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教案

发布时间:2016-3-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理解全文精妙的语言运用。

3.理解文中老师的话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全文精妙的语言运用。(重点)

2.理解文中老师的话的内涵。(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你曾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呼唤过飞翔的海鸥;或许,你也曾像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于漪老师的少年时代,用真情去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吧!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曾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和杨浦中学任语文教师,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书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2.朗读全文,掌握重点字音。

涟漪(yī)   雨晦(huì)    浩淼(miǎo)

绚丽(xuàn) 雕镂(lòu) 离骚(sāo)

婵娟(chán) 镌刻(juān) 橙色(chéng)

橘子(jú) 慷慨(kāng kǎi) 徜徉(cháng yáng)

3.解释词语。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凝注:凝聚,凝结。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滋味,有兴趣。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地教导。

4.初读课文,说说题目中的“依依”是什么意思?

明确:“依依”有两个意思: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二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 往事对“我”的影响

小时候读《评注图像水浒传》 ①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 ②

③ 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

听老师讲田汉的《南归》 ④

明确:①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②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浓浓郁郁;③听国文老师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2.作者记叙的这几件往事,为什么称之为“依依”呢?

明确:这是一篇回忆童年学习的文章,脉络明晰,内容清楚。先是观画。挂在家中并不特别的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中的插图。儿童时期是最好奇、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如果人的记忆是一张白纸,童年时期就是刚刚书写的那几笔,待老来恐怕就是重重叠叠写满了字的纸了,不但不明晰,而且还十分混乱了。这种场景置换,是一般人们所共有的通觉,即使没有家乡的焦山先入为主,通过文字也会“设计”想象出自己心中的水泊梁山的。第二件事是读诗。诗,从来就是启蒙的最好读物,特别是过去人读诗,懂与不懂先放置一边,先熟读成诵,今日不懂,明日不懂,忽有一瞬,豁然开朗。此种方法,也有其合理因素。“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的儿童是幸福的,在诗中长大的儿童必不同于在不适于儿童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作者乃一佐证也。最后是听课。一国粹,一新派,汇合到学生处也算是相得益彰了。各种风格的老师,各有所长的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财富。老师给予了知识,老师更给了兴趣,各种兴趣有时比某种知识更为重要。

(二)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反复诵读和体会,阅读课文,画出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写得美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明确:“搜索枯肠”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与后面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文中写的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2)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明确: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地描写出来了,赞美了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激情。

(3)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明确:这段文字写作者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的情景,年龄增长后重读《水浒传》的体会反衬小时候读《水浒传》时形象之鲜明。

(三)重点理解

1.怎样理解课文中老师“谆谆教导”这番话?

明确:这是老师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也是作者深为受益的经验之谈,大概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这样告诫过他们的学生。“人微言轻”,你未必听得进去,但愿作者“金口玉言”,使你能够听之信之。课文仅是例子,例子当然不会多,薄薄的小册子,怎够供给正在生长、发育的你,况且课文怎能尽收天下大好文章,一把尺子怎能衡量众多学子的个人所爱。以唐诗、宋词为每日之早餐,以优秀时文为每日之正餐,以思考为每日之晚餐,以精粹古文为每周的调剂改善,以大部头的书籍为节假日盛餐,以快速浏览为每日之点心。

2.作者的读书感受给你哪些借鉴?

明确:读书要形象思维,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也就是说将文字置换为形象,让其在自己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读书要入其境,要感同身受,如能凭吊式地置身其中那就会有一番课堂得不到的收获。不要游离于作品之外,要同作者同喜同悲。读书要多背诵,特别优秀的古诗文,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以上所说皆起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你勤奋,兴趣使你拥有激情。培养兴趣,最为重要。

四、课外拓展

往事悠悠,总是令人难忘,特别是童年时期,使人终生回味。有位同学谱写了一首童谣,请你补出童谣中空缺的内容。

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童年是一枚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上;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森林里。

答案示例:假如童年是一朵花儿,它愿意开放在浪漫的花园里;假如童年是一尾鱼儿,它希望畅游在自由的河流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的选材特点。

2.明确本文的结构特点。

3.学习本文中有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1.明确本文的结构特点。(重点)

2.学习本文中有效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做人。她正直,敏捷,纯粹,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这是语文教育界对她的一致评价,她之所以从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和她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往事依依》中,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写的“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这句话。

二、自主预习

作者是怎样把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明确: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三、合作探究

(一)结构特点

课文前后多处照应,请结合全文内容,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照应的,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如第一段和第七段结尾相互照应,首段扣题是为了引出下文,末尾点题是为了深化主题。又如第三段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第五段进一步讲“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强调了读好书能启迪心智,指点做人。再如用词,课文每段都有相应的词和“往事”相扣,第二段至五段每段都有相应的词语与“依依”相扣。这既是结构安排的需要,更是内容充实、突出主题的需要。

(二)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课文通过“我”对初中学生生涯中一些萦绕于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三)写作借鉴

1.纵观全文,会发现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是精当、要言不烦。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具体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文学的激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喜教白话文的国文老师;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外,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我”读了辛词每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学生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2.小组讨论:除了选材精当之外,本文还有哪些写作特色值得我们学习?

明确:写作中要巧用材料,抒发真情实感。具体方法有:

(1)说真话,抒真情。善于抒写自己的感受。本文开头有感而发,中间边回忆,边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结尾由事入理,抒发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2)材料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回忆性的文章要对材料进行整合处理,详略先后,均应服务于文章中心。

(3)注重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描写成功与否,不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四、课外拓展

名人读书的故事有很多,请你写出一两个来与大家分享。

示例: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孙康映雪苦读:晋代有一个人叫孙康,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终成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往事依依》教案]相关文章:

1.《往事依依》优秀教案

2.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3.《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4.往事依依的读后感

5.于漪《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6.往事依依的阅读题及答案

7.往事依依的优秀读后感

8.往事依依读后感700字

9.往事依依阅读答案【参考】

10.依依惜别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