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

时间:2023-12-09 09:35:24 练习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练习题了,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份好的习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1

  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树、柏树、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的中间,映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后来,我游览天坛,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秋风一吹,蝴蝶纷纷飘落地上,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用黄绢裱(baio)制的小扇面,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退尽的绿镶边呢!我登香山,欣赏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我又发现,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竟也有我在南方所想像不到的层次:金黄、桔红、曙红、猩红、赭石……几乎没有两片树叶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叶子,也往往是柑黄里透着桃红,丹红中凝结着玫瑰紫……

  1.用“‖”给这段话分层。

  2.给这段文字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段前的横线上。

  ①树叶赞 ②绿叶颂

  ③北京的树叶 ④香山红叶

  3.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树?它们的叶子又是怎样的?

  (注:用读者最容易看清的方式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描绘百鸟鸣春的名句。可是在古代,很少有人注意鸟为什么“啼”。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对鸟“啼”和各种动物的鸣叫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同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语言”。所谓鸟啼、鸡鸣、狼嚎、虎啸,就是它们各自的“语言”。靠着这些“听得见”的有声“语言”,离群的孤雁可迅速归队,育雏的母鸡能“指导”小鸡觅食。

  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有的动物使用的是一种“摸得着”的语言。例如当一只蚂蚁发现一条死了的虫,自己无力把它拖回“家”时,就迅速跑回去,用头上的触角和全“家”的每只蚂蚁“交头接耳”,一传二,二传四,最后便倾巢而动,将食物拖回“家”里。

  更有趣的`是蜜蜂,它们所用的是“看得见”的“语言”。一只工蜂,如果侦察到花源,便会立即飞到“家”里,翩翩起舞,用舞蹈来告诉同伴花源的远近和方向,动员大伙一起去采花粉。花源距离不太远的,他就跳圆形舞;花源距离很远的,它就跳“8”字舞。跳舞时,如果头朝上,就表示花源是对着太阳的方向;头朝下,就表示花源在背对着太阳的方向。

  了解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语言”,对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有积极意义。例如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继续研究蜜蜂的“语言,准备发明一种‘机器蜂’”,这种 “机器蜂”会“说”蜜蜂的“语言”,能“引导”蜜蜂到花源那里去,促使庄稼、果木增产,使蜂蜜的产量大幅度地增加。我们相信这个理想一定会很快变成现实。今后人类在利用动物“语言”方面,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1.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 )啼 ( )鸣 ( )啸 ( )嚎

  ②动物的语言多种多样,有的( ),有的( ),有的( )。

  ③了解和研究动物的语言,对人类( )、( )有积极的意义。

  2.联系上下文解词。

  倾巢而动:

  3.科学家想依据蜜蜂的“语言”,发明机器蜂,你还知道人类哪些发明是依据仿生原理制造的?答出2例。

  提示:依据……发明创造……;你还可以大胆想像,依据……想发明创造……。

  作文:(40分)

  要求与提示:你一定有不少照片,请你从自己保存的照片中选择一张,向大家讲述有关照片的故事。注意自己拟定作文的题目。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2

  一、基础知识

  1.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莫名( )

  从从( )

  无( )无( )

  ( )( )生机

  养( )处( )

  座无( )

  ( )致志

  语重( )

  伶伶( )

  狂风( )

  2.照样子写词语

  徘徊( )( )

  头涔涔( )( )

  茫茫然( )( )

  伶伶俐俐( )( )

  弃旧图新( )( )

  3.给下列词语搭配上合适的词语

  ( )的杂技

  ( )的神色

  ( )的痕迹

  ( )的心

  ( )地枯萎

  ( )地叹息

  ( )地挪移

  ( )地鞠躬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 ),成为一个拳头,那就( ),( ),不再有什么( )了。这句话告诉我们( )的.道理。

  (3)在( )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 )动作,忽而( ),忽而( )……碗,在他头顶上( ),却总不掉下来。

  (4)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用巧妙的比喻,把( )比作( ),把时间的流比作( ),表现出作者( )的愁绪。

  2.按要求写句子。

  (1)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领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以“时间”为话题,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哪里知道人家要他怎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碗少年站着。(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

  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第一单元我们学了5篇深受启发课文,这5篇课文中哪篇课文给你的启发最深?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启发字数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3

  识字写字。(2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4分)

  huāng táng xún mì wǎn rú yáng yì

  ( ) ( ) ( ) ( )

  tǎo lùn shǐ rén míng biàn shì fēi .

  ( )。

  二、下列四组词中哪组词的读音完全正确,请在括号内打“√”。(4分)

  1.妩媚 特殊 要挟( )

  2.羞怯 应届 旋涡( )

  3.骏马 波浪 畸形( )

  4.几乎 曲折 琴弦( )

  三、将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 )( ) ( )( ) ( )( )

  肖( )( ) 莫( )( ) 尧( )( )

  ( )( ) ( )( ) ( )( )

  四、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温暖的( ) 有声望的( ) 熟练地( )

  ( ) ( ) ( )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 )里。(3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尽管……还……

  只要……就…… 不但……而且…… 宁可……也……

  1.( )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的申奥取得了成功。

  2.中国( )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体育事业上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3.奶奶( )年老体弱,( )她坚持每天给小区内的各户送报纸。

  阅读。(40分)

  一、口语考核。(10分)

  1.背诵考核。老师和同学协商背诵内容,分小组考核。

  背诵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

  项目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正确流利误差  0  1――2  3――4  5――

  口齿  清楚  清楚  不够清楚  不清楚

  内容:《 》第( )节 考核成绩:

  2.朗读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

  项目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正确流利误差  0  1――2  3――4  5――

  感情  有感情  有语气  语气较差  没有语气

  内容:《 》第( )节 考核成绩: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5分)

  1.“沮”读作“jǔ”;“峻”读作“zùn”。( )

  2.《唯一的听众》写了“我”在学拉小提琴,一位音乐教授对“我”真诚无私的.帮助。( )

  3.老教授用她的言行和神态,不断地帮我学好拉琴。( )

  4.《我爱三峡》的作者记叙了游览三峡的经过,写出了三峡的独特景色,还写了自己游览的心情。

  5.三峡中的西陵峡幽深秀丽。( )

  三、选做(简答题)。(5分)

  1.谁是东吴的哪位大都督?他做了什么,使刘备大败退到了白帝城?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5分)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4

  一、看拼音写词语。(8%)

  kāngkǎigěngyèáoxiángkūzào

  bàoyuankuíwútǎntèbùā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0%)

  梧()熬()嘶()

  悟()傲()撕()

  怨()慨()惨()

  怒()概()渗()

  qiáng()qiáo()

  强翘

  qiǎng()qiào()

  yè()lěi()

  咽累

  yān()lèi()

  三、按要求填空。(8%)

  查带点字 音序 部首 查几笔 选择字义(在正确的解释下画“√”)

  熬过去 ①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②忍受。

  抱怨 ①怨恨。

  ②责怪

  四、根据意思写出本单元的词语。(7%)

  1.舞姿非常轻快。()

  2.顾全爱惜。()

  3.心神不安定。()

  4.自己做错了事,自食其果。()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8%)

  春天到了,春风把云采吹跑了,天空明亮亮的。中午决定举行一次风筝比赛,朋朋听后特

  别兴趣,他本来就是个风筝迷嘛?这次比赛不正是他露一手的好机会吗!朋朋想着想着,似乎

  看到了他的风筝在篮天上飞翔着,似乎自己以经站到了领浆台上,台下响起了一阵猛烈的掌声。

  六、将作家和作品连线,然后写出你知道的他们其他的作品。(6%)

  《穷人》巴金

  《鸟的天堂》安徒生

  《草原》列夫·托尔斯泰

  《卖火柴的小女孩》冯冀才

  《珍珠鸟》袁鹰

  《小站》老舍

  七、根据学过的课文填空。(8%)

  1.《穷人》这篇课文通过对桑娜()的描写,充分表现出桑娜是一个()的人。

  2.《理想的风筝》一课,回忆了刘老师()、

  ()、()()这四件事,从中看出刘老师是一位()的人。

  八、判断,在正确意思的句子后面画“√”。(8%)

  1.“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厉害,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因为:

  ①她一时懵住了,糊里糊涂地把孩子抱了回来。()

  ②她当时没多加考虑,是一颗善良的心让她这样做的。()

  ③她不清楚该不该抱回家来,心里十分矛盾。()

  2.刘老师“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①这里的风筝是指老师课余在校园操场上放起的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风筝。

  ②这里的风筝是指老师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的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升腾起一架架理想的风筝。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7%)

  太阳快落山了,下班的人潮熙熙攘攘地在马路上奔流。我为查找《工人代表》一课的有关资料,汇入到车流人海之中,急匆匆地往市少年宫图书馆赶去。

  到了图书馆前,我急忙放好自行车,大步朝台阶上迈去。“咦,小同学,存车交费!”我收住脚步,转身朝台阶下望去。只见台阶下站着一个老头,他个头不高,略微发胖,微笑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手里拿着一串存车牌。再看看周围不见一辆自行车。见此情景,我轻蔑地哼了一声,心里想:哪儿冒出个老头儿来,什么存车,不就是为了两毛钱吗!我不耐烦地走下台阶,摸出两枚硬币,信手丢在了老头的手上,然后连存车牌也没拿就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里,我终于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我谢过管理员阿姨,满怀喜悦地走出图书馆。这时已是华灯初上,街上的行人稀疏多了。

  从台阶上下来,只见我的自行车孤零零地停在路灯下。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向我要存车费的老头——不,老爷爷仍旧守候在我的自行车旁。见我出来,他站起身,从我的自行车上摘下存车牌。这时,路边卖冷饮的阿姨对老爷爷开玩笑地说:“这下您可以下班啦!”

  这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位老爷爷这么长时间只是在看着我的一辆自行车,他是为了我丢给他的两毛钱吗?不是,他是在尽他的职责呀!望着老爷爷远去的背影,我觉得他是那么高大。

  1.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3%)

  2.“我”给了存车费,却为什么“连存车牌也没拿就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图书馆”?(5%)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咯噔’一下”?(5%)

  4.短文先写

  接着写

  最后写(6%)

  5.这篇短文赞扬了老人什么?(5%)

  6.阅读短文后,相信同学们和作者一样激动。就请你把读文后内心的感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3%)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5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6分)

  fěicuìzhǎnlǎnlínɡqībāsuìwànxiànɡɡēnɡxīn

  ()()()()

  二、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4分)

  1、端午节春节重阳节清明节除夕中秋节

  2、叔父爸爸伯父祖父哥哥

  三、请找出错别字划上“”,改正后写进括号里。(4分)

  锋拥而至()肃然启敬()扑实敦厚()美不盛收()

  拾金不味()洪堂大笑()夸夸其淡()语重深长()

  四、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4分)

  a、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b、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c、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d、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五、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这是宋代诗人写的'《》。

  2、“,应是嫦娥掷与人。”这是唐代诗人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六、请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改为反问句:

  改为“被”字句:

  2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6

  [一]积累部分 (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diǎn yǎ pái huái líng lì jiā jì

  ( ) ( ) ( ) ( )

  qǐ méng dà gōng wú sī

  ( ) ( )

  二、照样子,加上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5分)

  例:艮 根(树根) 很(很美) 恨(仇恨)

  夋 ( ) ( ) ( )

  令 ( ) ( ) ( )

  寺 ( ) ( ) ( )

  三、写近义词。(6分)

  弘扬( ) 领悟( ) 宽容( )

  匆匆( ) 晦暗( ) 困惑( )

  四、成语对联。

  有些成语放在一起两两相对,浑然天成,恰是一副极妙的对联,例如:万水千山――五湖四海。请你将下列成语用直线连成对联。(4分)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狗仗人势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忠言逆耳

  良药苦口 狐假虎威

  五、默写古诗。(6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六、填空。(8分)

  1、 三秋树, 二月花

  2、 父抱子, 母怀儿

  3、松下围棋, 柳边垂钓,

  4、《匆匆》一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在文章中,作者向人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也走上了我的启蒙老师们走过的路,成了一名教师。当我站在讲坛上向年轻人宣讲自己所崇奉的信念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们。我由此想到,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付出的一切不会是徒劳的。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启蒙: 崇奉:

  2、 写出反义词。(4分)

  平凡( ) 徒劳( )

  3、 联系课文,“我所崇奉的信念”指的是什么?(4分)

  (二)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 )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 )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 )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文中(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4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罢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 )

  与世长辞: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 )

  3、 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4分)

  4、 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3分)

  5、 问答:(8分)

  ⑴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⑵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三]习作部分(30分)

  题目:一件令人 的事

  提示:1、这件事令你怎样呢?高兴、难忘、感动、伤心、深思、遗憾……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

  2、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有真情实感。

  附加题:(10分)

  1、 写出下列各组英文的中文意思。

  TAXI USA CCTV

  WTO QQ

  2、 有些词倒过来念,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意思也不同了。

  例如:火柴——柴火。想一想再写五个这样的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7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建筑()的回忆

  ()的战争()的树林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拿”的词语。

  (1)妈妈()着篮子去买菜。

  (2)人们()着红旗来到广场。

  (3)芳芳()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

  (4)小红()着灯笼来到院子里。

  3、缩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段集锦】

  读完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深深感动了你?请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课文一共出现了三次“多好啊”,读一读上下文,分别找出这三个“多好啊”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极其()劳苦()简朴()思索()

  5、写出6个读音为“liú”的字,并分别组成词语。

  ()()()

  ()()()

  6、根据意思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打量浏览仰望瞅见俯视

  (1)粗略地看一遍。()

  (2)仔细看。()

  (3)看见。()

  (4)从高处往下看。()

  (5)抬头向上看。()

  【句段集锦】

  抄写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课文链接】

 读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3)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课外延伸】

  1、阅读:

  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W。

  “S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路途遥远。________

  ②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_________

  (3)文中句子“边思忖边仔细看”中的“思忖”可以换成词语:____

  (4)大陆的那位老将军把一架望远镜送还给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话:

 学习了课文,看着灯光,看着文中的郝副营长,你一定心潮腾涌。

  拿起笔,写写练笔《永不熄灭的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8

  武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武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yuè pǔ qǐ pàn jí sù mái zànɡ qì ɡài

  jiāo zào bù ān jiǔ bié chónɡ fénɡ zhèn ěr yù lónɡ

  二、区别字组词。

  普 ( ) 曹 ( ) 坐 ( ) 辟 ( )

  谱 ( ) 遭 ( ) 挫 ( ) 劈 ( )

  饼 ( ) 抑 ( ) 搏 ( ) 浴 ( )

  拼 ( ) 迎 ( ) 博 ( ) 俗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不( )心 不( )落( ) 千( )百( )

  ( )( )跋涉 大( )大( ) 无( )无( )

  四、给下列词语分类,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光秃秃 大摇大摆 狡猾 狐狸 哆哆嗦嗦 凶残 直勾勾

  踱来踱去 松鼠 孤零零 海鸥 狼狈 手忙脚乱 冷清清

  跳来跳去 大象 空落落 可恶

  1、

  特点:

  2、

  特点:

  3、

  特点:

  4、

  特点:

  五、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 )

  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 )

  六、缩写下面的句子。

  1、正太郞目不转晴地看着那只孤零零的小狐狸。

  2、正太郞漫不经心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

  七、把古诗补充完整。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 ,燕山月 。

  金络脑,快走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蛇大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嗅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鲜为人知(xiān) 潜伏(qián) 披露(lòu) 匕首(bǐ)

  B、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án) 披露(lù) 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ǎn) 披露(lù) 匕首(bǐ)

  2、词语积累。

  (1)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2)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3、连线。

  敏锐的 硫磺味

  厚实的 军服

  浓烈的 嗅觉

  血肉模糊的 大雨

  从天而降的 蛇肉

  4、把下列句子变为"被"字句。

  (1)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2)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九、写作。

  写一写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也可以描述你看到或听过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第七单元测试卷的部分答案:

  一、乐谱 企盼 急速 埋葬 气概 焦躁不安 久别重逢 震耳欲聋

  二、 普通 姓曹 坐下 开辟 饼干 抑郁 搏斗 洗浴

  曲谱 遭遇 挫折 劈刀 拼命 迎接 博士 民俗

  三、漫不经心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四、1、光秃秃 直勾勾 冷清清 空落落 孤零零 特点:ABB

  2、大摇大摆 哆哆嗦嗦 踱来踱去 手忙脚乱 跳来跳去

  特点:四个字表示动作的词语。

  3、狡猾 凶残 狼狈 可恶 特点:贬义词。

  4、狐狸 松鼠 海鸥 大象 特点:动物的名称。

  五、1、拟人 2、比喻 3、比喻

  六、1、正太郞看着小狐狸。 2、正太郞走到窝旁。

  七、如雪 似钩 何当 踏清秋

  八、1、B

  2、(1)口吐白沫 神志不清 一命呜呼 命丧黄泉

  (2)蜂拥而至 密密麻麻

  3、敏锐的 硫磺味

  厚实的 军服

  浓烈的 嗅觉

  血肉模糊的 大雨

  从天而降的 蛇肉

  4、(1)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

  (2)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

  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

  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题】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11-02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8篇11-02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8篇)11-02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集合8篇)11-02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06-12

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八单元练习题06-12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11-03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11-02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