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春江花月夜》,对话张若虚(二)a href=https://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发布时间:2016-10-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云狮

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5734-1-1.html

第五小节: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教材:“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教材里把白云说成是游子是没有道理的,有的诗里是游子并不代表这首诗里就一定是游子,显然是脱离了原诗的语言环境。下一句为什么“青枫浦上不胜愁”就一定会是思妇呢?网上查一查不难了解到:青枫浦是地名,在湖南,那时还是一偏远的流放地,把罪犯流放到那里去的地方,有时也把被排斥的或有错官员贬到那里去。为什么在样一个地方的就一定会是思妇呢?这只能说明诗人是不得志的,他呆的那个地方至少不是一个令他满意的外乡。

这一小节只有两句,很重要,承上启下。 是说,最后诗人又问到了白云,白云也许答不上不好意思了吧,它悠悠然地远去了;于是,也是一个外乡游子的我呀,说不尽的乡思,离愁与对所爱之人思念,不由得一股脑儿统统地涌上了心头!

第一段到此结束,下一段都是写的这三种愁,也即:“不胜愁”,当然,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二段)第六小节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教材:“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教材把这小节更是解读得支离破碎互不相干,其实诗人正要开讲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只有紧紧地把它与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第一句,“扁舟子”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它乡的游子。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古时候人工开辟的道路很不发达,人口稀少,因此官方在各地建有专门的驿站来接待公差,比陆游《咏梅》的首句:“驿在断桥边”说的就是这样的驿站,他是政府官员当然可以住的,一般人就是乘马车也不一定每天都能找到食宿的地方了。但那时自然存在的河流是很多的,因此一般人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数用小船,以便解决几天的吃饭和住宿,往往谦称之“一叶扁舟”,可见船之小。比如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就是说用一叶扁舟去出游。那时也有“买舟东去”之类的说法。第二句其实是倒装句。这二句诗是说:今夜赏月的外乡游子呀,你在想念何处的家啊?这里的“谁家”其实在更大程度上是诗人自指,这个“自指”并不等于诗人写的是自己,而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那么,为什么“明月楼”是指家呢?那时没有地球的概念,地是平的,既然此地是明月,那么无论多远的家也就一定是在同一个明月下。又为什么是“楼”呢?那时诗人那样的读书出身,并指望借以谋生的外乡游子是不会太穷的,象如今大多数农民工是出不去的,除非逃荒逃难,那往往也是全家大小一起走了,至于当兵为武的被派住外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那时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嘛,所以不会有如今的高价房,船与楼都远不会象我们如今想象的那么贵。

下来两句就更明显是第一人称了。显然,自然界中的月光是无所谓可怜不可怜的,可怜的只能是思念着远方的家与亲人的诗人自己。所谓“徘徊”是说他的思念随着月光四处“看看”(其实是想象),家是否还是走时的模样?自己在家常用的家具还是不是原先那样的布置等等。

下一句,而在所有家具与摆设中最令诗人难忘的是什么呢?是“妆镜台”。妆镜台当然就是梳妆台,为什么是梳妆台呢?因为象诗人那样的男人们在家除了读书是不用做家务的,古时的男人还都不剃头,因此梳头就成了每天的必然。比如杜甫名句:“浑欲不胜簪”,可见那时簪子也不是妇女们的专用品。又为什么一定要说明是“妆镜台”而不是梳妆台呢?很简单,梳妆台家家有,而那时能带镜子的就远不是家家有了。其实这句诗就是告诉我们:诗人所想到的是他在家时,每天与年轻的妻子一起在梳妆台前,你帮我梳头,我帮你画眉,亲亲热热,卿卿我我,那是何等地幸福美满呀。

第七小节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教材“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前小节诗人由妆镜台想到年轻的妻子,自然也就会接着想到:在这个明媚的月光下,自己所爱的人也一定会想着他而睡不着的,那么,她此时又会干什么呢?显然她不会再有心思在妆镜台前梳妆打扮了,最有可能的自然就是诗人在家时她常做家务,比如卷帘、洗衣。但是,无论他心爱的人在何处与做什么,都一定在诗人思念之中,就象这满世界的月光,处处都能照到,就算被什么拦了一下,转眼又回来了一样。这里的“玉户”并不指玉做的房子,而是房屋在月光下象琼楼玉宇一样。

后两句,诗人相信,他所爱的人一定也象他一样,此时一定也看着明月思念着自己,只可惜说话的声音是听不见了。这一句是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点没错的解读了,也许是没法再错了吧。教材对下一句的解读就差太远了。为什么会“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月光与月光流有什么不同?而且不是你,还是“您”!众所周知,对自己敬爱的人可以用“您”,而对自己亲爱的人用“你”,难道令诗人最想念不是同辈而是长辈吗?证据又在那里呢?教材对这句的解读真是奇怪的很。

其实,张若虚的前人,陶渊明就有类似的爱情诗了。这里摘几句如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我愿是你的鞋子…我愿是你的影子…不用说张若虚必然读过陶渊明的诗。在第二小节末我们还说过古诗句“月华流瓦”,即:轻烟薄雾一般的月光象水那样缓缓地在瓦上流淌。张若虚的这句诗其实更一步的强调了月光与附着对象的亲密关系,请看:我愿化作一缕月光,不断地,轻轻地将心上人爱拂!你能说这样诗句不美?这样的故事不感人?

第八小节: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教材:“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这里的“长”是善长、特长的意思,并没有“远”的意思;后一句的“文”应是“文书”,也就是“信”的意思,而不是“波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人送信的鸿雁是善长于飞翔的,可惜它们远不及月光,无论相隔千里万里都能同时的照到你我,让我们借以相思相望。而鱼龙则是善于游泳的,它们能潜入水下,也能跃出水面,但它们也只依靠水才能送成信。教材总是不能从整体去把握全诗,离开整体去解读,自然会局限于文字本身了。

然而,全诗里有意思是还是下面这一句诗,仅仅七个字却讲述一个很美很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大约是这样的:昨天夜里呀,我还梦见了你来,我梦见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和你偷偷地溜出了家门,我们来到了一水潭边,周围没有一个人,只有你和我(闲潭),正是春光明媚时节,只见那潭水清清,杨柳依依,潭边的花正开,草正绿,看着燕飞蝶舞,听那鸟鸣宛转,我们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贴已的话,怎么也说不完…记得我还随手摘下一朵鲜花(落花),轻轻地为你戴在了发际,我看着你那青春脸庞,真是比鲜花更美丽,教我何如看得够!

亲爱的读者,且慢呸我,其实这都是顺理成章的情节。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所能想到的好风景都能在梦中出现,而且,世上最美的人不也只能是自己深爱的人吗?或曰:你又怎知他们是偷偷地溜出了家门?!大家都是过来人,热恋中青少年哪能想得那么多?最有趣也最让人记忆犹深的还不就是那些乘兴即行的事吗?通知你告诉他的,思考得周周全全,那还会剩下多少兴致呢?至于细节嘛,都是必然的,摘花必然是为了给她戴,戴上花转身就走才不尽情理哩,世间哪有例外的?

于是,下一句:(可惜,那只是一个梦),眼见得春天又过去了一半,可我还是不能回家(我是多么的想你呀)

第九小节: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教材“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如果我们不忘记古人是坚信天人一理的,那我们就不会怀疑这里的“春”,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它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青春的怀念和人生易老感叹。它是应和着上一句“可怜春半不还家”的进一步发挥,自然有伤春惜时的感叹。请看下一句,这里既不说“江天”也不说,“江上”,而偏要说“江潭”。什么是“江潭”?江边的“潭”还是江上的“潭”?其实这个“江”与“潭”之间也是有一个顿号的,问题是这里又为什么一定要说“江潭”?其意何在?显然,教材把“江潭”解读为“水潭”是并没有弄懂诗的本意的。其实,这里的“潭”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闲潭”。因为同在一个平面上,春江上的明月西斜了,那个当初的“闲潭”上的明月也一定同样西斜了。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个“复”,“复西斜”。不用说,教材注意到了这个“复”字,却没把它与前而的“潭”字合起来推敲。其实,这就是说:记忆中的或者故乡小水潭上与眼前这个大江上共有的明月又一次西斜了,思想着当年“闲潭”旧事,应是有些年过去了,而眼前又是一个夜晚就要过去了…这不正说明诗人在感叹着青春易逝与人生的易老吗?也进一步说明前一句的“春”也是暗含“青春”的意思的。

下两句:碣石山在今河北,也就是黄河流域。我们知道,那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在今湖南的潇水和湘水一带当时是偏远的,在这里“潇湘”与上文的“青枫浦”是同义词。这两者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内地与边疆。而当时的那些外乡游子或“扁舟子”却不是如今支援边疆的性质,他们在**上是被贬受排挤等不得己因素才来到那里的。如果他们的**地位好转也自然会回去,因而他们总有一种强烈的思乡与思归的情怀。前文说过,要仅仅依靠一叶扁舟,篙撑橹摇,顺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曲曲折折,还要受风向水流的局限,甚至野外强人干扰,从“潇湘”到“碣石”是何等的艰难?!特别是对于归心似箭的人来说,不差不多就是“无限路”了吗?

因此,我们对这两句的解读是:

此时,斜月沉沉地就要藏在一片水气的后面了,天地间愈渐朦胧与迷茫,就象我的前程迷茫不清。面对此情此景,愈加思念家乡与亲人;然而,即使此时我就启程回家,碣石与潇湘是那样的遥远,道路又是那样的艰险,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家乡呀?

本诗最后一小节: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教材:“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什么叫做“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呢?是否意味着还有人已经不能乘着月光回家了呢?也许有读者会说:吹毛求疵!当然,如果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做出如此解读的,只不过是一个乡村的临时代课教师,那么我们也许不该苛求。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担负着规范汉民族语言重任的中学教材,那就绝不是一件小事了。这是一个太低级错误了,我想,绝大多数文化人都能发现:在这里,更准确的解读应该是“需要”,而不是“能”。比如那些本来就是在家,或者在江边酒楼之类观赏春江夜景的人,是不存在需要“乘月归”的问题的,还有那些,虽然原先是在野外,但早就先后回去了人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只有在野外呆了近一夜还没有回去的人才有这样的需要。而且,这个“几人”也意味着:有这样需要的人一定不多!另外,教材解读为“回家”也是不够准确的,怎知所有人都是“回家”而没有人只不过是回临时居处呢?严格的讲,临时居处是不能称之为“家”的。如此水平居然还能够被编入中学教材,那是教育部门的失职!长此以往,汉文将如果立足于世界文字之林?我们又将如何面对祖先与后人?不过,这里且撇开这个不太愉快的题外话吧

最后一句是非常重要的,是全诗最好的一句,没有它整个诗就不圆满,它使全诗达到了最高潮。有些版本这一句是“落花摇情”,究竟如何没去考证,但我的感觉“落花摇情”不好理解,这里且认作“落月摇情”来解读。

请看:首先是“落月”:一轮落月又平照着整个春江了,也照着江边那些远近的树,此时的花草呢?也许很模糊了。春风徐徐,只见那些远近的树在轻轻的摇动。它们摇动的是什么呢?不是风,也不是月光了,而是“情”!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当月光最亮的时候,有一层月光,象轻烟薄雾一般,带着珍珠白玉一样的柔宛的光亮在花草上涌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月光越强,这层物质越薄,但越明显,其动感也越强,反之,月光越弱,它就越越厚,但越不明显,动感也越弱。也就是说,随着月光的强弱变化,月夜景色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第一段中,月光在诗人眼中还只是“霰”和“霜”,只是被诗人观赏的向外事物。而在第二段开头,从“可怜楼上月徘徊”起,月光就不仅仅是被诗人观赏的外在的事物了。那一缕月光就象长期在外,刚刚到家的游子,它四处“徘徊”,家中每一件家具,每个地方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也就是说,月光被人格化了,被诗人赋予了不尽的柔情与思念。不过,不论这一句还下一小节的“愿逐月华流照君”,诗人的注意力还只是一个局部,被人格化的也就还只是局部的,或比如“流照君”的一缕月光。然而,最后这一句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或升华,达到至少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度。

大家知道李后主有这样二句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诗真不知感动了多少后来人!尽管这句诗远没李后主的那两句有名气,但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却一点也不比前差,甚至更高。至于为何远不及前者有名气,究其原因应前者更加自然通俗吧?

请看:原来那些浮动在整个江面上的,乃至甸上的,汀上的月光,以及涌动在林间的,笼罩在树上的及弥散空中的所有月光,统统都化作了诗人那不尽的柔情、思念与哀愁!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诗人那不尽的柔情、思念与哀愁,就象那满江浮动的月光,以及笼罩着江边所有树和林的月光;随着它逐渐的暗淡下来,与弥散在空间的月光溶合为一体,充满了天地之间,乃至整个寰宇!

[揭密《春江花月夜》,对话张若虚(二)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相关文章:

1.a拼音教学课件

2.《a u iu》教学课件

3.《a e 》教师备课教案

4.典范英语1a课件

5.A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

6.汉语拼音a的教案

7.哆啦a梦剪纸教程图解

8.牛津英语2a课件

9.小学英语课件:A GreatTrip

10.学前班拼音《a o e》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