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18 19:02:0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案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直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现代建筑、铁桥等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的图片,收集有蜿蜒的环山公路等资料图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根彩线,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形态,然后用手折成各种形态,并用线条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2、

  3、观察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把所看到的轨迹(出自:WwW.HNNscy.Com:设计与生活美术教案)画下来。教师出示一根彩带,观察彩带飘动的轨迹,用线条把所看到的轨迹记录下来。

  二、发展阶段

  1、

  2、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条简单分类:直线、曲线。欣赏生活中具有直线和曲线特点的物体:马路、高楼、环山公路、梯田、、、、、、

  3、说说这些物体和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如水波的线条流畅而温和,适合用波浪线表现;建筑物的稳重而静止可用垂直线来表现·······)

  4、学生谈论:直线和曲线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

  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重的感觉,在绘画中,如果我们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平直的线条;相反,曲线带给人们一种流动的感觉,如果你的画面需要这种感觉,可以多用曲线。

  5、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直线和曲线。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红黄蓝》;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敦煌的飞天壁画等。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创作阶段。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思考如何表现并交流。

  1、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2、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认为适合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现的主题,教师将合理的部分演示出来。

  3、

  4、学生绘画。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对同学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画的比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

  五、收拾和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盒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题: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

  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

  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3、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4、收拾与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画表情用简单表现人物面部五官结构及表情的方法,画表情使学生今后能初步掌握表现人物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画表情,使学生理解五官中特别是眼、嘴、眉的微妙变化就可以传达到人的不同情绪。 画表情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画表情理解世间事物都有规律性的道理。

  { 教学设想 }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面部表情变化规律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投影、录音机。 画表情

  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这里有四种味道的食物,我要 找四个同学到前面来品尝,请同学们根据它们作出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分别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2、(学生做游戏)“他吃的是什么味道的?”“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做一下这个表情吗?”

  B、传授新知 画表情

  (一)《表情歌》

  1、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之中,味觉的刺激可以引表情的变化。那么,还有那些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我们先不急着回答,我们来表演一下学过的《表情歌》。”

  2、学生表演《表情歌》。

  3、你们表演的可真棒!

  提问:现在,你又了解到表情的变化还与什么有联系?(心情的变化)

  (二)学生表情图片

  4、你们回答的非常精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 了一份礼物,是我们班同学的相册,你们想看吗?”

  5、(微机演示同学各种表情的照片)“这是谁呀?”“他 在干什么?” “这些表情是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

  [五官的变化]

  小结:对,在生活中,人的表情都是通过五官中特别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这些表情往往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三)表情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了解了各种表情的.特点呢?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眉毛、眼睛、嘴,请各个小组同学合作,摆一摆,看一看,看哪个小组能拼出不同的表情来!

  6、[学生活动] 请一个小组到前面拼摆。

  7、(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同学的图片,归纳为哭、笑、 怒、愁四种表情。

  8、学习学生总结哭、笑、怒、愁的五官特点。

  小结:你们说的真棒,老师把同学们的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

  (微机演示:表情儿歌)

  儿歌:画人愁,垂眼落嘴皱眉头。

  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哭:眉掉眼垂嘴角向下竖。

  C、学生操作与教师辅导

  根据这首儿歌,请你们画一张带有自己表情特点的自画像。

  D、作业展评

  E、教学小结:

  关于表情的内容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漂亮的花布和衣裳在生活中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本课以服装为主题,渗透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和色彩知识,让学生领略装饰工艺的形式美感。本课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两个活动培养学生初浅的设计意识。

  2.通过欣赏服装及服装色彩的练习,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知识,提供学生探寻色彩规律的途径,丰富他们的色彩表现形式。

  学情分析

  1、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学生对漂亮衣服都有莫大的兴趣,对本课的学习也非常期待,但同时也困惑不知如何搭配穿衣才好看。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喜欢鲜艳夺目的色彩,却不知什么是色彩的和谐美。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他们基本的色彩搭配知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 学生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了解不够。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2、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圆形方形三角形,大小差异各不同。

  不同形状叠一叠,组合变化趣无穷。

  教学目标:

  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小学美术教案

  在小学美术教案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成形式,形成调空画面的意识

  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小学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超越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式。

  感受透叠图形及着色后产生的效果。

  图形的相互穿插,打破基本形产生新的图形结构,作业时又有新的发现。趣味无穷,个性及作画方法不同其造型色彩效果各异。作业完成后自我评价,感受画面的疏密、虚实效果。

  欣赏画家米罗作品《太阳、人和鸟》。激发学生联想。

  作业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易作业,易出效果,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和绘画。

  作业要求:任选一种彩色笔作业,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面,再自选颜色添色。添色不画出线外。

  教学设计:

  建立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从回忆、归纳到认识透叠图形,理解透叠的涵义,然后,对作业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实施回忆—示范—实践—比较、分析—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设计与制作

  一、 引导学生回忆:几何形的长短、大小的变化。

  二、 示范图形透叠:采用逐一叠加方法,让学生观察形的组合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关注色与色叠加的变化。

  三、 欣赏作品:分析、比较单独图形与透叠图形的区别,明了透叠涵义。

  四、 实际活动:任意位置画圆形、三角形、方形,形与形之间要有部分添加大小不同的基本形将画纸画满并装饰,方可停下。最后,涂色完成。加强指导完成作业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

  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准备:卡纸、彩纸、胶水、剪刀、彩色水笔等

  方法:1、教师示范,基本形--粘贴与描绘—启发与参与—完成—评价

  2、学生实践,根据所理解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把结果与老师进行比较

  反思:又兴趣,完成作业马虎,没有深入表现。加强学习品质的教育,找出原因。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了解星星和月亮在晚上出现。

  2.会画美丽的星空。

  3.体会星空的美丽。

  活动准备:

  画纸,画笔,星星图片,月亮图片。

  活动重难点:

  画出心中美丽的星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之前画的太阳公公吗?太阳公公一般是什么时候出来呀?哦,那么,提到太阳公公,你们想到什么呀?

  二,引出月亮。

  有小朋友说到了月亮。真棒。太阳公公是白天出现,给我们带来暖暖的阳光,那么,月亮姐姐就是晚上出来,带给我们美美的月光。

  晚上出来的,除了月亮姐姐,还有什么呀?

  哦,对了,是小星星。

  三,画出美丽的星空。

  晚上,一个大大的月亮挂在天空,还有一些闪闪亮亮的星星在一边,天空是不是非常漂亮呢?小朋友们应该都见过星空,在自己心里呢,也有一副美丽的星空。现在,拿起我们手中的纸和笔,把我们心中的心空画一画吧。

  不会画的,在画画中有原则性错误的,老师在一旁引导教导。

  四,点评。

  哇,小朋友们都画出了美丽的星空呢。每个小朋友的星空都是不一样的,都非常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小学美术教案06-18

小学美术教案07-08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

小学美术教案10-26

小学美术教案07-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