象和内容的数量、范围和性质,如《一件不该发生的事》中"一件"限定了数量,"不该发生"限定了事的范围、性质,这件事必然是一件令人痛心、令人追悔或令人反思的事,其实就暗示了题目的旨意,故在审此类题目时,既要注意中心词,又要特别注意定语限制词。

2并列结构:

例如《我和书籍》、《昨天、今天、明天》,并列结构几部分之间并无主次之分,写作的重心是在二者或几者之间的关系上。如《我和书籍》,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是"我""书籍",但这个"和"字限定了写作的重点在"我"和"书籍"关系上,即我对书籍的兴趣、爱好、学习的过程和书籍在我成长进步过程中对"我"学习、认识、生活上的帮助。

《昨天、今天、明天》,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仍是重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加明确今天的方向,立足今天,珍惜今天,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主谓结构:

例如《我了解了他》,《美,就在我们身边》《我爱我家》,这类题目的主语部分和宾语部分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内容,而谓语部分则表明了写作的重点,第一题中"了解了"是写作的重点,既是"了解"就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既是"了解了",有了一个"了"字,那么这种了解过程是一个由不了解、误解、甚至反感到逐渐以至完全了解的过程,从而表现了人物蕴含在内的崇高品质或坚强意志。明确了题旨,甚至还可以确定欲扬先抑的笔法。

4独词题目:

如《心愿》《尝试》《窗口》《足印》等,此类题目只提供写作的对象、内容、寓意,而范围则是宽泛的,既可写自己,又可写他人,既可写事,又可写人,既可写一件事,又可写几件事。对此类题目的审题,要努力挖掘词语后面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作文的主旨。《心愿》命题者的意图决不会让考生写那些消极、不健康的心愿,必定让考生写积极、健康的心愿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怀。

《窗口》一题,既可写景,又可写人写事,既可写"窗口"本身的变化,又可写由窗口所望环境的变化、家乡的变化,但无论写什么变化,写什么景、事、人、物,都必须是由"窗口"所见所忆所想引发的,从而以"窗口"为线索,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变化和风貌。

注意独词题目的内部结构,如《父辈》中的"辈",限定了应写群体的父亲们,而不是单个的"父亲",如果写自己的父亲,则必须将他放在一个群体中去写。

注意词的比喻义,《足印》是要求从比喻义、引伸义上写一段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或人生一段历程。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介于命题和自拟题之间,较为灵活好写,对半命题作文,应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不加限定的部分,所谓不加限定的部分,就是填空的部分或者选择的部分,要充分利用不加限制的部分,写自己熟悉的,确有感受的事。例如《我从 走来》,这类题目不加限定的是场所。再如《我生活在 之中》,可选的很多,如人群中、精神世界,也可以填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所填内容以有所经历、有独特感受为准。

(三)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审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弄清题目(话题及材料)本身的意思;二是弄清与作文题目有关的命题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确定文章的体裁。有的作文在写作要求中队体裁作了明确的限制。有的作文对体裁的限制比较宽松,我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如话题作文大都不限制文体,题目也可自拟。但一旦确定某种文体,就只能按这种文体的特征去写,不能写成‘四不像’。

2.确定范围。一篇作文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材料,文题都有限定作用。审题,就是要弄清它限定写什么,主要限定在哪方面,哪些限、哪些不限,从而将作文内容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显然限定写自己遇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内心深处所作的选择,至于是遇到什么问题,就不限。

3.抓住题眼。这个题眼是文题中对题意起决定或导向作用的词语。审题时要注意到它,写作时要紧紧扣住它。如《牛刀小试》,关键就在‘小’上。如果写成大干一场或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某项活动,就离题了。

4.弄清概念的含义。作文中大量跑题现象,来自对题中某些概念的误解和文意与这些概念的偏离。如2001年高考作文满分卷《赤兔之死》,关于该文是否符合题意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原因就在于对‘诚信’这个词的理解。有人认为,诚信是诚实守信,即忠实信守原先的承诺,不骗人;忠诚是对某个对象尽心尽力,甚至效死以从。而《赤兔之死》满篇表现的都是忠诚,所以是不符合题意的,有跑题之嫌。

5.选定角度。有的作文可以从多角度去行文,我们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角度入手。这个问题,我们在立意部分还要详讲。

四、[例文赏析]

以“尝试”为题 , 写一篇记叙文 , 不少于 700字。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 着重测试考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 同时更也能综合考查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法的运用能力。

《尝试》这一记叙文题目的基本含义包括:主人公的“尝试” ,应是有意识、有明确的目的,是自觉自愿去做的,“尝试”的结果应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而且还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写作时,要时时围绕着这一灵魂,进行选材、结构,不要偏离 , 更不要违背主旨。而有的作文将“尝试” 与“经历”相混同 , 写了自己生活的一段经历。

例文

尝试

人,总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后才能长大成熟的。然而,错误有许多种,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它,或者我们能选择放弃,生活也许同样会回报给我们更绚丽的笑容。

说不清从何时开始,或许是在那次运动会上吧,宁静而优秀的他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一件“康威”T恤,一条深蓝色运动裤,显得既普通又有个性。

他上高三 ,每次我从他身边经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看他一眼,而他的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让我回味许多。那是一双令我直视则怯,斜视不忍,不视不甘的眼睛。

后来听和他在一个班级的邻居说他脾气挺好的,待人随和,性格也比较开朗,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好奇。终于 , 在元旦时,我鼓足勇气给他寄了一张贺卡和一封信,可那并不是什么“情书”,而是我认识他的经过,单单经过而已,末了我还注明要他回封信。因为我不希望自己一直关注着的人不知道。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了自己的天真,自己的幼稚--他是不会在乎不会理会更不会回信的。因为我看到他和另个一位很漂亮的女生谈笑风生,并肩同行,他还为她扎紧了圈巾。当时我的心像被人用针猛扎了一下,一阵抽搐。我不禁问自己:怎么了? 你是嫉妒了吗?深冬的风边面吹来,好凉好凉的感觉,一条温热的小虫似的东西在冰冷的面颊上蠕动--我哭了!

在厚重的夜幕掩盖下,我恣意地放纵着自己,一任泪流满面,释放胸中积郁了许多份感情重负,也把心中那个瑰丽的梦一点一点地撕碎……那些日子,我的天全都是灰色的!

新年伊始,经过传达室,偶然的一次驻足使我发现了一封已覆盖一层灰尘的信,那分明是我的名字,可字迹却是陌生的。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一个灿烂的微笑已悄悄地浮在脸上--是他的,是我盼望许久的他的回信!顿时, 我欣喜若狂,觉得天空骤然变蓝了,一切都不再枯燥无味, 而是那么美。此时,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是如此执着地喜欢着他。

可就在我整日沉浸在这甜蜜之中时,好友的一番话尤如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反我从梦中惊醒:生命中,有许多感情值得我们耗尽一生用地去呵护,而有时我们必须割舍和放弃,我心中的这份只能是后者。毕竟我们太小,青苹果园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女孩的禁地。可不管是有缘还是无缘, 那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一刻,我才知道它是遥望 而不可及的,可却带给我深深的触动……

在夜色降临时,那已随风而逝的感伤又悄悄地回到了我面前……那晚,我失眠了,经过感情与理智的对白后,我用泪水埋藏起这段萌而未发的情感,将它永远封存于心底--除了放弃, 我别无选择!

那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放弃!放弃的感觉原来这么好!因为我又重找回了那个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的我。

点评:

这篇作文的考生由于写作时选取了亲身经历迫的事情 , 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写自己内心深处情思波澜,刻画得很细致入微,将一名春心萌动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正是得益于写自己的真情实惑,该考生才能将一个青春少女的微妙萌动的心理活动描绘得得一波三折。从对“他”的一见钟情,到过激烈思想斗争后寄出的“我”并不认为是情书的信, 继而又细致刻画了“我” 苦苦等待时由那份焦急与企盼,以至 “泪流满面”。作者没有就此收笔,而是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当看到“他”的回信时“我欣喜若狂,觉得天空骤然变蓝了” 。就在“我”陶醉于此的时候,听从好友规劝,“我” 尝试“放弃”,并因此找回了一个中学生应有的生活。

五、[审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场并不大的风,竟然刮倒了一颗大树。许多人从它身边经过,觉得奇怪:这么大的树,怎么弱不禁风呢?从断口一看,疑团顿解:原来树干是空的,里面钻者一团白蚁。

请以“空心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

[记叙文审题学案]相关文章:

1.木兰诗的学案

2.《谈中国诗》导学案

3.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4.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变形记》学案阅读答案

7.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8.诗歌鉴赏之炼句学案

9.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10.《汉语拼音》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