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2-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   樊於期(wūjī)   骨髓(suǐ)    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    匕(bǐ)首    忤(wǔ)视   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    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    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    箕(jī)踞以骂    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    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    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    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nbspargin:1'>

[《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4.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5.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8.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