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

时间:2021-06-26 19:24:25 论文 我要投稿

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

  新的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注意文本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特别关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教材,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大家也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总之,欣赏课堂教学的口味在发生变化,不仅要求有新意,还要要求有创意。

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

  关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确实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是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它的标准是什么?恐怕还难以说清,但它应该有基本的原则。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的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阅读教学是什么呢?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的方式与策略的影响。无论阅读教学怎么教,也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语言的积累,能力的训练。现在我们强调建构式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从学生的原始情境出发,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创新,然而学生的自主性,往往不是阅读教学实质性。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的学生提出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生成的问题,进而就让学生查阅资料,弄清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课堂用了大量的时间,问题解决了,可是再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理解文本的意义了。这是关注了枝节,失去了整体。又如,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朗读、背诵;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想像、绘画;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情境表演。然后教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课堂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课堂交流的时候,朗读的来朗读,绘画的展示绘画,表演的来表演。可是,朗读的同学怎么能感受到绘画的同学心境?绘画的同学又怎么感受到表演同学的内心呢?课堂教学出现了思维的空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另外,阅读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对文本的理解有个逐层深入的过程。没有默读的思考,没有问题的探究,没有朗读的体验,这怎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表现在哪里?因此,建构式课堂教学,绝不是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它是师生的合作建构,当学生提出的学习方式存在不合理性,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我认为,课堂教学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师主导,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我经历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例如,阅读教学中的识字。课堂教学处理的方式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然后学生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教师把所有的生字用投影打出来,学生想汇报哪个字就哪个字,想怎么汇报就怎么汇报。学生确实很有兴趣,一个学生把一个字汇报完了,其他学生还汇报这个字,有的是读,有的是组词,有的是说话,有的是说记忆方法。整个课堂教学你说我说,热闹非凡,教师也不住激励夸奖。不知不觉课堂教学的时间过了大半,再想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这个现象说明,一是课堂教学不能放任自流,二是对识字教学没有尺度的把握。如果课堂教学换成另一种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哪个字,这样就可以调控学生的发言,也能把握识字的重点。合理并科学的分配教学的时间了。尊重的主体性,失去了有效性,这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对话”不仅是现代教学时髦的名词,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什么是对话,师问生答是对话,生问师答叫对话,生问生答叫对话,自由讨论也叫对话。问题是我们关注的是谁的对话,很多课堂教师关注的是爱发言学生的对话,多数学生成了对话的听众。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教师考虑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有发言的赶紧说出来。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理解问题是差距的,有的学生没等反应过来,被别人强先了,细致地发现,总是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这样课堂教学看似生动,但是没有照顾大多数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对话不能只是学生的对话,教师该对话的时候一定要对话。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启而不发的问题,还需要交代的问题,教师为什么不能讲解呢?教师到位的讲解不同样有效吗?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学生对话多少,要看哪些人在对话,对话是不是质量。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重戏。我们反对朗读技术性的指导,主张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但绝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前阶段听说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学习《坐井观天》时,一个学读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把重音放在“别说大话了”上,老师提出了表扬。一个学生再读,把重音放在了“那么远”上,老师鼓励读出了自己的感情。又一个学生结结巴巴地读了这句话,老师问:“为什么这样读?”,学生说:“青蛙长期住在井里,连话都不会说了。”教师随即表扬:“你读得可真好!”。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它不是真实的生活情景,用真实的生活来理解,显然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说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可以理解,那么教师表扬就显得牵强。语言是有语境的,该怎么读,不能破坏整体。

  朗读训练讲究层次性,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难以把握。就说教师范读,什么时候读比较合适呢?有的教师喜欢开篇就范读,有的教师喜欢讲读后范读,还有的教师喜欢穿插在讲读中。无论在什么时候读,要注意范读的必要性和欣赏性。开篇范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文章短,抒情性强课文。讲读中穿插范读,主要是读重点段落,要形成一种感染力,或启发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模仿。但有的时候,学生读得很不错了,教师也要抢读一番,甚至读得还没有学生出色,这就是无意义的劳动。讲读之后范读,纯属多此一举。有感情的朗读的训练一定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有了情感体验那才是有效的,否则是机械的、无味的训练。朗读不是追求形式,而是注重质量,每次朗读教师要有中肯的评价或激励。前几年有个教研员当笑话说一个老师训练朗读的方式,课堂教学为了追求多读效果,指挥到:男生读,女生读,南行读,北行读,全班读……变着花样的翻新,就是不管读的怎么样,也不管为什么要读。如此的朗读训练,怎么谈上有效性?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在短短的时间要做到有实效,就需要删繁就简。目标明确,指向清晰,训练到位。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尽可能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使每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这样,语文教学效率低的局面得到改观便指日可待了。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论文10-08

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论文09-0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07-21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01-29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论文10-13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11-23

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7-04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0-08

地理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