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终生的穷人泪--苏州园区一中肖培东教学《卖白菜》 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6-4-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肖培东

终于冷了,苏州的天灰沉沉的,就更像冬天了。

太阳好像出来过,薄薄的,很快就急闪闪地遁去,没有风,寒气却真实地包裹你。这样的天,上《卖白菜》是最好的了,我站在苏州园区一中的报告厅前,仿佛就是置身在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间。

1

“都读过莫言的文章了,你来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

我大多数的课都是这样进入的,我很少有导语,不是不用,而是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大家都知道要学习的篇目了,再来说一番煽情力十足的导语引入课题,我觉得怪怪的。简洁些吧,就像那颗鲜嫩、洁白的白菜,在清冽的寒风中,只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开始支支吾吾地说:“写的是莫言和母亲去卖白菜的故事。”

简单如此,对也对,但多少你得有点血肉吧。

“概括不等于血肉全无,文章必要的情节还是要有个一二三的,你重新来说说那个冬天的故事,好吗?”

男生想了一下,低着头,嘴里嗫嚅无声,然后,他摇摇头,说不会。

刚一上课就遇险了,这才刚开始。

“好,那你先坐下,认真听听你后面的女同学是怎么回答的。”我拍拍他的肩,动作中隐隐有一种力量,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感知到这种期待。

“1967年的冬天,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在卖菜过程中,一个老太太特别挑剔,撕扯着白菜,莫言很生气,算账的时候就多算了她一毛钱,后来,老太太把菜退了回来,母亲感到很丢脸,第一次流下了悲伤的眼泪。”女孩说得比较完整。我注意到她说话中一会“莫言”一会“我”,可能也在犹豫“我”是不是“莫言”。

小说还是散文?莫言也没说清。也许这不重要,只要你用心进入了这个故事,你就是那个12岁的“我”。

“你看,这女同学说的就比较好,你想想,她是怎么说出《卖白菜》的故事梗概的?”我转过身来,又一次问先前的男生。

“她是把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都大约地说了出来。”男孩依旧低头,但眼睛里不再黯淡。

“对的,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学会了概括,读书,要做个有心人。来,我们一次来说说那个遥远的冬天发生的故事。1967年的冬天……”

男孩竟然很主动地跟着我说,那个寒荒的冬天仿佛就在窗外。

2

我读了无数次《卖白菜》,我找到了好多个教学的切入点,比如母子话语中的省略号,比如那多次闪烁的泪花,比如“最坏的事情”,比如就那标题“卖白菜”,比如最后一句“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等等。它们都能很巧妙地剖开文本教学的切口,引导我们走进文章深处,去感知,去思索。

可是,我还是喜欢这最朴素的提问:“那个严寒的冬天,那段沉痛的往事,我读读都觉得内心感慨感动,很多语段,老师是一读再读。字字句句都是那个冬天的泪,令人不忍卒读。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一读再读的语段会是哪个?”

走进这篇文章深处,走进那个悲戚的冬天,我们实在有太多感动。学生一定也会有。那么,就从我们的阅读感受走起,路,从来都是要你们的双脚踏出。

“老师,我觉得会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里写出了母亲的坚强,其实她也舍不得。”

“其实文章第一段,我就觉得很感动,母亲心事重重,内心焦虑纠结,写得很感动。”

“母亲和我的对话,要决定去卖白菜的对话。”

孩子们迅速走到了文章的开头部分,确实,那是让人热泪潸然的文字。

“那就认真地读读这部分。”

一位同学读了,很快速,母亲的疾苦愁悲都在这样的语调中蒸发了。

“同学们想想,写母亲内心的愁苦,应该怎么读?”

“读得慢一点,忧伤一点。”

这样,课堂上传来了那个冬天最悲戚的声音,孩子们很努力。

“我觉得回忆那第三棵白菜的种植过程很感动,写出了我对白菜的热爱与珍惜。”

“母亲打我一巴掌,然后我哭了,母亲温暖说话的部分也很感动。”

“老太太撕扯白菜,你会很细致地读,写出了我对白菜的心疼。”

“最后我和母亲流泪了,尤其母亲的流泪,我读了特别感动。”

……

慢慢的,《卖白菜》里最感动的语段都如一棵棵白菜一样站到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学生们猜着我的阅读感动,其实也在搜寻着这篇文章最摧人泪下的情节。

我们读着,不做深究,文章却在不知不觉中重温了一遍。

课堂上,当我学会退了,学生就懂得站了出来。不要遮挡他们的阳光,你只要给他们开上一扇窗,他们就能试着灿烂。

3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找出来的这些个语段,都是--?”

“细节描写!”角落里,好多个声音传来。

“这就是这篇文章打动我们心灵的原因之一,细腻的细节描写,让那个冬天的故事那些挣扎在冬天的人物都鲜活生动了起来,有着很强的感染力。那你们再想想,这些细节描写又都写出了什么?”

课堂的推进还是很自然,我已经充分进入了那个冬天,孩子们,你们呢?

“温暖。我觉得这些细节都写出那个冬天的温暖。”

“哦?你能具体说说吗?”

女孩子继续说,声音不高:“从我们卖白菜的过程中,母亲打我一巴掌,后来又安抚我,我觉得他们很温暖。”

“是的,很多细节我们都可以这样感受到。你呢,你有什么发现?”

“都写出了爱!我爱这些白菜,母亲也很爱我。卖白菜的时候那种痛苦,其实都是爱。”男孩说得很真诚,声音还是低,他们都像冬天里最弱小的白菜,但细微的声音里有他们的理解。

“都写出了那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吹来,感到特别可怜,我们卖白菜,很不容易。”

这个问题,我是想归结到“穷”,穷苦,不错,这些细节,无论是开始母亲的愁苦,还是我对白菜的恋恋不舍,还是一路上的风吹地冻,老太太的计较不宽容,以及最后母亲忧伤的哭泣,我读到最深的是那个时代的“穷”,那个时代的“苦”。实在是太苦了,实在是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的孩子,是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个物资严重匮乏、那个处处饥荒的年代的。

但学生没有就说“穷”,而是说了“温暖”说了“爱”,我觉得也是很好的理解。读书,就是读出自己的感受,慢慢地,深入文本的骨髓与血液,触摸文字的灵魂。

“是的,寒冷,寒风,卖白菜,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我慢了下来,等待着。

“穷!”“苦!”声音流淌出来,汇成一道水流,这寒荒的冬天,穷苦成哽咽。

“是的,极其的穷,可怜的苦。”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穷”字,这个字写得也很可怜,笔画瘦弱,“也正是这凄惨的穷苦,爱与温暖就显得极其可贵,温暖一个珍爱白菜的孩子,疼爱一棵即将离去的白菜,是爱,是心,背后也都能感受‘我’家的穷,母亲的苦!”

开始朝向我的教学思路了。

“我们一起读读文章开始部分,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我家的穷?”

“写母亲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那几个‘时而’,写母亲锁定白菜的眼神,还有母子的对话。”

“那你觉得这些时而的句子去掉可以吗?”“直接写目光‘锁定’白菜,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很不符合常理,可是就能写出我家的穷?”我慢慢追问,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读尽那个冬天无限穷苦。

“数量词,我们都种了104棵白菜,卖了101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这个孩子的发现,最让我感动。我们能记得我们吃过的白菜吗?

“我们说话中的省略号,断断续续的,还有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

“这个‘只剩下’,这个‘说好了’,我觉得也能读出我家特别的穷,我对白菜很不舍。”

真穷,还有哪个地方也能写穷?

“母亲打我一巴掌,一棵白菜掉地上,母亲打了孩子,孩子甚至觉得是闯大祸。”

“母亲摘下三棵白菜,写得很难受,心疼。”

“那个老太太也很穷,她手帕脏,点钱是一张张的,还有手指是枯柴。老太太也是一个很可怜的穷人,穷了才会这样计较。”

……

“穷”尽,“穷”形“尽”相,穷的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人性的促狭。

4

穷苦以外,我们还可以清晰地读到,这些不同语段里的细节描写多与“泪”有关。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涌”,“我”的悲伤多浓多重。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穷苦的母亲,内心无比坚强。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摘了下来。多么伤心多么无奈的痛。

去集市的路上,白菜跌落在水沟里。闯大祸了,母亲打了我一巴掌,我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而到了文章最后,母亲的白菜因我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而被退了回来,这时,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用一种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责备我,母子俩更是留下辛酸的热泪。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让我永远沉痛的眼泪。

可以说,沾在白菜上的不仅是母亲等人的汗水,更有他们的血泪。《卖白菜》,浸润在血泪中的那个冬天的往事,怎么读都是眼泪。

“读读这些眼泪的文字,想想,这沾在白菜上,融进冬天的风雪里的眼泪,除了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穷,还能写出什么?”

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泪”字。

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开始亲吻眼泪。

“泪中有母亲的爱,有我对白菜的爱。”我写上一个“爱”字。

“泪,母亲对我的失望。”

“母亲的失望源自什么?”我追问一句。

“因为我对老太太做了不诚实的事情,多算了一毛钱,这是很丢脸的。”

“也就是说,母亲用眼泪教育了我,不能多算别人一毛钱。”我说着,又写了一个“教”,眼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泪水,说明母亲做人是讲诚信的。”我写了一个“诚”字。

“流泪,说明母亲做人很有尊严。”

我写了一个“尊”字,说:“穷不失去诚信,苦不丢失自尊,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第一次流泪,也说明在穷苦的环境下母亲很坚强。”

……

母亲的泪水,是爱,是坚强,是诚信,是尊严,是教育,是善良……母亲,用眼泪告诉我们怎么做人!我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样,“穷”“人”“泪”三个最大的字闪耀在黑板上:“所以,这是一篇写穷人的文章,也是一篇写在穷的年代里怎么做人的文章,而这一切,都在白菜上,更在泪水中。”

5

我们再来读读文章最感人的让我一辈子忘却不了的镜头。读读他们母子在冬天的寒风中落下的热泪。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

读段话中,我说的“我……”这个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你们来补充补充。

“娘,我错了!”

“娘,我不该这样多算一毛钱!”

“娘,我只是气不过那个老太太,她太过分了。”

“娘,你别生气,娘!”

莫言写文章,该详则详,能略则略,该忍则忍,我们读书,更要进入那个冬天,心,只有在文字里浮沉,我们才能读懂“穷”“人”“泪”!

“我的心猛地网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句话中“最坏的事情”是什么?还有比这更坏的事情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冬天,我们要走到心灵深处。

“在母亲眼里,丢失诚信,失去自尊,才是最坏的事情!”

人!

穷人!

“没有什么能毁灭你的灵魂,包括贫穷。”简奥斯汀说。生活也许会给我们穷苦,但只要有爱,有善,有诚信,有自尊,有坚强,有宽容,我们都能像那株在漫漫风雪中站立的小白菜一样,活出生命的气味来。

“你看看它,你看看它……”母亲守望的不正是苦寒日子里最不能泯灭的希望吗?

沾满穷人泪的白菜呀,你摇曳着谁的心!

课堂戛然而止。

窗外依旧冬天,可远远的天际,一线亮色正顽强地刺穿那片苍茫……

[铭记终生的穷人泪--苏州园区一中肖培东教学《卖白菜》 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关于卖白菜教案

2.日记教学实录

3.《穷人》教学课件设计

4.《穷人》教学课件

5.《穷人》教学课件实录

6.穷人教学课件

7.劝学教案教学实录

8.议论文结构教学实录

9.《木兰诗》教学实录

10.议论文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