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培东《心声》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浅与深

发布时间:2016-2-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成都七中 刘方旭

摘 要:《心声》课例体现了肖培东老师“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观,“浅”可以理解为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过程推进、“双性”处理的“浅”,即不繁杂,不花哨,不偏不倚。“浅”的背后实际是“深”,即课文价值认识、语文能力培养、教学理念扎根、语文味道浓郁之“深”。《心声》课例中的“浅”和“深”不仅不对立,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深浅之中紧扣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的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以及肖培东老师高超的语文教学艺术。

关键词:《心声》课例 浅 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心声》一课是笔者有幸在“四川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成长与核心素养研讨会”活动中聆听到的,听课感受我想可以借用上海师大郑桂华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一堂舒服的童话课”。“舒服”和“童话”都可以是指向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语文味”,过程简单流畅,技巧不露痕迹,目标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拿捏有度,听众如坐春风,就像是在阅读一个美丽的童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平中见奇是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贯有风格,看似波澜不惊,却又解读深刻,那最后指向的生命的、人性的、社会的东西在日趋浮躁的社会里如一缕春风,涤荡心扉。

你听:那孤零零的《鸟窝》诉说着亲情的守望和消逝的童年;风雪中《山羊兹拉特》那一声“咩--”叫得无限深情;西南联大的土路上,《金岳霖先生》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走过去的孤单背影;《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上蔡元培先生语重心长地道出了“三告”;《皇帝的新装》中那些大人们无比夸张的赞美--“乖乖”……

而《心声》,我也在期待,期待那“情理之中”的感动。感动如约而至,但真没想到是黄蓓佳笔下的那片“小树林”和李京京同学的“躲”。感动之余,唏嘘不已,肖培东老师的课恰似“文似看山不喜平”,而这“不平”又是那样的精彩和发人深省!

肖培东老师曾说:“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而课堂指向又是那样的“深”。

“浅”可以肤浅地理解为教学方法上的“浅”,即不花哨,不繁琐,纯洁干净;“深”实际上又是文本解读、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深”。

钱梦龙老师曾赠与肖培东老师联语,曰:“碧波深处有奇珍”。奇珍的获得来自深海,在语文教学中那便是深读、深思、深悟、深想;在语文教学研究中,那便是深耕细作。只有这样的“深”,方得那样的“浅”。肖培东老师曾经把解读文本比作“匍匐地面行走”,不知是浅是深?浅,浅得不班门弄斧,不故弄玄虚;深,深得虔诚敬畏,字斟酌句。在深深浅浅中,李京京“躲”到了那片小树林,黄蓓佳的“心声”直抵心灵,笔者认为,《心声》课例中,“浅”和“深”的关系不仅不对立,反而是高度的和谐统一,那看似平淡的“浅”实际是相当高明的“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切入点之“浅”,文章价值、编者意图认识之“深”

面对一篇文章,老师们问得最多的便是:讲什么?怎么讲?尤其是公开课,更是不知所措。同样的问题,肖培东老师说得最多的却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编入这个单元?这篇文章、这个单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编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不是“那”?“这”便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篇的所在。

面对《心声》,肖培东老师讲“尽管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感染着每个读者”,然而“小说不只是传递感动的,小说教学也不是只让学生带着满满的感动走出课堂。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艺术特征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并且心声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单元意图、编者意图何在?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通过阅读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深化、迁移和运用,以期更加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小说阅读鉴赏,这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具体放在《心声》来讲,可以做一些这样的“浅”的思考:本文作为自读课文和其它教读课文是一样的讲法吗?李京京的孤独与杜小康的孤独有何不同?(那天安排了两堂示范课:黄蓓佳的《心声》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杜小康是《孤独之旅》中的主人公)解救有何不同?为什么要用明暗双线结构?教授本文的艺术手法是面面俱到,还是有所侧重?你读到了谁的“心声”?以什么样的主问题来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承载一堂小说自读课的思考内涵?

思考了这些问题,我们会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李京京的孤独不同于杜小康的孤独,她既承受教育的冷漠,同时又承受家庭的冷漠。家庭、学校的双重冷漠给京京提供了一个冰冷的环境,而京京于战战兢兢中勇敢地举起的那小小的手,又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渴望温暖的,都是不能被漠视的。而这不也是作者黄蓓佳的“心声”吗?此结论揭示本文思想内涵,直指冰冷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小说明暗双线的艺术结构是小说的又一大特色。李京京何以那么想读万卡的故事?又为何读得那么好?是因为那个小万卡的遭遇和自己的遭遇那么相似。明线是李京京想读课文--无情遭拒--勇敢争取--读完全文的故事,暗线则是李京京自小离开双亲--和乡下爷爷生活--离开爷爷--父母经常吵架,沦为牺牲品的生活遭遇,明暗交织,丰富了“心声”内涵:通过李京京的故事既呼唤了公平、关爱的教育,又呼唤温暖、幸福的家庭。

这些对于文本价值的思考,肖培东老师在处理上删繁就简,四两拨千斤,以一主问题“写故事的人有哪些本事?”来撬动整篇文章,将阅读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对语文的核心素养加以界定。且将“批判与发现”作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的具体内容。①

去“发现”“写故事的人有哪些本事”,去“发现”双线下的“心声”内涵,肖培东老师的课看似切入点“浅”,却是深深地扎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扎根于语文核心素养做出的“深”的思考。

二、教学方法之“浅”,培养语文能力之“深”

环节一:默读课文,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

教学方法:默读、概括、表达

“默读课文,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肖培东老师的课是这样开始的。

默读课文,概括情节,可以换个说法:读语言,用语言。读作者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

文本语言,一直是肖培东老师课堂最重要的抓手。读文本语言,一直是肖培东老师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肖培东老师讲:“读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陶冶心灵,在诵读中学会思考。以读促思,以读助悟,我想来想去,还是读书最好。”②肖培东老师的读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思维、说话能力。

你以为这是极“浅”的教学方法吗?这种方法在当下该被多媒体淘汰了吗?且看学生的回答。

第1个女同学站起来嘤嘤地说:少年李京京……(声音太小,听不清楚)

第2遍说:少年李京京想读书,她思念爷爷,后来成功读完了。(逻辑混乱)

第2 个男同学起来更是心气完无、词不达意。

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去几个回合,表达稍微流畅些,概括稍微准确些。

环节二:梳理文章的几个片段

教学方法:默读、概括、表达

环节三:读李京京朗读成功了的那个片段

教学方法:朗读(齐读、单读结合)

环节四:读了这部分后,你有何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表达

四个环节层层深入,学生通过概括、表达、朗读渐入佳境,单读、齐读交错进行,学生的思维也渐渐打开了。

你看,学生的问题如泄匣的洪水,思维的盛宴开始了:

生1:京京为何后来那么有感情?

生2:为什么京京那么想读万卡的故事?

生3:文章侧面写了什么?

生4:京京为何那么想爷爷?

生5:为什么故事的标题叫“心声”?

生6:为什么万卡不搬去爷爷那里住?

生7:程老师为什么一开始不让京京读?

……

在看似“浅”的教学方法“读”的作用下,学生的思、说、辩开始了,思维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语文的原野。

肖培东老师的这种“浅”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扎根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课程标准”,扎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维度下的。

钱梦龙老师曾评价:“这些生动的教例,似乎仅仅指向一个浅层的教法问题,其实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培东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东又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导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

即便是关于读,肖培东老师也是大师手笔--开篇默读,而且充分默读,不走过场。

默读?默读不冷场?很多老师在公开课中担心使用默读,且基本放弃较长时间的默读。

台湾教育家李玉贵曾表示在大陆上公开课很紧张,她说:“安静的课堂有它的力量。但是在大陆,我感觉大家更注重热闹的课堂、激烈的课堂、学生外显的课堂。”

默读与朗读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哪种文本适合默读?一节课的哪个时段适合默读?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合默读?肖培东老师自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在肖培东老师课堂的推进中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叶圣陶讲:“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这也是肖培东老师课那么富有“语文味”,那么过瘾的地方吧。

三、过程推进之“浅”,教学理念之“深”

教学过程推进流畅自然是肖培东老师课的又一大特点。跟时下一些课堂“精心预设”、生硬推进相比,肖培东老师更注重教学过程中修补和调整教学方向。修补和调整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于是很多老师便精心于设计“过程和方法”,殊不知鲜活的课堂是“共生”的,最高明的方法便是“教无定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生成来修补和调整教学方向尤为重要。

肖培东老师的这堂《心声》课,一来就遇到不小的挑战:开始两个学生来来便概括不好故事的情节,不仅思维能力不好,起码表达能力也不好,一个声音极小,一个不太说得清楚话。这种情况是十分浪费时间的,但肖培东老师却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答案,生硬地推动教学进程,而是循循善诱,反复引导学生调整语言、思维,给足时间,待学生概括好了再自然地推进。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浅”,不复杂,不繁杂,但却鲜活,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仁甫说:“有了‘双主体’的站立,课堂就不会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了,就会迁就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就会慢慢地欣赏,细腻地探究,从容地合作,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教学的过程。而这样的课堂才不会静悄悄、冷冰冰、硬生生、死沉沉,才会“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就会有双边、多边乃至无边的交流了,就会现场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教学事件。③

看,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在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中,当有学生念到“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的时候,肖培东老师顺势激发:京京朗读得那么好,那么成功了,今后程老师一定不会再看不起她了,她一定也会在同学们之中抬起头了,为什么京京还要想着“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呢?

此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师生的充分探究中更深层地揭示了文章要表达的旨意:心灵的愈合是暂时的,京京的孤独是长久的,能让京京躲避的还是那片小树林,可是,如果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一片片小树林,京京又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吗?“心声”呼唤社会温暖而充满爱的那片大树林!

修补调整、顺势推进,看似不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广大教师的“预设”和“急躁”中渐离渐远。

其实肖培东老师的“修补教学和调整方向”跟黄厚江老师的“语文共生教学”④有着相同的理念,即反对语文教学严重的结论化和过程的缺失,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精心“预设”的结论,教学的过程更不是推导和印证这个既写的结论,而是在修补和调整中,让人“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四、“双性”处理之“浅”,语文味道之“深”

肖培东老师的课是极富“语文味”的,这几乎是所有听课者的感受,大家非常陶醉于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语文味”中,如坐春风,如啜甘醴,然而,什么是“语文味”?不少教师又不太说得清楚。

笔者认为,肖特的“语文味”是处理好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基本特点关系的特殊表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是为其他学科正常需要的听说读写培养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和探究等各种语文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陷入困境,一种表现为,重视工具性,强调字词章句、语修逻文,而又忽视了人文性,将课文教得碎片化、肢离化,文章美感缺失,意蕴全无;另一种表现为,重视人文性,过分挖掘人文价值,过分往思想感情的“深”里教,“人文主义”像脱了疆的野马在无边际的原野上随意驰骋,让人觉得夸夸其谈,无本之木,又脱离了语文学科起码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这两种走偏的课堂都缺失“语文味”,而肖培东老师的课恰恰是处理好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好课。

教《心声》,肖培东老师非常注意思维的训练、语言的表达、文体的意识。你看,肖培东老师的几个主体环节的问题:

环节一:默读课文,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

环节二:梳理故事的几个片段。

环节三:读李京京朗读成功了的那个片段。

环节四:读了这部分后,你有何问题?

环节五:处理学生问题,重点强调“心理描写”和“双线结构”在这篇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环节六:探究京京为什么课后想要“躲”到那片小树林。

前五个问题,非常注重语文课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说文体意识这些“工具性”的一面;第六个探究环节又直指当前社会教育、家庭的深层问题,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一面。两种特性在肖培东老师的处理中不生搬硬套,不顾作玄虚,不偏不倚,和谐共生。

在听惯了各种貌似“深刻”的课后,这种小清新的“浅”怎不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

喧器过后,华灯初上,寂静来临,肖培东老师轻轻地说: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这种“浅”,却是那样“深”。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

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少点“编排剧”,多点“情景剧”,就像故事中的程老师一样,再精心的编排,也无法阻挡年幼的李京京那勇敢举起的小手;再故弄玄虚的“高深”,也无法阻挡鲜活课堂中的“共生”。愿我们以《心声》为例,在肖培东老师“浅浅”的教学艺术中,去认真插秧、认真刨地,认真耕耘,在语文课堂的土地上留下自己深深浅浅的脚印,真正收获那片属于自己的语文小树林。

参考资料:

①姜恒权《为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语文课改的或然性突破口》(《语文学习》2016年第1期)

②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③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第1次印刷)

④黄厚江《语文共生教学的提出背景及基本特点》(《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2A期,总第875期)

[浅谈肖培东《心声》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浅与深]相关文章:

1.浅谈教学中的课件

2.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差异

3.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

4.浅谈周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浅谈歌唱中的位置与方法论文

6.浅谈课堂中的教学评价论文

7.浅谈义务教育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论文

8.浅谈电子技术论文

9.心声教学课件

10.浅谈商务礼仪中的交谈与馈赠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