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材依据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27“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设计思想

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学生对杜甫虽很熟悉但很零星没有系统,本专题就是要从理论上系统把握杜甫的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七言古诗的有关知识和有感情地朗读歌。

2、过程与与方法:反复诵读吟咏和分析诗歌结构,培养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表达的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身受其害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身受其害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弄清诗歌大意,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简单复述文章内容(提示: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多媒体制作《兵车行》ppt  ,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如是说。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到了顶峰,而杜甫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有,只能寄希望于“群公“。前面几堂课我们研究了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我们再研究杜甫的诗。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大屏展示课题)

二、简介杜甫

杜甫大家都很熟悉,老师在这就不重复了,只是问一下有两个称号,还有谁记得?(诗圣 “诗史”)为什么?(许多作品显示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内容上,感情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主要指形式上,诗歌的起承转合处跌宕有致、徐急相间。

三、背景(大屏展示)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仅在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和鲜于仲通进攻南诏就丧师十万,朝廷乃大举兵,于是出现官吏到处捕人,连枷送旨军所,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的摧肝裂肺的图景。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的图景写下的。     

四、释题(大屏展示)

“行”,属“歌行”体,古代 诗歌的一种体裁,多表感叹,音节、体律比较自由,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五、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大屏先展示思考题,后展示全诗,教者声情并茂朗读)

1、这首诗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有什么作用?(亲人送别出征士兵)

2、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身受其害)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怨愤,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读好本诗)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大屏展示)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弄清诗歌大意,简单复述文章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沉郁顿挫的特点。

七、分析鉴赏思考以下问题(大屏展示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教者总结)

1、第一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征人出征图)

2、第二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亲人送别图)

3、在送别图中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4、“爷娘妻子走相送”的“走”字写出怎样的情形?(写出了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形。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

5、牵衣顿足拦道哭”又写出怎样的情形?(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

6、这二幅图有什么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7、造成这样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体现在哪句诗?(造成这样悲剧的根源是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但云点行频”, “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是全诗的诗眼?(一针见血地点出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是皇帝老儿)

8、为了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诗歌主要塑造哪两个人物形象,诗人采用什么形式,从哪三个方面内容去写的?(形象:征人和“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作者自己。形式:问答形式。作用:增强诗歌的真实感。征人诉苦从三方面:(1)抓兵。 从“或从十五到意未已”,十五岁,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武,远离父母去防河,是何等可伶,连里正也动了侧隐之心,替他束发。 四十岁,头发浑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反映统治者的残酷。(2)秦兵家庭的困难。 从“君不闻到无东西”, 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3)逼租。从“长者虽到从何出” 进一步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灾难。)

9、“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种现象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10、课文最后两行诗描绘了一种什么景象?(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作用:淋漓尽致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

八、名句赏析(大屏展示名句,学生回答后教者总结)(“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九、能力迁移提升(大屏展示:如果老师用超时空运载车请来了杜甫,唐玄宗,杨贵妃,征夫以及他们的亲人。你读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最想对谁说。准备一下说出你的心里话。)(五分钟准备,学生回答后教者总结,提示:运用联想和相象,主要从人民的苦难,联系现实来谈,现实中还有战争等。)

十、艺术特色(大屏展示,结合例句说明)

(一)沉郁   

1、 生动的场景描写

2、寓情于叙事之中(现实主义手法)。

(二)顿挫

3、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

4、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

5、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顶针),                    

6、采用了通俗口语

十一、总结并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默写《兵车行》这首诗。

2、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小作上,不少于300字。

3、预习《旅夜书怀》

十二、附:《兵车行》板书设计

            

            

十三、教学反思

1、教师声情并茂朗读,能把学生带人情境之中,既有助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2、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把《兵车行》的写作思路、结构作为教学的切人点,教者上起来比较轻松自如。

4、时间的把握要合理,不能前松后紧。

 

[《兵车行》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3.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4.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

5.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6.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7.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8.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10.春晓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