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时间:2023-02-07 12:28:4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

  目的: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准备:

  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

  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的画法。

  1.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请大家舞动彩带模仿。

  2.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用彩带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态的曲线,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三、在游戏情境中作画。

  1.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游戏情景:请你们帮助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好吗?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听着音乐共同表现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曲线。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

  4.让幼儿把彩带塞在裤腰扮作小鱼,游到每个“池塘”去看一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家”。

  评析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教师除了要重视孩子的生活经验,还必须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美术活动《欢乐的曲线》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活动中,教师首先根据节奏变化示范了各种方向的曲线,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水草、波浪),然后引导孩子把自己体会到的各种类型的曲线以组画的形式表现在画纸上,让孩子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饼干。

  2、吃过不同形状的饼干。

  3、学习儿歌《饼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儿歌《饼干》。

  二、学习制作不同形状的饼干。

  1、小朋友朗诵得很好,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喜欢);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圆、方、三角、椭圆)老师逐一出示食物饼干;我们吃过的饼干上有没有花纹呢?(有)今天我们就来学做饼干,好吗?(好)

  2、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3、小朋友自己来学做饼干......。(放一点音乐)

  4、请小朋友把做好的饼干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三、评讲幼儿作品:

  a、从颜色上看:多漂亮的饼干呀!有红色、绿色、蓝色.......;

  b、从形状上看:这些饼干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c、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饼干,真棒!

  四、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小百科:饼干的词源是“烤过两次的面包”,是从法语的bis(再来一次)和cuit(烤)中由来的。它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来的,可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在战争时期用于军人们的备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各种不同的纸搓成条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相框)

  2、贴有“照片”的白纸每人一份;皱纹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照片,

  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2、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展开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老师又给照片做了一个漂亮的相框,

  你们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相框啊?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教师重点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双手用力前后的搓,将纸搓成长条状,搓至4-5条。

  然后将纸上的双面胶撕开,把纸条粘上。

  也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粘在四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帮助幼儿撕去双面胶。

  三、结束

  1、教师帮幼儿把作品贴在作品栏里。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颜料游戏,让孩子体验玩颜料的乐趣,能大胆运用工具进行创作。

  2、幼儿体验园庆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捅,抹布,绘画服装

  2、工具若干:刷子、喷壶、针筒、海绵球、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幼儿园真热闹,为什么这么漂亮?

  2、我们能为幼儿园做些什么?

  3、我们来跳个舞庆祝幼儿园过生日。

  二、教师引出烟火,引起幼儿创作烟火的兴趣。

  1、过节很热闹,晚上还要放烟火,今天我们来放白天的.烟火,好吗?

  2、请幼儿讲讲想用什么工具来创作烟花。

  3、教师出示海绵球,介绍新工具的新方法,鼓励幼儿尝试。

  三、幼儿美术创意。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孩子大胆运用,每种工具都试试。

  2、幼儿创作,提醒孩子注意卫生。

  四、欣赏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工具,和运用工具创作的作品。

  2、教师拉响礼花,让孩子进一步感受热闹气氛。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对粉印版画产生兴趣。

  2、在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认识制作粉印版画的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材料的收放规则。

  3、初步尝试有规则地收放自己的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l、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若干(保证每组一幅),教师使用的粉印版画操作材料一份(同幼儿)。

  2、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3、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粉印版画作品,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l)教师: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看到这样的画你有什么感觉?这些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把作品放剑每一组,让幼儿细致观察)

  (2)教师:猜一猜,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3)教师小结:这是吹塑纸粉印版画,一般简称粉印版画,是用水粉颜料印出来的。

  2.出示制作粉印版画所需的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

  (1)教师:你认识这些材料吗?你知道用这些材料怎么制作粉印版画吗?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粉印版画中的作业纸。

  教师:这是制作粉印版画的作业纸,和我们平时画画的纸有什么不一样?(有的纸贴在一起)粉印版画中的两张作业纸还有什么不一样?你还发现了什么工具?猜猜有什么用?

  (3)教师示范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仔细看看,老师先用什么笔在哪一张张纸上作画?再用什么涂颜色?最后印在哪一张纸上?老师制作粉印版画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工具和材料?用完的工具和材料放在了什么地方?(指定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放?(保证卫生、整洁)

  (4)观察教师制作的粉印版画。

  教师:颜料是涂在哪张纸上的?(软软的吹塑纸上)印在了哪张纸上?(黑色的纸)

  3.引导幼儿讨论操作工具材料的摆放、收拾的方法与规则。

  (l)教师:今天我们先学习摆放和收拾自己的工具材料、每个人都有这么多工具材料,一组又有好几个小朋友,我们怎么摆放这些材料呢?(作业纸、铅笔、水粉笔放在自己的面前,小组共用的放在桌子中间)

  (2)教师:怎么使用小组共用的材料呢?(用靠自己最近的那一份)画好以后我们用过的材料放在哪里呢?(放在教师指定的`地方,每种一工具分类摆放)画好的作品放在哪里呢?(展览区)

  (3)教师:小组共用的材料谁来收拾呢?(建立值日生制度)

  要点提示:

  1)在欣赏粉印版画作品和教师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粉印版画,激发对此类活动的兴趣。

  2)在观察、发现、讨论、练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制作粉印版画的复杂程序,同时也学习了粉印版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操作常规。

  4、请幼儿按照讨论后的方法收一次自己的工具材料。

  教师:工具和材料太多,一次收不完可以分两次。轻轻地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爱惜工具材料。

  【评析】

  良好的活动常规是保证粉印版画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师与幼儿必须达成一致。由于各个幼儿园的环境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本园、本班的情况制定粉印版画中工具材料的收放规则。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6

  【活动目的】

  1. 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绿色和金黄色彩纸的色彩.

  2. 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3. 初步学习按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

  绿色,金黄色的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纸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它这像什么?她们是什么颜色。

  二、示范撕纸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现在林老师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样?(幼儿:把纸撕成一片一片。)

  师:我们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到空中。(教师把纸抛到空中给幼儿看并告诉幼儿把纸撕得越小越好)撕得越小飞得越高。

  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撕纸,撕的越小越好。

  师:孩子们你们轻轻的走到自己的位置前把自己篮子里的彩纸撕成一小片一小片撕的越小越好,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2、幼儿撕纸时老师指导,撕的纸放在小筐里.

  3、撕的快的孩子可以到老师这里拿彩纸。

  四、撒纸片(放音乐<<铃儿响叮噹>>)

  师:听这是什么音乐,圣诞节快到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好吗?

  师:那我们怎么过圣诞节才好玩了?

  (启发幼儿说出撒纸片一边说“过节了,过节了!”

  五、鼓励幼儿边玩边说:”过节了”来两遍。

  师:孩子们像老师这样边撒边说过节了!看谁的.小纸片飞得最高,谁的声音最好听”

  六、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分类。(开音乐<<睡吧,布娃娃>>)

  师:天黑了,纸片妈妈叫纸片娃娃回家了,绿色妈妈的宝宝在哪里,大家家帮忙找回来。

  师:绿色宝宝的家是绿色篮子,金黄色的家是金黄色的篮子。我们先把绿色娃娃送回家。(然后同样的方法找金黄色)

  七、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讲评。

  【活动延伸】

  师:等会儿许老师教小朋友把纸片宝宝变成桔子的衣服。现在我们先把篮子放在桌子上。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

  “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

  “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

  “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8

  设计意图:

  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以引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2、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画纸2、知识准备:幼儿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画雨点。

  1、启发谈话,引起兴趣教师:"今天太阳公公见到小朋友来上幼儿园了,他很高兴。可是忽然一阵风把小云朵吹来了,慢慢的"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讨论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2、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A 、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B 、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A、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B、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美丽的雨等)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小雨点。(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等),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3)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儿歌方法结束活动。

  幼儿听老师念《小雨点》的儿歌。

  (小雨点,凉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欢。种子喝了发嫩芽,花儿喝了更鲜艳。)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本人由故事导入,以情景贯穿的手法,把整堂美术课贯穿起来了,幼儿兴趣比较浓厚,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也基本能够区分短线、长线、点的概念,画的也比较不错,但是有部分幼儿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以下是幼儿动手画画时拍摄的照片,有教师个别指导的,有幼儿专心操作的,还有幼儿认真观看他人绘画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串红,知道一串红是花,它的花是红色的、一串一串的。

  2、学会用棉签画出一串红。

  3、知道花儿是不能摘的,是让大家欣赏的。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棉签每人一根,红颜料一组一份,画有叶子的白纸每人一张,一串红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老师:

  今天,袁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盆非常漂亮的花,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呀?(播放一串红图片1)谁能说出这是什么花?(教师告诉幼儿这种花的名字叫“一串红”。)请你们看看花是什么颜色?(红色)

  二、观察一串红的花和叶子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一串红的花长得像什么?(播放图2)(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起的,有点像一串串的鞭炮。)一串串的小红花长在什么地方?(长长的花茎上。)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椭圆形)什么颜色?(绿色)它可以种在花盆里,也可以种在土地上。(播放图3)让幼儿欣赏种在泥土上一大片的美丽景象。

  三、讲解、示范一串红的绘画过程。

  1、老师今天带来了蜡笔、棉签和颜料,我们要用它们来画一串红。

  我们先用绿色的蜡笔给它图上绿绿的叶子和花茎。(教师边师范涂边强调要沿着轮廓线里面图,不能涂出去了,长了小刺就难看了!)

  2、(边示范边讲解)然后我们用棉签轻轻地沾一下红颜料,开始来点画花朵了。小朋友要注意,一串红的花红红的,很漂亮,它是长在花茎上,左边一排,右边一排,就象小朋友排队一样,排得很整齐的。

  3、谁也想来试一下画一串红的。(请个别幼儿上试画。)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显强调几点操作的注意事项:

  1、棉签要放在盘子里,花要画在茎上,颜料只能画在纸上,不能画在其他的地方。手脏了可用抹布擦干净。要保持画面干净。

  2、有几根茎就画几串。

  五、活动评价: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个别展示几幅美观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来评价。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幼儿认识面部五官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动物面具。

  2、复习粘贴面相,启发幼儿贴出不同动物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点:

  启发幼儿贴出不同动物的面相。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彩色纸;

  圆形的'白纸;

  浆糊;

  抹布。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幼儿观察——幼儿制作——活动评价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老师带来一些玩具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数到三。

  3、你们看是什么?(小动物)

  4、这是动物面具,你们喜欢吗?

  5、幼儿观察。

  6、你们看到哪些动物?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小白兔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小熊的?

  7、你想做一个什么动物?

  8、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动物面具做给大家看。(幼儿示范)

  9、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自己的动物面具?

  10、请你们先想想你想做一个怎样的动物面具,想好后再做。

  11、幼儿制作。

  12、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指擦干净。

  13、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4、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15、活动评价。

  16、展示幼儿作品。

  17、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为什么?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比对眼睛的位置的时候,由于自己又要掌握位置,又要用手固定住面具,确实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操作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之间相互合作,一个孩子固定面具,一个孩子画,或你帮助我画,我帮助你画,那样会又快又好,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增强同伴间的沟通。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蝌蚪的动静形态,能用动作、语言、不同线条表达。

  2、根据已有的各种表现手法的经验选自合适的材料表现蝌蚪形象。

  3、体验创造性表达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只透明的装有一群小蝌蚪金鱼缸,投影仪,电视机,

  美工角中各种材料的`准备(各色纸张,画笔,颜料,油泥,剪刀,浆糊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发现蝌蚪动作形态。

  “我们班来了一群小客人,看看是谁啊?”

  小蝌蚪!

  “小蝌蚪漂亮吗?哪里漂亮?”

  头大大的,圆形的,很漂亮。

  身体黑黑的,很漂亮。

  身体滑滑的,很美丽。

  “小蝌蚪尾巴什么样子?”

  细细长长的。

  弯弯的像波浪线。

  不对,有蝌蚪尾巴是直的。

  “波浪线什么样子?直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两种线条。)

  “怎么有的是直的有的是波浪的?”

  直的蝌蚪在睡觉。

  尾巴弯的蝌蚪在游泳。

  2、在“水族馆”音乐中扮演蝌蚪,感受两种线条及交替反复的节奏。

  “我们来做小蝌蚪到池塘里游游泳吧,我们的大脑袋呢?我们的细尾巴呢?”

  “听听清楚哪段音乐是蝌蚪游泳,哪段音乐是蝌蚪睡觉。”

  幼儿在音乐旋律流畅部分作各种游泳状,在音乐平缓部分作静态休息状。

  3、探索各种方式表现蝌蚪。

  “小蝌蚪真可爱,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表现小蝌蚪呢?”

  可以用纸撕一个圆作蝌蚪的头,贴起来再用笔画一个尾巴。

  可以用颜料滴在纸上不就是一个蝌蚪的头了吗,再用棉签棍子一滑脱出一条尾巴……

  幼儿自行到美工角中选取材料,表现蝌蚪。

  幼儿一:使用油泥制作蝌蚪。将油泥分成两份,一份搓成一个圆球,一份搓成细长的棍子,再将两者粘在一起。他尝试将尾巴搓成波浪线的,但不成功。制作好后他扶着蝌蚪的头在油泥板上弯弯曲曲的移动,说:游泳喽。

  幼儿二:几乎利用了纸全部的空间用画笔画了一个大蝌蚪,在这个大蝌蚪的身体上用颜料滴出许多各种颜色的小蝌蚪。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横线、竖线的技能。

  2.要求大胆作画,均匀地涂色。

  3.感受美好事物带给自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色"衣服"幼儿人手1张。

  2.格子衣服若干,提供幼儿观赏。

  3.服装店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发现XX小朋友穿的衣服又整洁又干净,那你愿意为大家来介绍介绍你穿的衣服呢?(我今天穿了一件X颜色的衣服,衣服上有…….)2.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衣服。

  二.欣赏格子衣服1.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很特别的衣服,让幼儿欣赏格子衣服。

  2.你们发现这件衣服特别在什么地方吗?

  小结:原来这件衣服是一格一格的,我们叫它格子衣,格子衣服真漂亮。

  三.示范讲解,学会操作。

  1.我想当一名设计师,自己来设计格子衣服。我先在衣服上从左到右画出一条条横线,再从上到下画出一条条竖线,这样格子衣服就画好了。为了使衣服更加漂亮,我还可以在格子里涂上颜色。

  2.讲解要求:我们在画格子的时候要把一条条的线画的直直的,这样看起来更好看一些。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过渡:我的格子衣做好了,现在把它放在我的服装店里,你们想不想当一名小小设计师,为我的服装店设计更多的格子衣服呢?

  1.那老师给你们也准备了一张没有图案的衣服,一会就请你们大显身手,设计出漂亮的格子衣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启发他们运用各种颜色涂色作画,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并帮助他们完成四.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小朋友你的衣服设计好了吗?现在让它挂在我的服装店里吧!

  2.服装店里的`格子衣可真多,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小结:今天×××小朋友画的格子衣服真漂亮,他用了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小朋友画的也比过去有了进步。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格子布,等会儿小朋友可以来自由欣赏。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学会弹珠滚画的基本方法、常规,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初步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放有弹珠的碗、广告颜料(红黄蓝绿)白纸、托盘、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叫什么?噢,是弹珠,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玻璃球。

  (2)看看这又是什么?(颜料)什么颜色?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吗?

  分析:谈话的方式作为开场,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从而认识了弹珠及颜色。

  2。让幼儿探索如何去玩玻璃弹珠。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弹珠,我们来玩一玩,看看谁玩的方法多。

  (2)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的?幼儿举手发言。

  分析: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看的图画,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画的吗?幼儿欣赏,猜测用什么作画。

  分析:教师通过电脑屏幕让幼儿来欣赏用弹珠滚画做出来的色彩图,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给孩子以美的感受,激发孩子用弹珠绘画的兴趣,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4。教幼儿弹珠滚画。

  你们看老师是怎样用玻璃球作画的?教师示范弹珠滚画的步骤:

  (1)将白纸放在托盘里。

  (2)取一个弹珠充分蘸满一种颜料后放在托盘里,用抹布擦擦手。

  (3)两手端住托盘,让弹珠在托盘里均匀滚动。(左右滚动,上下滚动,四面八方都滚动)

  (4)用同样的方法蘸其它颜色滚动,然后把珠子放回的颜料里。

  你们看,白色的`纸变成什么了?(漂亮的图画)

  分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教师的示范是有必要的,孩子的年龄小,经验少,这样的美术活动也许是第一次接触,教师通过这节课要让孩子学会滚画的基本方法和常规。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材料,小朋友轻轻地走到座位上,按老师刚才的方法来玩一玩吧!

  分析:幼儿喜欢自己操作,在玩中去体验、感受线条的色彩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6。教师评价。

  你们用弹珠做的画真漂亮,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展览幼儿的作品。

  活动延伸:

  老师将幼儿的弹珠滚画剪成不同的图案,如:服装图案,动物图案,各种形状图案等等,贴在彩色的卡纸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的作品装入相框,成为家居挂饰。

  分析:怎样让画更加美,看上去舒服,老师可以进行简单地加工,真正成为一幅作品,幼儿看到自己绘画,有一种成功感,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园长及指导教师点评:

  这节弹珠滚画活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工具:水彩笔画画,油画棒画画,让幼儿大开眼界。在玻璃球滚画中,孩子们用老师提供的颜料和弹珠在画纸上自由滚画,探索颜色在画纸上的神奇变化,更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孩子们会对这些画产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它们都是自己画的。如《纲要》中所说:"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绘画活动,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整个画面没有刻意雕刻的痕迹,孩子们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让幼儿在玩中学。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

  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

  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

  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

  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注意花儿的疏密及花瓣数量。

  2、愿意大胆点画,感受点画的乐趣。

  3、能养成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轻音乐。

  2、范画实物一幅。粉、黄、红的'颜料每组一份、抹布每桌一块、卡纸每人一张(上面有梅花的树枝)。

  配套课件:小班美术手指点画课件《梅花》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三、手指点画:梅花。

  (1)出示范画实物,请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出示树干,你们瞧这颗梅花树呀有点不高兴,它呀想快快开花,我们用水粉颜料来帮帮它吧)

  (2)教师具体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梅花树上变、变、变、1、2、3、4、5变出了一朵梅花。”)(梅花变的时候五朵花瓣就像五个好朋友手拉手紧密地在一起。)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

  (4)教师提出点画要求,(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后点下边的,小心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完成作品后,用抹布把食指擦干净。)幼儿在轻音乐中分组作画。

  (5)幼儿点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课后反思:

  通过第一研试上,我发现活动中孩子们不能理解教师的意图,对于老师的提问总是答非所问,例如:老师问“这会是什么菜?”孩子会回答“这是彩纸。”没有进入老师设置的情境中。在同组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我的问题在于课前经验准备不充分,孩子还不清楚五彩饭中有哪些颜色的菜。提问的范围过大,孩子不知道具体要回答的是什么。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暗示,让孩子更容易进入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美术的活动教案03-17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10-26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1-04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5-20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1-14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6-08

泥工活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06-22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小鸡》教案02-03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黑与白》教案08-12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房子》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