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理的论文

时间:2021-06-12 10:02:25 论文 我要投稿

与地理有关的论文

  导语: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地理有关的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与地理有关的论文

  与地理有关的论文一

  内容摘要

  自主创新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发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关注的焦点。

  调查表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然是目前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中学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着重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改善中学地理所面临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地理  自主学习  创新学习  自主创新学习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全国各地区逐步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构建新课程体系。《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审视目前中学的地理学习,存在的问题颇多。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少,兴趣低;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针对目前教学现状和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会学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增加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与发展。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呢?

  首先,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引导,创新就像种子,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和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去创设这样的环境,一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科学实验和人们的生活体验证明,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地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他的看法和想法,要学会去理解别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不应该是讥笑;要学会去帮助别人更正错误,而不应该撒手不管,更不要取笑别人。并且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地理课上学生动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教法

  传统地理教学就是因为单调的形式让地理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验生活中的地理之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地理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教法。创新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和引导,注意讲究教学方法的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积极地思维,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进行创新性活动。

  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唯一、有效性的原则,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开展辩论、自学讨论、动手画图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角色扮演、新闻发布、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例如笔者在讲到地图知识一节时,让学生画教室平面图或学校平面图;讲到人口部分时,除了让学生针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充分发言,开阔学生的思维,还提供了一些有关人口问题的漫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独自去设计创作人口漫画,结果交来的作品还不少,并且有好几幅出乎意料之外,很有创意。

  第三,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创新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讨论、讲解、提问、答问,各小组根据提问和答问的情况记分,开展竞赛,这种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情感,锻炼其创新能力十分有效。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很广泛,如读图比读懂,画图比准确和创意,提问、答问比创新,思维比敏捷等等。

  如笔者在讲中国分区地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然后,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泒代表列举自己所代表的这个区的发展优势,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接着就让学生分别来指出对方区域的发展的'局限并要求对方进行回答解决的措施。顿时,教室里是热火朝天,此起彼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完全放开了。

  第四,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拓展创新的空间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深刻地概括了西方的教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教学是“活动课模式”,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借鉴于此,笔者在实验研究中,加大了学生动手和课外的比例,如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地形模型,气象观测和星空观察,地理测定,自己规划和组织专题研究如社会调查、考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第五,改变单纯的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由于它对学习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对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方面。新课标要求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的要求注意把握好评价目标的多元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的过程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对学生的地理学习的评价由课堂表现、作业、活动和检测四部分组成。课堂表现从学生上课时提问题、回答问题及其学习积极性来评价;在作业方面,我们采取自主性作业,创新地布置和完成作业,让学生不再有“作业难,难作业”的伤感。作业一般划分为必做、选做、自主设计三类;活动方面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在活动中的创新成果;期中、期末检测在学生的成绩中占一半的比例。在形式上我们也不仅仅只采取笔试一种,有口试(如谈谈一些地理现象:观点和原因分析)、小论文、绘图、小制作等等。

  第六,更新教学观念,以创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地理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即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目前很多人认为地理教育是无创新性的,这是以一些教师狭隘的“创新性”观念为基础的。一部分教师就认为,一般的学生、老师和地理教育显然是与创新无缘,地理教育主要是一个学科知识的传递和学习过程,至于学校里的“创新教育”是在特殊的课堂中进行的。

  笔者在攻读教育硕士时,一年的脱产学习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学习和思考,通过自学和听讲座,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涉猎了关于自主创新学习的有关理论,借鉴了许多同行对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在实验中,再一次思考和实践,感到在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观念的重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梅桃源主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

  (2)王雄、孙进、张忆育著:《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

  (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

  (4)卞鸿翔、李晴著:《地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裴新生等著主编:《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6)王树声等著:《王树生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9月

  与地理有关的论文二

  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可以为我们探究大自然的奥妙,了解世界的、祖国的、家乡的地理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地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1 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2 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3 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4 饮食结构与水热条件有关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5 聚落形态与气温高低有关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6 出行方式与地形有关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地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不断变化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但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理是必然选择。

【与地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论文06-13

地理专业的论文03-30

地理生态论文04-14

地理的小论文03-16

地理小论文:生活中的地理08-10

地理小论文:生活中的地理02-23

地理案例教学论文03-29

地理论文范本04-14

地理发展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