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教学设计(之三)(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9-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背影》公开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体会朴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体味字里行间洋溢的亲情。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体会朴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体味字里行间洋溢的亲情。

学习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五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一场家庭变故。本文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环境下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二、找背影,理清文章线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完成下列任务:

请为下列四幅图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并为每幅图配上一个标题。

(A)                (B)                 (C)                  (D)

D---B---C----A  (是根据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D惦记背影   B刻画背影   C惜别背影    A再现背影

三、读背影,理解父子深情。

(一)父亲的关怀爱护之情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你读到了什么?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3.朗读第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父亲背影的?品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父亲的语言。

①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  进去吧,里面没人。

小结:父亲的话虽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深刻的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二)儿子的理解感念之情

有人说,把背影的主题确定为仅仅是“父爱”,是浅层的、表面的。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析背影,了解特定写作背景。

父亲的背影,“我”肯定不是第一次看到,对这个熟悉的背影,为什么车站送行看到的背影令“我”如此感动呢?

特定的家庭境遇: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亏空借钱,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特定的社会环境: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教师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五、真情告白,理解父亲。

青春年少的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的爱。

板书设计

背   影

朱自清

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  (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

 

《背影》公开课教后反思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背影》这篇经典的散文被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这一单元的主题为“至爱亲情”。无疑,“亲情说”的主题是编者选文的标准。本文以“背影”为题,以“背影”为叙事线索,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依据这个主题,我上课是这样设计的:一、找背影,理清文章的线索。这部分教学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四幅与文中背影出现的背景有关的图画,让学生排序,并为图配上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判断文体,从而去理解散文这种文体浓烈的抒情性,进而去体会背影中包含的父子深情。此环节教学比较顺利。二、读背影,理解父子深情。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其中第二次的实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最感人至深,所以作者细针密线、浓墨重彩地进行了刻画,从父亲的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动作等描写,来抒发父亲的舐犊之情。我让学生先朗读,再找出令人感动的语句研读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被年老体衰、走路蹒跚、老境颓唐的父亲艰难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行为深受感动。从而感受到父爱子的深情。这是父亲的行为关爱,我顺势提问除此以外父亲对“我”的关爱还表现在什么方面,自然过渡到父亲饱含深情的质朴语言教学上来。由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对父母关爱的漠然,所以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说的肤浅、空洞、概括,理解的还不够到位。至于儿子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认同、愧疚感念的子对父的情感,文中的二次自责和三次流泪可以看出来,但教学过程中学生找不全,对流泪情感的逐层加深理解的还不透彻。三、析背影,理解特定背景下的父子情。本文所写的背影是特定的家境,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人物状态。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家产、亏空借钱,祸不单行的惨淡家境;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朝不保夕、谋事艰难、生活困顿,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愁云。即使是在老境颓唐、生活绝望地双重打击下,父亲也能一心为儿子着想、悉心照顾儿子,这比顺境中所做的一切更难能可贵。设计次环节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特定背景下人物所做平常之事的伟大之处。进而加深对亲情的理解、体验。学生由于基本没有这样的经历,再加上平时对父母关爱的习以为常,所以谈得不深,讲得不透,只是略知父亲的不容易而已。

总之,这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能完成,但总觉得按照“亲情说”主题设计教学,落俗而无创新,对主题挖掘的不深,未读出“背影”新时代的意义。研讨过程中,罗老师提出,背影也可理解是父子的和解,是作者借离别之愁酒,浇心中之块垒,是作者理解父亲,走进父亲心灵的思想碰撞,灵魂交流,重塑父亲在自己心中形象和一次新审视的判断,是儿子为父亲乃至于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像父亲一样的贫困潦倒的知识分子画像,寻求心灵的慰藉。抑或背影是一场现实的“生离”(第三次背影)即将的“死别”(第四次背影)的人生经历,背影是一段留不住的时光,是一个终将逝去的生命,所以不必挽留,却要好好珍惜时光,珍爱生命。倘若能从这些方面来解读背影,无疑是对本课主题的的高见,赋予了背影新时代的意义。罗老师的独到点拨,使我受益匪浅,期待下次公开课能在主题挖掘,文本深入理解,教学设计创新方面苦下功夫,争取上出出彩的公开课。

 

谭义专

[背影 教学设计(之三)(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2.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背影》说课稿

4.《背影》课件

5.《背影》的课件

6.朱自清的背影

7.语文背影课件

8.背影教案课件

9.军训日记之三部曲

10.课文背影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