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3-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自学促能力形成    展示让魅力飞扬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伐,间、鄙等),虚词(之、夫等),特殊句式(反问句,倒装句)等。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

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使用说明】

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文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独立完成学案中设计的自我检测,注意解题方法的选择。

 3.个人先完成“导学”部分,组内讨论确立最佳答案,以待展示。

4、对质疑探究部分,可以提出个人的质疑。

5、展示完成结束用5分钟完成课堂检测。

6、利用读报堂时间独立完成“课后训练学案”。

课前预习  (早读课30分钟)

课前预习及自我检测

(借助资料书、阅读第21课、工具书完成)

一、文学常识:《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战例。

二、文章及战争背景:

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热身练习:

(一)字音

刿(      )     鄙(     )    孚(      )    间(      )     靡(    )  

(二)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我的预习情况:           

二、课堂导学

1、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记述战争的《左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2、检查预习(抽查个别小组成员)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分组展示: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竟比。

4、小组共同完成重点语句翻译。

1)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6、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7、你认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我的学习情况:

三、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四、拓展提升

1、 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2、 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3、 主题链接:搜集有关古代爱国名言

五、课堂检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空。

2、 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分别是:                                       

和                                             。

3、“何以战”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                的作用,从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可以看出鲁庄公吧战争取胜的希望依次寄托在      、       、      上写鲁庄公的“鄙”从而               出曹刿的“远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曹刿回答“忠之属也”具体所指内容是“                              ”  。 

5、曹刿认为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便能取信于民。你认为当今领导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取信于民?(答出三点皆可)                                                            

                                                         

                                                          

                                                         

课后训练学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3.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  )

5.战于长勺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公将驰之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 ___

6.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      )

7.既克,公问其故(  )(  )

8.彼竭我盈(  )9.忠之属也(    )

10.何以战(  )11.弗敢专也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三.简答题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 和___ 。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________________ 

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答:____

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与心得】:

    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你收获:                                  

 

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你将怎样再次提升自己:                                         

 

于美洋

[《曹刿论战》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2.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3.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4.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5.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6.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7.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9.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教案

10.曹刿论战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