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论文

时间:2022-11-05 19:03:15 论文 我要投稿

控制工程论文(精选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控制工程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控制工程论文(精选15篇)

控制工程论文1

  摘要: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划分内容模块,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并采用归纳总结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环境科学

  当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相关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大气环境问题而设置的课程,其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环境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强,工程性較强,教材内容较多。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选用郝吉明与马广大编著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也把它作为教材,其主要包含13个章节。在进行教学改革前,教学安排单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授课以讲授式为主,理论较多、知识点分散。学生对具体污染控制技术理解不够,应用能力差。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了以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厘清课程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1、划分内容模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学生对内容结构理解不清晰,抓不住重点。为了理清课程思路,把课程内容串联起来,我校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然后把各章节内容划分到各个模块中。

  (1)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理论、燃烧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包括粉尘的性质、颗粒捕集理论、除尘装置;

  (3)其他污染物控技术:包括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

  (4)综合型污染控制:包括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净化系统的设计。划分模块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内容清楚后,再吃透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有利于对整体内容的归纳和掌握。

  2、丰富教学形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原来安排60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12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自主学时流于形式,只安排学生自学的内容,并不设置教学任务。改革后安排总学时为66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12学时,PBL学时6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了,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除尘装置、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三个章节开设(每个章节安排2学时),由教师提出问题或提供案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自主学习结合网络课程,由教师布置问题,学生在网络学习后进行解答,答题情况计入平时分,以加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重视,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暂时又没有合适的新教材替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紧跟学科动态,把最新的污染现状和污染治理手段补充到课堂中来;或者结合自主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对某一个模块进行综述。比如当前PM2.5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大气中的主要颗粒物,且危害较大,而教材还停留在PM 10的阶段。教师可以把PM2.5产生的来源、形成机理、危害、防治手段等内容补充进来。

  三、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内容理解。

  1、归纳总结法。

  本课程由于章节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困难,知识点掌握不牢。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采取归纳总结法,首先结合模块划分的方法对全书的内容进行归类,化繁为简;其次,对于每节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最后启发学生如何进行归纳,比如除尘装置分为几类,每类代表性的除尘器是什么,每种除尘器的构造、除尘原理、影响因素、设计选型,等等。

  2、联想记忆法。

  课程各章节之间都存在联系,如果孤立地学习每章内容,最后知识点无法融会贯通,也无法较好地记忆记忆每章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讲章节的内容和前后章节的联系,采用联想记忆法,使学生不但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而且要掌握所讲章节的内容。如在讲到除尘装置时就要结合前一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中颗粒物的性质和颗粒物捕集的理论基础来介绍;在介绍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和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控制时,就要结合燃烧与大气污染的内容,以及燃烧过程中污染的形成来讲授。联想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回顾总结,加深记忆。

  3、比较记忆法。

  无论是授课过程还是课后习题的回答情况,学生对污染控制方法部分的掌握情况较差,主要体现在除尘装置、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等章节。学生反映控制方法过多,而且比较难理解,抓不住重点,对于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条件不理解。教师针对以上问题采取比较记忆的方法,比如对除尘装置中各除尘器的除尘机理、适用条件、压力损失、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列表介绍并举例,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学会选择除尘器。对于硫氧化物污染控制的内容布置作业题,要求学生针对所有脱硫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比较,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

  四、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实验、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本科毕业论文等四个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开放四个实验,主要包括环境空气中TSP、PM10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机动车尾气中CO浓度的测定,袋式除尘器的运行状况及性能测定。

  实验内容虽然都是监测性实验,但是可操作性强,而且监测与生活相关的大气污染指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我校联系省环科院、市监测站作为实习单位,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也设置了大气污染的相关监测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4项,主要包括:彼岸室内空气净化盆栽坊、绿居室内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海口市冬季PM2.5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海口市冬季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设置大气污染的相关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使学生更加系统地研究相关内容。

  五、结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高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打好基础至关重要。高校通过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探索,可以化繁为简,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出更多创新能力强、实践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辉雄,黄荣,蔡全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xx(30):104—105。

  [2]林静雯,冯治宇,王英刚,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6(4):510—513。

  [3]牛显春,周建敏,钟华文。具有石化特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xx,37(5):273—274。

控制工程论文2

  1控制工程为机械制造业的研发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对于控制工程来说,其模式通常有三类:

  其一,为基于智能控制的认知结构;

  其二,为函数型连接神经元;

  其三,为具备实现智能计算结构的混合网络。

  其中,基于智能控制的认知结构能够实现智能控制算法,其目标是改善人脑计算模拟的缺陷,充分利用该模式能够使机械制造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函数型连接神经元与具备实现智能计算结构的混合网络来说,则能够更为有效地对机械制造的某些模型进行设计,进而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所以,为了使计算的复杂程度减弱,进一步使运算的效率及实时性提升,需做好信息空间的广义优化措施,并对存在多分辨率特点的信息空间进行分割。对此,便需针对机械制造业完成一定的控制工程作业。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便需把构建的产品模型进行装配,从而找出其结构或功能不可取的地方,及时采取改善措施,这样不但提高了机械制造产品的设计效率,而且还使设计的可行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从整体上分析,控制工程能够为机械制造业的研发及管理提供保障依据,进一步使机械制造业更具发展前景。

  2控制工程有效节省了机械制造的成本

  现状下,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辨识生存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做好机械制造的成本控制,满足外部需求便显得极为重要。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并将成本的最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好车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工作,并对资源利用模式多样化进行考虑,从而使成本得到有效节省。当然,资源要想得到合理利用,前提便需要对控制工程进行合理利用。以实际生产为依据,做好各类资源配置方案的合理调整,并对作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分析。进一步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从而使机械制造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省。从整体层面来说,控制工程能够使机械制造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省,进而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机械制造业稳健发展的背景下,使企业的资金得到了有效保证。企业在流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便能够使工程制造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同时也能够促进控制工程的发展。在机械制造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使控制工程实现对输入信息的有效延伸及强化,并且还能够使中枢处理的动态局域网络得到有效完成,进一步使信息空间的优化分解得到有效实现,从而使计算的复杂性大大减弱,最终使工作效率及实时性得到有效增强。上述方法存在极强的信息融合能力,还能够使各类技术有机结合,进一步使机械制造业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整体层面分析,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联系。因此,为了使两者更具发展前景,便需要对相关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强化,从而使我国相关技术得到有效进步及发展,最终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奠定良机。

  4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要想使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更具发展前景,便需要做好多方面工作,比如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合理科学地应用控制工程以及企业自身增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其中,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其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的生产工艺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真正掌握控制工程相关技术,进一步增强机械制造业的整体生产水平。相信做好以上这些,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均能够获得较为有效的发展,进一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控制工程论文3

  [摘要]: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美称,其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实力的快速提升,对于模具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做好模具的加工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模具的机械加工质量,应当积极做好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通过对模具加工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材料等各个环节做好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导言:模具在工业成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现今其多通过数控加工设备来完成制备,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除了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编制和刀具的控制外还应当积极做好模具加工设备的应用。现今,隨着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应用的增多,做好模具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的应用对于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我国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模具行业的产品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需求依赖于下游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 20xx 年起世界模具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到 20xx年市场规模为 1025 亿美元,20xx 年为 1070 亿美元。预计到 20xx 年将在 1200 亿美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模具制造规模日渐增大。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近 10 年来,除 20xx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下滑外,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模具的制造能力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数十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2100亿元,从业人员从几万人增加到百万人,其中销售额超过 1700 亿元,20xx-2014 年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 以上。我国模具行业的不但基本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模具数量、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而且具备了几乎所有模具品种的批量出口能力 20xx年我国的模具出口额达到 50.8 亿美元。

  塑料模具是模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模具、吹塑模具、吸塑模具、吸附模具、发泡模具、搪塑模具等模具类型,并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铁路交通、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塑料零件生产。随着汽车、家电、电子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塑料模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模具销售总额占整个模具市场销售总额的 45% 左右,塑料模具销售额由 275 亿元增长至 73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12%。

  2 影响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根据其影响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人为因素、机械加工设备因素以及加工工艺等。通过对模具加工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人为因素和模具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所导致的模具加工质量问题占据着整个影响因素的近 9 成。现今,随着各种高速加工设备应用的增多,做好高速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的应用对于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目前制造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促进了工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将目光聚焦在了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上。

  3.1高速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在模具的高速加工中模具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其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也越发严格。高速加工在模具加工应用中要求更高的过切保护,在模具加工工艺的编制中应当加强 CAD/CAM 技术的应用,通过更多的仿真模拟来确保高速加工的加工质量。此外,在模具的高速加工工艺编制中,应当对模具的几何结构有着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刀具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对高速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和加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在加工工艺的编制中注意做好过切的防护及模具高速加工轨迹的连续性和光滑性。

  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刀具的应用,为确保模具高速加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应当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硬质合金刀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热稳定性,硬质合金刀具除了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外普遍在刀具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氮化钛或是氮化铝钛材质的涂层,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硬质合金刀具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工特性。在模具高速加工还需要注意做好对于刀具参数的选择,以圆刀片和球头铣刀为例,在刀具的选取中应当注意有效刀具直径的选取,在模具高速加工刀具的使用中对于主副切削刃连接处应当修圆或是导角从而增大硬质合金刀具的刀尖角,避免在模具高速加工中刀尖处过热磨损,对于模具高速加工所使用刀具的选取应当充分结合模具材料及加工工艺进行选取。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现今多采用的是硬质合金刀具,为增强刀具的使用寿命,在刀具的选取上在确保模具高速加工安全和加工要求前提下尽量缩短所使用刀具的悬伸,刀具刀体中央要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增强硬质合金刀具的刚性。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为确保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质量还应当注意做好对于夹具的选取,模具高速加工能够极大缩短模具加工时间的同时也对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模具的加工为例,其在对模具进行高速加工时所耗时间仅为 1 小时,而对于模具的装夹则需要耗费 30 分钟以上,这种装夹缺陷极大的影响了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为提高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可以通过使用夹具配合模具的加工方式,比如说在模具上加装定位销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定位或是在夹具中加设直角边基准的方式来实现模具的定位,通过上述方式在解决了模具高速加工中对于模具装夹定位的问题外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这是由于模具的加工精度减小和模具加工的后续累积误差,通过对模具装夹效率和装夹精度的改善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高转速方面,现今在高速加工设备中随着电主轴设备的发展成熟,电机主轴的转速也在飞快的提升,通过高转速、高进给以及小直径刀具的结合将会使得高速加工发挥出良好的加工效果。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为考虑加工效率问题应当尽量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对模具进行一次加工成型,以降低模具粗、精加工之間因模具转换所带来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设备等方面的问题。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为考虑加工效率问题应当尽量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对模具进行一次加工成型,以降低模具粗、精加工之间因模具转换所带来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使模具能够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完成对于模具的粗、精一体化加工,在高速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高转速和高扭矩的主轴电机从而使得不同直径的刀具在主轴应用中更富有弹性。此外,在高速加工中做好刀具和刀柄的选配将会使得加工后的模具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加工的时间并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3.2激光叠加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利用薄片叠加法制造出了拉伸膜,并于九十年代初,进一步推出了模具的激光叠加制造法,基于这一方法的模具制造原理为,利用激光对薄板进行切割操作,并将切割后的多层薄板叠加,使其形状逐渐变化,进而获得所需模具的三维形状。目前,激光叠加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已进入到试用阶段,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凹凸模具具有较高的质量,且切割厚度大都在 12mm 左右,加工尺寸的精度也高达 0.01m。在经过激光切割处理后,模具切口表层将产生一个 0.1-0.2mm 且硬度为 800HV 的硬化层,这一硬化层的主要作用为,对厚度为 1mm 的钢板进行冲裁,而仅凭自冷硬化层便能够完成对 1000 件 1mm 厚钢板的冲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经过激光切割后再进行淬火操作,冲压的数量可高达 3-5 万件。对基于激光叠加的模具制造进行分析可知,因各个薄板间的连接较为简单,因此,可借助叠加法来进一步制成冲模,进而降低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激光叠加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中的另一突出应用还体现在基于激光切割与模具 CAD 结合的 CAD/CAM 系统方面,利用这一系统,能够实现板料切割的柔性制造,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模具生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3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出现的一项制造技术,现阶段,该技术已发展了十余种工艺形式,其中,以激光技术为依托的一类典型技术变式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这一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方法为,将激光器作为能量源,借助红外激光束使蜡、金属、陶瓷和塑料等相关物质的粉末能够均匀地在平面上烧结,在计算机控制下,赋予扫描器一定速度和能量密度,使其按照分层面的数据进行扫描。激光扫描的区域,粉末则会被烧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而未被扫描的区域仍然以松散的粉末状态呈现。此时,通过对物体截层厚度进行判断来操作工作台的升降,而后,当铺粉滚筒将粉末予以铺平后,方由激光器展开新一层的扫描。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将全部层面扫描为止。最后,将多余粉末予以去除,经过打磨烘干等相关处理后得到模具。

  4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应对措施

  做好模具机械加工中的精度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做好对于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2)选用合适的机械加工辅助工具。(3)做好对于模具数控加工设备的精度优化。加工工艺是模具加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模具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加工进给速度、加工进给量、刀具类型以及主轴转速等的多项加工参数。模具机械加工设备的优化主要是需要加强对于加工设备精度的调整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加工设备的误差对于模具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从而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由于需要加工的机械种类众多加之模具所使用的材质的不同,为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应当针对模具加工的实际具体情况对加工工艺及加工机械进行合理化的选取,通过选择适当的加工手段,在确保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此外,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需要加强对于模具机械加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模具机械加工工作人员的机械水平。据统计,模具加工中所出现的加工误差多数是由加工操作人员失误所造成的。因此,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应当对人员的操作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语

  文章在分析模具加工质量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加工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模具加工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为确保模具的机械加工质量,应当积极做好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通过对模具加工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材料等各个环节做好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xx(04).

  [2]王烨鹏.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8).

  [3]苏钰,董万鹏,刘淑梅.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xx(25).

  [4]张晓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xx(10).

  [5]陈翠欣,薛海涛,丁俭,李永艳,李宝娥,李海鹏.材料成型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xx(35).

  [6]姜巨福.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xx(02).

控制工程论文4

  关键词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就财政部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招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的情况下,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1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1.2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遇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胜任建设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4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2.1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2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2.3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各省级人大常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条例》内容只能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做出粗线条的规定,无法满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细则”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以住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卢谦.建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控制工程论文5

  1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1.1钢材的质量控制

  钢材进场时,质量证明书(原件)、出厂时印有厂标、钢号、炉罐(批)号、直径等标志的标牌必须齐全且一致,否则,应拒收。施工方对到场的钢筋进行抽样检测时,需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见证的情况下进行抽样。钢筋应分批按规定进行力学试验和焊接试验。力学试验包括抗拉试验、屈服点、伸长率、冷弯试验。焊接试验(搭接焊)包括外观检查和拉伸强度试验。钢筋试验报告由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该批钢筋即可使用。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按批量进行检测。钢筋的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验收钢筋判为不合格。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混入其它批量中。在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时,需增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袁舫(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0014)加钢筋的抽检频率。使用前,应对钢筋表面的污垢进行清除。钢筋必须顺直,弯曲成型后,表面不能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等现象。

  1.2水泥的质量控制

  工程中所用的水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经采购进场的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水泥使用前,应根据其批量按规范要求进行随机抽样试验。试验项目包括水泥强度试验,体积安定性试验,凝结时间、标准稠度、水化热等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需做细度、有害物含量的检测。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的不同,试验项目也不相同。试验的结果,须报监理工程师审验。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水泥一律不得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受潮或包装袋破损严重;出厂试验报告上未具有3天和28天强度;水泥存放时间按出厂时间算起,超过三个月。

  1.3砂的质量控制

  初步选定的砂,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的要求,需进行全面检验。检验项目为筛分析、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比重、质量密度、含水率。必要时需检测氯盐含量。进场的砂在使用前,应根据产地、规格、进场时间、数量来确定验收批。其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后,方可使用。砂的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根据其批量确定验收批进行检测。

  1.4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控制

  采购先期,需调查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根据国家颁布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对初步选定的碎石或卵石取样进行全面检验。碎石或卵石检验项目为:筛分析、含泥量、强度、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值、有害物质含量。必要时需检测比重、质量密度、含水率。进场的碎石或卵石,在使用前应根据产地、规格、进场时间、数量确定验收批,抽样检验。检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使用。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根据其批量确定验收批进行检测。

  1.5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应使用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并批准生产的产品。产品要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质量(重量)、出厂日期、性能和使用说明。进场的外加剂,使用前应按要求分批抽样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固体含量、减水率、泌水率、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1.6粉煤灰质量控制

  进场的粉煤灰,需按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分批抽样检验。粉煤灰检测项目: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含水量、三氧化硫含量。通过检验并确定使用的粉煤灰,其使用掺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1.7预应力材料质量控制

  钢绞线应提供其坯料生产厂的有关资料,质保书(原件)、发货码单和标牌等相关资料必须齐全且一致。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拟定使用的或到场的钢绞线进行分批抽样检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即可使用。锚具必须是通过国家技术产品鉴定的生产厂的产品,并具有该锚具生产厂的质保书(原件)等相关资料。按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锚具的硬度、锚具的静载、锚具的性能等技术参数做出检验。检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可使用。

  1.8电焊条质量控制

  电焊条必须是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优质产品,并具有生产厂的质保书(原件)等资料。按有关规定对电焊条做抽样检验。按有关标准对电焊条的焊接性能等技术参数作出试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验,签认后才可使用。进场的电焊条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注意防潮。

  2结束语

  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公正性,不受任何干预,秉公办事,不弄虚作假、伪造资料,不参与任何有损于材料试验成果公正性的活动。确保工程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控制工程论文6

  一、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具体内涵

  1.控制工程

  控制工程是指将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基础理论作为重点概念,利用其中的各项自动化技术解决和控制工程问题的一种技术。控制工程中重点研究多输入与输出,以及非线性设计问题和参数问题等。现在控制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并且在机械电子工程中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2.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既具有机械专业的特点,同时也带有电子信息特征。如果从设计层面出发对其进行定义,机械电子工程融合了众多领域和学科知识,在设计和系统操作过程中主要利用模块化的方式。与以往的机械工程不同的是,现在的机械电子工程性能更高且构造简易、体积较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机械电子工程的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有必要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将其同控制工程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推动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

  二、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實际应用

  1.智能控制系统

  发展至今,在控制工程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智能控制系统。其通过杂糅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其运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模拟和控制某一操作流程,为各种机械机器人设定相关运行程序使其可以像人类一样完成生产操作等工作。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完全参照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因此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进行机械化生产时主动完成各项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机械电子工程的生产效率。

  2.集成自动控制

  现阶段,在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中最常使用的控制系统便是集成自动控制系统。它立足于原有的信息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有效地提升了机械电子工程系统的完善程度。通过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尤其是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集成自动控制,能够有效整合以往的信息技术以及同机械生产相关的各种信息,从而大大加强了机械电子工程中的集中工程。其通过与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并配合相应的机械电子生产技术,以自动化、高效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快速、精准地完成机械加工。在科学技术水平又一次提升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能够全部保留机械电子工程中自动化成分的柔性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与控制,可以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机械电子技术等进行有机整合。将柔性自动控制系统运用于数控机床,可以将设定好的标准生产程序和控制程序输入至控制设备中,从而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机械生产制造。

  3.鲁棒控制

  控制工程中的鲁棒控制也经常被运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相比于其他控制技术,鲁棒控制最大的特点是在面对外界因素的干扰时能够始终保持某一方面的性能不变。因此,鲁棒控制在控制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机械生产制造中更加倾向于使用多变量型鲁棒控制系统。譬如,在制造柔性臂轨迹的过程中,基于滑膜变的结构控制法研制出了一种慢变控制器,其运用H。。的控制理论,可有效调整整体系统控制器结构。而在模拟研究操作轨迹时则可以通过运用补偿控制算法计算具体的补偿控制量,以有效实现Hoo控制理论与滑膜变结构地组合控制,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控制目标轨迹运行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4.预测控制

  以高速液压机为例,将控制工程中的预测控制技术运用在高速液压机中,能够有效推动液压机技术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为有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速液压机的压力和速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其也面临着更大的负载惯性,极有可能出现加大系统超调的情况,从而影响高速液压机的测量精度。通过运用预测控制,能够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获取预测输出值,利用这一数值准确预测并计算出系统误差变化率。通过运用预测控制能够有效控制高速液压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通过准确地预测计算能够提前明确控制器的输出,从而有效控制高速液压机的应用模式。

  5.模糊控制

  工作人员在机械电子工程中需要进行繁杂的工序和操作才能完成机械加工。因此,为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并缓解工作人员沉重的工作量,可以将控制工程中的模糊控制运用其中,从而建立起精准的数学模型以有效实现自动控制。模糊控制技术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现出具体技术操作,同时其构造算法和控制编程既灵活又简单,对于简化机械加工中的复杂技术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在机械加工中运用模糊控制时,可直接将测量值以及设定好的偏差及变化率等输入其中,省略了数字描述控制对象的步骤即有效获得最优控制输出值。因此,工作人员在特定工作区内使用模糊控制并利用仿真实验的方式就能显示出最优的控制成效。

  6.神经网络控制

  目前,控制工程中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也经常被运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该技术立足于仿生学中的思想控制,通过连接各个看似简单的神经元,从而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即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用于完成相关技术操作。譬如,在数控机床中,通过运用类似于人脑结构的神经网络,对各操作技术进行自我组织以及适应,从而有效控制数控机床的切削等机械操作。至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中已经能较为精确地处理和识别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且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由于受到智能技术的影响,神经网络控制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地运用在数控机床中,从而有效提升机床的加工以及工作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机械电子工程的研究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其发展程度也在日益完善。通过将控制工程运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能够有效地帮助机械电子工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并推动该领域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方向稳定发展。相信在未来,控制工程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全方位、更加高效地运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

控制工程论文7

  论文摘要: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分析了该专业技术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和主干专业课“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配置、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思路。

  论文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和流动状态时的力学规律、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一门科学,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其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是关于控制水体污染途径以及各种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等)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的一门科学。“工程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这两门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相互理论关系。

  “工程流体力学”是水利、环境、能源、土木、机械、动力等学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纷繁丰富,其特点是理论性和综合性比较强,概念抽象,难于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与“工程流体力学”内容结合相对比较紧密,如城市排水沟道系统、各种污水处理构筑物等的设计计算,以及在构筑物中的生化反应、化学絮凝反应中水力条件的控制等均是工程流体力学理论知识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目前,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方面,“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正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课程内容趋于复杂和广泛;另一方面在课时量逐渐压缩的情况下,“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没有起到应有的相互衔接,教学内容彼此脱离。由此形成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衔接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内容枯燥,概念抽象;而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不能够熟练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解决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状况,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配置、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工程流体力学”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改革教学内容

  对“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重构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对该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紧密结合后续专业课“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进行改编,为“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讲授奠定基础理论知识。“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其中在理论教学内容部分,如“工程流体力学”中涉及到的流体粘滞性、流体内摩擦定律等内容,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水的流态所需要的雷诺数内容为实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流体静力学”中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等概念、理论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虹吸滤池、脉冲澄清池以及沉淀池、污泥浓缩池重力式排泥所需要的静水头压力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实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流体运动学中基本理论对“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数学模式的建立为实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流体动力学”中压力损失理论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水力计算,水射器理论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计量作用、加药作用、射流曝气作用为实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等。其次,“工程流体力学”实践性教学内容部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除验证性实验之外,增加工程应用性实验,如文丘里流量计、三角堰流量计、巴氏计量槽、毕托管测速仪、虹吸管、孔口与管嘴的工程应用等内容,既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包括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强调“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污水沟道系统水力计算、水处理构筑物中水力参数的确定、污水在构筑物中的最佳流态、各水处理构筑物之间高程布置、混合反应池中搅拌强度的确定、过滤池中配水系统的设计及其滤速确定等一系列涉及工程流体力学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工程应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理解“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既掌握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应用设计方法、设计原则、计算方法等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在水污染控制实际工程的应用。在实践性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工程性应用实验教学内容,从不同的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区采集不同的废水水样,根据化验所得废水水质,确定所采用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并通过实验验证在各种废水处理工艺中所选择的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参数,基于“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废水处理工艺水力参数的合理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

  “工程流体力学”特点是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较强,概念抽象、逻辑结构严谨。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授—受”型单一模式,尽管在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但仍没有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实践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启发式、开放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根据教学内容性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两个部分。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三个基础理论部分,采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演示、软件模拟、小型实验相结合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在实际工程应用教学部分,如孔口管嘴、有压管流和明渠流部分,以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适量的实际工程图片,丰富教学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趣味盎然,使抽象、晦涩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水污染控制工程”特点是实践性、工程应用性强,因为不同的废水水质达到处理要求所采用的处理技术、处理工艺不同;即便相同的废水水质,如果污水量不同,所采用的处理工艺也不同;一个废水处理工程,即废水水质、水量数据相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工程流体力学参数的选择是确定不同废水处理技术、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启发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性实验正确选择工程流体力学参数,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参数的选择、废水处理效果等进行科学验证。通过工程实例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既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优化师资配置

  师资队伍优化,一靠资源,二靠制度,师资队伍优化也是一个相对的渐进过程,优化的标准和措施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学科特色有关。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要求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工程流体力学”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两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这就对师资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工程训练,要求讲授“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两门课程的教师对两个学科均有一定的研究,或者承担一定量研究科研工作,洞悉当前“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发展的最新前沿理论和技术;其次,在师资配置方面,要求讲授“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有一定的研究或承担相关科研项目,讲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师对“工程流体力学”有扎实的理论研究或承担相关的科研项目;第三,建立教师研讨会制度,讲授“工程流体力学”的和讲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避免两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出现彼此分裂现象。如果在师资配置中,讲授“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师毕业于力学专业,即使讲授“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师对力学有很高的造诣,对该门课程的讲授有声有色,但如果该教师对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或实践工程知之甚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不能够将“工程流体力学”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师资配置,必定不是最优化的师资配置。

  四、改革考核方式

  教育离不开考试,考试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考试方式,更能体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反映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工程流体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并结合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该门课的最终成绩,这种考试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趋于定向化,体现不出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等水平发挥,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对现行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在考核方式上,改变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方式,实行学习阶段的全程性考核与督导,将多阶段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这种考试方式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又注重综合能力。在考核形式上,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不仅要实行闭卷考试,而且要提倡开卷考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因材施考,以综合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为主要题型。在考试内容上,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试题中加以体现,如在“工程流体力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考试中出一些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综合性试题。

控制工程论文8

  一、设计性实验选题的“五个原则”

  此外,设计性实验选题时,在把握综合性、创造性、应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这五个原则外,还要合理掌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生自主实验的可操作性等方面。

  二、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四个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性实验选题在把握“五个原则”的前提下,通常可通过“四个方向”来进行选题设立,即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和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一)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为促使学生掌握并加深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从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实验结果在理论授课时已经涉及,因此学生实验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但不要因为这些就抹杀验证性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的独特作用。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例如,对长杆型坯料进行局部镦粗是模锻生产中经常采用的变形工序之一。因此,在《锻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实验课中设立了“局部镦粗规则的验证”这项验证性实验。该实验通过对不同长度试件,使用局部镦粗模进行镦粗,验证局部镦粗规则的正确性,观察和分析由于局部镦粗长度与直径比值的影响而出现的正常和不正常现象。由于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兴趣不高,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加实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该实验涉及内容是比较典型且在生产中常用到的。怎样保留并将其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设计性实验呢?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可将该实验内容转换为首先要求学生根据给定尺寸的不同试件,进行局部镦粗积聚工步计算,并绘制镦粗模模具图。当然,由于实验经费及加工时间的限制,学生设计的镦粗模并不需要制作出来,因为给定尺寸的试件,其局部镦粗模主要模具尺寸及工步是唯一的,可以采用原有的局部镦粗模进行实验和鉴定学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灵活掌握。这样,通过对原有实验内容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可使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实验热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有关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的镦粗模设计又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不但可以保留一些经过长期教学积淀总结的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而且节约实验经费,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有着“一举三得”的益处。当然,并不是所有验证性实验都能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对于这类实验项目,如果确实是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实验项目,只要集思广益,通过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将验证性实验穿插在设计性实验项目中,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都需要在设计性实验选题中拓宽思路,灵活安排。

  (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是将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性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而且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教师学历较高,多为博士毕业,且积累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把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涉及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学生大多数对专业课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及内容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此举能够有力地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利于实现加强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科研项目涉及到的过共晶Al-Mg2Si合金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内外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的先进复合材料,但铸态过共晶Al-Mg2Si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可将该科研项目涉及内容转化为“原位自生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针对铸态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特点,设计并实施改善力学性能的方法,并撰写分析报告。该设计性实验所涉及的Al-Mg2Si在专业课中虽未能涉及,但铝硅合金熔炼等相关知识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上已涉及并掌握,因此学生进行该项实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在保证合金成分为过共晶Mg2Si的条件下,自主选择、计算合金成分配比。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料、熔炼、除气,并根据前期选择的不同方法对合金熔液或浇注试件进行处理,最后进行拉伸测试及金相观察,检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该设计性实验虽然由科研课题转化,但涉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中应掌握的合金设计、合金配料、合金熔炼、合金处理及热处理工艺等,较好地将专业知识系统、综合地链接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工程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加深其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提高解决所学专业涉及工艺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等。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不可盲目地将科研内容或部分内容一成不变地照搬过来,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果研究内容过于狭窄、难度较大或实验内容过于生僻,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初衷。因此,采用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一定要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实验能力等方面,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设计性实验的工作中。

  (三)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设计性实验选题时要力求接近、结合实际生产项目,将其合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内容。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的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时应用、加强、拓展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种实际生产项目转化的设计性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例如,以W18Cr4V为代表的高速钢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切削工具和冷变形模具中,其内部的合金元素与碳形成复杂的碳化物,分布在基体金属上,降低了材料的机械性能。而锻造是实际生产中改变高速钢中碳化物分布状态的重要方法。因此,可将该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改善高速钢铸件中碳化物分布的锻造工艺设计与实施”。该实验内容包括铸造和锻造两大部分,铸造部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高速钢铸件成分,并根据设计成分采用中频炉进行熔炼、浇注小型铸件,然后对铸件进行碳化物偏析分析,根据偏析分析结果,合理设计锻造工艺并利用自由锻机实施,最后再进行偏析检测,以检验设计的锻造方案是否正确。这个设计性实验有机地将铸造和锻压两个专业方向结合,符合实际生产流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实践和掌握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学生的兴趣是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的动力,因此,如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关注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验中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去自主发现、探索和总结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精密铸造是用精密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的工艺,是铸造行业在高新领域的代表,很多铸造企业对精密铸造工艺的应用需求很大。如果开设精密铸造相关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法制备小型零件,学生并不是普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都感兴趣呢?这里可以将精密铸造制备小型零件变为艺术铸造,因为艺术铸造采用的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的工艺与工厂生产的精密铸造零件工艺及原理是相通的,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技术设计并制作小型铸造工艺品,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实验的热情,学生会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提高精密铸造相关知识及工艺。

  三、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设计性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际教学中,我们本着“五个原则,四个方向”来制定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同时力求使实验内容、实验形式不断更新、完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科技、工程能力的应用与创新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五个原则,四个方向”制定的设计性实验项目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积累了在企事业单位和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控制工程论文9

  摘要:现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当中做好造价方面的管理控制,这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针对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较为专业性的特点,在展开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采取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举措,更好的优化当前工程造价的管控手段,构建一套更加高效的造价管理机制和体系,进一步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各方面要求。文章从施工阶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造价管理工作的推进思路和理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工程标准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思路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施工阶段是造价成本支出的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做好造价方面的管理控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工程施工环节很多,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着很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结合这方面的情况,在造价方面工作执行上,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握,并结合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优化实际管理工作的举措和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工程造价标准的有效控制。

  1做好施工阶段造价管控工作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确保造价管理工作具备足够的科学性,确保能够与实际建筑工程自身的造价工作形式相适应,并且匹配建筑工程自身的管理状态,这样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管理需求。针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创新形式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分析,让整个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具备可行性。第二,针对性。造价管理工作在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当中,其也需要注重针对性的原则,能够针对建筑工程当中不同的施工环节的情况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展和落实,从而更好地优化造价工作效果。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关造价管理人员也必须要考虑到本建筑工程的情况,并围绕造价工作的新要求和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造价管理的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第三,参与性。充分参与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管理原则,在具体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建筑工程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让造价管理工作的整体机制能够更好地具备人性化的特点,能够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员工对造价管理工作的看法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参与要求,让相关造价管理工作制度的构建等方面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只有确保造价管理工作机制的人性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造价管理工作得到推进和执行。

  2当前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不足

  第一,造价工作体系方面存在欠缺。当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也不够全面和明确。虽然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对造价工作执行给予了常规性的落实,但是实际工作成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以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中,部分情况下存在着施工方案不科学,造价工作计划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后续施工阶段,造价方面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难以确保工程造价标准的实现。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造价工作计划和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结合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情况,做好管理机制方面的调整,从而影响了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可以说,引发造价工作效果不佳的首要问题,是建筑工程内部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部门的权限进行明确,具体造价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突出施工阶段的一系列要求和特点,影响了造价工作的可执行效果。另外,当前造价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造价工作独立性过强,配合协调效果不佳的问题。造价工作的开展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如果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力度不强,那么就会影响实际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部分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对造价工作不够重视,并且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没有主动地对造价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进行执行。在面对施工现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很多工程造价标准的执行要求往往是浮于表面的。第二,执行力度不强。从施工中具体造价方面工作执行的角度来说,目前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较多,施工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施工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技术特点、造价管理要求等都是不同的。在此前提下,施工中造价工作的执行难度更高,需要确保面面俱到。部分造价工作开展中,其具体的执行力度有限,相关工作的推进存在欠缺,限制和阻碍了造价工作的执行效果。第三,人员方面的问题。相对其他类型的工程,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整体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在这一前提下,施工阶段造价工作要想得到更好地开展效果,就必须要具备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来执行相关的造价方面的工作。而当前具体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由于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大,进而导致了施工参与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造价工作的相关要求不够了解和掌握,并且施工过程当中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造价管控意识,不能够对工程造价标准的各项管理要求,进行有效的执行和落实。部分造价管理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在具体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先进的造价管理工作理念和要求难以执行,这也影响了专家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果。总的来说,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阶段的一系列要求,构建一套更加科学的造价管控,对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要求进行更好实现。

  3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标准

  第一,施工阶段前期做好经济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以及造价管理工作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为更好地达到提升造价管控工作效果的目的,应该做好施工前期的经济分析,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加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后期施工过程当中的负面因素,提升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造价风险的规避能力。例如,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xx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GYD-201-211-20xx等标准进行工程量和预算的制定。工程施工阶段整个设计方案逐步转化为实体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造价支出比例很高。造价方面工作要想得到更好地开展效果,必须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对当前的社工组织设计进行经济性的优化和改进,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造价执行的标准能够得到更好地明确。例如,在施工前期,对后续不同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环节材料的需求进行明确,提前制定科学的材料供应以及领用的具体方案,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对整个材料管理的效果,并且避免出现由于材料管理安排不当所造成造价成本支出过高的情况。第二,提升对施工阶段造价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对其形成全面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实际造价工作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在具体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上,构建良性的工作氛围,加强多方面宣传,提升项目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力度。通过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工程管理工作构成,提升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的方向,给予其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实现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与此同时,造价管理部门也需要对于预结算施工阶段造价过程所涉及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让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主动完成对接和信息的收集汇总,提升后续实际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效果。只有结合实际,提高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造价方面工作获得良好执行的软硬件空间,这样实际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效能才能得到更好保证。第三,完善造价管理工作的机制和制度。科学并且完善的造价工作机制和制度,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工程造价标准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只有确保其相关的工作制度足够完善和全面,具体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地“有据可循”,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制度作用,提升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具体造价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应提升造价工作制度的有效性,并确保相关造价工作制度流程符合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的各方面要求。同时,造价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的过程当中,也要重视其制度的可行性。通过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各个部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如果发现造价工作过程当中的违规情况,那么要积极进行及时整顿,确保整个造价工作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另外,为更好提高提升造价工作水平和效果,在具体造价工作管理上也应该强化责任管理制度,利用责任化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确保在出现造价工作方面问题时,能够对责任人进行及时处理,实现对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各方面问题的有效管控。对造价人员来说,其应该对当前施工阶段造价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收集更加全面的资料,为后续的造价工作监督管控提供有效依据和基础。另外,在造价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上,也要重视对施工阶段造价工作问题的规避和防范。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能够对当前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造价问题进行防御。针对可能出现的造价方面的问题,提前制定管理预案。具体施工中各个阶段造价工作的执行上,也要分析阶段性造价工作目标的执行情况,发现当前的造价风险,提前预警,并提出更加可行的防范策略和手段,提升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整体效果。第四,加强施工中的监督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工作开展效果的因素很多。为更好地提升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标准的控制效果,需要做好整体监督控制工作的落实。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当中,对当前造价工作执行当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解决。针对施工中不同的关键施工环节,围绕造价工作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让其对造价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更好地执行,提升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行为,而影响工程的整体造价管控效果。另外,工程施工中,也要根据施工中所遇到的造价方面的问题和造价工作计划目标执行效果不佳的情况,定期组织召开造价工作会议,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传递,优化施工中造价工作的推进效果,发挥监督管控作用。第五,重视人员的管理。施工阶段造价工作中,为更好提升工程造价标准的控制效果,应该重视人员方面的管理,构建更加专业的造价工作队伍,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积极有效地组织各类造价工作人员培训活动,让造价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提升造价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让他们不仅能够具备专业的造价工作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逐步积累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更好地在造价工作岗位上发挥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不同环节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让其对所参与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更加明确的掌握,并且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其责任心,让其能够主动在施工中贯彻节约理念,确保造价工作各项标准的落实。很多一线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实习和培训,学习水平也十分有限。为更好地提升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效果,造价管理人员应该突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造价管理工作要点进行更加精确地掌握,以更加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讲解,提高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效果。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应该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造假工作机制和体系,真正地实现对于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效果因素的有效控制,打造专业化的造价管理工作队伍,提升造价管理的实际效果。

控制工程论文10

  摘 要: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大型商业蓬勃兴起,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进行其建筑过程中,机电安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程,需要进行关注。文章首先进行造价控制意义的分析,然后对招标过程中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招标;施工造价;成本控制

  1 引言

  在建设大型商业场所中,存在着多项工程,其中机电安装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施工建设,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在招标阶段进行造价工作,可以使工程的合理性大大增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造价作业,可以使工程进度得到合理的保证,进一步推进了工程发展,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2 造价控制意义

  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可以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加合理的保障,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进度[1]。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招标的工程中,对工程建设中大部分的成本都可以确定,决定着之后建设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基于此,在实现招标过程中,必须对其建设成本进行预估和管理。

  3 招标阶段控制对策

  3.1 统一工程清单

  目前,我国的招标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漏洞,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导致在进行投标过程中,难以进行其生产造价的控制。目前在进行工程投标的过程中,存在哄抬报价的状况,严重干扰工程造价的进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会使工程造价工作出现失控的局面。部分业内人士已经明确在进行工程投标的过程中,机电安装造价的意义,于是开始推行工程清单,将工程量作为计价标准,严格控制在进行招标过程中的造价,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影响投标过程的有序性。

  3.2 完善招标清单

  招标单位在实现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设计图纸,将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将审查图纸的工作进行提前,使其在本阶段就得到合理的处理,及时更正与完善。然后把在工程进行中存在一定可能性会产生变化的内容在招标清单上注明,避免在工程施工进行中出现变动,从而避免发生成本的增加。在实现投标的过程中,清单的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标书的发放前,招标单位需要增加投入力度,对图纸进行精确计算。同时进行各项制度的制定,进一步实现招标过程的有序性,完善清单中的施工项目,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项目的遗漏问题,给后期施工带来困扰。

  3.3 科学设定造价

  在实现评标作业的过程中,标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进行招标过程中,需要对其现有的条件进行全方位考虑,同时全面咨询相关费用。对其标底进行合理性确定,使评标工作具有合理的數据支撑。而且,需要对标底进行严格保密,最大程度的保证投标工作的有序性,避免出现漏标现象,使招标工作的可靠性出现阻碍,降低招标工作的公平性,进而影响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招标单位的效益得不到合理的保障,无法实现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3.4 强化资质审核

  在实现招标的过程中,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在进行标书发放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核,保证投标单位的可靠性,严厉禁止不符合投标需求的单位参与投标,避免在中标之后在发现投标单位资质不足,进而影响合同的签署,进一步影响施工,给招标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社会效益大大降低,影响社会信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此,在招标工作开始之前,一定要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2]。

  3.5 构建招标模型

  在目前发展中,普遍采用价值工程实现模型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实现业主选择施工單位的科学性,更加直观的发现不同施工单位的侧重点以及费用消耗。在进行投标过程中,主观因素会对招标工程工作的公平性造成极大的干扰,因此,在进行招标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因素的存在,以及保证招标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采用价格工程实现投标单位的选用,进而保证工程进行的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在进行施工建设中,合同是对施工双方的合理约束,对施工双方的各项责任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同时也使施工中的造价更加明确,避免在施工进行中双方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对于施工进程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给施工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4 施工阶段控制对策

  4.1 促使施工信息化

  在进行商业建筑过程中,机电安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和土建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联系,实现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强施工进行的信息化,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失误造成施工故障,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增大了施工进行中的资金投入,使其施工得不到合理的保证,增大业主与施工单位的矛盾[3]。

  4.2 强化工程动态控制

  通常情况下,大型建筑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商业建筑存在着多种用途,复杂性更高。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经常会造成工序的变更,基于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变更,施工单位需要对其变更进行合理性研究,采取定量的施工控制,在变更之后,需要进行及时审核,避免出现失控现象。

  4.3 建立造价跟踪机制

  通常,该建筑的工期较长,市场的变动对其造成的干扰比较大,同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工程自身的变化也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基于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开展控制施工成本工作,需要明确市场变动以及企业发展,对其各项费用进行及时的更新,及时调整施工过程。

  4.4 加强结算审计功能

  在工程结束以后,及时进行结算,避免出现市场的变动,对工程资金造成影响,进而增加控制风险。在施工进行中,审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通过该项工作,可以使工程造价的基础得到确定,也可以进一步确定资产价值。基于此,各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结算审计工作的强化,实行严格管理。

  4.5 重视工程合同管理

  机电安装工作具有一定的繁琐性,所以,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进行相关款项的支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同的签署,各相关单位各方一份,分别进行签字确认。支付相关款项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现场考察,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料都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增强管理[4]。

  4.6 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进行该项工程的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预算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建筑方面的知识。基于此,各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筛选。在实现施工之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养,实行持证上岗,进一步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5 结束语

  在工程的发展中,其用途趋向于多样性,从而其施工也趋向于复杂性,在进行项目招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造价控制,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在施工阶段,也需要进行成本的控制,保证施工的有序性。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市场也逐渐呈现出更大的动荡性,对施工控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市场进行合理把控,使施工实现更大的合理性,进而推进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橙.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xx(11):172.

  [2] 朱德芳.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12):224.

  [3] 钱祖杰.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四川水泥,20xx(4):65.

  [4] 王宾辉.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9):278.

控制工程论文11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流程复杂、设备抽象。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新知识和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弹性和效率,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强大的优势,表现在:以图文声像来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与直观具体的场景与事物结合在一起,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重新组合在一起,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真正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1-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本文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实践和教学实际经验,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开展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理论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把相关内容和图像生动、直观地投影到屏幕上,通过声、光对信息的传递触及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整个教学活动在生动、直观、形象中进行[4]。尽管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涉及的设备多、知识点多,而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往往还没看清楚,就翻到下一张幻灯片了;有的虽然在课堂上想清楚了,但课后因没有条件巩固,很快又忘记了。有时一堂课下来,看似面面俱到,而学生实际收获却不大,因此可进一步采用以下措施辅助理论教学。

  将电子课件、构筑物与设备的结构、工艺流程等的电子素材上传网络平台,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通过课前、课后的反复学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弥补上课时间的不足,这些电子素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选择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重點、难点内容,制作微课。虽然微课教学时间短,但针对性强,突出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目标的高效实现。微课是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但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课前的微课自学可能达不到学习要求,因此需要课堂来补充完善。学生经历课前、课内和课后多种形式的思维,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将会比传统教学收获更多。另外,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制作微课,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化学沉淀处理与混凝处理等,利用微课,进行比较学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实用性很强。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不断出台新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标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地把新政策、新标准及新技术纳入教学中,使学生接收新知识,及时了解课程前沿,以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工程实际吻合。

  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主要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对基础验证性实验,将相关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实验所需试剂耗材、实验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制作成视频、课件、动画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提前预习实验,如观看实验视频,来熟悉实验现象;选择实验预习题库中的习题作答,来检验预习效果,检验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这些措施,将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提高实验成功率[6]。

  对综合性实验,则采用视频、动画、仿真软件等进行直观演示,如使用各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录像、各种水处理工艺单元的图片及工艺设备的运行动画、水处理仿真软件等。帮助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现有实验条件达不到要求而无法完成的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6]。

  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实践教学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场参观污水处理工艺时,因工艺在运行中,构筑物内部情况难以观察,即不能深入了解设备和构筑物的内部结构,学生的认识实习有点类似“走马观花”。针对此类问题,在实习前,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先对要实习现场的工艺流程运行演示及各构筑物设备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进行学习,通过视频、仿真软件模拟处理系统等手段演示,学生不仅能一目了然地看清实际工程设施的内部结构,还能观察其动态的工作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和完善了实践环境,现场实习时学生就会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加强实习效果。

  课程设计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连接理论学习和生产实际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本课程学到的水处理知识,设计出一套完整、合理、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具体包括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确定、工艺参数的选用、处理设施的设计计算等。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实际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预演,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直接作用。在学生没有做具体设计时,单纯听讲解,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领会设计内涵。因此,课程设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与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从设计院、环保公司收集的不同类型污水处理工程的优秀设计案例放到网络平台,这些成果要体现出涉及内容广、绘图质量高、规范性好的特点。让学生从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书、工艺图、施工图等方面全面了解工程设计涉及的环节和内容。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通过反复研讨提供的优秀案例,及其提供的构筑物内部结构图,加深对设计的理解掌握,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线上或线下与老师交流得到解决,实现课程设计的“做中学”。

  四、结束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将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否发挥还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水平。因此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理论研究,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更要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适应当前教育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赵祥云.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xx,(32):134-135.

  [2]王淑勤,李超,赵学娟.计算机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31(3):105-108,131.

  [3]吴杰.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科技,20xx,32(1):85-86.

  [4]齐昕,刘嘉夫,马焕春,等.多媒体教学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3):53-54.

  [5]程瑶.微课在教学管理中的价值探寻[J].江苏教育,20xx,(1):35-36.

  [6]范长征,晏铭,张薇,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xx,(6):242-243.

控制工程论文12

  摘要: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高等学校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可见,教材建设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工业学校的特色学科。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就业面向主要涉及冶金、石油、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与领域,轧制特色专业方向毕业生供需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3,轧钢方向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深受诸多大型企业的欢迎。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之间的不协调

  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国内外经济的互补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遇和挑战:我院本科生毕业就业去向更加广阔,职业生涯变换职业(专业)的次数增多;同时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选择增多。因此理论“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学必须为学生终身学习培养能力和奠定宽厚的基础。基于以上考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从20xx级开始实行在多学科的交叉下,需要厚基础专业教育,逐渐培养出专业就业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1.2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到其它学科

  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涵盖了原来的金属压力加工(轧制)、铸锻及焊接等相关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同时涵盖以上三个方向。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分类差别较大,各大高校往往均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和擅长于焊接、东北大学专长于压力加工,北京科技大学侧重于压力加工,西北工业大学偏重于铸锻,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成型等。同时各大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侧重点不同,专业建设理念和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差别巨大,无形成借鉴模式。在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需要将历史专业特色和新开方向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融合,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深入研究其专业内在维度,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开辟新亮点,探求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涵盖几大专业方向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显“高水平、应用型”的传统特色,显得极为迫切。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1改革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体系

  (1)在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制造水平及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式方法在革新的同时,理论永远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前提。文化知识课可以改革但不可以削弱,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理论课的授课效率及授课方式进行变动和改革,但是,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不可删除的。

  (2)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双重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全方位开展素质及能力培养工作,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创新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培养。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不同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教材内容要引入新技术,改造“老”课程势在必行,需要保证专业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先进性,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使专业教材得到滚动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背景,面向冶金、石油、机械、装备与工程结构等行业及领域进行就业。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学校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从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材控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较同批次同类型兄弟院校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坚持轧制方向,服务冶金行业”同时兼顾其它方向,在新形式下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专门人才。探求并构建一套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2.2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及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与国外同等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训环节,“走马观花”只能制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发展,使得实践培养环节和创新环节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进行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的教学改革。目前,通过不断的建设已经具有良好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资源。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基础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冶金技术与装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良好的冶金行业校企关系等优良条件,为培养轧制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其得到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并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出综合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发挥应有的贡献。

  2.3综合改革理论教学课程

  在目前,专业教学学时不断减少。为此,需要进一步删除理论教学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内容。如:“材料力学”和“金属学与热处理”等专业理论都重复的讲解了“拉伸,应力应变,材料的强韧性能指标”的内容,教学内容大致一样,因此要删减各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改革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授课计划中教学的侧重点和考察点,使理论教育学时得到有效利用。通过课程改革旨在梳理分散在各课程之中的知识点的关系,构建合理且平顺的知识传授顺序,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总之,在深入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专业知识结构框架与主干课程,制订出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解决了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切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小兵,杨雄,吴文秀,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xx,5(2):61-62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性教学改革[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2):87-90.

控制工程论文13

  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电子工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所发挥出的作用与水平越来越高。因此,控制工程技术成为了近些年中人们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需要对于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质量与水平,使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

  控制工程指的是有效应用各种先进的工程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一种处理自动化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技术方式。而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工程学科,以构造简单为其主要的特性,以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操作。

  而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人们对于电子机械工程要求的增多,我们需要将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使的两者优势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处理好机械电子工程中存在的许多难题,一方面对于控制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的检验,另一方面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质量与水平得到提升,最终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一)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

  在生物学基础上形成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将多个有效简单的网络神经元连接为一个网络系统,可以对于大规模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原因在于,虽然以往的多个网络神经元具有十分简单的特点。但是,我们将其进行有效的连接与融合,就使得其成为了具有复杂处理能力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适应学习能力,最终使得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朝着多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我们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电子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电子机械工程中,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在数控机床中应用。比如:人们有效的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对于数控机床切割中不确定地点进行有效改变,最终使得数控机床加工的效率幅度得到大规模提升,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二)模糊控制工程的应用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其加工流程具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应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流程方式建立起的模型,即自动化控制方式很难进行有效的工程流程控制。但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将控制工程技术中的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进行应用,可以使其具有直观化与形象化的特点,使得以往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变得非常简化,提高了其质量与水平,发挥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价值。

  而模糊控制工程技术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效果,其原因在于,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具有简单灵活的算法,使得模糊控制工程技术程序编制过程非常的简单,最终使得机械电子工程中的数据信息输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偏差保持在合理化范圍内即可,就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而不需要对于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精确化的分析与研究工作。这种应用方式大大降低了其应用的难度,减少了其工作量。因此,我们将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应用会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三)鲁棒控制的应用

  控制工程技术中的鲁棒控制指的是,技术系统在受到外界条件干扰下依然可以在某一方面保持应有的功能与特性,最终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来讲,我们将控制工程技术中的鲁棒控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电子工程工艺的质量和水平。比如:我们以鲁棒控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机械制造生产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在柔性臂轨迹制造中,我们通常应用的是滑膜变结构的控制方法来进行工艺制造的控制,并且研究出慢变控制器。而我们有效的应用鲁棒控制就可以应用先进的理论研究出鲁棒控制器,并且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器结构进行科学调节。因此,我们应用这种方式,通过应用补偿控制算法,可以对操作轨迹模拟研究工作进行有效的补偿控制计算,最终保障柔性臂轨迹制造中的滑膜变结构。同时,想要达到以上的控制结果,我们需要对于其运行目标轨迹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具有合理化应用的组合方式,最终确保控制工作的效果。

  (四)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控制工程技术中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将优质的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可以对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与应用的工艺技术进行人工智能化模拟与控制,全面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原因在于,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大脑思维模式,通过有效的对于自主信息数据进行收发,使得其控制的机器人像人一样进行自动化工作,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最终使得机械生产的效率与人工效率进行有效结合,完成对于机械电子工程生产流程的控制,节约了大量工程的成本与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使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提升了其在社会生产中的竞争力。对于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方式的企业来讲,树立了良好的成本控制思维,提高了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在市场中形成了有效的精品深加工的理念,有利于企业未来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论

  对于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工作,有利于我们应用好控制工程技术方式,最终提高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质量与水平,降低其工程的成本、使得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控制工程论文14

  摘要: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工业制造行业当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模具技术水平已经是衡量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效益。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结构的改变方式、材料性能提升的方法、材料表面形状的改变方式,这些内容都与模具制造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模具作为各项制造工业的基础,其制造技术会对工业制造质量、工艺等关键因素产生影响,两者的结合能够迸发出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章对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产品设计;材料加工

  1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1.1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

  模具是对原料进行加工,并赋予其精准的构型、尺寸的加工工具,用于批量、高效地生产工业产品零部件,根据加工对象、工艺的差异,模具可分为冲压、塑料、铸造、锻压、橡胶、粉末冶金、拉丝、无机材料成型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主要的模具包括冲压、塑料、铸造、锻压、橡胶五类模具。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模具的应用日渐广泛,汽车、电子、仪器、家电、建材等产品中大量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进行加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分,与各项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也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根本保障,其可以带动产业的比例能够达到1∶100,也就是说模具工业发展出一亿元的产值,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出一百亿元的产值[1]。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模具行业销售总额自20xx年的980亿到20xx年的184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58%。根据我国模具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模具工业年鉴(20xx)》,20xx-2011年度模具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当前,我国中低端的模具供过于求,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较低,仍旧大量依靠进口才能获取,自20xx年开始,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出口模具多是中低端类型。

  1.2模具制造技术发展方向

  1.2.1自动化

  模具制造向自动化的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将人机一体技术、集成技术、系统技术等进行融合,满足当前市场对模具制造秩序化、科技化、人性化、一体化的要求。模具的自动化生产大大提升了模具生产效率、质量,推动模具制造工艺进步,将其由单一功能向集合多功能的方向转变,获取了较高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2]。

  1.2.2绿色化

  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的日渐发达,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国家在努力推行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各类工业制造过程中的绿色产品越来越多,而模具制造业也不能脱离这种趋势,所以,模具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朝绿色化方向前进,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同时高效利用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吻合。

  1.2.3数字化

  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核心是数字化,一系列的图纸、数据、知识等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共享、传递,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在各类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获取想要的信息和直观的印象,同时制造业与客户的交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补,第一时间获取客户需求,并投入研发、制造。

  1.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概述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主要是研究材料方面的内容,包括其结构变化、性能提升、形状改变等几方面内容,并且考虑材料热加工过程中所受的技术因素影响状况,是将材料形成产品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结构、性能、形状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成型工艺、设备等问题,并研究相应的模具设计制造理论、方法、材料等方面。

  2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具体分析

  2.1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制造技术

  2.1.1一次性成型技术

  一次性成型技术分为材料挤压、拉拔、轧制三种技术类型。其中挤压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加压,使之发生形变获取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完成后其塑性好、不易变形;拉拔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对材料端部施加拉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形变,获得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时阻力相对较小,对材料塑性要求高;轧制是将材料通过旋转轧辊发生塑性形变,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3]。

  2.1.2二次加工技术

  二次加工的技术方法有多种,如铸造、冲压、旋压、焊接等,都是二次加工的技术方式。其中,铸造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加压,使之发生形变获取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过程中变形阻力大,能加工辅助工件,适应批量生产;冲压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受压力机施加的压力,发生塑性形变,获取相应工件;旋压将材料压紧在旋转的模具上随芯模旋转,借助离心力对材料施加压力发生塑性形变,获取满足标准的工件,旋压过程中,材料受到压力小,能适应多种尺寸工件的加工,对模具的要求不高,但是生产效率较低;焊接是对工件加热或加压,使元件结合在一起,可以根据加工要求选择不同的焊接方式。

  2.1.3以非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制造技术

  2.1.3.1注射成型技术

  非金属材料制作与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其中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注射成型作为其中的一种应用较多。注射成型技术中通过对材料加热升温,使机器内部基础材料变为液态,再加入高压力性材料,溶化后的材料注入模具,等待一段时间,待器件冷却获取,其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系统,能生产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适应于流水线生产。

  2.1.3.2挤出成型技术

  挤出成型技术通过物理方式将材料挤出,系统中的旋塞、螺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旋塞挤压、螺杆切割,对材料进行融化融合,并在外部施加压力穿过模具,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件,挤出成型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动力、整体生产效率较高,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整体成本较低。

  2.1.3.3其他技术

  除了注射成型技术、挤出成型技术以外,还有另外的技术类型。如,将基础材料放置于密封模具中,再提升压力,借助固体化技术进行辅助,实现材料完整成型。这种方式在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下可以生产大量的零部件,成品形态规定,能有效克服收缩性零部件缺陷和变形通病,整体性能较为优异,但是其生产制作周期较长、效率较低,造成这种方式的推广使用。

  2.1.3.4提升模具加工精度的相应措施

  (1)优化机械加工工艺。工艺是模具加工质量的基本保证,模具加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进给速度、进给量、刀具类型、主轴转速等关键加工参数能够有力保障加工质量。(2)选择适宜的加工辅助工具。要加强对模具机械加工设备精度的调整,从根本上降低设备误差,提升加工精度,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需要的机械种类众多,模具所使用材质存在差异,为确保模具加工质量应针对模具加工实际情况对加工工艺、机械进行合理选择,在确保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3)优化加工设备精度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加强对加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加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模具加工中出现的加工误差多是由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因此,必须重视人员的操作培训。

  2.2材料加工成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精准的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当前已经大批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此类技术应用非常广泛[4]。(2)自由成型快速加工技术:当前市场背景下,产品研发速度和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模具制造企业必须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各类加工技术,而自由成型快速加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3)材料加工制作仿真模拟以往的实验和理论方式无法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在材料加工过程中采用加工仿真、模拟能够获取比实验更为深刻的数据和分析,材料加工制作仿真模拟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此类需求[5]。

  3结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作为模具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其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且模具制造企业要想获取发展壮大的机会,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速度,将其作为企业第一生产力,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作为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辅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xx(3):131-132.

  [2]周慧涛.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xx,50(3):114-115.

  [3]刘天骄,王永军,宣娟娟,等.低成本钣金成形模具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xx(8):49-52.

  [4]余小员.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的工艺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xx(1):142,144.

  [5]鲍振博,陈静,高殿斌.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工业中的发展[J].机电一体化,20xx(5):10-13.

控制工程论文15

  1.加工材料技术成型的前景

  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当下,过时的理论成果正在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实践的冲击和实际情景的考验,对精益求精材料加工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是各大生产供应者的目标,在社会和时代快速发展的同时,此类技术也正不断地在改进中成长成熟,现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材料加工方面都被精确材料加工所取代,而广泛的应用范围内,诸如汽车制造业这种全球热门的经济产业,也离不开这种技术,甚至于说是渗透到细致入微的细节处,可以说使用到无处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模式广泛覆盖下,伴随的是市场竞争的与日俱增,世界各地的材料供应商正在绞尽脑汁地跟上同行业者脚步,并将产品研发视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人们绞尽脑汁地寻求着一种更为高效完善的材料加工技术,纷纷聚焦在具有自由成型快速特点的加工技术上。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是检验企业韧性的最好标尺,实验性的理论成果如果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实践的话,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因此,科研人员更注重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拉近与真实环境的距离,基于现实意义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启发促进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2.非金属材料的初步制作和控制工程模具再次加工工艺

  (1)制作非金属的材料和控制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究其分门别类就有好几种,有一种是由其注射成型的,专用的注射机器升温加热,使里面预留的基础坯料发生形态变化,致使其成为液态,然后以一种具有高压性的材料做辅助,助力融化后的坯料注入模具塑形的整体型腔之内,等待片刻,直到其发凉后冷却,就可以由此得到需求的相关元器件。这样一种看似倒来倒去的技术方法,实则在产量高效率的同时,还有快速生产的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低人力消耗的自动化操作,可以生产制作结构内部复杂的零部件,对于大型厂房内的流水线生产再合适不过了。

  (2)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物理方式的挤出成型

  旋塞和螺杆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旋塞的挤压效用以及螺杆的切割效用,它们一起作用在形态固定的坯料上,并对其经行融化和再次融合的过程,施加相应压力穿过模具,等待其冷却凝固以后,就能够获取所需元件,这种方式可以简称为挤出成型,而它与众不同的是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生产动力,生产的效率也高于普通技术,更为难得的一点在于在“量”的满足上还可以保证“质”,可以说是一种保质保量的方法,其使用的覆盖面也不单一,对设备器材没有太多严苛的限制,如果企业从事相关产业,这种技艺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而成效立竿见影的选择,“性价比”不俗。

  (3)还有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技术的方式

  是把需要的材料放置在密封关闭的模型器具环境里,在压强的增加过程中,再辅以固体化的技术,遂材料完整成型。这种方法可以一个工作流程下完成制作若干数量的元器件,生产出来的成品形态较为固定,有效地克服了收缩性这个元件顽疾,还攻克了以往元器件变形的通病,性能较为优良,即使有如此不可取代的优势,缺陷也十分明显,生产制作的相对周期较之同类型技术而言,周期拉长了许多,生产的效率自然而言地有所降低。

  3.结语

  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正不断发展,科学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成为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因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促使社会稳步向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选择广泛的同时带来市场竞争加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材料成形技术在度过一个蜕变的过程,如何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改良升级加工工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社会前进的需要。

【控制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控制工程论文03-30

控制工程论文11-05

控制工程论文(15篇)11-05

控制工程论文15篇11-05

控制工程论文(合集15篇)11-05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应用论文02-11

研究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04-16

智能控制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论文02-11

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3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