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

时间:2022-12-09 19:19:28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科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学教案集合1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等形式中的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一种植物的生产、加工、以及成为我们食物的过程;能用排序、分类的方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将整理的信息记在记录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本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积极与小组同学合作;乐于倾听其他组的研究情况,并进行评议;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了解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并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植物的例子。

  内容设计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到植物,特别是在“食”上。本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是植物与我们饮食的关系,最后讨论一下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关系。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

  (1)了解能吃的植物有哪些。第二单元中的种植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此时,生长周期短的植物,如蚕豆、豌豆等,已经可以收获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生产基地调查、市场调查、收集图书、网上查找,本课从收获春天的植物的果实入手,引出“能吃植物有哪些?”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前测,了解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来源途径知道多少。

  (2)调查一种植物怎样到我们餐桌上的。学生先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然后兴趣相同的同学组合成小组,共同调查这种植物是怎样生产、加工,最后成为我们的食物的。在调查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植物的生产是一个社会化的复杂过程。调查过程中,小组同学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和汇报。

  (3)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植物。植物除了可以做我们的食物,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为人类服务,如美化环境。让学生讨论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要位。

  教学准备

  活动(1):了解当地常见的食用植物种类:粮食、蔬菜、水果、干果各有哪此,收集它们被生产、运输、销售、加工过程的资料。

  活动(2):搜集植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其他资料,如:美化环境(观赏植物)、衣(棉花、桑叶)、住(建筑、家具)行(草鞋、行道树、花坛)等方面以及茶叶、中草药等特殊用途的植物。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各样的果实

  看到这些果实,你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可以吃吗?

  生: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吃?

  师:好的,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解答。

  一、选择一种植物,了解它的一生。

  1.出示一份研究计划

  日期:20xx年6月9日

  温度:18——29℃

  小组成员:柯奇、王丽、刘云辉、金煊

  研究计划: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1.访问别人

  2.查书

  3.上网查资料

  4.分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3.教师提供各种提供信息的资料计算机书集等

  5.各小组交流。

  二、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讨论:植物和我们有哪些联系?

  2.汇报:生活——食物、穿衣——居住——走路、药用——制成药

  板书:种子—植物—开花—结果实——产品

  作业:查阅有关种植技术的发展。

  小结: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小组交流的方式非常适合这样的课,因为孩子们这方面知识很丰富,如果采用举手发言的方式,但想必会让许多孩子丧失许多表达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举手发言的机会与时间。

三年级科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知道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知道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能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3.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4.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能够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够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体会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认识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4龄期的幼蚕、桑叶、棉签、放大镜、尺子、蚕的幼虫生命活动观察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的视频、给蚕结茧用的小架子或小格子、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通知学生把自己养的蚕连同蚕房及桑叶一起带到学校。)同学们饲养的蚕宝宝现在长得怎么样了?(预设:长大了;长得白白胖胖的。)

  2.布置任务: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请相邻小组之间互相观察对方养的蚕,看看哪一组的蚕长得好,并交流养蚕的成功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聚焦

  3.提问:大家还记得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吗?(预设:黑色的,小小的,像蚂蚁一样,身上有很多细毛)

  4.揭题: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大的蚕。(板书:蚕长大了)

  【设计意图】

  通过互相观察养的蚕并交流养蚕经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养蚕方法。引入幼虫的概念,使学生将生活词汇转换成科学词汇。再引导学生回顾刚出生的蚁蚕的样子,并提问“长大的蚕又是怎样的”,激发学生探索长大的蚕的兴趣,同时揭示本课主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

  1.过渡: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生命活动呢?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蚕和蚕生活的蚕房,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教学提示:以学生带来的蚕和蚕房作为观察对象,若一组带来多份蚕和蚕房,可选择生长状况最好、接近4龄期的蚕进行观察;若学生养的蚕不够,教师需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

  3.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预设:蚕在动;蚕在吃东西;蚕在排便;……)这一次看到的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预设:身体更大一些,颜色更白一些,周围的丝更多一些。)

  4.追问:为了让蚕健康地生长,我们应该保证蚕的哪些生命需求呢?(预设:及时更换新鲜、晾干的桑叶,定期清理残叶和粪便,保持蚕房干净卫生。)

  5.讲解:蚕的生长需要进食和排便,因此需要定期清理蚕房以保持卫生。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蚕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5龄蚕开始吐丝结茧。

  探索二:观察并描述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了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吧!

  2.活动: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蚕的幼虫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它的食物,并提醒学生蚕的幼虫非常柔弱,不能用手触摸。

  3.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幼虫是白色的,形状是圆圆胖胖的,约5厘米长,它吃的桑叶都留下弧形的咬痕。)

  4.布置任务: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包括头、胸、腹三部分。那么,蚕的各个部分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

  5.提问:这次,你们又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头部有嘴巴,可以吃桑叶;蚕的身体有很多节,有几节上长了脚,可以帮助爬行;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6.讲解:(教学提示:出示蚕的身体结构图。)蚕的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节有一对胸足,主要用于协助蚕进食;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有4对腹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主要作用是呼吸。

  7.提问:大家试着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它有什么反应?(预设:蚕会躲避棉签的刺激。)

  8.讲解:蚕的头部还有眼,它是用眼和皮肤等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设计意图】

  先从多个方面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对蚕的幼虫的生活习性的认知。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帮助学生了解蚕的幼虫并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研究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蜕完皮的蚕下一阶段会怎样呢?(教学提示:播放蚕吐丝结茧的视频。)

  2.讲解:蚕蜕皮4次后再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并开始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如果熟蚕没有合适的地方来结茧,就容易出现丝中毒而死亡的情况。

  3.布置任务:为了让蚕更好地吐丝结茧,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为蚕结茧做准备。然后观察蚕吐丝的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学提示:出示做好的小架子或小格子,演示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将具有即将结茧特征的蚕放到架子上或格子上。)

  【设计意图】

  告知学生准备开始结茧的蚕的特征,并指导学生为蚕制作结茧的小架子或小格子,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及时观察和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第1课就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对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养蚕经验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组织学生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先用肉眼观察蚕的颜色、形状、大小,认识蚕的头、胸、腹三部分结构,然后用放大镜重点观察蚕吃东西用的口器、运动用的腹足和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气门),从而建构对蚕的外部形态的认知。最后针对前面的观察活动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基于观察记录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形成对蚕的幼虫的生命需求、生命活动现象及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三年级科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的体积多少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比较和测量的;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对毫升产生的意义有所认识,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

  多媒体课件;3个大小不同装有水的塑料瓶、量筒、各种容量的容器等。

  给每组的材料: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一次性纸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西游记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学们看到,猪八戒实在是太热了,现在他叫喊着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装水最多的一瓶,但却挑不出来,大家能帮他猜出来吗?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了三个瓶子,里面装的水和老师讲台上的都一样,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板书课题)

  二、比较水的多少,体验探究过程。

  1、同意x号瓶中水多的人明显占优势,那我们就认定x号瓶中的水最多,这样可以吗?那要怎样才能比较出水的多少呢?大家快想想办法吧。(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师根据汇报板书。可能的方法有:比高低、注射器、互换瓶、比杯数、比重量、漏斗滴、用尺子、刻度杯等(板书)

  4、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可真不少,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呢?我们在研究科学问题时,要选择最简便,最科学的方法。

  5、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思考所需的实验材料,明确分工后由实验员到教师处领取材料。

  6、学生小组实验,汇报结果。

  (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板书)

  三、比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发明过程。

  同学们找到了装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两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们能说出来吗?

  1、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水多多少呢?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要引导。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教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我们如何测出更精确的数据呢?可提示学生想到刻度线。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学生实践:自制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测量的结果相同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结果统一?

  四、认识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认识量筒及单位毫升。

  1、师介绍量筒:为了比较精确地知道水的多少,我们就需要使用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量筒。

  (出示量筒)每个小组的实验桌里面都放着一个量筒,请材料员拿出来,大家仔细观察它,你发现了什么?(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还有一个嘴)

  2、介绍毫升:谁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3、提示测量要求:数一数大刻度之间有几个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正确读数方法)

  (二)、使用量筒。

  1、请学生到讲台前用量筒测量讲台上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板书)

  2、孩子们真聪明,知道应该怎么使用量筒了,其他同学想亲自量一量吗?我们来量一量一次性纸杯能装多少毫升水。

  3、测量后汇报结果。

  五、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1、同学们,我们能说出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吗?(课件出示酱油、矿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装多少毫升)

  2、课后调查:不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几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3、算一算:照这样计算,不关水龙头1天,1个月会浪费多少水?。

三年级科学教案4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流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学习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学习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学习流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三年级科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2.能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正确处理图片信息的方法。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⒉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乐于征求小组成员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排列顺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方式,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根据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给月相图片排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一个月的月相图片、燕尾夹。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相变化图片或视频。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月相图片。)根据图片,说一说月亮和太阳的不同点。(预设: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月亮有圆有缺,而太阳没有。)

  2.讲解:大家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亮这种圆缺变化的情况,月亮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3.追问:(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通过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的观察,大家能说说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预设:月相每天都不一样,月缺的情况比较多,农历每月的月中会出现圆月。)

  4.揭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月相变化的规律。(板书:月相变化的规律)【设计意图】月相变化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提问“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也引出本课的探究问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了解更多的月相

  1.活动:分发一个月内的月相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月相。(教学提示: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观察时间。)

  2.提问:这一个月内的月相图片中,哪些是你们曾经观察到的?哪些是你们没有观察到的?(预设:观察过圆月、凸月和残月,没有观察到新月。)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确认哪些是自己已经观察到的月相,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月相,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探索二:试着给月相图片排序

  1.过渡:大家现在初步了解了一个月内会出现的各种月相,其实这些月相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接下来我们要将这些月相图片按时间顺序摆放。(教学提示:提醒学生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时间顺序排序。)

  2.讲解:大家在排序的时候,可以先按照农历月初、月中、月末的时间将图片划分为三大类,明确哪些月相出现在月初,哪些出现在月中,哪些出现在月末。

  3.交流:引导学生分组交流,汇总小组排序结果。(教学提示:学生的排序可以是多样的,组内要保持良好沟通,统一即可。)

  4.活动:指导各小组按照统一的方法给月相图片排序。完成后展示排序结果,小组间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

  5.展示:展示完整且正确的月相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变化规律,并对照修正自己的排序。

  【设计意图】给月相图片排序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排序完成后进行交流及修正,一方面加呆了学生对正确的月相顺序的印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乐于分享、善于反思的品质。

  探索三:制作月相变化手册

  1.活动:指导各小组按月相变化的顺序叠好一个月内的月相图片,再用燕尾夹夹住,快速翻动,观察“月相变化动画片”。

  2.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3.提问:在农历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预设: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大致是从缺到圆再到缺;农历上半月亮面偏右,农历下半月亮面偏左。)

  【设计意图】制作“月相变化动画片”在前两个探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月相变化连贯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月内连续的月相变化。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小结:月相就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形状。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从农历初一的新月开始,亮面从右边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大,到月中形成满月后,从右边开始由盈变亏。

  2.拓展: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3.布置任务:大家课后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看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课后观察月球运动,向古人学习,了解月球和天空中亮星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夭文探索的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并不要求学生进行长时间(一个月)的月相观察和记录,这样操作耗时太长。本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图片、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的方式,了解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变化过程,以此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本课首先是观察月相图片,使学生对一个月中月相的各种形态有一定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尝试给月相图片进行排序,这个活动可以很好地揭示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判断。之后展示正确完整的排序,让学生对照修正,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把排好顺序的月相图片装订成册,快速翻动,学生就可以像看动画一样直观地感受月相的连续变化,从而把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形状,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的兴趣。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40第一~三题。

三年级科学教案6

  1、《太阳和影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2.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

  手电筒、铅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生猜谜。

  3.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住自己站的姿势。

  5.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发学生材料。

  2.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 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要求学生回答,老师做适当的点评。

  2、播种发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凤仙花种子以及其它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鼓励学生对种子的生长变化进行有根据的预测,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观察“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种子内部结构、播种以及发芽实验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适量的土壤。教师准备:

  1、提前一周播种。

  2、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

  4、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许多植物的种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今天,老师也拿了一粒种子,我把它种进土里,同学们想一想,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么?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坚持的最好,记录的最完整。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二、观察种子

  看书24页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凤仙花、黄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等植物的种子。

  1、观察与描述凤仙花种子的外形特征。

  2、观察与描述其它种子的外形特征。

  3、外形不同的种子都会发芽并形成新的植物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4、分组解剖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讨论和交流种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说说凤仙花种子和哪些种子相似。

  (教师提供浸泡过的种子并进行指导,学生汇报时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它的种皮、两瓣子叶和芽。)

  三、播种活动

  1、讨论和交流“如何播种”:播在那里、怎样播种、种多深、怎样浇水等等。

  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结构化的板书:

  播种地点 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 种子方向 浇水方式 ……

  (每个学生选一种种植方法并做上标记。)

  3、教师提供教材中的播种方法,并做好标记。

  4、教师要求:对两种不同播种方法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课外观察。(以小组为单位在花盆里播种,在盆上做上本组的标记,放在学校由各组同学轮流管理。每个学生带种子回家根据自己情况地栽或盆栽)

  5、预测种子在一周内所发生的变化。

  6、记录播种的日期。

三年级科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知道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3.知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4.知道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知道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

  2.能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更多的动物。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更多动物的一生产生持续的探究兴趣。

  2.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动物,体会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物和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特征。

  难点: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狗的一生”视频、“动物特殊行为”视频、“蚕和狗的特点”维恩图、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蚕在各生长阶段的图片。)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预设:卵、蚁蚕、蚕宝宝、蚕蛹、蚕蛾。)

  2.讲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根据身体形态特征,蚕的一生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其他动物的一生又会经历哪些过程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描述或介绍自己知道的事例,鼓励学生踊跃表达。)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几种动物的一生。(板书:动物的一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结合生活中发现的现象和真实事例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对其他动物的一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了解鸡的一生

  1.过渡:出示蚕和鸡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2.提问:鸡的一生与蚕的一生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预设:相同之处是鸡和蚕都是从卵开始它们的生命历程的,不同之处是鸡要孵卵,鸡不经历蛹的阶段,没有变态的过程,而且鸡的寿命比较长。)

  3.讲解:母鸡孵蛋时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用自己的体温保持鸡蛋温度相对恒定。21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鸡身上长满绒毛,1个月左右绒毛褪去,换上羽毛。6个月左右,小鸡长成成年鸡,母鸡开始产卵繁殖后代。

  4.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鸟类的一生的图片。)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预设:都是卵生,身上都长有羽毛和翅膀。)

  5.小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一生会经历“卵(蛋)→幼年(雏鸟)→成年(成鸟)”三个主要阶段,幼年期生长较快,成年期开始繁殖后代。

  探索二:了解狗的一生

  1.活动:播放“狗的一生”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2.提问:和鸡相比,狗的一生有什么不同?(预设:小狗是胎生的;刚生出的小狗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小狗需要吃狗妈妈的奶长大;狗活的时间比较长;……)

  3.讲解:狗是胎生动物,母狗怀胎2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刚出生的小狗闭着眼睛,耳朵听不到声音;2~3周后,小狗眼睛睁开,靠吃妈妈的奶获取营养;6个月左右,小狗长出恒牙,可以咀嚼食物;12~18个月,小狗发育成熟,开始繁殖后代。

  4.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胎生动物的一生的图片。)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预设:都是胎生的,身上都长毛,都是吃妈妈乳汁长大的。)

  5.小结: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出生后都会经历“幼仔→成年”的生命过程。

  探索三:了解我们的一生

  1.过渡:我们了解了鸡和狗的一生,那么,我们人类的生命历程又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出示一组不同年龄的人的图片。)

  2.活动:指导学生整理这些图片,并按照年龄排序,然后说明理由。

  3.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出生后我们会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几个主要阶段。人从出生到年老,除了身体长高长大,外部形态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

  4.提问:如果人生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你们会对不同年龄段的自己说些什么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探索四:对动物做出判断

  1.过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作生物。你们认为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教学提示:出示一组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2.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达成一致后将结论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蚕和狗的特点”维恩图。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鸡的一生,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鸟类的共同特点;通过了解狗的一生,引导学生发现哺乳动物的特征;通过开展资料整理活动,让学生知道人的一生会经历的几个阶段,感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最后整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巩固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这个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研讨汇报

  羽毛: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鸟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

  拓展与小结

  1.拓展: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生一些奇特、有趣的事情。有的动物身体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如变色龙;有的动物行为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教学提示:播放“动物特殊行为”视频。)

  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了解更多动物,收集动物一生中的有趣事情,做个科学小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了解更多动物一生中的有趣事情,理解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这个角度出发,做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满的科学小报,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教学反思

  本课由“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引出“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的问题,这是由对个别事物的研究推广到对普遍现象的关注,是提出问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根据生活经验和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种类及其他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节课依然以蚕为切入点,与前几节课相呼应,引导学生回顾蚕的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搜集证据和交流的方式总结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又一次得到锻炼。最后把研究的对象转为人类的生命历程,又大大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观点的建构。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三年级科学教案8

  教学要点:

  玩泥巴并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针对沙和石头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石头的特点。

  2、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

  教学准备: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玩泥巴

  同学们,玩过泥巴吗?

  喜欢玩泥巴吗?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泥巴!不过今天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可是有所不同,我们不但要玩,同时还要观察我们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们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去一些泥巴,开始动手玩一玩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玩过泥巴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些泥巴(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吗?

  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归类,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粘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关于土壤我们还能怎样玩?又有哪些新发现?把你的发现和想法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课下的时候,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再去玩一玩泥巴!

  第二课时奇石展览会

  一、沙和石头

  在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针对沙和石头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之内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大家有这么多问题呀!现在让我们选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吧!

  在研究之前先让我们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制定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通过我们的研究,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让我们把它们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不要忘了课下继续研究哦!

  二、奇石展览会

  课下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大家带来了吗?

  下面让我们用我们收集的奇石开一个奇石展览会吧!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与活动,自己反思一下,你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沙与石头的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课下的时候不要忘了继续研究哦!

三年级科学教案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叶是多种多样,同一种树叶具有共同基本功特征。

  植物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树叶数量和树叶种数;根据一定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是呀,树木是我们朋友,他们是有生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新鲜叶与落叶最大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叶是活,而落叶是死。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生长阶段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将枯叶等)能从几张叶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它从叶芽长成小小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完整过程。

三年级科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信息。)

  三、回忆中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大树与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汇报内容真丰富,有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候,我们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

  四、观察真正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观察大树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发现。同时把观察到信息,用简短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树。

三年级科学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1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几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并描述,且发现土壤中是有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的。本节课虽然在这一单元中处于起始位置,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二年级的水平。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等。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它们包含的肉眼可见的成分。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证明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物质。

  难点:知道有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可以利用间接的办法证明它们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土壤等。

  学生准备: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买了花苗,这里还有个花盆,我还差些什么吗?

  图片展示:花苗和空花盆。

  生:土壤。

  2、师:土壤是什么样的呢?里面有什么?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二、观察土壤

  1、师: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生:每人写一份,写在横线上(不交流)。

  2、师: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挖点土来观察。

  3、师: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

  PPT出示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边观察边记录、保持桌面整洁。

  4、师:那如果观察的时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们观察。

  5、学生汇报。

  汇报时注意,先说我在土壤中发现了……,这些是我没有观察前就猜到的,还有……是我观察后发现的,另外……是我没有看到,我猜测土壤里有(或没有)……

  三、土壤里的水、空气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

  1、师:你们在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物质啊!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气吗?

  (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土壤里有吗?)

  师:可以摸一摸。

  2、师:你能看到吗?你有办法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们的存在吗?

  生:学生在水和空气的验证实验设计单上写下自己的方法。

  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汇报。

  3、汇报预设。

  师:用纸巾捏一捏,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土壤里有水?

  生:纸巾变得潮湿了、皱了、破了……

  师:那把土壤放进水里要观察什么?

  生: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4、学生活动。

  学生用纸巾包裹土壤,然后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将土壤放入水中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5、搅拌放入土壤的水。

  师:看来土壤里确实有空气,那过去了一段时间,那些小气泡现在还有吗?它们在哪儿呢?

  生:观察自己的杯子,发现还有些小气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师:要是我们搅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气泡会去哪儿?

  师:真的是这样吗?除了小气泡还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来试试吧!试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生:猜测,浮上来……

  生:轻轻搅拌、防止水洒出来、要仔细观察……

  PPT展示要求: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贴在记录单上。

  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四、总结

  师: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们通过哪些办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呢?(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

  生: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搅拌)。

  【板书设计】

  4、土壤的成分

  我们用:

  放大镜

  纸巾

  放进水里(搅拌)

  发现土壤里有:

  枯树枝

  水

  空气

  草根

  小颗粒土壤

  小石头

  大颗粒土壤

三年级科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 学生活动。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三年级科学教案13

  授课时间:xxxx,累计xx,xx课时

  我们的“过山车”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2.能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并且根据设计图拼搭过山车模型。

  难点:制作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泡沫保温管)、小球、细绳、软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过山车视频、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种过山车的图片。)大家认识这些游乐设施吗?(预设:它们是过山车。)

  2.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过山车由哪几部分组成?(预设:轨道、支架和车。)它的轨道有什么特点?(预设:有些地方是直线,有些地方是曲线;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

  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过山车的运动有哪些特点呢?(预设:有时在爬升,有时在滑落;有时做直线运动,有时做曲线运动;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

  4.揭题:过山车看起来可真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板书:我们的“过山车”)

  【设计意图】由于3年级的学生缺乏乘坐过山车的经历,因此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设计“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做铺垫。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1.过渡:我们知道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现在,我们先来尝试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演示:出示搭建“过山车”轨道模型的材料,简单介绍并演示不同材料的作用及拼接方法。

  3.活动:将相关材料分发给小组,指导学生建造一条直线轨道和一条曲线轨道。确认各小组均完成建造以后,收回材料。(教学提示:此环节用时不能太长,使学生对材料及其拼接方式有直观感受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搭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让学生熟悉材料的特性,为后续的设计环节服务。

  探索二: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1.过渡:熟悉了我们将使用的建造材料,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设计。让我们看看设计要求。(教学提示:出示“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2.布置任务:要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请大家在组内进行研讨。

  3.过渡:现在各小组组内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接下来,大家去动手实践吧!

  【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再引导学生组内讨论设计方案,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有效的设计活动中来。

  小实践

  1.设计:出示“过山车”设计图绘制要求和轨道设计图范例,指导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先独自完成设计,再组内交流,确定其中一份作为小组拼搭“过山车”的设计图,并对其进行优化。

  2.制作:分发制作材料,提示学生根据设计图从低到高拼搭。如果拼搭和设计有一定的出入,指导学生适当调整设计。完成制作的小组,分发小球进行测试并指导调整。

  3.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指导学生先完成对“过山车”的组内自评,再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教学提示:提示学生,测量轨道长度时可以用软尺直接测量;如果曲线轨道较多,不方便直接用软尺测量,也可以先用细绳量出轨道长度,再用软尺测量这段细绳的长度。)

  4.布置任务:大家已经完成了“过山车”的轨道制作,请将“过山车”轨道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将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还至材料箱。(教学提示:若第7、8两课不安排连上,则要求学生给自己小组的“过山车”轨道贴上标签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轨道不被损坏,可供下节课使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设计、制作和评价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时间优化,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过山车”轨道的拼搭和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先通过观察过山车图片和视频聚焦过山车的运动,然后熟悉现有材料并明确设计要求,最后设计、制作和评价自己小组的“过山车”。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应用了本单元前几课所学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在斜面上的运动等相关知识,还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建造“过山车”,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完成了指定的任务,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了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同时,学生的交流和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并体会到“做”和“思”的成功和乐趣。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14第三题。

  三、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不能测量轨道长度的是( )。

  2.我们在设计“过山车”模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的坡度不能发生变化

  B.既要有直线轨道也要有曲线轨道

  C.“过山车”可以发生脱轨现象,因为这样更加刺激

  3.设计“过山车”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

  ①底座的牢固程度

  ②过山车是否美观

  ③过山车是否安全

  ④使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三、1.C

  2.B

  3.C

三年级科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学着制作一个自转旋翼,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针对“影响自转旋翼下落速度的因素”这个事情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重点:

  落实到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由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观察阶段。并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A、教师准备: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直尺、长卷尺)、秒表。

  2.纸、剪刀、回形针

  B、学生准备:

  比赛用纸、剪刀、回形针、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制订了一个比赛计划:

  ①学会制作自转旋翼

  ②试验,找到让自转旋翼下降的方法

  ③选一个下降最慢的作品参加比赛。

  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制作自转旋翼。

  注意事项:纸的大小不能改变。自转旋翼要能旋转。

  进行简单的小组比赛。

  评出每组的第一名。

  二、班级比赛自转悬翼。

  小组第一名代表小组进行班级比赛,选出班级前三名,教师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

  有前三名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

  三、研究自转旋翼的下降时间、翅膀大小等特点时,需要搜集实验数据。光凭感觉是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据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1.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用到哪些测量工具?怎样使用这些工具?

  2.教师介绍测量工具。

  总结出自转悬翼下降慢的原因和制作技巧。

三年级科学教案15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在此基础上会给物体分类;

  ●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常见特征;

  ●会借助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工具使用的方便有效;

  ●共享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一杯水、一瓶油、一碗面粉和一块麦饼

  1、讲解:这些物体中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请小朋友把他们分成两类。

  2、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理由是什么?

  3、提示:老师一共出示了几种物体?

  4、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回答。

  【评析】这里主要是想让学生发现装液体的碗和杯子也是固体。这样安排可以直接进行"和面"的活动,使整堂课的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渗透在活动中。

  5、提问:谁知道麦饼是怎么做出来的?谁来告诉大家?也可以相互补充。

  6、师生共同讨论以后动手和面,每组一份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做一个麦饼。

  7、提示:在和面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既像固体又像液体?和面时容器里的水不要太多,面粉要一点一点地放,面粉放入水中后,要用筷子不停地搅拌

  8、告诉学生麦饼做好后,要进行烘烤才会熟,才会像我们一开始看见的饼一样,属于固体。

  二、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性质

  1、这个饼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呢?

  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2、可以看一看,可以闻一闻,可以尝一尝,还可以掰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

  3、教师评价:你们真会动脑筋,确实要全面观察一样物体,要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教案《《认识固体》教学设计》。但是,不可以随便乱尝,要安全卫生的才能用舌头去尝。要观察硬的物体里面是怎样的,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4、固体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请你们仔细找一找。

  5、每一小组也都带来了一些固体,请你们想办法找出它们的特点,并且填写活动记录表格,把你们观察到的特征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记录,一会儿大家交流,看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6、学生活动开始。

  7、巡视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特别要鼓励学生善于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评析】要全面认识一样物体,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使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镜、小榔头等。要提醒学生安全使用,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这里有一杯绿豆、一杯黄豆、一杯面粉。

  提问:假如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分析一下,先猜一猜。

  学生汇报:可能颜色看起来会变掉;可能会一个杯子里装不下了,可能会重一些了,还可能面粉看不见了。

  2、提问:怎么样来证明呢?

  3、学生回答:需要动手做一做,才能知道。

  4、小组讨论,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材料?

  5、按小组讨论方案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6、你们发现了什么?

  7、学生交流发现:固体混合前后轻重不会改变,体积发生了变化。

  8、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变化的?

  9、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

  【评析】这个过程学生十分乐意参与,教师只要组织好活动秩序,学生安全可以发现其中的秘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我们又如何把它们一一分开呢?小组讨论。

  11、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有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请教别的小组的同学。

  12、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会的方法,谁能举一些例子?

  做爆米花把黄豆和大米放在一起就好吃。

  为了节省地方,我们经常把很多固体堆放在一起。

  农村里面扬稻谷,要把两种谷子分开。

  工地上,沙子利用筛子要分出大小。

  1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画面,说说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这里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例子)

  【评析】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且知道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片段与评析

  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水是液体,麦饼是固体。谁知道麦饼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用面粉做出来的。

  师:光有面粉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还要有水,盆子、筷子等。

  师:有了这些,怎么样做呢?

  生:把面粉放在盆子里,慢慢到水,用筷子搅拌。

  师:对。注意,一开始,水要少放一点,不够可以慢慢地加进去。一下子放很多就做不好麦饼了。

  师:每一个同学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做麦饼。一会儿,搅拌好了,每组请一个同学用手把搅拌的面粉团揉搓。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面粉和水的变化,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做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领取材料开始做麦饼。

  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并适时提醒同学们观察。

  生:(举手)我们把水倒进面粉时,面粉怎么打结了?

  师:你们多搅拌一会儿试试看有没有变化。

  生:兴趣盎然做麦饼。

  师:现在我们把手洗干净,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水放进面粉里就不见了。

  师:消失了吗?

  生:没有,水和面粉混在一起分不开了。

  师:怎么可以知道水在面粉里呢?

  生:面粉开始是干的,后来是潮的了。

  师:搅拌的时候有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一组发现面粉里放了水以后,有点像糨糊了。

  师:你们小组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时的面粉团是固体还是液体呢?

  生:液体。

  生:是固体。

  师:能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吗?请小组讨论以后告诉大家好吗?

  生:它会流淌,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液体。

  生:它可以做成饼,有形状的。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固体。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老师都不反对。确实在和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状态的物体,我们刷牙用的牙膏也是这种物体。

【三年级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科学教案11-08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04-13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12-03

三年级人教版科学教案11-06

三年级科学教案模板10-26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12-03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6-17

科学教案04-06

《蜗牛》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7-04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