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

时间:2022-11-15 08:19:37 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床医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1

  1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在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有着迫切需要和实际意义。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自招生之初就开设了临床医学课程。生物技术专业有了临床医学的指引,人才培养基础更加扎实,方向更加明确。同时,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的生物医学人才,能够更好地将自身优势辐射到传统医学专业上,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新视野,开拓新思路,注入新的活力。医学生物技术已经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如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单抗导向药物、人工血液代用品等已广泛应用于癌症、传染性疾病和一些遗传性疾病治疗。同时,许多临床新问题、老难题,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生物技术的发展,相关疾病的基因定位、组织工程、干细胞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显然,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既是生物技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2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现状和问题

  2.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紧贴生物技术专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然而,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将内科、外科、专科教学内容按照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毫无取舍地灌输给学生,呈现教师教学无特色、无重点、无思路,学生学习无方向、无兴趣的状态。这与学科设置初衷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课程目标不明确,考核要求不严格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临床医学对该专业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一定临床思维,了解临床医学前沿和需要,并能在医学发展和临床需求中找到生物技术的落脚点、发力点,运用所掌握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最终为医学问题的解决开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但是目前医学院校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目标认识比较模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考核过程较为敷衍,甚至没有考核,使临床医学课程开设存在“鸡肋化”的危险。

  3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内容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强调基本素质共性的基础上,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类型和专业方向。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尊重学生多样性选择。目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能完全符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不能完全考虑到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因此有必要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3.1紧贴实际,重点突出

  临床医学是医学生物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整体介绍临床医学概况外,重点是要筛选出能够体现生物技术学科发展价值以及与生物技术知识有交集的内容,体现出医学生物技术特色和资源优势,如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技术在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等;而疾病的临床表现、物理诊断及常规治疗方法等内容应该淡化。这样才会贴近生物技术专业实际,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避免浪费学生有限的精力。

  3.2以临床问题为向导,以临床难点为突破

  医学生物技术发展动力就是临床问题。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已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已有很多成熟的、新兴的生物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应将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突破的难点贯穿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把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结合起来。

  3.3着眼前沿,广泛涉猎

  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临床医学的最前沿往往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把临床医学中最新的焦点和热点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医学生物技术对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临床医学不断进展的案例也是很好的教学事例,让学生了解前辈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动医学科学向前发展的。但也要照顾到医学发展的冷门分支,给学生拾遗补缺的机会,在大家忽视的老问题上做出新文章。

  4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应该有别于临床医学专业,要更加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将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1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选修和必修相结合

  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将教学主战场放在课外,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增加选修课数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生物技术专业将来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有重点和有取舍的,这个选择权不应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应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通过文献查阅、学术会议、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的医学知识。

  4.2大师进讲堂,将导师范围扩展至临床学科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目前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师资结构中,中级职称教师比例偏高,真正的大师偏少。应该把临床医学的“大腕”请进讲堂,因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导师往往更重视具体的新技术、新方法,而对临床医学前沿需求知之甚少,缺少宏观思路和顶层设计。这些可由临床导师很好地补充,他们扎根临床数十年,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难点要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临床导师的科研课题及科技创新活动中,使其不仅对原有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还锻炼了临床科研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现代医学发展的脉搏,找到自己感兴趣、能钻研、有出路的研究方向,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4.3启发为主,传授为辅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科研工作,应该是临床医生的益友良师。其临床医学教学不应以传授方式为主,而应采取引导、启发的方式,加入讨论及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用专业特长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在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四结合”:密切结合科研,密切结合临床,密切结合实践,密切结合新进展。

  4.4考核评价与教学目的相统一

  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长期以来,各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多采用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无法体现该专业注重分析、注重实践和注重创新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生物技术专业而言,临床医学课程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如讨论、综述撰写、案例分析、参加和完成导师科研课题等,考核内容应重思维、轻内容,重分析、轻解决。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总之,医学科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是在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架起了互相沟通的桥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教学必将推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两者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培养接地气、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能力出众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临床医学论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儿3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患儿,其中男22例,女8例,4~16岁,平均12.5岁。致伤原因:17例为交通事故伤,8例为坠落伤,5例为压砸伤。左侧17例,右侧13例。髋臼骨折分类:前柱骨折1例,前后柱骨折5例,后柱骨折5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加后壁骨折7例,横形骨折2例。髋关节脱位的类型:后脱位17例,中心脱位7例,前脱位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32d,平均9.4d。

  1.2方法

  1.2.1急诊处理

  患儿入院后,均行骨盆前后位和患髋正位X线检查,首先处理合并伤,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或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24例髋关节前后脱位者复位成功,1周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4例复位不良,先行骨牵引,然后5~7d后行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2例髋关节复位失败者,即刻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1.2手术方法

  该组患儿在连硬外麻醉下行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合并下肢骨折患儿先切开复位内固定,再行髋臼手术。手术取健侧45°卧位,采用K-L后侧切口入路。显露髋关节和髋臼后壁后,探查关节腔,清理血肿,将粉碎的小骨片及软骨碎片摘除,观察髋臼后缘骨折块的大小、方向,处理骨折断面后复位。骨折块的固定因骨折的类型及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固定方法:重建钢板固定16例,重建钢板加螺丝钉固定9例,螺丝钉和拉力钉固定3例,股骨头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固定2例。术中注意伤肢保持屈膝位,有利于坐骨神经牵开保护,避免损伤。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良好,防止内固定物穿过关节面进入髋臼内,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缝合修补破裂关节囊及外旋肌肉群,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均骨牵引4~6周,同时适当行膝髋关节功能锻炼,8~10周扶拐下床行不负重的功能锻炼,3个月后逐步负重至完全负重,围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疗效评定

  采用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功能评分,满分6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对治疗前后的疼痛、行走、功能、运动肌力量、日常活动能力及X线表现6项内容进行评定,每个单项评分满分为10分[1]。⑴优:步态正常,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的75%,X片无明显关节或轻度关节间隙狭窄及硬化;⑵良:步态正常,疼痛轻微,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的50%,X片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有骨赘形成;⑶可:轻度跛行,中度疼痛,或关节活动度小于正常范围的50%,X片可见明显的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及骨赘形成;⑷差:跛行及疼痛明显,关节僵硬并伴有明显畸形,X线所见有明显关节炎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800mL,伤口一期愈合。经手术治疗后,在疼痛、行走、功能、运动肌力量、日常活动能力及X线表现显著提高,与术前相比,P<0.05,见表1。术后随访6个月~5年,优16例,良10例,中4例。术后并发症有关节间隙变窄、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1例,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无感染及死亡患儿。

  3讨论

  髋臼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主要由压砸、撞挤、碾轧、高处坠落等暴力强、机制复杂的创伤所致,若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髋关节炎[2]。该类骨折发生后,骨折块被向后脱位的股骨头挤压入臀肌肌腹中,造成髋臼后壁大的骨缺损,使髋关节极不稳定,股骨头可再次脱位。因此,对于该类骨折大多数临床工作者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视下最大限度地使骨折复位固定,恢复髋关节的完整性及稳定性,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本研究中30例患儿在急诊复位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疗效良好,其疼痛、行走、功能、运动肌力量、日常活动能力及X线表现与术前相比得到显著提高,P<0.05。这提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有利于髋臼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患儿获得解剖复位,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临床医学论文3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笔者深入调研了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中医药科技成果4个重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家科技部研制发布的“国家科技成果网”(NAST)、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撰的《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最近开发的建国以来“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平台”。这4个数据库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下。

  1 国家科技成果网1.1 国家科技成果网概况NAST是由国家科技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已收录1978-20xx年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等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所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上网查询,还可进行全国科研单位、上网科技网站查询,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此网站登记在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共有近万项。

  1.2 国家科技成果网的板块设置NAST网的成果总库中,分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科技人才库和单位库等板块。各板块所能搜索到的字段包括:成果名称、所属年份、成果类别、所属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行业、转让范围、推广形式、成果水平、计划类别、所处阶段、成果体现形式等32个字段,较完备地体现了成果各类项目的基本信息属性,从外部和内部对成果信息进行描述,是我国收录信息完备数据量丰富的权威性最高的成果收集单位。

  2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储数据资料的《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收编了1978-1999年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708项。其收编范围涵盖了国家及各部、委、局;收编奖别网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铁道部等设立的中医药科技奖励,是中医药类成果获奖信息最全的一本获奖项目集成。

  3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3.1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基本概况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而成,由于各种问题而未公开发行。该成果数据库光盘将1949-1999年在医药领域获得重大国家级奖项的4 033项科技成果收录在案。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根据检索浏览需要,共设置了顺序号、中文项目名、单位邮编、协作单位、任务来源、性质分类、行业分类、申报单位、鉴定部门、鉴定形式、获奖等级、水平、特征词、主题词、类型、关键词、分类号、获奖名称、摘要等23个字段。

  3.2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的缺点3.2.1 系统落后由于该数据光盘开发于1999年,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语言相对落后,导致系统开发的界面不够友好,系统的稳定性也不稳定。另外,操作和浏览功能设计的也不够人性化,检索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少而单调,医'学教育网l整理因此交互性比较差,不能被用户便利地使用。

  3.2.2 字段属性设置针对性不强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记录的内容侧重于科研课题项目的介绍,未以科技成果为主线设计结构,对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数、产生的科技成果名称以及大量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字段属性均未明确设置。

  3.2.3 数据范围不合理该系统记录的是医药卫生领域的科研项目,因此包含了与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设不相关的大量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另外,该库只记录了获奖的科研项目,而大量未获奖的但较有记录价值的科技成果被遗漏了。

  3.2.4 未推广利用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尽快将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进行扩散和推广,提高医学科研效益,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许多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发后被束之高阁,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4 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平台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旨在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字段的设置上既要充分满足科研课题本身的基本属性,又要全面而系统地反映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第二是希望通过科技成果库的构建,能够较全面地摸清中医药科研的总体情况。基于此目的,“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平台”收录了建国以来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8 105个。“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平台”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础,采集了4个不同数据来源的中医药成果,整合了不同的数据内容,设计了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建立了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并保证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系统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各类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都对成果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信息整合,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多功能、多途径检索查询及数据的在线分析统计,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资源管理和应用基础,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及成果管理政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支持。

临床医学论文4

  一、口腔修复美学中应注意的几问题

  (一)人工牙的结构形态选择

  每名患者的性别,身份,年龄等各方面的不相同,致使患者所需要的人工牙齿的形态结构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选择人工牙齿的时候要符合患者实际。

  女性之美,美在娴雅与温柔,所谓阴柔之美,便是如此,因此年轻女性在选择义齿上需注意:

  1、选择圆钝、贝壳状的人工牙冠

  2、按对称、均衡、匀称的值角度进行排列

  3、所有的角度呈圆弧状,体现女性圆润之美

  男性患者,在选择人工牙时要全面体现男性的特征,男性之美,美在力量与韧性,因此在选择时人工牙冠的形态要表现出男子特有的大气、刚毅的特征。

  1、选择棱角分明、体现刚毅性格的人工牙冠

  2、排列时中切牙平直,侧切牙内转,尖牙外转,覆盖少量侧切牙,突出中切牙,展现男性特征

  3、所有的角度明显,体现男性刚毅之美

  老年患者是选择义齿的重要群体,在选择人工牙时,需借助打磨,调整,修改等措施达到体现老年人经历沧桑的形态:

  1、选择切端磨损痕迹的人工牙冠

  2、排列时人工牙的颈端呈尖型,暴露牙根部,邻面接触以面为主

  (二)人工牙齿的颜色

  自然生成的牙齿有浅白、浅黄和淡黄色等几个类别,并且具有良好的光泽,在制作烤瓷冠牙或选择成品人工牙时为了体现美学目标,不仅要尽量贴近天然牙的色泽,还要根据患者口腔基础条件和皮肤色泽等客观因素进行匹配。

  (三)前牙修复的自然美

  人体自然美包括各个器官的功能性良好,形态和谐完美,其中容貌最能体现美的特征,而牙齿处在头面部的正中位置,前牙更是在启唇即现,是体现个人魅力的起点。前牙修复的美学目标包括对称、均衡的排列;单颗牙齿的形态比例以及色泽的协调;与邻近牙齿比例、色泽的协调一致,大小统一;中切牙和侧切牙距颌平面上相差的距离符合患者年龄特征;所以在前牙修复中应用的美学修复才能在中切牙体现患者年龄,侧切牙表现患者性别,尖牙体现患者性格,最大化的接近美学目标,满足患者需要。

  二、特殊情况下改善前牙美观的修复方法

  (一)前牙出现不规则间隙的处理

  若牙齿之间出现了间隙,不仅破坏牙列的连续性,还影响面容的美观。牙齿的间隙出现较多的是在上颌中切牙,其大小不一,若间隙小于2毫米,则可直接用烤瓷冠修复;若间隙大于4毫米,则需要通过正畸牵拉,将较大的间隙分散到中切牙远中变成3个较小的间隙,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后再进行烤瓷冠修复,但修复时由于有自然间隙,修复后牙冠会比正常的牙冠稍大,所以选色时应该注意选择明度较低、色调较暗的颜色,有钱是在颈部,可以加深颜色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在视觉上达到美观的效果。

  (二)前牙缺失的处理

  前牙缺失反关系主要是由于下颌覆盖到上颌而发生的病情,由于下颌骨发育过度,上唇出现凹陷,使得发育完成之后,严重影响视觉效果,造成美观缺损,而成年人发生该情况之后,矫治过来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但是如果发生该情况之后,又同时伴随着有前牙缺失的情况,这使得在恢复部分前牙牙列位置时,采用对双牙列进行修复,不但可以逐步增加唇侧部位的丰满度,使得整体美感上升,但是在此过程中,需尽最大可能避免维持反关系的排列情况。

  (三)变色牙的治疗

  变色牙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而且对身体非常不利,临床上常见的变色牙可分为外来着色和本身着色及牙髓病变引起的变色,外来着色乃指在牙釉质以及露出的牙本质表面,因为牙垢、色素的沉积而引起牙齿变色;本身着色主要有四环素牙、斑釉症和牙釉质发育不全等。牙齿受创伤、撞击而造成牙髓坏死或作过根管治疗后皆可能造成淡灰至深褐色的变色。

  对于染色较浅的四环素变色牙齿,以及牙齿基础比较好的人群适用于漂白治疗法,患者佩戴接触牙齿的全牙列软塑料套,放置专用药水,连续1-2个疗程的夜间佩戴,全口牙齿可以同时治疗;对于染色比较深,或者釉质缺的患者,可采用光固化树脂覆盖法进行治疗。此法按照患者牙齿的颜色选择色泽接近的复合树脂,经过光固化的处理,使其覆盖在变色牙齿的牙体表面;此外目前评价最好的要属陶瓷粘贴牙面的方法,瓷贴面是使用烤瓷技术制作的一层薄的瓷面,通过处理黏贴在牙面商,遮盖变色牙齿,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而且陶瓷粘贴牙面的坚硬度适中,色泽与真牙接近,形态逼真,坚固耐用,被覆盖牙齿磨改较少,保存牙体组织多。瓷贴面在实用性以及美学目的上具有绝对性的优势,这项技术的出现,也是口腔美学修复的一大进步。

  在口腔修复中美学修复的应用,不仅使得修复结果符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份、气质等特定要求,也使得修复体达到自然、逼真的效果,带给人以美的感受。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美学修复也在随潮而动,不断的发现和研制,因此要解决口腔修复中所涉及的美学问题,一定要使用新工艺有机结合美学原理来进行。

临床医学论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xx年4月——20xx年3月我科住院及门诊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1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4.5岁,发病时间最短2年,最长20年。所有患者均属肝硬化代偿期,均未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所有患者均符合20xx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1.2方法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男性44例,女性12例,中度纤维化50例,重度纤维化6例。观察组54例,男性40例,女性14例,中度纤维化46例,重度纤维化8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次10mg,每天一次,疗程为2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扶正化淤胶囊,每天3次,每次5粒。疗程2年。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都定时进行肝功能检测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对比

  经过2年的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治疗开始时对照组有3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恶心、气胀等消化道症状,继续治疗后耐受。治疗期间未发现由于阿德福韦酯引起肾毒性。

  3讨论

  肝脏遭到各种致病原侵袭时,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肝组织免疫系统同时被激活,进行组织修复。肝纤维化是指这种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及失控时,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成为肝硬化。据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肝纤维化,因为病毒的持续性存在,反复或持续的炎症浸润,无疑是对肝细胞的一个损伤,可导致肝实质发生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致使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所以抗病毒治疗是肝炎肝纤维化治疗的所不可或缺的,因为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也是继拉米夫定后的另一种口服抗HBV药。阿德福韦酯属单磷酸腺苷磷酸核苷酸类似物,是阿德福韦的前药,可竞争性抑制HBV多聚酶,并中止HBVDNA链的延长。阿德福韦酯发生耐药变异较少,只要血清病毒长期维持在很低的复制水平,就有可能较长时间稳定控制病情。阿德福韦酯与拉米规定不交叉耐药,主要作为拉米夫定耐药的“补救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与初治的患者同样有效。中医认为瘀血阻滞是肝炎肝纤维化的主要病机之一。所以中医在治疗肝炎肝纤维化时多强调活血化淤的应用。扶正化瘀胶囊组成有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主要起到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扶正化瘀胶囊可以增强免疫作用,同时可以保护肝细胞,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本文临床观察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即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淤胶囊治疗肝炎肝纤维化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分析原因主要是扶正化淤胶囊所起到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所以利用阿德福韦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炎肝纤维化,可以针对病因治疗,改善肝血流,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临床医学论文6

  【摘要】本文介绍了医院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直接推动着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与壮大。阐述了医学工程发展中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揭示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对临床医学工程变革与发展的强大指导作用。医学工程的变革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新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明确医学工程师地位与职责已是当务之急。不断开发新产品、研发新设备以及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医、教、研科学水平都体现出临床工程的新的需要。临床医学工程的进步不仅推动了人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且使人类医学资源共享,资源整合,为提升人类卫生健康状况和数字化医学工程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临床医学工程 变革 发展临床医学工程(ClinicalEngineering)学科是应用工程理论、技术、医工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医院中有关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应用软件和医用耗材的技术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支持、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与临床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已经与医疗、护理、临床药学并列为现代医院的四大支柱,是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的必要技术保障。

  1、医院现代化建设推动医学工程的变革与发展1.1 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工程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医院简单讲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病人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进行最有效的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并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数据库的医院,使医院的服务对象由“有病求医”的患者扩展到整个社会。患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通过网络接入,就可轻松查询个人健康档案、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等;需要到医院就医时,可以在家中挂号或预约医生。狭义数字化医院指利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图表等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阅读、复制、处理、检索和传输。即数字化和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和通信系统【2】 (PAC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其特征: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广义数字化医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等其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疾病的预防、保健、诊疗、护理等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动化数字化运作。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即联机业务处理系统 (OLTP)、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联机分析处理系统(OLAP)互联网系统(Intranet/Internet)、远程医学系统(Tele medicine)、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全网络(多系统全面高性能网络化)、全方位(医教研诸方面)、全关联(医院、社会、银行、社区、家庭全面关联)。

  数字化医院并不是像有些人讲的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数字化医院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在美国、欧洲或亚洲的一些国家,数字化医院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国内的数字化医院也正在开展,如“军字一号”工程的推广应用。有专家预测今后的5~10年是数字化医院的长足发展时期。

  1.2 医院信息化建设人类跨入21世纪,社会正在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信息化的应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正是适应时代潮流,促使医疗活动和服务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竞争态势、市场结构、医疗行业结构、医院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止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存在终极目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过程,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结果。医院数字化实施是全方位的,每个医院将根据自身需要抓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进医院数字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我国数字化医院的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医院建成高速网络;建立了有相当数据处理能力的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挂号、收费、药剂、住院结算、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建立了Internet网站,检索医学文献;远程会诊及远程教育开展应用建立了地区级的医疗保险网络系统。

  1.3医院数字化仪器和装备在医院放射、放疗、核医学科和生化测量室等多学科广泛使用的数字化仪器和装备已经被定义为医院的核心装备,其中包括这些仪器装备本身的大量嵌入式医学软件在内构成高技术产业群。从发展趋势看,现代数字医疗核心装备中软件所占的价值比例已经超过硬件,充分体现了信息革命给产业结构带来的变化【3】。把医院内对病人采集的影像信息、生化信息、电子病历等信息源,和医院的收费管理系统,质量保证体系一起,与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医生为他们设计的流程捆绑,建立起医患之间信息及时沟通的渠道是医院现代化、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

  1.4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张病历进行电子化,而是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患者一生的全电子病历,这需要全社会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连。

  由于医疗数据的特殊性,参照国外的立法,要使电子病历完全取代纸张病历,电子病历系统必须符合3个原则【4】,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真实性是指必须明确电子病历制作人的责任,防止任何故意或过失地对病历进行录入、修改、替换、删除的行为;可读性是必须使电子病历能在任何环境下可用肉眼阅读,既能在各种计算机终端上显示,也可以进行纸张打印;保存性是指在法令规定的期限内,必须有效地保存数据,即使在地震、火灾等自然灾难情况下都能进行数据复原。在国内,法律上尚没有明文规定病历电子化的合法性,电子病历系统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结构化录入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电子病历的结构化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海量病历数据查询和知识挖掘的必要条件,还是进行医疗智能决策的前提。如在医嘱录入时自动进行药物冲突及合理性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医疗过失的产生。

  1.5应用空间通过在医疗机构之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医疗资源交互数据系统,可以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医院和社区医院资源共享,改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搭建公共健康监测和指挥平台,可实现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对大范围人群健康状态的评估与监控。通过建设公共健康教育资讯服务中心,可以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开展广覆盖的全民健康教育,这将有助于增进居民健康知识,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工程的变革与发展推动着医院现代化、管理自动化、临床数字化、诊疗信息化的进程,使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理疗与保健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工程的进步不仅推动了人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且使人类医学资源共享,资源整合,为提升人类卫生健康状况和数字化医学工程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医学论文7

  摘要:目的:探讨PBL结合CBS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xx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

  结果: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满意率95。00%,教学内容满意度97。50%,教学形式满意度97。5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41。8±7。5)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43。3±5。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引入PBL结合CBS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可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关键词:免疫学;PBL模式;CBS模式;效果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免疫学课程的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发展,相应的教学理论、模式以及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1],是现今医学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教研室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相关文献,在免疫学的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PBL联合CBS)”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培养医学人才,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xx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分组。根据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

  1.3教学模式。对照组教学模式:原有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讲授,课后布置相关内容复习以及作业。研究组教学模式[2,3]:该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由授课教师针对近期即将讲授的免疫学中的知识点选择临床相关病例进行举例,所选病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针对性,还用具有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辅助资料,以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使其根据已学知识对于未学知识进行推理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即将进行授课之前1—2周告知学生查找相关知识点,多以病例与思考讨论的形式发给学生以便其进行明晰所要讲解的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建讨论组,通过课前查阅、课中讨论、课后回馈的形式对于知识点进行预习与复习,完成知识的积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担任引导者身份,以病例引入知识点,并围绕病例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与讨论,根据病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再分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进行各个小组依次发言的形式,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形成较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1.4观察内容。评定教师授课情况:在学期末,通过自制“教学情况调查量表”由学生进行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的评定,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而计算满意率。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学期末,通过自制的“理论及实践考核”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由免疫学教研室进行出卷及考核,总分100分,包括两项各50分。

  1.5统计学措施。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的评定满意率均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不仅包括教授免疫学理论与技能,更涵盖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但由于该门学科内容较多,相对较为枯燥,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大难题,近年来,针对医学生在免疫学教学课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将PBL联合CBS引入到免疫学教学改革之中[4],该教学模式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进行讲解病例,并尽量使其与免疫学中的知识点或者疑难点进行相契合,对此展开讨论[5],而在教学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给出范围,进行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治”等专题讲座,并引入到教学之中,使之在对于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完成思考与讨论,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演讲,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6],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免疫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邀请我市在免疫学、临床医学中建树颇多的教授与专家参加课堂教学,不仅可对于其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可较大程度上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学习兴趣,本研究中研究组的两个班级,在实施该教学模式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的评定满意率均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免疫学教学中引入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可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秦娜琳,罗军敏,汤贤英,等。医学高校教研室职位设置与职责刍议[J]。现代医药卫生,20xx,26(13),20xx

  [2]兰阳军,黄建军,郭光金,等。高等医学教育增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1):37—38

  [3]赖芳,韩云,张燕。在ICU临床教学中应用PBL+CBS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急症,20xx,22(5):764—765

  [4]林寒,徐茂锦,胡晓霞,等。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八年制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xx,32(24):38—39

  [5]覃明,罗军敏,姚新生,等。浅谈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xx,24(3):229—230

  [6]郭煜晖,舒劲松,张长城。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浅谈[J]。中国实用医药,20xx,10(1):257~258

临床医学论文8

  1临床骨科患者的感染

  1.1骨科治疗

  骨科患者由于外伤、神经受损、肿瘤、截肢等各种软组织性问题,在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感染,为了防止出现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的感染问题,应在术前分析手术的难易程度,确定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伤口引流情况、抗生素使用效果等进行试验。提高医生和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巡查,完成患者病情数据的更新记录,制定术后抗感染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有效的完成术后治疗。

  1.2骨科感染发病感染情况

  采用合理的骨科感染位置的伤口治疗,完善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上呼吸道、胃肠感染系统的治疗管理,提高对骨科感染数据的分析。对骨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截肢手术中的感染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外伤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率高。外伤手术后会造成开放性的术后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所以应制定有效的术后感染清理治疗,提高术后的骨科感染问题分析。

  1.3骨外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

  针对手术后的骨外科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急诊患者的感染情况较普通的术后感染比例高,在抗生素使用相同的情况下,急诊患者的感染比例明显降低。随着骨外科手术后的时间的逐步延长,感染比例逐步增加。分析骨外科患者的感染比例情况,对控制患者的骨科感染具有帮助。可以防止出现一系列的感染问题,加强手术后的伤口治疗,对术后的防感染问题进行治疗,降低骨科患者的术后感染比例。在各类骨外科手术的感染问题中,截肢手术后期的受感染比例较高,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比例的50%左右,合理分析手术后的伤口恢复情况,制定机体免疫力控制管理,防止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的问题,有效防止感染源的发展。另外,骨外伤手术的治病失败率比例较高,其中开放性的外伤手术感染比例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闭合性外伤问题。这与伤口的感染程度、感染大小、感染后的出血量和机体的应激能力均有关系,影响患者机体的各项机能逐步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神经肌肉的软组织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术后治疗感染问题。及时清理手术中的各种感染部位,提高手术治疗标准,努力达到国际手术标准。手术治疗中需要对抗生素的用量进行分析,制定定时给药、定量给药、定次给药的诊断治疗,逐步改善患者的骨科感染问题。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治疗过程,实现对患者感染比率问题的有效分析。提前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分析,完善患者的骨科感染治疗。

  2手术的感染情况监控

  采用手术与术后感染发展情况同时监控的方法,制定术后感染检测方法,记录临床上受感染的患者,对患者的感染比例进行分析,完善手术的治疗监控。在手术过程中,对急性骨科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加深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管理,逐步完善手术中麻醉、伤口引流以及其他手术后的相关感染问题治疗。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学上的骨科患者的感染问题分析和治疗,完善临床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实现有效的骨科监控,可提高临床医学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医学论文9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重视和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按照临床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增加实习实践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是医生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沟通,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是保证诊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因为个人的理解,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的不同,沟通成为重要的课题,稍不慎言都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医学生一是存在“怕”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病人,其二是“不知如何与人谈话”,尤其是在儿科,多数患儿不能正确表达,家长又非常焦虑,当不擅长应用儿童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而与家人解释病情时,便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就需要更多时间来解释。

  1.2缺乏奉献敬业精神医疗服务行业是帮助病人解除疾苦,日夜不停的工作性质使作息时间无规律,甚至常常牺牲节假日时间,而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相对较少的现状与目前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社会观念相冲突,造成医护人员的心理失衡。尤其当代许多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享受的环境下长大,缺少艰苦的磨练。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对于所承担的医疗工作是最基本的,所管床位的医疗工作常不可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里完成,每时每刻病情的变化,诊疗措施的实施,抢救工作难以用时间概念来确定。学生们对于工作的热情缺乏,计较工作时间,在其工作及职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空闲时间中难以平衡,而超强度的连续抢救及值班、手术后加班,无论是体力和主观上都难以适应。对病人就是一切。

  1.3轻视医德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医以德为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医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身体和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是宗旨。而医学生对于此理念的概念模糊,注重技术,只埋头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当面对患儿家长时,态度较生硬,询问病史时缺乏关切的口吻,机械性追问患儿家长症状,以及罗列套用书本上能出现的模式化的症状,让患儿家长有不平等的感觉,因此难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在实施检查和操作时,缺乏保护性的措施,如天冷时捂热听诊器再听诊,检查时随时关注患儿的反应,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痛苦。医学生在临床考核中普遍扣分是缺乏保护措施,将患儿作为单纯的治疗对象,而忽略了作为人的本质。

  二、对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发生转变。“医乃仁术”是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本质的概括。目前大学课程中主要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方面的培养还是相当肤浅,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提出:“敬业精神合伦理行为是医学实践的核心”,职业道德、态度、行为、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保证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质之一。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合决定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高,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合人文精神的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合科学素质。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以人为本”。

  2.2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短时间内能增加知识,但已造成了对知识接受的被动合不积极的状态,使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随着时间流逝而很快忘记。学校在进行基课教学时,由于医学理论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记忆内容多,概念性强,应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会循序贯通,多问“为什么”挖掘其内在联系。在临床课的教学中贯穿问题教学,剖析一个问题从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串通在一起,如在讲哮喘时,不是单一的从病因到发病机理,而是从其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中反馈其病理生理、解剖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使其融贯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强调共性问题,培养纵向思维,而临床上往往出现某些个性问题,因此还要学会横向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另则要培养勤思维的良好习惯,注重条理性,强调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临床技能的培训需要大量实际操作的训练。目前的医疗状况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实习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概念,因此在学校学习的后期临床课教学时,开展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在每项操作前,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该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待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急处理的方法,学生身临其境,领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准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过程,通过图片、录像、VCD等资料方式多渠道反复强化意识。

  三、结语

  该文探讨了我国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的多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进一步丰富临床医学实习实践的研究内容,然而临床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的有机整合,更深入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如临床实践教学的教育与测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等有待更进一步的探讨。

临床医学论文10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应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要、职业发展、个人综合素质三个层面。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方式,可结合专业教学的目标性、时间性、交互性特征,采用画龙点睛式、案例穿插式、讨论辨析式、言行示范式等。教师运用思政元素时,重在一个“融”字,引导学生从“知道”向“体道”“悟道”转化。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临床医学

  一、临床医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为教师履行培德铸魂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着力方向。对医学类专业课程,《纲要》作了专门说明:“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1]因此,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应着眼于国家和社会、职业发展、个人综合素质三个层面。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学生把爱国与爱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坚定“四个自信”,用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20年,肆虐全球的肺炎疫情暴发,我国医护人员用顽强的毅力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投身到保卫全国人民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我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潜心研究,历经千百次试验,攻克疫苗难关,支撑他们的就是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场疫情大考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最佳教材。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讲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讲每一代医学人的使命和任务,启发学生尽早把奉献国家和社会的远大理想落实到求真知、爱专业和关爱病人的具体行动中,用实际行动奉献“健康中国”大业。

  (二)职业发展层面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这种抗疫精神正是医生职业精神的核心。(1)牢记“生命至上”的大医精神。“生命至上”是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更是对医者最基本的要求。培育学生“生命至上”的大医精神是教师的责任担当。(2)葆有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医生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奉献精神,鼓励学生不要被困难吓倒,为患者服务,为人类健康奉献。(3)坚持尊重科学的创新精神。医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有许多关于生命和疾病的奥秘尚待揭晓和阐明。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围绕知识点,要讲述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创新故事,在情境熏陶中,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4)秉承命运与共的团结精神。近年来,新型传染病不断发生,人类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带来的生存危机。医者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团结合作各方,携手应对各种疾病困扰,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方不负医者使命。

  (三)个人综合素质层面

  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医学生患者照护和终身学习等核心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育。主要包括:(1)思维能力训练。医学人应对急难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关键。教师要善于在讲解疾病的发病特征、临床指标、病情发生发展机制等方面知识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帮助学生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教育学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透过个性找共性,掌握和运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等规律去观察和解决问题。(2)医德、医学伦理教育。医生是百姓健康所系和性命相托,面对的是人的生命,教师的课程思政要注意加强学生医德修养及医学伦理教育,告诉学生高尚的医德操守、规范的医学伦理是医者品性的表现,是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和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医疗卫生秩序的维护;还需结合专业知识、具体案例,告诉学生该领域的医学规范、职业道德、伦理约束等,要学生加强医德修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3)人际沟通能力和跨专业协作能力培养。将复杂的病情向病人及其家属清楚地介绍,制定良好的沟通治疗方案,并取得对方的理解配合,至为重要。与团队成员、业界及社会各界的交往与沟通同样是取得良好工作效果的关键。所谓的InterpersonalandCommunicationSkills不只是技能技巧,还是医者必备的能力与素质:,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和修炼始得[3]。(4)生命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患者、向善向上等。

  二、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课程的要求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把党的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隐性渗入专业教学中,二者的结合,重在一个“融”字。融合不当,就不仅难收育人之功,还会影响专业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要有高度

  课程思政元素的导入应自然而不生硬。教师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进程中,应该将思政元素“信手拈来”,让富有思政味道的故事或道理“水到渠成”地淌出,于不知不觉中传导给学生。如在讲解“神经系统退变导致的疾病”后,要于自然转折中告诉学生,由于脑或脊髓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丢失所导致的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仍困扰着人类、折磨着病人,是当今医学界的世界级难题。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医学生的研究兴趣、奋斗目标提了上来。相反,如果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地“强行植入”思政元素,则容易造成内容割裂,打断专业知识讲授的连贯性,让学生有突兀和牵强之感。例如:“肝脏和胆囊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工作机理”的授课内容非常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肝胆相照”的道理,但一位教师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却引用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虽然其用意是启发学生奋发图强,但知识点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却很突兀,有强行植入之感,自然影响教育效果。“自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思政教育的方向和学生情况等灵活把握。情况不同,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多个思政教育方向。如在“泌尿系统”讲解肾脏的功能和肾移植之后,可以从四个方面导入思政教育:第一,关爱学生角度,教育青年人要珍爱生命,不要为了一时虚荣而卖 肾买手机等;第二,学科发展角度,延伸讲述我国器官捐献的现状、规定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和主张;第三,从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层面,呼吁社会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工作;第四,从职业伦理角度,教育学生尊重器官捐献者。无论从哪个角度导入,教师要做到“自然”,只有在课程设计中提前布局,有针对性地备课和授课,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准确”而有精度

  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链接要精准,要“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恰当的方式精准切入,以起到锦上添花和润物无声的作用”[4]。如“骨”一节中,若课程设计是要对学生进行敢于面对困难、敢啃硬骨头的科学精神教育,教师就要把“骨组织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之一”以及这种硬度对人体的重要性讲出来,然后再向外延伸,勉励学生向鲁迅先生学习,向抗日烽火中的“硬骨头六连”学习,只有敢于接受各种考验,才能成就精彩人生[5]57-59。这样,用“硬度”把有形的硬骨头与无形的硬精神“焊接”起来,以顺利实现育人目标。如果“焊接”错位,就会空耗时间和精力,而且干扰专业知识学习。如一位教师在讲到“牵涉性疼痛”时,引用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吗”这一思政元素,可他启发思考的落脚点却放在了培养学生奉献、关心病人上,就显得很生硬,缺乏精度,如果放在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训练上,就更精准,也更自然。所以,教师应找准知识目标与课程思政的“链接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在知识点与思政教育间建立精准的内在契合关系。

  (三)“及时”要适度

  “及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可随时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定性、定论的例子进行思想点拨和启发。不过宜适度,毕竟专业课不是思政课,不能全面发挥。二是必须把握好时机和节点,要能在学生最需要时及时“点火”———于最深情处拨动心弦。如在讲授“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症”时,可以引述公益广告“就算忘了全世界,也不会忘记你”的故事,及时拨动学生关爱父母、关爱老人的情愫[5]29;在讲授“牙和舌”知识时,可以及时用“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古语,启发学生思考“柔软”和“刚强”的辩证关系[5]13-14;在讲授“医学上通过针灸疏通经脉治疗一些耳疾”时,要及时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医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贡献,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等等。总之,教师的启迪要及时、适度,力争收到育人育心的最佳效果。

  (四)“用情”有温度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施之情、导之行,用爱和真情传授知识,进行有温度的师生对话。如在讲到“青光眼、白内障”时,告诉学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可以读出一个人的修养,建议学生少玩手机游戏,正确用眼,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度。当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2015年全国“最美医生”、2018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著名眼科专家张效房医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眼科工作73年,99岁仍然坚守在为师、为医的第一线的事迹。讲好身边故事,也是一种用情的教育。

  三、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课程的方式

  专业课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内心,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效果。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课程较适宜和较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画龙点睛式、案例穿插式、讨论辨析式、言行示范式。

  (一)画龙点睛式

  “系统解剖学”是大一新生进入医学院校接触的第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是联系临床的桥梁。它的典型特点是:名词多、内容多,极其重要却又相对难学。针对这些特点,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还要在关键处进行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好医学基础。如在讲完“骨连接”后,教师可及时穿插一句“每一块骨都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只有通过‘骨连接’把它们连接到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支持、运动以及保护的作用”[5]5,进而教育学生不要沉迷于虚拟世界,网络时代也要走出“宅”状态,放下网络游戏,与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建立有效“连接”,以增加生活与学习活力。再如,在讲完“协同肌”知识点后,教师可结合我国举国同心、共抗疫情的伟大成就,帮助学生理解“四个自信”,点燃“团结就是力量”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悟出我们团结协作就是在为组织和社会做贡献[5]8-9。总之,“画龙点睛”就是要用简短的表达,让学生既学到专业知识,又明白一些道理。

  (二)案例穿插式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部曲折前进的发展史,它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最佳素材。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科知识,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教师可以穿插人们对人体医学的探索过程、某疾病治疗的曲折发展和未来趋势,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贡献等。这方面的思政元素非常多,如汤飞凡与沙眼病原体的故事、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情节、钟南山抗击SARS和肺炎的事迹等等。每一个故事,都渗透着主人公的爱国、担当、勇毅、坚韧等品质,都是对学生的最好教育;每一个故事,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奉献医学的情愫、科学探索的精神。总之,案例穿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存入”知识的同时,记住故事,在咀嚼、反思故事之间,品味道理,体悟价值,形塑人格。

  (三)讨论辨析式

  一些包含专业伦理、医学伦理、道德法则等的知识点,道理比较抽象,直接传输往往效果不明显,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采用讨论辨析式,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讲授人体实验、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基因编辑、药品实验等知识点时,可以引用国内外曾经发生的一些相关医学案例,让学生在辩驳讨论中逐渐明白医学伦理,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职业品格和行为道德。

  (四)言行示范式

  实验室教育、床旁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非常强。带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所以,在尸体解剖时,要让学生尊重大体老师,教师自己就要带头向大体老师致敬,在解剖和讲授过程中要神情庄重、肃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利用查房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通过体格检查、换药等医疗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6]。当然,课堂教育中,教师要着力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思政氛围,以“‘青言青语’新鲜表达让党史‘活’起来,让思政‘趣’起来,让信念‘燃’起来,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爱党爱国情怀”[7]。总之,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接收知识信息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或熏陶,并使二者在学生内心建立起互融共生的关系。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方位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立德”和“树人”的双重使命,无论医学还是其他任何学科的专业课教师,都应坚守自己的职责,精心设计育人道路上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和日常交流中,不仅能让学生把“篮子”装满,还要引导学生从“知道”向“体道”“悟道”转化,进而将“心灯”点亮,让知识之花与思想之光共生互动。

临床医学论文11

  1浅析原因

  1.1专业设置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1.2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1.3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2应对策略

  (1)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减少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增强自信。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加强对患者的熟悉,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宣传中医观点,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3总结

  通过对目前国内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对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的重视有重要意义。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是中西医临床大学生的必修课,还应是广大本科生的一项必修课,是进入社会前必须掌握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技能。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在培养中西医临床实习生时,不仅需要对医疗技术的提高的重视,尚应对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视及培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应对日后的医疗工作,并真正达到实习全面发展的目的。

临床医学论文1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科学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临床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医学思维 方法 是作为医学主体的工作人员在某一时期内认识医学对象、 研究 和处理医学问题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1]。由于医学生在临床教学阶段对一般的临床技能训练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及规章制度等均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临床模拟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鉴别等临床思维能力,这是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诊疗的根本保证。

  1 许多实习生在刚进入临床时临床思维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思维

  一些学生在进行病案分析时,不能全面细致地针对病史、体格检查进行分析,过分看重辅助检查的结果,从而忽视系统分析,考虑问题局限、片面。

  1.2 简化思维

  一些学生单纯依靠先进的检查手段,不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盲目相信某些先进检查方法提供的数据或图像,直接得出疾病的诊断结果, 影响 诊断的准确性[2]。

  1.3 表面思维

  把现象当作本质,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运用医学的基本 理论 ,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使临床症状体征表面化,缺乏综合判断的能力。

  1.4 印象思维

  有些学生凭直观印象,对符合自己印象的病史、体征或辅助检查资料感兴趣,对资料进行任意取舍,把一些支持自己论点的资料作为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临床判断的资料任意删去,做出片面的诊断,制订出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 治疗 方案[2]。

  2 如何正确地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临床教学的关键

  2.1 强调客观的、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原则

  医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观察以及使用先进仪器观察,都要遵循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客观性原则。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是医生进行临床分析的基础,不能仅仅依赖医生主观的诊断来片面解释临床表现,更不能为了维持“诊断”而对患者的客观表现视而不见,这样势必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在实习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坚持客观的原则,尊重病人实际情况,尊重疾病 发展 的客观 规律 ,指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

  临床诊疗工作同其他认识事物规律一样,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临床思维要贯穿于临床诊治疾病行为的始终。在临床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多接触病人,收集临床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发现新的问题,去了解、去收集资料,这样对疾病就又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反复的过程,使认识深化,更贴近疾病的本质。

  2.2 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2.2.1 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

  医学生结束了理论课 学习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此时已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某一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某一辅助检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分析也有所了解,但此时学生尚处在一个纵向思维状态。在进入临床实习后,实习生所面对的将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病人”,一个有着不同主述、不同体征的病人,此时带教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如何对这些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诊断及处理方案,这是一个横向的思维过程。由此可引出若干与鉴别诊断相关的疾病,当然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未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相关的 参考 文献 ,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2.2.2 加强床边教学

  临床带教老师查房时应针对病人,给实习生讲解病人存在的健康 问题 ,尤其要重视用系统化整体观综合 分析 ,不能停留在更改医嘱、对症处理。对给予的处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让实习生只当观察员、记录员,应培养实习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注意 理论 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实习效果。

  2.2.3 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重视医学生能力培养 临床教学中,指导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不急于回答,而是通过组织学生自行查阅书籍、 文献 或通过 网络 寻找答案,或者通过带领实习生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 方法 可以弥补临床实习时间短、所见病种少的缺憾,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从中获得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PBL教学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差异,但是在临床能力上明显比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能力强[3]。

  2.2.4 开展临床模拟教学

  秉承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分离训练方式,重新组合临床技能训练 内容 ,将标准化病人(SP)、局部功能模拟教学模型、急救高级模拟人等模拟教学方法和器具整合应用到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集体协作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填补临床技能教学的不足[4]。

  2.2.5 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

  医生以德为本,这是古今中外的道德。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带教老师应为医学生的表率,要使学生懂得,如果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就必须把它当作献身的事业,而不能当成谋生手段,要经常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使其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诊断,制订出合理的 治疗 方案。

  2.2.6 建议早期接触临床

  通过早期接触临床,使得医学生从一入学就能对医学 研究 、医疗服务,乃至医学职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医学事业、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学习以及 医院 医疗服务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日后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每个医学生均要经历临床实习阶段,此阶段更是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时期,期间临床思维的建立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因此,临床带教老师正确的言传身教,认真地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保证整个医学 教育 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应不断加强和完善。

  【 参考 文献】

  1 马金耀,王琳琳,袁园.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 中国 校外教育理论,20xx,6.

  2 王海平,林常清.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探索,20xx,5(9):869-870.

  3 梁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 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xx,3:68-69.

  4 蔡巧玲,胡大一.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xx,45:357-358.

临床医学论文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治的48例肾损伤患者,其中45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39岁。发生部位:1例双肾损伤,21例右肾损伤,26例左肾损伤。肾损伤类型:6例肾粉碎伤,9例肾裂伤,33例肾挫伤。在本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并发其他器官损伤。导致患者发生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车祸、踢伤、坠落伤、煤矿顶板塌方。本组患者均有血尿出现,其中有32例患者肉眼可见血尿,另外16例患者在镜下可见血尿。有45例患者出现患侧腰腹部疼痛,10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腹腔损伤。有10例患者出现休克症状,9例患者有腹膜刺激症状。

  1.2检查及治疗方法

  在本组资料中有7例患者采用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其中有4例患者未见异常,有3例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溢,1例患者出现延迟显影,1例患者外伤不显影。对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有36例患者伤情明确显示,其中21例有轻度肾损伤,15例有重度损伤。另外根据患者病史和血尿诊断对伤肾未见异常的12例患者确诊为轻度肾挫伤。对34例患者行CT检查,均显示肾损伤,其中有6例患者肾粉碎伤,9例患者肾裂伤,19例患者被摸下血肿,对9例怀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患者行腹膜穿刺。治疗方法:在本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有10例患者行肾切除术,3例患者行肾修补术,1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在本组有并发伤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手术或其他治疗。

  2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有47例治愈,治愈率为98%,发生死亡的1例患者是由于其并发多脏器损伤以及顽固性休克患者。

  3讨论

  肾损伤主要分位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大多数是由于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导致的,受伤部位一般是在腰腹部,按病理类型可将其分为:①轻度肾损伤:皮质浅表裂伤或肾实质损伤。②重度肾损伤:横断碎裂或肾实质深度裂伤。③输尿管肾盂连接部位损伤。④肾蒂损伤:部分或全部肾蒂或肾段血管断裂,或动脉内膜断裂血栓。

  患者的临床表现由于其损伤病理类型的不同也会呈现不同。依靠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患者体征均可将闭合性损伤检查出来。若患者是怀疑为肾损伤,则可通过CT、肾动脉造影、IVU、B超等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肾损伤的程度进行确诊。由于B超具有无创伤、快捷的优点,故能够对大部分外伤患者的病症做筛选诊断。对本组48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阳性率为75%。B超检查能够较理想的对患者的腹膜后病变以及肾损伤形态进行观察,能够从不同断面的对微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在重度肾损伤中,能够非常可靠、快捷、方便的对肾损伤进行分型,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CT对于肾损伤的分类诊断较为准确,能够将腹部脏器受伤情况及肾周血肿范围进行清晰显示。在本组资料中有34例患者行CT检查,均能准确的显示肾脏损伤。CT是一种能够一次检查即将腹部受伤情况及程度、合并伤情况检查出,并且安全迅速的检查方法。IVU检查具有能够对双肾功能及有无尿外渗情况同时了解的优点,但是对于伤势重并休克的患者,IVU的检查就会受限。

  在临床对肾损伤进行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伤情及致伤原因采用正确及时的处理,同时要积极治疗并发伤。对于大部分的闭合性损伤患者均是采取保守治疗,但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尿的变化、血常规、腹部包块进行密切注意,并需要及时对血容量进行补充,同时要积极进行抗感染对症治疗。在采取保守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以便能及时的行手术治疗。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肾损伤并腹腔脏器破裂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在进行肾损伤手术治疗时一般需要先对肾蒂进行控制,再对肾脏的情况进行探查,若患者在术前明确诊断不是肾蒂损伤或肾粉碎伤则可以直接进行探查,若在探查过程中有明显的出血则需要先将肾蒂控制后再对肾脏进行处理。手术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的前提下尽可能对整肾进行保留。一般情况下应当对肾蒂伤和肾破裂伤行手术治疗,对于单纯肾破裂伤则需要尽可能的行修补术或部分切除术,如果对患者进行探查发现有严重的肾损伤则应当对其行肾切除术。

临床医学论文14

  第1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毕业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而设置的学位制度,其宗旨是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轮转,加强临床综合能力水平的培养。我国自1998年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启动以来,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为医学院校和医疗服务机构输送了优秀的临床医师。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包括: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完善的培养过程和质量监控体系及健全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没有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没有真正的培养质量;同样,没有健全完善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就没有培养质量的反馈与监督。因此,科学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自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以来,经过逐步探索,建立了对临床培养和考核具有指导作用的评估体系。尤其是在严把出口方面,建立了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

  1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管理制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考试模式,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最后一环。因此,考试模式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体现临床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和优势。完善、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制度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气

  2建立健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考核质量的关键。我院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领导和组织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专家组,具体负责临床毕业考核。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督导组,负责检查、监督考试的流程,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试过程的严密性,考核的公平性。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考试是衡量研究生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客观反映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情况,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案》,具体明确了考核应达到的标准、考核具体内容和程序、考核评分标准等。同时,我院充分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优势,引入标准化病人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3.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内容

  毕业考试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各项考核指标注重客观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临床疾病思维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3.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法

  为了确保考试结构的合理性、考试形式的全面性、考试方法的先进性,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采取笔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相结合的方式。

  3.2.1笔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强调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临床医疗能力全面性、实践性的培养,因此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内轮转。考核以各专业应掌握的内容和要求命题,同时进行相应的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

  3.2.2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

  我们在建立客观、有效、公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达到考核效果的科学化、标准化,我们采取了客观结构化考试方式,应用标准化病人(SP)检验实际临床能力。

  我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多功能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目前,中心可开展的实验项目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眼科学、急诊急救医学、影像医学、实验诊断学及各种穿刺技术、无菌术、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等。此外,还购置了国际先进的高级模拟人、电脑分娩演示模型,并配备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教学模型,有效地满足了学院内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和训练要求。模拟训练中心为高质量地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中,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考核项目包括两部分: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和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设立了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即在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举行。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考场,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疾病考核研究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考核问诊、查体、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理论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判读,病情变化处理原则及预后判断。考核小组就该病广泛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着重考核研究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临床病例的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程度。考试由专家和标准化病人共同进行评分,判断该名研究生是否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即利用训练中心内的各种模拟教具,进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各种穿刺、心肺复苏等考核,考查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水平。在考核过程中,以学生分组抽签的方式进行,每名考生考核心肺听诊、穿刺等2~3种技术操作。在考场操作时,以穿刺为例,不仅要叙述穿刺的过程,还要回答专家提出的围绕该操作的相关问题,由专家给予评分。经汇总专家评分后,得出总成绩。

  我院通过利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推进了考试方法改革,探索了规范化管理下的研究生考试新模式,强化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把利于临床实践的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的体会

  在建立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应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等现代化培养手段和客观结构化考试等考核方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注重质量培养,进一步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为推进医学教育发展,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2篇:大学毕业临床医学的培育要求

  美国医科大学协会(AAMC)为解决医师的基本教育和准备医学升学预备教育问题,1984年设立了审议委员会,并发表了GPEP报告书(21世纪的医师形象)另外,英国医学评议会(GeneralMedicalCouncil)每隔10年就发表一次有关毕业前医学教育的建议书,并举办有关毕业前医学教育课程的报告。1993年川崎医科大学综合临床医学在其建议书“Tomorrowsdoctor”中明确阐述了医学生毕业前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997年21世纪医学、医疗恳谈会的第123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培育21世纪的维护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医疗人才及护理人才的职责和大学附属医院的职责。

  一、对未来临床医学教育的要求

  1.作为医师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全体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对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有正确的认识识应把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具体就是;①必须限定应记忆的知识量;②明确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③根据医疗环境的变化改革教育内容;④不限于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增强健康的教育内容也十分重要。

  2.自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医师们己经懂得利用学生时代学过的知识并不重要,关键需要在学生时获得学习的能力。因此,①为区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弱而应采取评分制度;②为学生自身设立学习目标,奖励学生自学,并提供自学的时间;③严格控制授课时间,适当减少被动授课时间;④学生应积极地进行自学,给学生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⑤减少学生知识水平测试,更多地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科学的教育。

  3.临床教育对医学生成才的早期临床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应正确对待临床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②大学附属医院因不能进行一切科目的实习,所以必须制定好基础学习计划;③指导实习的医师应做好适当的安排和保证学生足够的实习时间;④正确评价学生的临床能力,对其结果做反馈总结;⑤实习是成为医师最基本的学习步骤,是做专科医师的准备阶段;?为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应进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综合教育。

  4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具体内容是:①校长应对教学活动做出总体的规划(规定其责任和权限)偽做出教育预算(限定教育经费);③规定该教师的教育内容,使之与学生有充分的接触;④教师应掌握基本临床技能的教育,应举办学习教育法等内容的教师研修会;⑤教师应积极支持学生的成长活动;⑥参加教育活动是大学教师的职责,学校对教师的贡献给予必要的奖励.

  以上是世界各地培养、教育临床医师的共同点。据此,最近日本就医学教育等项目做了具体的分析研讨。

  二、基本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教育

  全体学生均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临床方面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之间的关系,基础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相互交汇,而且都包含有基本的临床能力的养成。

  1.基本临床能力的教育

  (1)基本的临床技能教育

  ①接待患者、查体、POS是最基本的技能,是医师每日必用的重要能力。日本医科大学医学部在教学中,问诊和查体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项目,问诊课时达1小时。医师不仅要写好病历,而且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要实行医疗会面(medicalinterviewT)教育。查体不仅是专科门诊的诊察法,各科门诊都要把查体放在重要的位置。欧美诸国教给学生如何医疗会面和查体等技术,并确定其评价标准,特别是确定评价实际技能的方法,称之为OSCE(客观的临床能力试验)己广泛普及川崎医科大学从15年前即进行医疗会面、查体的教育,评价法是进行考试约5年前引进OSCE,学生非常热衷于实习,之后又进行复习和实际技能考试,收效很大,并影响了其他大学。现采用OSCE法的己有数十所大学,并有增加之势。日本医学教育学会就此主办了“基本临床技能教育法培训班”,共举办两次,约有60所大学的教师参加,以致实施OSCE的大学在不断增加。

  ②基本的临床检查手段(尿检、便检等)

  ③基本的处置、操作(采血、注射、罩衣技术、心肺复苏法等)与此有关的教育从现在起试行,但系统建立临床实习的情况并不多。

  (2)行为科学所谓行为科学,就是指治疗时考虑的生物医学以外的研究课题的科学,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包括:信息交流.医学人类学和医学伦理学等。(3)临床流行病学以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为基础,也就是不依赖直觉和经验,而是基于临床研究的事实来进行医疗方法的教育,并要掌握此方法。即使在农村,也要凭借互联网(internet)进行医学检索,批判性地阅读文献,仔细琢磨其是否适用于临床日本此项教育刚刚开始,而且只有数所大学开展,并要在各式各样的团体中展开,今后期待着广泛普及。

  2.临床见习医生日本的床边临床实习时,单独实习机会较多,但实习时间不充足文部省1991年使大学设置标准大纲化,并进行大学各种机制的改革授课时间削减,而临床实习时间大幅增加的学校增多。BSL(床边学习,bedsidelearning)6年级学生中1学期的实习增至2学期,5年级生从4月开始进行1年实习的学校增多,而实习内容不仅为参观学习,还增加了作为临床见习,参加医疗现场的联合医疗形式另外,每一个学科的实习时间延至2周,使之成为真正的临床实习欧美诸国在学生完成其见习医生的实习中,大幅增加在内、外、儿、妇产、综合治疗等必要科室的实习时间,每人实习4~8周,并且实行其他科室实习的选择实习制度。

  3.专门性的教育日本临床实习着眼于各专门学科的轮转学习,对各专门学科的专业都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教育。但只在大学医院内并不能进行广泛的实习,因此必须在地段内行首次监护(primarycare)实习。日本国内的首次监护多数被误认为是进行基本医疗的教育等,但实际首次医疗具有专门性,且对未来进入老龄化社会来说尤为重要。首次监护是指;①对患者个人的关怀;②对家族关怀;③地段关怀。

  所谓对患者个人的关怀包括;①躯体疾病的广范围诊治;②全身医疗③对躯体症状采取具体对策;④以人类医疗学为标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⑤进行专门性健康检查等。对家族的关怀包括:①家族全体人员的健康管理;②家族人员的整体调查;③家族性生命周期的改善;④家族性问题的专门研究随着21世纪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社区性疾病治疗尤为重要。包括:①家庭治疗;②地区资源的利用、联合医疗、社区医疗;②地区性疾病的诊断等。

  因此首次(监护)医疗的专门性就是作为医师不但能对一般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而且对待老年患者必须考虑其治疗后的福利问题,包括提高患者的QOL,提供较好的医疗和福利,以确保其安心养病,另方面应尽力早期发现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等。

  由此可见,社区的医学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为此欧美等国作为毕业前教育实行^8周社区家庭医生的实习。日本某些大学有望在暑假实行家庭医生实习,川崎医科大学在3年前就对6年级全体学生进行3天的社区性家庭医生实习。自治医科大学也于暑假施行全体学生的地区性医疗实习,但这仅是少数院校,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大学设立家庭医生实习的必修课程

  4.教师研修会最近调查显示,在日本,医科大学医学部召开教员研修会的大学中,私立大学29所中有28所,国立大学中占57%,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员研修会频繁召开,以增强教员的变革意识,促使医学教育更加进步。

  第3篇: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毕业的阐述

  20xx年6月13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毕业典礼在老八教333教室举行,石应康院长、万学红副院长、李正赤副书记参加了毕业典礼。71名医学生被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证书。

  石应康院长祝贺同学们在八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紧凑的课程安排获得了博士学位,希望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寻找人生存在的价值。当背景音乐响起电影《毕业生》主题曲时,同学逐个上台,从石应康院长手中领过沉甸甸的学位证书。

  20xx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始招收八年制学生,并从18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选拔出100名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其中80名成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另20名进入八年制口腔专业学生。中途有5人因学习压力和兴趣等原因,选择退出、淘汰分流或降级。还有4人因在国外进修、论文还未发表等因素,推迟申请毕业证和学位证。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有71人中,目前已有23人留在华西医院,8人到了华西第二医院,还有的从事科研,出国或去其他大型医院从医等就业途径。

  目前,在华西临床医院有两种方法可以成为八年制学生:①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考上八年制医学生;②川大内有6个试点学院,允许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期提出申请,经过考核后可在大三时转入八年制学习。

  20xx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改革座谈会",会议认为,“八年制医学教育符合21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作为今后医学教育发展的重点"。由此掀开了我国长学制医学教育崭新的一页。由于华西医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近十余年来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四川大学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5所综合性大学成为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专业的大学。

  四川大学高度重视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由校长谢和平院士亲自担任"八年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特色、示范、创一流"作为专业办学目标,从经费、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提出要以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为契机,在师资培养、分配制度、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成为全校教学创新与改革的"试验田"。学院、医院党政一把手、历届分管教学院领导,无不将八年制医学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首届八年制从招生到毕业,每一步成长,每一个细小的安排,都凝聚着医学院诸多教师的心血。

  八年制学生能力突出,如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川大是全国唯一连续位列全国前5名的学校,而八年制学生均为参赛主力队员,除了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其心理素质、团队合作、应变能力、顽强意志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临床医学论文1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急救中心住院部20xx年7月~20xx年1月间的232例患心血管病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8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1.4岁。在232例心血管病患者中,含有不稳定型心绞痛15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56例。

  1.2方法

  1.2.1分组和服药的方法

  将232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110例,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每次服用剂量为10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14天;二组122例,联合用药,除了跟第一组同样的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剂量外,每天加服氯毗格雷75mg,连续服用14天。

  1.2.2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

  严格要求病人按上述服药方法服药,连续口服14天后,服用最后1剂药剂后2~3个小时内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7ml,用凝血抗凝瓶留取,轻轻颠倒混匀,立刻送检,按照要求操作,保证在3小时内完成检验。

  1.3评价标准

  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0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大于0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大于10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小于或等于10Ω。

  1.4统计方法

  在检测数据的统计上,运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两个组建的分析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在花生四烯酸作为诱导剂检测的232例心血管病患者中,仅有12例患者的电阻抗结果大于0Ω(4.5±2.8),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其余220例患者均对阿司匹林敏感,最终得到阿司匹林的抵抗发生率为5.1%。

  3讨论

  由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所有患者的临床运用效果上并不一致,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仍然会有缺血性时间发生,也就是阿司匹林抵抗。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提倡采用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对阿司匹林抵抗进行诊断,但是此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重复性差,容易发生血小板体外激活。

  因此,本文阐述了一种全新的,全血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的方法。为了了解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特征,本研究观察了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情况,发生率为5.1%。

  阿司匹林抵抗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健康的人群,同样也存在于各种基本患者之中,这些与阿司匹林抵抗原定义产生分析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各地对阿司匹林抵抗定义的不同,以及在试验中对血小板功能测定的具体操作差异。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如果病患在已经接受了阿司匹林治疗后,仍发生了缺血性心血管病状,临床医生应该首先怀疑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

  同时,对那些具备阿司匹林抵抗特征的高危患者应该注意检测患者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对于存在有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可以采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

【临床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医学论文15篇11-15

临床医学论文致谢(通用5篇)04-20

如何准确投稿医学论文期刊的医学论文06-13

中医医学论文06-13

医学论文开题报告03-22

医学论文的写作步骤03-14

生物医学论文11-07

医学论文基础写作09-10

医学论文的写作指导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