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8-2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②培养诵读的能力;

③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

④品味本文作为一篇书信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预习,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把一些重点的文言词句以及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②堂上听录音,小组讨论交流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及不能理解的地方;

③讨论与探究,学习“借景传情”和“借景寄意”的手法以及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②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鉴赏课文描写冬夜和春景的文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2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疏通文段,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品味、鉴赏课文描写冬夜和春景的文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背诵王维的《山居秋暝》,用这首诗导入本课的学习。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诗作曾这样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看看这篇书信体的散文其艺术风格又是怎样的。

二、解题及体裁解说

山中:诗人所在地位置;自己的隐居生活。

书:一种应用文体。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与……书”、“答……书”、“答……书”。如《报任安书》及本单元的一些课题。

(先由学生回答,并阅读48页“点击链接”中关于“书信”的知识)

三、听课文朗读并正音

猥不敢相烦    憩感配寺    饭讫    辋水沦涟   夜舂   多思曩昔     

玄灞    轻鯈出水    仄径    麦陇朝雊      青皋      黄蘗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五、课文文言字词讨论交流

昨天布置同学回去预习课文,要求同学翻译课文,并且把自己认为的重点的字词句以及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现在就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由学生分段明确各段的文言字词句。

以下是教师预先归纳出的每段要注意的文言字词句。

第一段: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现在接近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我不敢打扰你,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词类活用:近腊月下: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与山僧饭讫而去: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古今异义:景气和畅:古义:气候;今义:经济繁荣、兴旺

特殊句式:憩感配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第二段: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归途中)北行涉过灞水,清朗的月亮照着城郭。在夜间登上华子冈,只见辋水的波澜随着月光上下荡漾。还有远山上的火光在树林间忽明忽暗。还可以听到从深深的小巷里传出豹子叫似的犬吠声。村中在夜晚的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手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词类活用:夜登华子冈、村墟夜舂:名词作状语

步仄径: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明灭林外、步仄径(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第三段: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待到来年春季,青草树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就可以观赏了,白鲦浮出水面,白鸥展翅飞翔,水露润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野鸡鸣叫,这美丽的景色不久就会有了。倘或你能跟从我一起来游赏吗?不是你天性高洁超尘的话,怎么能拿(用)这不急的事情来邀请你呢?然而这其中确实有浓郁的情趣啊。不要忘了!托运送黄蘗的人顺便带信给你,不一一详述。山中人王维说。

词类活用:露湿青皋:使动用法,使……润湿

麦陇朝雊:名词作动词,野鸡鸣叫

古今异义:非子天机清妙者:古义:天性;今义:上天的秘密,机密

特别注意,本课的“相”的用法。文中出现了三次,共2种用法,一为动作偏指一方,译为“我、你、他”;另一为“互相”。

六、再次播放配乐朗诵,学生对照自身不足,集体诵读全文。

七、课堂巩固

完成《学习与评价》29-30页的1-4题、6、7题

八、作业:

1、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写这些景物?

2、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完成学案里第一大题的练习,巩固上节课的文言知识。

二、讨论与探究

(一)提问:假如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王维此信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学生可能绝大多数说应邀,两个理由:山中的美景、朋友的深情。可能会有学生说不应邀,因为他要忙于考试啊,他对官场还寄予希望,两人是有不同的。所以,裴迪也可能不来。

教师点拨:两人的情谊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深厚情意的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于两人有相投的志趣,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领悟。文中裴迪“天机清妙”可找到显证,教师可适当介绍王维与裴迪的交往情况。(二人心志相投,有诗为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裴迪今存诗28首,都是同王维的赠答、同咏之作,王维集中与裴迪的赠答、同咏之作达30余篇,数量超过王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

(二)那么故山一带有怎样的美景?请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文中作者描写了那几幅景象?

第二段: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冬夜图

第三段: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春日图

(三)比较阅读

两段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意境、情感,完成下表。

时间 冬夜图 春日图

描写手法 以动衬静,以声写静,

绘声绘色

实写 动静结合

虚写

意境

寂静而清幽 

轻快、生机勃勃

情感 体现王维内心的静谧澄澈;

高兴,沉浸在对美景的欣赏中;

寂寞、遗憾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来春和朋友同游的热切期待

1、先填写时间一栏

2、分析“冬夜图”

(1)请学生来描述(学生可能从光线、色彩、明暗、有声无声、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说)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这幅图:

冬夜图:

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清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然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楚可辨。

(3)展示“冬夜图”,这幅图有没有画出王维文中要想表达的意境?(让学生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总结意境特征及表现手法:冷寂清幽、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完成冬夜图中的描写手法与意境栏)

(4)这样的冬夜景,你觉得美吗?为何这样冷寂清幽的冬夜美景在王维眼中是优美动人的?

(情感分析)

(体现王维内心的静谧澄澈:王维对佛教和禅学的极大崇拜,禅宗思想对其诗文感情格调的影响。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笔下冬日寒夜景物的清幽冷寂或许正是作者内心禅意的表现,也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王维,字摩诘,名与字来源于佛经。)

除了这些,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还读出了王维怎样的心情? 

(高兴,沉浸在对美景的欣赏中--对山水田园生活的享受;寂寞、遗憾,“良辰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想邀朋友同来 )

看来,写景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在写景中给予了如此复杂的感情,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叫--借景传(抒)情

(完成冬夜图中情感栏的填写)

3、分析“春日图”

(1)一起来朗读一遍这段文字,思考这幅图所描绘的景物突出了什么特征?学生结合文句分析总结,突出几个重点词:蔓、轻、矫、湿

是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不是,是想象的、虚写)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这幅图:

春日图:

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

(3)总结意境特征及表现手法:轻快、生机勃勃;动静结合,虚写(完成春日图中的描写手法与意境栏)

(4)为什么还要在信中写这幅图景?是否也包含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春和朋友同游的热切期待)

(完成春日图中情感栏的填写)

情感栏的填写与4的问题相结合来完成。

4.作为一封书信,作者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邀请裴迪同游“故山”,但前面我们提到王维与裴迪是好友,按我们自身的习惯,既然是好友,就当直来直去,何必绕弯子呢?我想你裴迪了,我希望你能与我一起欣赏“殊可过”之“故山”风景,直书“故山景美,速来共赏”即可。但为什么王维却写了那么多景呢?

阅读35页“单元导语”:在古人看来,书信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书信那信笔抒写、情真意切、长短随意、舒卷自如的文体特征,具有一种独特的灵性之美。唐宋时期的书信体散文抒发了一股源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用轻灵婉转的笔调营造出一种近乎小品的格调。

作者写景是为了让“山中”美景与美好的生活,借助这封信传给自己朋友,并且想让朋友也来共享”情怀”。在此同时,也有对朋友的邀请之意。作者还通过写景来表现一种闲适山水之情及追求一种田园的生活。所有这些都表现作者借景抒情或借景传情的特点。

另外,文中“然是中有深趣矣”的“深趣”“深趣”一词能反映作者内心。春景中自然万物均生动活泼,自由伸展着自我,那份闲适使作者极想与其融为一体。欣赏美景,观照心灵,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此外,热爱大自然,也是作者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王维在景物中寄予了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

三、全班再次朗读全文。

四、小结:

这虽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五、作业

假如你是裴迪,请你就“是否接受邀请”写一封信回复王维,字数2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景                                           情

冬夜图:以动衬静,以声写静,                       作者内心的静谧

绘声绘色                  寂静而清幽      寂寞、遗憾

实写                                      对朋友的思念

春日图:动静结合                                   对大自然的热爱

虚写                    轻快、生机勃勃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朋友同游的热切期待

借景抒情

 

赖以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及注释

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文言文及翻译

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及翻译

4.《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及译文

5.《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注释

6.文言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注释

7.文言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赏析

8.

9.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参考

10.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