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答案规范格式(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7-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规定的考点决定了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范围和答题指向。尽管每道试题的答案千差万别,但并不意味着答题时毫无规律可循。答案的准确性主要决定于考生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决定于考生阅读和鉴赏的经验。而作为考试的诗歌鉴赏最终要形诸文字,这就存在一个清晰准确严谨表达的问题。本文以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受篇幅限制,试题简化,题料不录)为例,简说答案规范格式。考试时参照规范格式答题,可以避免下笔千言而答案却不能到位的情况。

  一、诗歌形象鉴赏类试题

  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诗歌画面内容和诗歌意境营造。意象、意境是题目拟制的基础,情景关系是题目拟制的核心。分析意境必须扣住两个基本方面:客观环境和主观情感。

【典范答案】

1.尾联写出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全国卷Ⅱ)    

试题要求回答王维《新晴野望》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案紧扣“无闲人”“倾家”,结合诗作准确回答了描写的“图景”。

    2.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上海卷)

试题要求“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画线句指苏轼《阮郎归初夏》下片“琼珠碎却圆”句。试题要求“鉴赏”苏词下片营造的意境。答案展开想象,再现该句描绘的画面,析出了画面中渗透的人物的内在情愫。

【规范格式】

    ①运用……等意象,②描绘了……的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④表达了……的感情。⑤其他。

    这一格式中,不一定所有内容都写到,应针对问点组织答案。但关键是“情景”二字,即②④两项。在形象类试题答案中,“情景关系”往往是无从回避的。是定点观察还是移步换景?是静止景象还是运动景象?是虚幻景物还是实在景物?是远看之景还是近视之景?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是借景抒情还是借典抒情?是托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是乐景衬哀还是哀景衬乐?这些问题往往常见,应据题目要求回答。答题忌语:“意象丰富”“画面优美”“意境深远”等。

【相关术语】        环境特点:明媚、萧瑟、寂静、清冷、清幽、灿烂、悲凉、凄清、廖廓、辽阔等。    情感特点:喜悦、激动、哀伤、忧愁、悲苦、孤寂、消极、旷达、洒脱、悲愤等。

【答案示例】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结合诗中意象,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参考答案: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向渔人问讯的情景。“渔船”“桃花”“流水”“清溪”等意象,令人联想到“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心情。

  二、诗歌语言鉴赏类试题

  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探究诗眼词眼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内蕴,分析语言风格的特点。试题一般关涉到下列几个因素:事物情状的反映、作者情感的表达、修辞手法的运用、结构作用的分析。

【典范答案】

    1.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耀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全国卷Ⅱ)

    题目要求析出王维《新晴野望》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中“最精  炼传神”的两个字。答案析出了“诗眼”形容词“明”和“出”,并结合诗句描述了诗  人营造的情境。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诗人孤傲寥  落的情怀。(福建卷)    .    试题要求简要分析“天地寂寥山雨歇”(谢枋得《武夷山中》)一句“对表情达  意有什么作用”。答案说明了该句描写的具体景象,并展开联想,阐明了诗作表  达的情怀。

    3.刘诗……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温婉悲凉,凸显婉约  词的正宗风韵。赵曲……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浙江卷)

    题目要求“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这三篇作品”指刘禹锡,《乌  衣巷》、吴激《人月圆》、赵善庆《山坡羊燕子》。答案用相关术语“含蓄深沉”  “温婉悲凉”“明快直露”,准确地回答了问题。

  【规范格式】

    ①采用……修辞手法,②描绘了……情状,③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④  在结构上起……作用。⑤语言具有……特点。⑥其他。

    语言类试题涉及修辞手法,本文将其归入表现手法一类(见下)。这类试题  要针对问点作答,同样不必面面俱到。例l是对词的鉴赏,例2是对句的鉴赏,  例3是对全篇语言风格的鉴赏。答案须要言不烦,切忌空洞。答题忌语;“语言优  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承上启下”等。    .

  【相关术语】

    作品语言风格:清新、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凝练、含蓄、明快等。    作者主体风格:朴素自然(陶渊明)、清飘俊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朦  胧隐晦(李商隐)、清健俊爽(杜牧)、通俗易懂(柳永)乐观放旷(苏轼)、缠绵悱恻  (李清照)、慷慨激昂(辛弃疾)、深沉悲凉(陆游)等。    .

  【答案示例】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眼是“闲”。全诗描绘了山村静幽而又繁忙的农家景象。即令在雨天,妇姑也相约“浴蚕”,可以推想丁壮更是早到田间去劳作了。此时唯有“中庭栀子花”悠闲地开着。这种“闲”正反衬农家之忙。一个“闲”字。成为表现雨后农家山村忙碌景象最有力的一个词。       

 三、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类试题

    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修辞手法,一为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几个相同或相近的概念: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等。这些概念往往是从整首诗的角度考虑提出鉴赏要求的。

【典范答案】

    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湖北卷)

    两首诗指吴融《华清宫》和李约《过华清宫》。题目要求指出两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答案辨析两诗表现方法的相同处在运用对比,并分析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应用(此题需要分析横、纵两种对比方式),描述运用这种方法表现的不同情境。

    2.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安徽卷)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词指陈维崧《醉落魄咏鹰》。答案的核心词是“衬托”,然后具体回答以何物衬托何物。

【规范格式】    

    ①运用了……手法,②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③表达了……情感,④产生了……效果,⑤其他。

    回答这一类试题,首先要明确用一个术语来说明是何种表现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种表现手法进行具体分析,有时还需要说明这种手法的使用效果,或者说明在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当然也必须针对问点回答。

【相关术语】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借代、用典、通感、叠词等。要

注意把握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例如,比喻的作用在使事物形象化。    表达技巧:烘托、渲染、铺垫、铺陈、对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要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分析。例如烘托,要具体回答以何物衬托何物。

【答案示例】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兰溪棹歌》的主要特点是动静交错。凉月、柳湾、山色、溪水,构成一幅富有生趣的静态画。末句“半夜鲤鱼来上滩”与前三句渲染的静态相映照。前三句写静景,末句写动景,一个“上”字,静中见动,愈见兰溪之静。

    四、诗歌观点评价类试题

    这类试题的考察方式主要有两种。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列举诗歌作者的观点并作出评价。

【典范答案】

    1.“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安徽卷)

    试题要求结合陈维崧《醉落魄咏鹰》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用“猛气犹存”“老当益壮”“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等词语,结合诗句作了准确回答。

    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蟾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庄诗则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江西卷)    高蟾《金陵晚望》:“一片伤心画不成”。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试题要求“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具体分析诗人在诗歌文本中阐明的观点,依据诗歌意象说明两种观点形成的缘由,说明观点表面上的不一致和实后上的一致。

【规范格式】    

    ①说明情感或观点的总体特征,②具体分析这种情感或观点在诗歌中的体现,③其他。

【相关术语】

    思想情感:建功立业、息影林泉、壮志难酬、志得意满、悲苦孤寂、旷达洒脱、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爱国之思、亡国之悲等。

【答案示例】

洗  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反东坡洗儿诗

    钱谦益

坡公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    

还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阅读北宋苏轼《洗儿》和清初钱谦益《反东坡洗儿诗》,试析二诗观点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两诗立意不同:苏轼《洗儿》侧面表现自己遭遇的政治上的多灾多难。钱氏翻案之作旨在揭露明末官场阿谀奉承曲线求官的风习。两诗皆用调侃幽默之语,使读者在审美中获得新奇的心理满足。

    赏析诗歌,一般从意象入手,深入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这是一个合理的流程。从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看,鉴赏“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是命题的两个基本点,扣住这两点答题也就成为成功抢分的关键。组织诗歌答案,应当记住四句话:扣住一个点,抓住两个字,记住三句话,坚持四步走。一个“点”指“问点”,弄清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两个字”指“情、景”,情景关系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因素;“三句话”指“写了什么,如何写的,有何作用”;“四步走”指默读全诗感受形象,理解意境感悟诗情,针对问点组织语言,揣摩文字誊清答案。在文字表述方面,一般按照由总到分的形式来组织文字。那种不作深思随手答题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答案规范格式(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2.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技巧

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4.影视鉴赏教案

5.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6.《鉴赏家》的教案

7.关于景物形象的诗歌鉴赏教学教案

8.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9.《送李端》诗歌鉴赏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