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21.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其“无所待”绝对自由的基本思想;

2、体会作者运用寓言,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理解文中重要实词与虚词的意义,能翻译全文。 

教学设想

1、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2、2、诵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说明这些道理。

3、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 简介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 简介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那些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批评家们必然缺乏与他对话的基础,更没有无端攻击他的权利。

庄子的天道观,天道作为“大宗师”,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全部思想的纲领。

庄子说“有”,但首先要认清人生的苦难和苦难的根源。既然苦酒是自己酿成的,还是要先尝一口。 

庄子说,百年大木,被割开做成“牺尊”,加以青黄之色的文饰,而不用的部分被弃于沟中,牺尊与弃木相比,美丑虽有差别,但从丧失本性来说是一样的。夏桀、盗跖与曾参、史鱼相比,行为的好坏是有差别的,然而从丧失本性来说都是一样的。但这并不是说,善恶本身没有差别,而是说,相对于天道和天人合一的本性来说,这种对立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在“失性”上是一致的。有人认为道家鼓吹无恶不作与居仁行义一样自然,一样合理,其实是莫大的误解。 

庄子接着说,丧失本性的表现有五种:一是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是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是五臭熏鼻,激扰嗅觉;四是五味浊口,败坏味觉;五是好恶迷乱人心,使性情浮动。这五者,都是生命的祸害。 

庄子批评主张纵欲的杨朱和主张禁欲的墨子,认为他们只是在欲望数量的增减上做文章,却没有考虑到二者都是不合人性的,没有考虑到还有实质上的变化,即不追逐欲望而又不扼杀欲望的“无无”境界。

                                                                                     

庄子既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也不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他知道对于天道,无论谁都应该敬畏,都不该太狂妄太自负,都不该固执于成见,师成心而自用,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否则,天道就被小的成就所遮蔽了,至言就被浮华之辞遮蔽了,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就属此类,更何况一般人呢?

三、释题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四、疏通字词,把握结构。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五、研习内容 :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 ,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巳。”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穷发之北……”

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鷃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六、理解主旨

第2课时

一、分析艺术特色

把握运用寓言,借助想象和比喻说明道理的特点

提问:

1.作者认为怎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境界?

--结尾: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2.那么怎样展开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呢?

第一段

1.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4.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

6.提问: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明确:照样讲明它们也不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第二段

1.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提问:作者再次写大鹏高飞“九万里而南”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是否是重复?

明确:大体相同,只是将“蜩与学鸠”换成了“斥鷃”。借“汤问棘”加以强调,更显说服力。

第三段

1.提问:第三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明确:所提到的宋荣子、列子,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2.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3.要求学生读后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股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

全文的最后,庄子指出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之“正”,指自然之性。“乘天地之正”,就是顺万物之性,也就是顺应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的规律。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

二、了解庄子哲学思想

1.了解庄子追求的自由境界和理想人格

这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 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个人自由自在的存在。庄子认为,这样的人也就是“无待”的“至人”“神人”“圣人”。这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桎梏之后一种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的,只能存在于想象世界里。因此,庄子的理想人格除了超越性以外,还具有某种神性。在《庄子》书中,庄子对他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境界)还有这样的表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参考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了一个神人,肌肤有若冰雪一般洁白,容态有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

(参考译文:至人神妙极了!山林焚烧而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而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撼山岳而不能使他受到伤害,狂风激起海浪而不能使他感到惊恐。这样的至人,驾着云气,骑着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庄子大宗师》)

(参考译文:古时候的真人……登高而不发抖,下水而不觉湿,入火而不觉热。)

2.庄子与《逍遥游》宣扬的思想

一方面,庄子在文中以寓言和一系列的比喻说明人世间从扶摇万里的大鹏到枪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从不知晦朔的朝菌到八千岁为春的大椿,从“御风而行”的列子到“知效一官”之士都必须“有所待”。这里的“有所待”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如大鹏要飞到南冥,必须选择海运之时,凭借旋风,也有主观因素,如宋荣子虽然“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然而“犹有未树也”。这些客观与主观因素都使人不能得到绝对自由。影响人们的自我完善与对真理的认识。庄子所得出的这种思想是十分深刻的。

另一方面,庄子又提出“无待”的思想,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作者认为只要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超乎外物的千变万化就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也不必有待于万物为助,便真正做到绝对的自由。具体表现在人身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样便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无待而逍遥了。

这种无待的思想,表现了庄子对超现实人生自由的追求,最终只能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幻想。

三、总结全文,

逍遥游是从一个神奇而迷人的故事开始的,鹏鸟海运徙于南冥,需水击三千里,扶摇上天九万里,后乃培风图南。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先用“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来说明“风”的作用,再用杯水芥舟来说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最后讽刺蜩与学鸠讥笑鹏鸟,自鸣得意的浅薄情态,并用行远更需多备粮的道理来批判蜩与学鸠的浅识。由此引发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进一步以“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及“大寿的冥灵大椿”、“众人匹之的彭祖”来喻证“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以斥鷃讥笑大鹏之志来喻证“小知不及大知”的观点。所以,那些才智可担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顺一乡的俗情,德性可投合一国之君的心意而得一国的信任的人,属小知之人,宋荣子犹然笑之。那么,宋荣子、列子就是作者充分肯定的人物吗?不是。他们虽然一个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一个是“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无所不可,逍遥自得的境界。在作者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呢?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必有所待(依靠和凭借)便能“乘天地之下,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忘我(物我不分)”的至人和无意于求功的神人和无意于求名的圣人,才能达此境界。

四、讨论问题:

“大鹏徙南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                                            1、要善于捕捉时机(大鹏选择海运之时);2、要充分利用外物(大鹏借助扶摇羊角之旋风);3、要有坚韧不拔的勇气(大鹏展翅六月方停息)。

五、朗读背诵

六、布置作业

 

[逍遥游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3.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4.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6.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

7.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8.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9.《为学》教学设计教案

10.《逍遥游》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