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随笔

时间:2022-06-29 11:21:00 随笔 我要投稿

小班随笔(通用1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随笔(通用12篇)

  小班随笔 篇1

  外行看幼儿教育,总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误解:教那么小的孩子,只需要一点粗浅的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深的学问,孩子也不理解。所以,当幼儿园老师很简单。

  但近年来,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不少人已从教育的专业性上维护着幼儿教师的尊严:教育本就是一种极深的学问,不仅有专业的理论,还有专业的技术,不学就不懂幼儿的想法,不学就不了解他们的发展规律。

  但是,仅仅强调教育专业知识和技巧是不够的。几乎所有的教育情境,都包含更广泛的人类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科学知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常会暴露出教师在相关知识背景上的局限。例如,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合作,搭建了一座大桥,教师以谈话的方式来参与,希望在此基础上达到指导和提升的效果。但谈话总是无法深入,最后导致意兴阑珊地匆匆结束。教师提出的问题包括:“你们搭的是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们这个地方搭的是什么?”“你们怎样搭的?”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问题,要么一句话答完,要么就不回答。原因在于,教师在面对孩子的作品时,不仅没有针对桥梁包含哪些教育价值去分析和思考,而且自身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和科学知识。也就是说,自己也不懂桥梁。

  关于桥梁的知识非常丰富:桥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包括哪些部分?桥梁的功能是如何通过这些结构实现的?古代的桥梁和现代的桥梁有什么不同?桥梁对人类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有哪些美好的相关故事?……倒不是说要在这样一个时刻,将这些知识经验一股脑地倾倒给孩子;而是说,如果教师有着更好的知识储备,就可以更好地回应孩子,在孩子回答“我发现桥的两头都有这个高高的东西”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和他对话了:“我知道了,你说的是桥塔,你见过南京哪些桥有桥塔呢?你觉得它会有什么作用呢?”

  和中小学不同,幼儿园教师几乎都是“全科教师”,这意味着几乎对任何领域都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尤其是在综合课程的背景下。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论是在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成长,我们的学习都更应该具有“通识”的意识。这不仅涉及到是否能给予孩子合适的、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否引导孩子朝向人类真善美价值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甚至可以说,不了解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因为后者是需要前者来进行分辨和定位的。正如杜威所言:“我认为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变为它们的社会对应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具有艺术文化方面的素养,就可以发现儿童作品中蕴藏着的可以媲美大师的美感和想象力;如果我们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就可以知晓孩子“为什么拱桥要建得弯弯的”问题背后的价值;如果我们懂得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就能理解孩子“要让每个人都有一大幢房子”观念的宝贵……几乎孩子的任何问题和观念,我们都能在人类的文化知识和经验里找到它们的来龙去脉,并且将之化为孩子成长的重要资源。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永远保持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生活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和孩子一起学习。用杜威的话来说,“要让我们充分揭示在儿童颇为简单的要求里究竟包括着什么,整个物理科学一点也不多……当儿童在作画或者乱涂一通时,要使我们能衡量儿童心里所激起的冲动的价值,拉斐尔和科罗的艺术一点也不多……”我们正需要练就这样一双“文化之眼”。

  小班随笔 篇2

  又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香喷喷的干炒鸡块,嫩嫩的小青菜,白白的米饭加上一碗番茄蛋汤就是孩子们今天的午餐了。小朋友看见了,有的拿着鸡块啃着,有的边啃鸡块边吃饭,也有的边吃青菜边吃饭……咦,佳佳今天怎么了?我想起了早上佳佳的阿婆和我说:老师,佳佳不喜欢吃蔬菜,不吃就不吃了。看着现在佳佳对着自己的小碗皱着眉头,我走近摸了摸他的头:“佳佳今天是不是不舒服啊?”他摇了摇头,继续看着碗里。“是不是今天的小青菜老师盛的太多了”他不说话,还是盯着自己的小碗。“小青菜是很有营养的,今天我们先吃一点,好不好?”佳佳看着我点点头,开始着手吃饭了。中午他阿婆来接时,我当着佳佳的面跟她阿婆说:今天佳佳很棒的,开始吃青菜了,回去你们也可以给他吃一点。第二天早上,她阿婆高兴的跟我说,佳佳从出生到长这么大第一次吃青菜,我笑着说,慢慢来先让他一点一点的来改变,不吃蔬菜肯定是对他的身体不好的。

  孩子中午吃饭的问题还很多,佳佳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其实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如换种方法试试,比如允许他少吃一点,比如让他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赛,又比如纠正他吃饭时的姿势…..这些方法都比我以往大喊大叫:“快点吃”要来的好。因为快点吃目的是不明确的,而让孩子少吃一点是针对具体孩子的具体方法,是从孩子本身的利益,孩子的思维出发的,是一种孩子利于接受的思维方式。

  其实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比如孩子不吃饭,对于孩子来说满满的一碗饭,还有那么多的菜,特别是有他们不喜欢吃的菜,其实真的是一个负担,而在这种时候如果作为教师用一种命令式的口吻,则更会加重孩子的这种心理负担,此时,不如让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一想,也许这一碗饭就不那么难解决了,使他的心理负担得以减轻:认为老师是站在他的立场,吃饭是为了他好的一件事,也许他就能轻松而愉快地进餐了。

  这也让我想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他内心的想法和需求的,而有一些想法他们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只好用他的行为来表现。作为我们成人,特别是我们老师,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也许我们的孩子会快乐许多,自信许多,勇敢许多,改变许多。

  小班随笔 篇3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希望能让他学到各种本领。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能力的培养源于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但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不经意间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下面就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班的.真实故事。

  我们幼儿园每周一都会举行游戏大会,全园小朋友要到操场上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大班的小朋友则承担了和老师一起摆放器械的任务。

  恰逢上周末刮了一场大风,操场上满地的落叶妨碍了孩子们摆放器械。看到这么多树叶,欣欣说:“要不我们直接把器械放在树叶上吧?”亮亮说:“不行,树叶上都是土,大家的衣服该脏了。”欣欣说:“这里叶子这么多,没法玩,让弟弟妹妹去别的地方玩吧。”亮亮忙打断他的话说:“那可不行,上周弟弟妹妹们在这里玩得可好了,今天游戏大会他们肯定还会来,我们一定要在这里摆好玩具器械。”

  “这可怎么办呀?“

  尽管满操场的叶子成了难题,但孩子们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摆放器械,让大家能顺利地参与游戏。看到大家这样有责任感,我十分欣慰。

  这时,布鲁指着远处的老师大声喊:“你们看!老师们在收叶子呢,咱们一起收吧,一会儿这里就能干净了。”这一想法似乎说到了大家心里,大家赶紧学着老师的做法,找来大黑塑料袋装叶子。

  孩子们按照以往的经验,有的几片几片地捡;有的大把抓起叶子扔到垃圾袋中;有的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捏住几片往袋子里扔。

  正当大家干劲十足地用自己的方法收着叶子时,保洁老师提醒道:“孩子们小心,别划伤手。”小谦连忙说:“放心吧,我们的手没事,不过要是能找到保护手的工具,不让手直接触碰到叶子就太好了。”

  此时,大家并没有向老师求助,而是各自在尝试解决问题。欣欣提出:“要不咱们在操场上找找,有没有不让手碰到这些叶子的工具?”大家表示同意。不一会儿,依依得意地举起两只手说:“你看我用两个泡沫板,两手一张一合收集起叶子,不会散落多少,还不会伤着手。”有的孩子模仿她的动作,并改用两个簸箕一张一合地收集叶子;有的找来了硬纸板、小铲子模仿着;有的向传达室的老师要了一些塑料袋套在手上;有的把塑料袋直接罩在叶子堆上,一下就能收起一袋子的叶子。

  干着干着,布鲁着急地喊道:“咱们得快一点儿,要不游戏大会开始之前就干不完了!”欣欣说道:”哎,你们快看呀,我用球拍铲一下,能铲到好多叶子!”

  亮亮着急地说:“我试了,这样是能收集很多,可叶子很轻,一走动叶子就都飞了!”听了他的话,欣欣把垃圾袋拉到他身边说:“你在垃圾袋子旁边铲.铲完赶紧放进去,叶子就飞不了。”这时和他一起收叶子的小谦说:“你铲起来之后用手在上面压着点儿,赶紧倒进垃圾袋里,这样速度还快。”亮亮把两个人的方法都试了试,觉得还是在垃圾袋旁边铲更节省时间。

  亮亮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听取同伴的建议,又亲自尝试,最终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快速收集树叶的好方法。

  干着干着,大家又发现了新方法。邝邝拿起保洁老师的大笤帚,把分散的树叶扫成了树叶堆。

  见此情景,几个孩子立马向他跑去,把他扫来的叶子运到垃圾袋中。就这样,孩子们的分工合作开始了。大家用笤帚、小铲子、簸箕、纸板把叶子堆在一起,三三两两地一起干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场地在游戏大会前被顺利地清扫干净了。

  看着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收集树叶,还能相互帮助,主动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同时又通过亲身实践,将同伴传授的经验不断内化,最终转化为自己的新经验,我真替孩子们高兴。

  回到班中,我继续观察着孩子们的发现。布鲁说:“我的白羽绒服上有一层土,都是刚才铲叶子时蹭脏的。”邝邝说:“我的手上都是黑泥汤.以后不能直接用手收树叶了,那样容易把手划伤。”

  见孩子们讨论得兴致正高,我把刚才大家收叶子活动的记录讲给大家听,还给他们展示了记录的照片。

  孩子们边欣赏照片,边不断提出新的建议:“下次不能再用玩具收叶子啦,玩具该坏了!”“塑料袋套在手上也可以收叶子,这样手就不冷了,还不会扎伤。”“用笤帚把叶子堆一起好收,但笤帚好长、好沉。用起来不方便。”“娃娃家的小笤帚、小簸箕就挺好的,长短挺合适的。”最后孩子们约定,每天晨间劳动时,承担清扫班级平台和外接楼梯的落叶的任务。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秋天的变化,分享探究发现的快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想法,大家在一起不断碰撞,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终孩子们将扫落叶所需的工具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记录了下来。

  大家发现,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方法,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好用。有的方法能够完成任务,但费时费劲;有的方法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并且有的事情大家合作的效果也非常好,能够提高效率。在不断讨论中,孩子们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意见,也使自己的经验更加的丰富、充实。小小的收落叶事件,能看到孩子们诸多的成长。

  由此看来.家庭生活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也应该尽量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日常的家务劳动,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劳动公约,划分自己的责任区以及任务。让孩子用易懂的方式记录,培养前书写能力。同时培养他遵守承诺的规则意识以及认识时间、合理分工等统筹的能力。通过劳动,孩子不但可以认识各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更能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实践、去成长吧。

  小班随笔 篇4

  这天,午饭时间,大家吃炒胡萝卜丝、肉末豆腐和排骨汤。鑫鑫看着碗里的胡萝卜丝,在那里拨来拨去,也不吃进嘴里,也不挑出来,就是一个劲儿地在那拨。我感到很奇怪,走到他跟前说:“鑫鑫,你怎么不往嘴里吃呀?”峰峰看看我也不说话,我又对他说了一遍,他这才不急不慢地说:“这个菜没味道,不好吃。”我说:“这个菜有营养,尤其是胡萝卜营养丰盛,经常吃会越来越聪明,身体会越来越强壮,不爱生病。而且你的眼睛会变得很亮的哦!”他还是不动手吃。

  于是,我又说:“那你少吃点儿,但是不能不吃。”我把他碗里的菜拨出去点儿,他看到少了点儿很高兴,笑着说:“这些我都能吃掉。”只见他挑起一口菜就往嘴里送,边吃边对我说:“真香。”

  就是因为在家里的娇生惯养,导致鑫鑫有了坏毛病。他不爱吃的就不吃,爱吃的就给他多吃,养成了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形成了营养不均衡,饮食不得当的现象。可是他的家人却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还在迁就他,他不吃就不让她吃。

  为了他吃饭的问题,我们想了好多方法激励他,家长配合的也很积极。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鑫鑫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有时候能吃的快了,也不怎么挑食了!但还需要继续加油!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鑫鑫会越来越棒的!

  小班随笔 篇5

  每个班里都有活泼的、胆大的或者胆小的不同类型的孩子。这就是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小班更加明显。我们班的点点和豆豆就属于比较胆小的孩子,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不愿意表现自己,平时说话声音也很小。

  每次表演节目他们总是怯生生的,即使上台了,也低着头不愿意表演,为此家长也很担忧。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锻炼孩子的胆量。在《我是小雪花》的表演中,我请两个小朋友扮演雪花其余小朋友一起表演,可是点点和豆豆就是不肯上台表演。我也没有特别地要求他们,想着也需要给他们缓冲一下的时间。

  当其他小朋友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我观察到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笑得可开心了。说明他们很喜欢这个表演。于是我邀请他们上台,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意。我们的游戏一直重复地在进行,当很多小朋友都扮演过小雪花了,我再次邀请他们说:你们也来当小雪花吧。他们不语,我继续说:你们这两朵雪花只需敲窗,我这朵大雪花会唱歌的哦。这时点点起立了,豆豆一看点点走了他也高兴地跟上了。整个表演过程中他们只是敲了敲窗,始终没开口唱歌。但是看得出他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计策,但是他们俩还是有变化的。而且大家一起表演的时候他们也会在后面一起表演。相信我们更有耐心地关注他们,鼓励他们一定会有进步的哦!

  小班随笔 篇6

  还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我们保育员是最忙的时候,要擦窗,擦桌子、又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及做一些开学的准备工作,虽然那几天个性累,常常一天下来,两只手和脚都酸的抬不起,但是我在想:我们的汗水换来了干净、明亮的活动室,换来了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再忙我心里也高兴。个性是每次听到一声声充满稚气的声音:“阿姨早,阿姨新年好。”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小朋友过了年都长大了,懂事多了,我觉得再苦也心甘情愿。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有了新的计划和目标:要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做好保育员的每一项事情;根据天气的变化,我要多关心孩子们的冷暖,个性是户外活动,指导孩子热了要脱衣服,观察孩子在活动中出汗了,要拿毛巾给她们擦擦汗,更要多关心那些身体不太好的小朋友;在新的学期里多学习礼仪帮忙别人,关心别人。我要做到多和小朋友沟通,让小朋友了解我,我了解小朋友是怎样想的,我们互相沟通。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小班随笔 篇7

  在幼儿园里,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的调节机能,增强幼儿的抵抗力。而晨间活动开展的好,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如何根据晨练的特点,有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呢?

  一、提供合适的活动材料,是开展晨间锻炼的前提:

  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一般来说,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以下几类:1、实用的自制活动材料。2、适合年龄特点的成品材料。提供活动材料时,应注意做到适时、适量。如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飞碟、布飞碟、毽子等器具;冬季提供皮球、羊角球、圈等活动量大的器具;春秋季则可采用多种器具交替出现的形式提供器具,器具数量与人数相仿。如果器具不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合理分配材料。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不会过多的闲置材料,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

  二、三化环境的创设是开展晨间锻炼的基础

  所谓三化指的是美化、体育化和游戏化。美化是指符合幼儿心理的审美特点,做到各种游戏器具的油漆色彩鲜艳、图案简单有趣。我们的大型玩具有的是全塑进口的色彩缤纷的物品,投掷墙上的瓷砖画也是色彩鲜艳的动物造型,使全园的每个角落处处显示一种美感。体育化是指全园无处不可以进行体育活动,比如我们的楼梯可以练习一个跟一个走,大操场的地垫可以小乌龟爬以及走、跑等动作的练习,阳台地上的图形可以练习跳跃,利用木桩练平行,将拳击袋作为投掷目标等等,使每个角落都成为体育角。游戏化是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特征,比如我们小班安排走小动物脚印,学小乌龟爬以及小孩小孩真爱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环境中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是开展晨间锻炼的关键

  1、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为了有目的的发展幼儿的动作,我们采用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锻炼。在集体练习时,我们根据每月的锻炼重点,用游戏化的循环练习与竞赛性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又能使我们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而分散活动则能使幼儿拥有活动自主权,有利于我们进行个别指导。我们一方面给能力强的幼儿展示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尽量给能力弱的幼儿以鼓励,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帮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法锻炼身体,让他们在玩中互相学习。

  2、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幼儿只有拥有初步的技能,才能用好器具,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每次晨练时,我们两位教师同时进班,采用分组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方法是:一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或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挖掘新玩法,让幼儿相互学习;另一位教师则做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如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不会调节活动量,于是我们就用一物多玩的方式加以调节。如玩圈时,我们引导幼儿用转圈,“踩钢丝”或几个人玩的方式减少运动量;用跳圈、追圈等方式增加活动量。

  四、建立良好的常规是开展晨间锻炼的保证

  良好的常规可以改变生活中互相影响的现象,使锻炼有条不紊,活而不乱。首先,我们要求幼儿每天按时来园,以保证锻炼时间。穿的服装应便于锻炼,要求穿旅游鞋与运动鞋。其次,和幼儿共同指定一些规则,如有秩序地取放材料,锻炼时按指定地点分散活动,活动结束时听信号集合等。

  小班随笔 篇8

  一、器具材料投放多样化

  1、废物再利用,创意无限。

  废报纸、旧纸箱、塑料袋、碎布、木夹子等一些废旧物品,都能在晨间锻炼中发挥它的价值。如:用旧纸盒制作的“大鞋”,大班孩子可练平衡走,也可两人或多人合作前进走;用旧纸盒拆开连接成长长的“坦克”,孩子可以在坦克中钻爬。

  2、民间材料,传承创新。

  我园地处农村,家长们玩过的一些民间游戏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趣味性,游戏大都配有有趣的童谣,孩子们可以在快乐游戏中愉悦身心。我园就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孩子进行的活动,将玩法用照片记录下来,并提供相应的器材,供孩子选择。如:骑木马,用PU管做成马身,用硬纸板画好马头,用彩色毛线做成马鬃。孩子手扶马头,双腿胯骑马身,可跑可跳。(附童谣:笃笃笃,笃笃笃,隔壁大姐回家了,带的什么,带的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宝宝吃得哈哈笑。)扔沙包:用窗帘布塞入沙子,缝制成六边形的沙包,幼儿可以练习投掷,抓举,夹物跳等。

  3、自然资源,一物多玩。

  我们充分利用地处农村,校园空旷这一优势,挖掘教育资源。如:用小石头进行障碍跑、跨跳和投准练习,还可以将小石头装入可乐瓶进行举重,抛滚练习。用河螺壳穿成串,让幼儿练习投掷,抛掷等。后草地上的小土坡是孩子最爱的地方,可以带孩子玩“占领高地”游戏,让孩子爬过草地,滚下山坡,抓到敌人,冲上山顶,占领高地。让孩子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快乐游戏,发展基本动作。

  二、晨间锻炼指导人性化

  1、分散集体相结合,上不封顶下保底。

  按照《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应该考虑孩子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提供不同层次与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天,我们都有户外晨间锻炼的计划安排,针对不同的孩子,对具体的动作发展要求又有所不同。如: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上规定45岁的孩子能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的目标要求,我们就提供垫子、山洞、彩色拱桥、有攀登架的小滑梯、圈、硬纸板制成的“坦克”、麻袋布贴上即时贴做的“手脚前进图”、乌龟、刺猬背饰等。户外晨间锻炼时,给孩子二十分钟自由选择器具活动,另有十分钟左右的集体活动时间。在自选时间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玩具进行活动,看似材料很多,其实都是围绕钻爬技能提供,确保孩子这一动作的达成。但每个材料的隐性动作目标是不一样的,山洞、彩色拱桥的高度不一样,幼儿钻时所需要的技巧也不一样。这样材料提供的不同,既保证了孩子锻炼时的趣味性,又考虑到孩子动作发展水平的不同。

  2、传统现代相结合,秀出特长展魅力。

  传统游戏能给幼儿提供更多寓教于乐的发展机会,会为继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丰富现代孩子生活作出贡献,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的成长。我们选择趣味浓、操作简便、寓教于乐的户外锻炼游戏,带着孩子一起玩,如:老鹰捉小鸡,这样的游戏无需要提供材料,只要引导他们和游戏伙伴商量制定好游戏规则,一个人当老鹰,一人当鸡妈妈,其他人当小鸡就可进行。孩子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躲闪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3、保育教育相结合,确保安全促发展。

  每天放学前,教师和保育员都会先商量好明天晨锻活动的重点及材料的准备工作。在第二天清晨,保育员就先将活动器材放到相应的地点,做好场地及器材安全的检查工作。教师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晨锻时,首先检查孩子的衣着及穿戴,提醒孩子在活动中按音乐及标记的指令进行,学会保护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活动中,教师和保育员均参与孩子的活动,并通过观察孩子的出汗、呼吸等外显行为来随时调节幼儿的活动量。活动量调控兼顾集体与个别,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处于动静、急缓交替的状态中,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奏。

  三、晨间锻炼评价多元化

  1、适时点拨,激活灵性。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在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孩子当中,对突发的一些情况应该及时点拨。如:孩子为了争抢玩具发生了争执,孩子活动时运动量过大,活动中出现了安全隐患等。这些情况需要教师适时参与,灵活沟通。

  2、现场再现,反思提升。

  目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功能强大,教师可借助现代电子产品,如手机,将孩子的一些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情况及时拍录下来。回教室后可以再现活动时的某一情节,引导孩子一起分析讨论,从而让孩子知道户外体育锻炼中的一些正确的做法。在评价中,以孩子的互评、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3、亮点分享,正面引领。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就是渴望得到肯定和赞赏。评价中对幼儿的积极肯定是对幼儿游戏发现的直接动力之一。虽然同伴之间的评价有时也具有一定片面性,但更多孩子能看到同伴身上进步的一面。教师应能及时肯定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亮点,让孩子借助同伴的榜样作用获得更大的进步。如孩子在晨间体育活动中,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谦让的态度,一物多玩、勇于挑战的精神等,这些亮点都值得推广与学习。

  小班随笔 篇9

  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集中性活动,组织好晨间活动,可以充分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其体质,同时能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一日生活的管理及研究上,晨间锻炼是容易忽略的一环,因此存在着材料贫乏、指导随意、参与低效等问题。通过系列化的研究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晨间体育器械活动是指幼儿入园后至早操前,利用器械、设备等材料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优质的晨间体育活动,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然而在小班年龄的晨间体育活动往往不受重视。

  1、教师主观认识欠缺,阻碍幼儿发展

  案例一:今天又玩小型玩具

  现象描述:听到早操的音乐响起,老师让孩子们拉好小火车走出教室。跑道上,大班的孩子正做着早操,中班早已占领大型玩具,孩子们纷纷响应也想玩,老师摇摇头,还是组织孩子们小型玩具,孩子们沮丧,因为每天早上都是一样的内容,早已厌烦,但还是跟着老师来到场地上活动起来,没多久,就一个一个或坐、或站停在那里聊起天来,或是你追我赶自己玩起来。

  分析:许多老师在晨间锻炼时不敢放手让小班孩子去活动,更甚者很少让小班孩子参加晨间体育锻炼:有人认为一日生活中的户外自由活动足够替代晨间体育活动;有认为小班孩子小,易出事故,还是安全为先;有的出于各方原因,长期选择单一的运动材料、单一的活动内容、单一的活动场地,使孩子对晨间活动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孩子渐渐失去了参与锻炼的兴趣,这诸多的干预最终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2、活动内容组织盲目,锻练流于形式

  案例二:放羊班的早晨

  现象描述:晨间体育活动开始了,教师将一组体育器材放在地上,让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一拥而上,场面混乱。一段时间后,有的幼儿拿着活动材料“办家家”、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一会儿争抢玩具,一会儿又是告状;有的拿着器具看别人锻炼、有的则较频繁地交换活动材料,一时间操场上乱成一片……

  分析:晨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是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练中玩。但是从在案例里教师安排的锻炼内容来看,这种“放羊吃草”的组织活动过于随意性了,没有对幼儿的锻炼活动价值作深入思考。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锻炼时,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指导,放任自流,浪费了晨间锻炼的时间,即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保证不了幼儿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导致晨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

  二、研究的具体实践

  1、现有器械——探索创新

  每一种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于幼儿园的常规器械,如球、圈、绳、垫子、沙包等,都是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出新的玩法。在熟悉各种活动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后,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玩出花样。引导幼儿在自由玩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器材的多种玩法,同伴互玩,教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案例四:纸球玩出新花样

  现象描述:今天,教师带幼儿去玩报纸游戏。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技巧制作纸球、玩纸球。教师鼓励孩子们玩出多种花样,有的踢球射门,有练习抛接纸球,还有的用纸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射击。

  教师看这个游戏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议说:“现在咱们玩一个赶小猪的游戏,看谁最先到终点又遵守规则。”孩子们刚玩了两次,aa就大声说:“真没意思。”教师愣了一下,说:“那你说一说,不玩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玩吧?”他想了一会儿说:“咱们可以玩运球比赛。”教师问大家行不行,孩子都同意。

  分析:孩子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园无法在活动器材上做到经常更换,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地认识到,孩子有很大的潜能,老师要相信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会一物多玩。

  2、自制器械——丰富资源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自制了体育活动器械。

  小班随笔 篇10

  今天,我有幸去漕桥幼儿园观摩了晨间户外活动大联动,并与漕桥幼儿园老师分享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收获、困惑,我园的殷园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点评:晨间户外活动要关注隐性教育,特别安全意识、是规则意识的形成,要注意场地的划分、器械的分工、资源的利用,教师在活动中角色等等。让我对晨间户外活动有了新的思考:

  晨间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晨间活动安排,不仅使幼儿肢体得以舒展,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使幼儿精神愉快,促进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为充分体现晨间活动的开放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统一集体练习的形式,将集体、小组和个体活动分别灵活运用于晨间户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活动的优势,创设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和小群体活动的空间。幼儿可在场地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和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玩耍(自行玩耍或自由结伴玩耍),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究,鼓励自主游戏,但前提必须是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如取放材料规则、音乐信号规则等等。

  并结合《指南》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适当穿插一些预设性游戏,游戏前提是必须要充分考虑班内幼儿的年龄和运动特点,设计有一定挑战性、充满情趣的游戏场景,避免高控和统一要求。

  根据幼儿园场地及实际情况,在场地固定的基础上划分为相对稳定又能随机调整的活动区域,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器械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活动材料的投放、使用应考虑到幼儿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能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参与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活动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体能的不断发展。

  提供分层材料:材料投放初期,教师要以游戏者的身份进行“材料预操作”,制定出有递进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年龄段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同一活动内容,提供难易不同的活动条件,如宽窄不同的独木桥、高矮不同的小山洞等,供幼儿选择和利用。

  增设情趣材料:晨间活动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体育器械,一些辅助小道具可增添活动的情趣,提高幼儿运动的兴趣。如:场景一中,如果教师能增加几只报纸做的小老鼠,给幼儿一个任务驱动:猫捉老鼠,应该会比单纯地练习爬更让幼儿感兴趣。

  改造已有材料:我们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度的改造,焕发材料的新魅力。如在投掷区,教师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投掷方式是投中目标,而不是重复投掷动作。于是,教师及时调整了活动材料的使用方式,将投掷靶子制作成怪兽的形象,让幼儿玩投准,这样的使用方式大大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小班随笔 篇11

  杜雨嫣是一位胆小的孩子,平时的体育游戏中她不敢大胆双脚跳下,不敢走平衡木。骑三轮车她也不例外,不敢骑。每次拿到车子,她都跨着车子走,而不是骑。老师蹲下指导杜雨嫣,杜雨嫣抓住老师的手,要老师扶着龙头,她才敢往前骑行,速度十分缓慢,害怕摔跤。当老师放手,她又站起来,继续自己的跨着车走。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找了根绳子绑在车龙头上,并告诉宝贝,不要害怕,我会牵着你的车,你大胆往前骑。

  杜雨嫣起初不信,但当老师用力拉下绳子,车子动了,杜雨嫣似乎找到了安全的依靠,坐回了车上,开始慢慢往前骑行。我立刻表扬,慢慢的,杜雨嫣的表情从害怕转到了微笑。其他的孩子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争着要我绑绳子在他们的车上。我突发奇想,请幼儿来拉着杜雨嫣车上的绳子,让拉绳子的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也让骑车的杜雨嫣试着换一个小小的依靠。过了一会我把绳子解开,杜雨嫣敢自己骑车了,只是速度有些慢,这次的骑车故事不仅让杜雨嫣小朋友体验到了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小班随笔 篇12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当你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很多,也会得到很多、感悟很多。

  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开心的事。我先说了起来,接着让孩子们挨着坐的顺序起来说,我观察到今天分享愉快经验后,我让孩子们互相找朋友拥抱,但有个要求,多找几次,多和同伴们拥抱,而且还要说:“我喜欢你”。孩子们很快的与同伴拥抱起来,一开始,有的小朋友还很小声的说,但很快的就大方起来。许多孩子在拥抱同伴的同时也主动与我们拥抱,平时我们经常批评的杨曦还一次又一次的主动过来与我拥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边轻轻说:“老师,我喜欢你”。听着孩子们的幼稚话语,看着孩子们童真的笑容,让我心中感到一种感动,一种自豪。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其实,让孩子喜欢你,让孩子开心,是很简单的,它不需要多么贵重的东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关怀的语句,一个热情的拥抱就已足够。

  爱孩子,等于爱自己。

【小班随笔】相关文章:

小班生活的随笔04-01

小班的优美随笔02-28

小班教育随笔04-05

小班下教学随笔04-02

教育随笔小班开学09-18

小班老师教学随笔04-04

小班关于安全随笔04-05

小班的孩子随笔散文03-25

最新小班教育随笔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