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5-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师:法国巴黎的罗浮宫有三宝,同学们知道吗?

生:知道!(七嘴八舌)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和《蒙娜丽莎》画像。

师:同学们很有学问啊!我问你们,看过《蒙娜丽莎》的微笑吗?

生:(很兴奋)看过。

师:感觉怎么样?

生:笑得很甜美!

师:同学们回答得也很甜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蒙娜丽莎”的故事。好不好?

生:好。

师:《蒙娜丽莎》是巴黎卢浮宫内的镇宫之宝。它一直挂在一方巨大的墙壁上,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891年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这幅名画却被人偷走了。于是,……你们猜怎么样?

生:空墙前的游人大为减少。

师:同学们猜得很--不对!

生:(大笑)

师: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年来来空墙前驻足留连的人,竟然超过了过去十二年来观赏《蒙娜丽莎》人数的总和!人们久久地看着空墙,感叹着,愤怒着,遗憾着,咀嚼着……那么,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许它能给我们揭开其中的奥妙。美丽的维纳斯浑身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如果在中国,她应该是第五大美人。(笑)还是让我们来一道认识认识这个大美人。(展示断臂维纳斯的图片)。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求婚遭到拒绝后,就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来又帮助特洛伊王子拐走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同学们看过《木马屠城记》吗?

生:看过,很好看。

师:我知道好看,而这场战争就与维纳斯有关。还是让我们好好来欣赏维纳斯的美丽雕像。《维纳斯》雕像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有一种突出的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维纳斯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同学们现在进入文本,我把阅读分为四层境界。第一层是认读,第二层是解读,第三层是赏读,第四层是批读。认读是没问题的,我们就从解读入手。读了这篇文章,你发现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生1:作者的观点是“维纳斯为了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师:这一观点包含哪几层意思?同学们说一说。

生2:这一观点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为了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有所失去。第二,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师:作者如何阐述这一观点?

生3:作者先正面阐述失去双臂的妙处。“失去的双臂正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失去的双臂中“深深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维纳斯虽然失去了大理石雕刻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的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生3:正面反复强调维纳斯失去双臂的好处,作者觉得还远远不够;所以,作者又着重从反面指出“所有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都是倒人胃口的,都是奇谈怪论。”其原因是“复原的双臂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而失去双臂却包含着不尽梦幻的‘无’。”

生4:可能是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特别专注。正面、反面论述之后,作者又从侧面强调,失去的必须是双臂,只有这样才恰到好处。

师: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才恰到好处?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生4:先从反面说,假如失去的是其他肉体部分,“这座雕像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再从正面分析,“手在人的存在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它是人与世界、他人或者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手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维纳斯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臂,失去了手,失去了与外界关系的媒介,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所以,才奏响了追求存在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师:从作者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审美观?

生5:作者的审美观是主张“虚实相生”的理论。这种理论类似于中国诗歌中的“以虚补实,以无胜有”的艺术手法。

师:能否举例来说明,注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阅读的第三个层次--赏读阶段。

生6:好的,据说过去的某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板桥,使夏侯杰肝胆俱裂,倒栽下马来。他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却觉得雷霆于耳。我想,如果他把那一嗓子吼出来,观众反而觉得不过如此。我觉得这就是“以虚补实”--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说得很好,我看中国的侦破电影,女人发现一具尸体,常常是不见其人,只闻惨叫……而国外就不这样处理。发现尸体之后,导演总是用特写镜头,让我们看见演员脸部的细微变化,然后,张大嘴,却让她失声--究其原因,我想除了演员演技上的欠缺之外,更多的就是导演对这个美学观点的漠视。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

生7:还有武则天的坟墓,据说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上面写“己之功过,留后人评”。这块无字碑韵味无穷。我觉得这块无字碑,不仅显示了武则天的大气,还显示了武则天的狡黠。因为“无字”可以以无胜有,以少总多。

生8:还有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据说过去曾征集湖的名字,后来觉得什么都不能概括湖的精神气质。所以,姑且就叫“未名湖”,“未名”胜过无数的美名,“未名湖”也成就了北大一段回味不已的佳话。

师:味道好极了,还有什么好的拓展?

生9:《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痴情,临死时说:“宝玉,你好……”然后就香消玉陨。这句话只说了一半,但恰恰是这半句话,传达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你能说说吗?

生9:可能有愤怒、伤感、毁灭、无奈、谴责、绝望--

师:这就是不写之写,以少写多。

师:同学们说得高兴,我也来凑个热闹。你们看过契诃夫的微型小说《一个丈夫的帐单》吗?

生:没有!

师:好,我来说说!《一个丈夫的帐单》契诃夫

“招聘年轻漂亮女秘书的费用……

给漂亮女秘书买花的费用……

与漂亮女秘书共进晚餐的费用……

给妻子买钻戒的费用……

为丈母娘买貂皮大衣的费用……

……

招聘中年女秘书的费用……”谁来说说这个文本的独到之处?

生10: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独到之处是一张静态的帐单,但背后的故事却波澜起伏。

生11:也就是说,后面有大量的空白等着我们的补足,而这个补足的过程,就是我们欣赏领悟的过程。

生12:我读出了这个故事背后:丈夫的花心,妻子的暴怒,丈夫被发现后的丑态百出,先是给妻子买钻戒,后来又搬出丈母娘助阵……最后,还是以丈夫解聘年轻女秘书,招聘中年女秘书而告终。作者不尽的嘲讽隐寓其中。

师:解得好,其他同学继续天马行空!

生13:在金庸的《雪山飞狐》中,胡斐在雪山之上与苗人凤比武,这是胡家刀和苗家剑的生死决斗。面对杀父的仇人,和心爱女人唯一的亲人,胡斐抓住苗人凤唯一的破绽,举起了刀--整个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夺人心魄。试想一下,如果刀落下去,或者不落下,怎么会有这种效果?

师:这是一个武侠迷眼里的“虚实相生”。刚才有同学说,这个审美观和中国的诗歌审美很接近。谁来说说?

生14:我来说,比如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他没有写音乐的如何迷人,而是直接写了听罢乐曲之后扑朔迷离的怅惘。在如梦如幻的一切乐曲沉寂之后,眼前江水如镜,青山如染,给人留下了悠悠不尽的思恋。

师:中国文人没有不喜欢这两句诗的,据说江青也喜欢,《江青传》上说,她很喜欢“江上数峰青”,所以,改名为“江青”。还有吗?

生15:我觉得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美妙的琵琶曲,也采用了这种手法,不实写内心的巨大震撼,反而把镜头摇向江面,只见一江秋水,一轮残月。这也是虚实相生的手法。

生16: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其中就有大量的空白。比如:“黄莺是最美的鸟,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原来是怪黄莺在啼叫。而黄莺的叫声是最动听的,为什么不叫黄莺啼叫呢?原来是怕啼唱惊扰了美梦。为什么大白天在做美梦?原来是思念远方的征人!这样诗味就出来了。

师: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例子,诠释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诗画不分家,艺术上也是相通的。下面,我想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领会这种艺术手法的内涵。宋代几个皇帝都是大画家,那时的画院考题很有意思。比如要画“蝴蝶梦里家万里”。此诗的下句是“杜鹃枝上月三更”。宋代著名画家王道亨大胆构思,画了一幅“苏武思乡图”,结果独占鳌头。画中的苏武席地而卧,双蝶追逐其间,沙漠风雪中有一株枯树,树上一只子规,月正当空,耳间犹闻啼声……请同学们分析,这幅画好在哪里?

生17:为什么要画蝴蝶和子规?我觉得这是最需要弄清楚的。我的理解是画家借用庄生化蝶的典故。以庄生不知蝶之为我,我之为蝶,突出了苏武思乡的迷梦之深,而且很好的扩大了审美内涵。

生18:我觉得运用子规是画家的一大创造,子规就是杜鹃,杜鹃枝上杜鹃啼,为了自己的故乡杜鹃能够啼出血来!而且它的叫声就是“不如归去”。不说思乡,而是用杜鹃来暗示。这就是虚实相生。

师:妙解!还有这样一个考题。“嫩绿枝头红一点”。此诗的下句是“恼人春色不须多”。最后夺魁的是一幅“侍女图”。仕女依栏而坐,樱桃小口与翠枝绿叶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这副画能够夺魁的原因是什么?谁来谈谈?

生19:我觉得作者是出奇制胜。如果是红杏枝头春意闹,那就实了,也就俗了。

生20:我觉得作者是把春色转化为春情,打通了两类之间的沟通。画意升华了,而且审美的空间扩大了。

师:说得好,春色和春情确实也是可以沟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比如“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怎付与断壁残垣。”刚才同学们对画家的构思,都能从“虚实相生”的角度进行独到的评价,你们自己愿不愿意创造一些画?当然不用画,只说自己的构思。请以“深山藏古寺”、“蛙声十里出山泉”、“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作画。第一组构思“深山藏古寺”,第二组构思“蛙声十里出山泉”,第三组构思“竹锁桥边卖酒家”,第四组构思“踏花归去马蹄香”。

生21:我不画“古寺”,我画深山外面,有一个斑驳的古钟。斑驳古钟蕴涵古寺之意。

师:画得怎么样?哪个同学点评一下。

生22:我觉得这种构思基本上属于“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用古钟很好,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你想一想,把古钟放在深山外面,早起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敲钟,怎么可能?还有到那么远的地方敲钟给谁听?(学生大笑)

师:你是怎么构思的?说来听听?

生23:我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个老和尚来汲水。原因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暗扣深山;有和尚必有寺庙,有老和尚可能就有古寺。

师:说得很好!第二组的同学挑战一下。

生24:我的构思是画一道清澈的山泉,泉水中有很多蝌蚪在游戏。不画一只青蛙,却让人有蛙声十里之感。

师:画得不错。就是说蛙声画不出,就用蝌蚪来补足,而那么多的蝌蚪,后面一定有很多青蛙,这就让人感觉到蛙声扑面,是这意思吧。第三组的同学,看看你们的杰作!

生25:我觉得我们这幅画的关键是一个“锁”字,如果酒家出来了,那肯定是全盘皆输。而酒家不出来,卖酒家何以体现?

生26: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的构思是画一弯小桥,翠竹掩映,就在翠竹之中,若隐若现的出现一面杏黄色的酒旗。

师:我来插一句,为何是杏黄色的酒旗?

生27:我想显示它是老字号,还有--还有,好像电视中出现的也都是杏黄色的。

师:老字号?有意思,我没有听说过,你有没有根据。有根据,我要向你学习。

生28:我姑妄言之!

师:好,那我姑妄听之!最后一组的同学,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

生29:我想这幅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花香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画马踏飞花,这不仅是暴殄天物,而且也太直白露骨,失去了含蓄蕴藉的美感。所以,我画一人牵马悠闲归来,马蹄边蜂围蝶饶,让人们想象踏花归来的马蹄生香!

师:好的。刚才我们通过鉴赏和实践,赏析了艺术中“虚实相生”的道理。文艺理论上有这样一句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这可以作为艺术家钟情“虚实相生”的一个注脚。对于作者的审美观的赏读,我觉得差不多了。但赏读不等于拿来主义,更不等于照单全收。我觉得我们阅读一定不能做两只脚的书橱。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是一个思想者。我希望你们学会批判,然后在批判中吸收。在批读之前,还是请一个同学把作者的观点先概括一下。

生30:作者的观点是“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有所失去,而且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师:作者这个观点能不能经得起推敲,有没有偏颇?

生31: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很有偏颇。第一,为了秀丽迷人,是否必须有所失去,是不是惟有残缺才是一种真正的美。第二,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而且只能是双臂呢?失去其他的就一定不行吗?

师:有味道,你们以此为突破口,看能否找到反驳的例证,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32:还是回到罗浮宫三宝上,第一,罗浮宫三宝《蒙娜丽莎》画像完美无缺,为何不影响她伟大的艺术价值?第二,罗浮宫三宝《胜利女神》雕像失去的是头颅,不是双臂,为什么丝毫不影响她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问得好!谁来谈谈?

生33:我觉得作者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蒙娜丽莎》画像虽然完美无缺,但《蒙娜丽莎》美就美在她那个神秘的笑。这个笑,包孕着无数种“韵味”,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创造了无数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神秘的“笑”等同于维纳斯那条失去的神秘的“双臂”,所以,我觉得和作者的审美观并不矛盾。

生34:我也这样认为。《蒙娜丽莎》虽不残缺,但却神秘,所以,也具备一种“无中生有”的美!鲁迅先生说:“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都觉得悲剧震撼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悲剧是残缺的,而残缺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美”。

师:呵呵,你让我想起了美学上的一个论题:一个美女在微笑,丝毫产生不了美感;而一个长虎牙的美女在微笑,反而生动鲜活起来了。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35: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是否有艺术价值,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是否残缺,是否虚实相生,而在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生36:我也觉得,残缺或者虚实相生只是达到艺术美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是唯一的方式。连作者自己也认为:“维纳斯舍弃部分获取完整只是一次偶然的追求!”仅此而已。

师:你的观点是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虚实相生只是创造艺术美的一种选择,但并非是唯一选择!对吧!

生37:我对作者说的必须失去双臂,持认同的态度。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后来,好象也是特意砍掉手臂的。

师:罗丹特意砍掉手臂,究竟为了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38:罗丹砍掉手臂,与维纳斯失去手臂是两码事。因为罗丹之所以砍掉《巴尔扎克》的手臂,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手臂精美绝伦,部分的精美已经影响到整体的和谐,所以砍去了手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脱离整体和谐的部分之美,都是不值道的。

师:辨析得很有有理。对无头的《胜利女神》雕像,你们如何评价?

生39:《胜利女神》是无头的,但正是无头才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就像作者所说的一样,《维纳斯》雕像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我认为《胜利女神》失去的必须是“头颅”。因为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失去手,让爱神、美神与世界有了更多亲近的媒介,更能引起人无穷的遐想。而《胜利女神》是战斗之神,是胜利之神,为了自由和胜利,失去头颅,才更能激奋人心。

师:说得好,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两句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还有批读的人吗?还有谁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生40:我来说几句,我对作者放在维纳斯身上的观点,举双手赞成,但对作者观点的迁移,持保留意见。因为维纳斯只是一个特例,美神只有一个!

师:好,精彩!现在,谁来说说开头的“空墙效应”?

生41:空墙因为残缺,因为空白,所以引发猜测和联想。就像演员常常制造虚虚实实的新闻来进行炒作,这是一个道理!

师:妙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最后再看美神一眼,把美神永远留在心中!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再一次谢谢你们!好,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

 

[米洛斯的维纳斯(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4.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7.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8.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9.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10.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