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之火随笔

时间:2021-02-11 19:59:54 随笔 我要投稿

曾经之火随笔

  “人是活在记忆里还是现实里实在分不清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活在当下,但却用着过去经验来思考着现在。看着现在的东西,却用过去的价值评价标准来衡量他现在看到的事物,所以人虽然活在当下,但又不是活在当下。过去的记忆影响着现在他的价值评价标准,并且这种东西会慢慢让他觉得事物的本身就是这样,人会在记忆里构建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用自己的过去发生过的衡量现在的一切,认为他过去看到的和现在发生的是一样的。这种行为会让他觉得自己看破红尘,看空一切,认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只不过给自己找一个存在感罢了。事物永远是不断在变化的,不能主观认知,要尊重客观存在,聪明是人类的悲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聪明的时候,你却离事物的客观真相越来越远。记忆会让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越是成熟的人生观,离客观真相就是越远。当你构建自己价值体系越完善的时候,你就越孤独,离事物的真相也就越远,记忆的存在让我们孤独。”

曾经之火随笔

  这是来自作者内心的一段独白,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精神关注,也更有利于我们去深入解读作者关于《安静的工厂系列》的作品。

  从侯雨杨的作品《安静的工厂系列》到《褪色的记忆系列》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在造型、构成、色彩上的变化。占据他内心主导地位的不仅仅是工厂这一客观物象,而是经由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积累与迸发,达到了一种更加自由的境界。他试图在寻求艺术语言的变化,这种探索得益于他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个人生命的体验,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画面中的笔触和形式被进一步放大,他试图通过这些元素来构建某种空间,这种空间也并非完全客观化。

  出现在工厂中的一些道具,诸如废弃的钢铁、破旧的起重机和生锈的钢管,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整个画面节奏的把握,这看似琐碎但又不可缺少的物象细节,在作者的笔下显得各得其所。在这个意义上,侯雨杨的《安静的工厂系列》突破了以往传统写实题材的局限性,更加大胆的发挥油画颜料本身的特有属性,色彩和笔触的交织,以及技术层面上的平刮、堆积、挤推、重叠、互渗等等,交织着人类理性与感性、控制与随机、必然与偶发的双重性。选择颜料色彩的塑形作用,也袒露出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精神世界的渴望。

  在侯雨杨的作品《沧桑记忆》中,出现在画面上的物象均不是他特别在意的描绘目标,而只是展现了绘画本体所需要借助或习惯于借助的一个对象,其不在对象本身而在绘画本身。他关注得是画面中整体的气氛和某种情绪上的表达,破旧的工厂只是作为了他表达内心的一个载体,凛冽和生涩感在他的画面中体现出来,作者有意识的将画面中的明暗反差拉大,以突出整体的气氛,用笔也更加奔放,这种看似毫不掩饰的随意涂抹是建立在作者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画面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通过工厂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记忆也许跟作者特定时期的某种情感相联系。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们沿着不同的轨迹在走着,无意中的一个触动会产生片段的记忆,这种记忆甚至会影响你一生的想法。过去的才是永恒的,失去的才是你得到的。慢慢的他就会成为你衡量现在事物的价值标准。你感觉过去了,它却深入你的骨髓。我的作品《褪色的记忆》,就是想阐述这个我自己关于记忆的想法。褪色就是自己感觉过去的事情淡化了,但是它没有淡化,而是深入你的骨髓。有伤害的记忆,就会伤害着现在。记忆造成的伤害是不会消失的。不停地循环着。如果用自己过去的判断强加给一个陌生的人,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平等和自由就无法实现。”

【曾经之火随笔】相关文章:

曾经随笔11-05

曾经错过的曾经美文随笔11-17

曾经时光的随笔07-16

曾经的我们随笔11-09

随笔曾经错过的06-17

随笔《曾经美丽》05-23

曾经执着随笔07-11

曾经抒情随笔02-27

随笔《给曾经的你》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