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本,润泽生命--重读祝福所引发的思考(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9-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教育硕士  毛秀霞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教材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学生不断获得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语文在这方面尤其任重道远。基于中学语文教育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和其对素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标颁布之后,中学语文教育界日益达成共识:要还中学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以文学和人文的内容为核心,重树中学语文教育的情感陶冶,人格提升,心灵表达等方面的旗帜。

我们在顺应此呼唤的同时,是否应该对经过了思想政治和艺术的层层筛选方得以选入建国后中学语文历届教材的经典篇目,对从严格强调自思想政治角度解读文本的樊笼下得以解脱的文本,作以全新的人文性的阐释呢?是否只有如此,才更合乎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呢?

《祝福》就是建国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则经典篇目。它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题目最初定为《祥林嫂》,后改为《祝福》。建国以来教材教参对此文本所作的主题解读定位于反封建的层面,与之相应,语文教师们在讲授此课时常常会遵循着教学大纲之总体规定,力图在学生心中树立鄙弃封建礼教的意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捂,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而让学生在欣赏作品艺术美的同时,也经受了一次思想政治的熏陶。这是前些年此文本所带来的社会意义。

西方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产生便属于了读者,对其文本意义的阐释会因人因时代而异,有多种解读性。时至今日,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是否可以打破以往对其主题解读的定论,再去深入到文本之中,重新认识鲁迅先生到底要借此小说告诉我们什么呢?

是的,祥林嫂的悲剧确实是社会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历年来的研究都把它归结为面目可憎的封建礼教,对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的探讨,不外是鲁四老爷和鲁镇上的人们之流。当然这无有疑义,但我们仅仅告诉我们的学生这些吗?难道仅仅让他们意识到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的可憎,并为现而今封建制度的已被推翻而庆幸,为鲁镇上人们的愚弱而悲愤,为祥林嫂不幸的命运而惋叹麽?我总觉得,这些似乎都还不够。鲁迅先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这编小说应该承载了他较前人理解的更为原重的思想,这思想之中应凝含了他深沉的悲哀和叹息,这种悲哀这种叹息还应让学生认识、了解,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由此,我们应该在前人所定论的主题和文本意义的解读上再去问个为什么:为什么祥林嫂会被折磨以致悲惨的死去?鲁镇上的人们为何会如此对待她?

她和他们素无冤仇,而她又是如此勤劳纯朴善良本分的一个女性,为何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以至于最终丢失了自己生存下去的所有依靠而悲惨地死去呢?当然,这其中可以看出封建礼教思想的摧残,可如此面目可憎的封建礼教思想为何在辛亥革命之后,封建帝制已被推翻了的农村社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并内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而借刀杀人呢?这些应该是蕴涵于作品文本的更为深层的意义。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鲁迅先生于1918年写的《坟-我之节烈观》中的一段话,“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不节烈的人,便生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名主的虐待。”这一席话,能否让我们找到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呢?祥林嫂不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那种“不节烈的人”麽?而在《祝福》一文出现的与祥林嫂有直接关系的所有人,不就正是组成了一个“杀人团”,集体把祥林嫂推向了绝境麽?祥林嫂是不幸的,首先表现为“天灾,”因其命运的不好而使其承担了两次丧夫和失子之痛。如果把此称作祥林嫂“落了井”的话,则作品中的卫老婆子、堂伯、婆婆、鲁四老爷、柳妈及鲁镇上的男女老少又有谁没向祥林嫂落井之后又投下石块了呢?鲁迅曾记述一个不守节的寡妇的记载,说她再嫁之后,世人个个唾骂,做了乞丐,也竟求乞无门,终于惨苦不堪地死了(《坟、我之节烈观》)由此了看出祥林嫂是在整个社会舆论的压迫打击之下死去的。在这里,似乎已揭示了鲁迅先生之所以创作如《祝福》之类小说的真实意图和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历史、社会背景。 

我们可以从此入手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讨为什么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会是那样,并与今日社会中的人作比较,看其仍否具有现实意义。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先生那样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先生那样执著而又犀利。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曾努力地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力图在其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鲁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国民性的卑怯是深恶痛绝的。我们从《祝福》这篇小说,从对祥林嫂死因的探讨中,是否也可看出国民性的卑怯和民族心理性格方面所形成的种种病态呢?

鲁迅先生说“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在当代著名思想家黎

鸣先生的《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一书中也指出“中国人向来讲‘礼’而不讲‘理’”,此“礼”既是鲁迅先生所言的“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而中国人历来讲“礼”,既讲究尊卑贵贱,对女人而言,即讲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不讲“理”,不讲真理,不讲是非真假,因果曲直。这是孔夫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病态之一。而这种病态不正在《祝福》一文中与祥林嫂有关的所有鲁镇上的人们身上有所体现了麽?

首先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有权支配祥林嫂的自由,故其在祥林嫂逃出家后又强制将  其带回家中并逼其改嫁,以获个人私利。如果说婆婆的举动如鲁四所默认的那样合乎封建礼教的规范,可她在用“礼”的原则行使其家长制权威的同时,又逼祥林嫂突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对妇女的贞节要求逼其改嫁,这岂不是在用“礼”作幌子行使其不讲道理           的举措麽?一套“礼”论,两种用法,出发点是满足个人的私利,真是又虚伪,又不讲理。

其次是鲁四。祥林嫂初到鲁家,鲁四老爷就厌恶她是个寡妇,他是依“礼”而表态,可又有何道理可循呢?祥林嫂之成为寡妇,原本已很不幸,却又因此而受人厌弃,实在是毫无道理可言。祥后来被逼改嫁,却又遭人生之大不幸,更是该成了一个让人同情的角色,可她非但得不到几乎无人性的鲁四的同情,反而更受其鄙弃,视之为伤风败俗的另类,不以常人应受到的起码的尊重待之,实在是更无道理可言,可他却似乎在严格守着早已浸透心中的毒素--封建礼教的支配行事。而其在文中不多却粗鲁谩骂的言辞,更与其书房中所挂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相矛盾,可见其道学的虚伪。以至最后在不能奴役了祥林嫂之后,又将其赶出家门,甚至闻知其死讯了之后,还因其死可能会干犯祝福,既会犯“礼”而大骂其为“谬种”,孰不知鲁四老爷之流有选择自己正常死亡时刻之能耐乎?真是讲“礼”过分,不讲理至极。

再如鲁镇上的人们。年年祝福时节,女人用在水里浸得通红的臂膊辛勤地劳作着以准备福礼,而五更天拜福神的却只限于男人,循的是“男尊女卑”“之礼”,可道理何在?祥林嫂在经受了人生之路上的极大打击之后又回鲁镇,做活依然勤快,为人依然和善,但为何鲁镇上的人们在仍叫她祥林嫂的同时,音调会和先前不同,而笑容也冷冷的了呢?是因为祥林嫂犯了什么错吗?改嫁如若冲犯了所谓的“礼”的话,但也并非出于祥林嫂之本愿,她是被逼的,并且为此她还进行了大反抗。再度成为寡妇,可同第一次一样,又岂能是她的错?同时,她还要为此人生之巨挫承受极大的痛苦。她有什么错?又有何理由得到人们的鄙弃呢?真是让人从“理”的方面找不出原由来,而鲁镇上人们在表示自己对人事的态度时似乎都是只看结果,不讲原因的。         

柳妈的关于“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的说法,正是指责祥林嫂不做烈女子而失了节,其违背了“礼”,可此“礼”的制定又有何道理呢?真是荒谬至极。后来她又从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生发开去的一段议论,又给鲁镇上那些幸灾乐祸的无聊的男女老少以讽刺挖苦祥林嫂的新话题,仅仅因为他们以“礼”之规则衡量祥林嫂之失节不合“礼”,而不去讲祥林嫂本人也是不愿违“礼”的,而是为其婆婆所逼,伤疤正是其反抗的结果,但没有人在格守“礼”的同时去从因果道理的角度指责祥林嫂的婆婆,而把所有的讽刺集于祥林嫂一身,又有何道理可言?

祥林嫂自在鲁家出现,既为一个带孝的年青寡妇,她对生活无别的要求,只求“现世”能允许她恪守 “从一而终”的封建信条,“祝福”时有资格端端福礼而已。所以她第一次到鲁家做佣工时,从不计较繁重的劳动,也不计较“食物”的好坏,并且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笑影”,而这笑影正是她做了封建贞操观念的牺牲品不自觉的麻木表现,正是其盲目崇拜封建神权而不悟的反映,正是其做了奴隶而不醒的流露。假如此种生活不受破坏,她也会老老实实地守寡,终其一生。祥林嫂的“希望”过分吗?可偏偏如祥林嫂这样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

忠实地依旧礼规范安分守节,希望以自己的双手维持起码的生活的人,却遭更大的不幸。她抱着自己的“希望”挣扎一生,要挣一个为封建礼教殉葬,为封建神权尽礼,为封建制度做奴隶的“人”的资格,却始终也没挣到,以致连做人的生存条件也被完全剥夺,这在当时人人讲“礼”的社会里,又有何说理的去处?

综上所述,可见《祝福》中各色人等皆表现得讲“礼”而不讲“理”。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民族病态心理的一种反应。而这种病态心理在现今的国民身上,是否仍有表现呢?在学《祝福》一文时要引导学生对此作以思考和比较。

同时鲁迅先生也曾一针见血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由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病态之另一种,在《祝福》中又何尝未得体现呢?《祝福》中的所有人都做了封建思想的奴隶。

 设想鲁镇上的人们个个何以由一个个初生的婴儿变成了祥林嫂生活时代的各色人等,一个个扮演着如今看来种种并不光彩的形象呢?这个问题引人沉思。人类的历史一代代延续下来,与之同时沿袭的还有许多前人遗留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如何去看待此思想和文化呢?  

鲁讯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中就此问题的答案做了正确的昭示。可再反思国人,纵览历史,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作为人,自出生之日起,既面临着一个如何去生存的问题,可如何去生存呢?追求幸福是人之本能之一,而如何探求到自己的幸福之源泉呢?人皆应潜入人性之最深处去思考在这一问题。可鲁镇上的人们会思索吗?他们在因袭的世界里耳濡目染之后,自身却无法生出任何免疫力。以致顺从地被染上了封建意识的各种色彩,由表入里,而又完全渗透,以至深入骨髓,这些厚重的色彩掩去了他们灵魂的自由,取代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他们成了前人思想奴役下的一具具空壳,成了一个个,既没有判断是非因果能力,没有同情心爱心,又不讲理,只知道用被糊里糊涂地渗透浑身的封建礼教的因子去糊里糊涂地测试周围的人是否也合乎此“礼”之规范的怪物。测试的结果如若与其规范不合的话,他们就会施以幸灾乐祸的嘲弄和鄙弃,任何一个随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对不合规范者施以虐待甚至于漫骂。祥林嫂不就是如此吗?在那个社会中,没有人愿意或者是清醒的。大家如生活在一个黑屋子里,封建思想如枷锁一样已固定在了每个人的身上,圈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他们只知因袭封建老前辈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不在接受之前去思索为什么,也从不去审视自己之为人,其心灵本性之所需。如鲁四老爷,如鲁镇上的人们,又如祥林嫂,他们无一人是清醒的,全都稀里糊涂地束手就擒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之下,自愿做封建思想的奴隶。全都自愿呆到一个泯没了人性的黑屋里去,这个黑屋子的外壳由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积淀铸成,任何人性之光亮皆被消磨殆尽,黑屋子中的人全被异化。而这种非人的异化居然是人自愿接受并遵奉的。如祥林嫂作为一个女人,应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而一个女人若幸福,首先应满足这样一些基本的需求:生存,被尊重,爱的归属,心理平衡的需求等。而祥林嫂自年青守寡时起,就自愿放弃了获得被爱的需求,只求在生存需求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从一而终”,这不就正是自愿充当宋明理学规定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奴隶吗?后被逼改嫁也经了一番大反抗,反抗的目的不也正是要捍卫自己做理学思想奴隶的资格吗?鲁四老爷和鲁镇上的男男女女,又有谁不是在自己成了封建思想奴役下的怪物之后,又对不合“礼”之规范的所谓败坏风俗的祥林嫂作以不讲道理的鄙弃从而施以精神上的虐待的呢?这真是时代的人的悲剧。

面对此种悲哀,我们固然可以指责封建思想之害人,可每个国民又该为自己的行为负多少责任呢?“羊群走路靠头羊。”但人不是羊,那些宣扬把人看作是羊的人固然是人们的公敌,可那些把自己看作是羊的人的人生又是多么的可悲。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于甘愿做奴隶的劣根性,人人愿作“头羊”的随从者,又岂非祥林嫂的时代的人所固有的特点?在现时代,又有多少人不是如此呢?我们可引导学生作现实的比较。在生活中,当面对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时,当面对某些领域所谓的权威时,又有多少人不会稀里糊涂地视它们为“头羊”呢?许多人都甘愿为其奴役,从不愿静下心来冷静地问问自己的心灵,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别人到底在干什么,跟随别人会把自己领到何处去,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以为这也姑且可视为与鲁镇上的人们一致的国民性悲哀之所在。

> 我们要把这些悲哀之存在,在学《祝福》这一课时提醒给学生,让他们在为祥林嫂之悲惨命运洒下几滴同情之泪的同时,在诅咒害人的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同时,在为鲁镇上的人们加入了无意识无主名的杀人团行列而感到悲愤的同时,更应该认清楚鲁讯先生深蕴于此小说之中的寄寓,即对民族心理性格方面的种种病态的披露。他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常常会穿透中国人的种种表象,看透中国人人格的深刻,常常会抒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如《阿Q正传》中所塑造的阿Q形象,其人格的阴魂穿越了时空又能在无数的中国人的灵魂中找到其存活的空间。而《祝福》一文似也写出了祥林嫂时代国民性之可悲处,但那种国民性之可悲的阴魂,是否也会穿越时空而存活于现时的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呢?这应该引导学生作以深刻地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认识层面上接受一次自我人格的反省和洗礼,并领悟在自己的人生之途中,当面对前人的思想和权威时,应如何去判断,去选择,去更好地生存。

爱因斯坦曾这样认识教育:受教育的意义就是当你学了一定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谈忘之后所剩下的那点东西。其实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在于内化为智慧。而智慧的运作,只有在生命中才有可能产生,所以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我们在提倡语文人文性回归的今日,也应以此作为语文教育之准则。或许我们只有深刻挖掘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性,并让其转化为润泽学生现实生命的甘霖,才能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学生不断获得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大师们深邃的思想内涵,更能赋予他们以丰富的语文营养,从而收到润泽他们生命的教育之效呢?

上述是我在新的语文教育改革的关口,由《祝福》文本意义的再解读所引发出来的一点思考。姑望方家指正。

 

[以文为本,润泽生命--重读祝福所引发的思考(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教育——润泽和点化生命的小学语文论文

2.重读《边城》读后感

3.给老妈发的生日祝福语

4.发的成语

5.给领导发的周末祝福语

6.节后给客户发的祝福语

7.月初发的说说

8.《生命生命》教学课件

9.生命生命教学课件

10.关于生命生命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