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

时间:2023-01-05 15:18:38 名言格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的名言(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的名言(合集15篇)

孔子的名言1

  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孔子的名言2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1.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7.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 巧言令色,鲜矣仁。

  20.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名言3

  1、富有而令人向往,虽然鞭笞,我也为之。如果没有,随我的便。

  2、不气不开,不娇气不发,提起一个角不向三个角,那就是不再。

  3、人够了,哪还有你的不足?人不足,哪又足?

  4、当一只鸟濒临死亡时,它会哭泣;临终之人说得好。

  5、看看它们是什么,看看它们是什么,看看它们是什么。男人有多瘦?男人有多瘦?

  6、福润家,德润身,心宽体胖,所以君子必诚。

  7、可以托付六尺的寂寞,可以送一百里的人生,在伟大的地段却拿不走。

  8、只有女人和小人也难相处,近则是冒犯,远则是怨恨。

  9、消失了,不见了。有言语的人可以向能看见的人耳去看,却不能向自己去看。

  10、知道了它,仁可以守它,壮可以手它,动它不以礼,不以善。

  11、智慧乐水,仁爱乐山;智慧人行动,善人静默;音乐给智者,长寿给好人。

  12、善仁不善学,其封面亦愚;好知识不是好学问,它的封面也会摆动;诚信不容易学,它的掩护也是贼;

  13、从事政治生涯的目的是什么?不正直的人是什么?

  14、在三个人的公司,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好的和跟随它,选择它不好的和改变它。

  15、谁在乎你是否选择努力工作?要仁得仁,又怎么贪心?

  16、直接错的都错,再错的人;举起所有对的错,然后人们不服从。

  17、如何使用Ning?王的口不改口,心不喜悦。不知道自己仁慈的人,就不应该使用马屁精。

  18、一个绅士对他的食物不满意,但对他的家不满意。

  19、在三个人的公司,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好的和坏的,并改变它。

  20、为了成为它的文字,虽然有倩倩希望美丽的品质,也要成为一份礼物。

  21、君子易言(曰)而难言(曰),曰(曰)不以道,曰(曰)不以道,曰(曰)亦不以道。

  22、有钱而贵,是一个人的欲望也不随它的方式,不得到的地方。贫穷和卑微,也是一种罪恶。

  23、我不认识作者,我也不认识。多听,选择好的,然后追随它;多见识,多了解。

  24、别无所牵挂,别无所牵挂。不要害怕知道,但要知道。

孔子的名言4

  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6、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7、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8、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10、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1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2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24、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2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3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3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3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8、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3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4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4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6、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4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0、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5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5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54、知耻近乎勇。——《礼记》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57、苛政猛于虎。——《礼记》

  58、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59、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6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6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3、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6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6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6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7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71、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7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7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74、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75、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77、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7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79、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80、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1、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82、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8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8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8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8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8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9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9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9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9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9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9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96、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9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9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9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00、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孔子的名言5

  1、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4、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5、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8、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孔子的名言6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8)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9)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2)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4)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5)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的名言7

  1、陶冶情操,规范家庭,治理国家,稳定世界。

  2、无数的事是出名的,无数的事是成就的。

  3、远隔千山万水,隔千山万水。

  4、不要剥夺了这个伟大的节日。

  5、不要自以为富有,不要自以为贫穷。

  6、好人靠财富致富,好人靠身体致富。

  7、看到侮辱,看到憎恨,想到棍子。

  8、财富聚集人民,财富分散人民。

  9、消极和实干家的话语,和他们冻结饥饿和维持。

  10、尊重它所听到的聪明,线它所听到的宽广。

  11、白色的沙子在泥里,黑色的和它在一起。

  12、没有流言,没有话语,没有法律。

  13、官员在太监中游手好闲,罪恶自闲来,谨小慎微。

  14、没有比爱更多的爱,没有比爱更多的爱。

  15、颤抖着,仿佛在深渊里,仿佛踩在薄冰上。

  16、在言语上,在行动上,在战斗中。

孔子的名言8

  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 不学礼,无以立。

  7)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 不迁怒,不二过。

  11)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9)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的名言9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的名言10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论语》

  2、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3、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4、小不忍则乱大谋。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皮,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惜抱轩《经说》中记载,侯根据质地不同分三种:一是五彩之侯,画布为正。古者与宾客宴射则用之;二是兽侯,布侯中画兽,天子之侯画熊,诸侯之侯画麋,大夫之侯画虎豹,士之侯画鹿豕;三是皮侯,以熊虎豹之皮为质。

  7、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

  10、过去的一切就好像这流水一样,每天不分昼夜的流动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孔子《论语》

  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14、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5、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论语》

  17、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论语》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1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论语》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1、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22、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3、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4、学习的时候不能光一味的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经常的复习下学过的东西,这样做才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25、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6、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孔子《大学》

  27、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29、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去复习旧的东西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这样以来你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3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射礼。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是孔子对射礼的解释。

  37、把辛辛苦苦学到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里,勤奋的学习就不会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也不会倦怠,对于这样来说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38、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9、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论语》

  40、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42、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43、(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5、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论语》

  46、朽木不可雕也。——孔子《论语》

  47、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0、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5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中庸》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兴xìng《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57、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58、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5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0、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61、儒家从来不是保守的。变则通,通则久。它随实际的需要而不断调整、改易完善。做人也是如此,由于天赋秉性不同、环境机遇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不用强作要求,只要有适宜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专注地去做就好。

  62、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63、有教无类。——孔子《论语》

  64、射不主皮,何晏《论语集注》引马融之语:“射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仪容;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和雅颂;五曰兴武,与舞同也……言射者不但以中皮为善,亦兼取和容也。”《论语稽求》中的解释更加细致,现录于下,以资参考:

  6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6、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67、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8、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69、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7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7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论语》

  74、孔子学习名言我教给你了很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学会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

  75、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77、听其言而观其行。

  78、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79、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8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83、三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学到,然后把不好的东西改掉

  8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5、由此可见,不主皮就是不以能否射中靶子为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同。科,等也。也就是说,射由军事的力射演化成礼仪的礼射,就不再以力量竞技为目的,而是以仪容、仪态为目的。

  8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论语》

  87、主者,着也。主皮者,着于皮也。能中质是也。夫射期中质,岂有习射而反以不中为能事者?射名不同,有专主皮者,有不专主皮者。主皮者,力射也。矢至于皮非力不能,孟子曰“其至而力也”;不主皮者,礼射也。其容体比于例,其节比于乐,虽发必祈中而不止于祈中者,以为礼也。礼射与力射截然二等,故夫子解之曰“礼射不主皮”者,谓与力射不同等故耳。

  88、(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89、朝闻道,夕死可矣。

  90、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9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孔子《中庸》

  93、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9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6、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9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2、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大学》

  103、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论语》

  10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05、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06、用兵的原则,从精神上瓦解敌人是上策,攻打城池是下策;以征服人心为上策,单纯依靠武

  107、一味的学习不懂得思考的人会变得僵硬,只会思考不懂得学习的人会落后与别人

  10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9、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10、(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2、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

  115、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1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孔子《中庸》

  118、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19、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孔子的名言11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7)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 听其言而观其行。

  11)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的名言12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较为富裕的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老师那里。他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于是,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颜回啊,我想要先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老师。这粥在煮的时候,房顶上有一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所以我已经把污染了的那块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孔子听了,看了一眼子贡,就离开了。

  所以,孔子和他学生也是一般人,圣贤文化都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中体现的。如果圣贤所宣传的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儒学就是用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处理好和家人、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民和实际的学问。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孔子的名言13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0.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1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5.有教无类。

  1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名言14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不迁怒,不贰过。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的名言15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7、不学诗,无以言。

  1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0、有教无类。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名言】相关文章:

孔子名言精选06-15

孔子名言01-22

孔子的名言02-22

孔子经典名言04-20

孔子的名言10-20

孔子的名言09-29

孔子的名言警句11-19

孔子论语名言精选06-11

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06-11

孔子的哲理名言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