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0 12:16:33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科学教案范文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认识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3、引导幼儿知道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

  3、让幼儿懂得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漠沙化。

  活动准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骆驼喜欢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教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骆驼底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储藏营养。

  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教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没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谈,教师可寻找相应的书籍和图片,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观察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

  小百科: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的录像片,如X光的应用等。

  3、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教师(介绍材料):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2、引导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教师:你刚才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4、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和发现项链按 ABC 规律排序更加整齐、美观。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 ABC 排序规律(三个物体依次重复出现)进行排序。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能和小朋友分享、交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和发现项链按 ABC 规律排序更加整齐、美观。活动难点:能够运用 ABC 排序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够按 ABAB 的规律进行排序

  2、物质准备: PPT、操作板 12 套, 颜色、形状、水果、蔬菜卡片各 6 套、12 只小动物、穿珠 24 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故事情境,唤醒幼儿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兴趣。播放 PPT,引导幼儿发现项链排序的规律

  提问:拉亚的项链里有什么秘密?

  小结:项链里有颜色的秘密,并且是按红绿红绿的顺序排序的。

  (二)基本部分:感知和发现项链按 ABC 规律排序更加整齐、美观。

  1、幼儿初步感知小兔的项链按 ABC 的规律排序的,并集体帮助小兔穿项链。提问:小兔的项链里有什么秘密?是怎样排序的?

  2、幼儿观察小猴项链,发现四条项链都是按 ABC 的规律排序。

  提问:小猴的四条项链都是什么样的?里面的共同秘密是什么?

  小结:小猴 4 条项链里藏着共同的秘密是“三个物体在一起,依次反复出现”的排序规律 3、幼儿操作体验,尝试按 ABC 的排序规律为小猴设计新的项链。

  (1)幼儿每人选一组材料在操作板进行操作。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幼儿。

  (2)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分享排序结果

  请一名幼儿来前面分享,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4、幼儿运用 ABC 的排序规律,自主为小动物串项链,巩固已有的排序方法及相关经验。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2)鼓励幼儿用 ABC 的排序方法进行实物穿珠,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边操作边发表自己的想法。

  (3)项链展示,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排序规律。

  (三)结束部分:

  1、观察生活中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规律,活动结束后再去寻找生活中更复杂的规律。

  2、出示彩虹伞,请幼儿说说彩虹伞上有什么秘密,随后带幼儿离开教室到户外游戏。

  活动总结

  我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颜色、图形、水果、蔬菜,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操作材料更易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从而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物体中的规律。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都是幼儿熟悉的,在粘和揭的过程中, 不影响幼儿的自主探究。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上完这个活动之后,在生活中看到每一种好看的装饰或序列,都能注意它的颜色,形状等特点,找到隐藏的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也能够运用所认识的规律来创造更美好的事物,体验“有序”的美。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身体的一些关节及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图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全身会动的地方

  师:

  (二)认识灵活的关节,

  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

  师:为什么我们的手指可以弯曲下来做点点头、弯弯腰的这些动作啊

  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引出关节

  骨头和骨头连接起来的地方,它有一个名字关节

  师:有了关节才可以灵活的动起来,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地方有关节,找找我们的关节藏在哪里了?

  3、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在人体图上画上红色的圈圈。

  4、请幼儿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

  5、哦!我们的关节必须灵活,牢固,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

  (三)、没有关节,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

  幼儿讨论,教师可逐步引导,如:没有手指关节,我们就没有办法拿东西等。让幼儿体验没有关节的动作。原来关节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们可不行啊!

  但是,我们的关节它也会生病,不信,你们听————

  (四)通过故事,知道关节的重要性。

  1、师:这个其其真调皮,他碰到了意见什么事情啊?

  什么是脱臼了?怎么会脱臼的啊?

  幼:关节错位,用力过猛————

  师:哦原来脱臼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麻烦!那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2、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合理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安全、天冷保暖)

  (五)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关节对我们的帮助

  师:我们的关节本领可大着呢!现在让我们来玩关节的游戏吧!———我的关节会表演

  师在我这里有两个很大的筛子,我把他们丢出去,在上面的数字是几,我们就根据图上的的数字在哪里,是什么关节,我们就让这个关节来动动吧!

  (六)、结束

  师:哦,我发现这个场地不是很大,现在我们带着筛子去楼下的操场去玩吧!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活动中我们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和提供的多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尝试机会,让幼儿做中学,做中求答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活动中通过辅助材料的运动,不断增加活动的难度,从而不断提升孩子玩气球兴趣,也是活动目标得以完成。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创造力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辅助材料大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2、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快乐情绪,体验合作的乐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气球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纸盒、旧报纸、纸棒、毛线绳、丝巾、硬纸板、等辅助材料。

  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在较大的空间内活动,活动重、难点:、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辅助材料大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

  一、吹气球幼儿人手一只气球,将自己的气球吹鼓起来,并两两合作将气球嘴扎紧。

  二、自由玩气球,探索玩法1、师:想一想,气球可以怎么玩呢?幼:可以用头顶球;幼:可以用手拍球;幼:可以用脚踢球……(教师启发幼儿说出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如何玩球)师:现在,小朋友就可以找个空地方试一试,不过当听到音乐声结束就回家坐好。

  幼儿运用身体各部位独自或合作玩球。

  孩子们有的用手拍球、转球;有的用头、肩、顶球;有的用胳膊肘托球、用脚踢球、用腿夹球;还可以两人相对抛球等等。

  师幼共同总结,重点表扬了合作玩气球的孩子。

  2、运用辅助材料玩气球。(听到音乐声结束就回家坐好)师:老师这儿有报纸、小棒、毛线绳、丝巾、硬纸板、纸盒等工具,它们也想和气球交朋友,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这些工具玩气球?每人找一样工具去试一试!

  只见孩子们有的用小棒赶吹顶拍气球;用毛线绑气球跑、拎气球踢;用硬纸板扇气球、向上托气球;用纸盒晃气球等。

  师幼再次总结,用辅助材料玩气球。但是我发现没有孩子合作玩的现象。

  3、合作用辅助材料玩气球。并尝试用几种辅助材料一起玩。(这一环节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师生一起再次玩球,鼓励幼儿在刚才玩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如用两种不同材料一起玩球,如用毛线绳把纸棒和气球绑在一起玩球;鼓励两人或多人合作玩球,如两人用大围巾或大报纸托球玩等三、模仿动作,放松身心师: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小气球累了,回家了。老师说声“变变变”,把小朋友变成气球吧!请根据我的口令做动作:我来给气球打气,气球越来越大,气球飞起来了,气球转圈了,气球落下来了,气球飞走了!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户外模仿气球来回飘动、旋转、下落等的样子,感受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气球是幼儿常见的、易得的材料,幼儿对气球有相应的游戏经验。例如:让气球不落到地上,能训练幼儿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碰触气球,能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各部位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差异;将轻飘飘的气球拍到更远的地方,则需要幼儿体验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弹力;躺到气球垫上,则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一种掌握和控制身体平衡的独特体验。

  在环节设计上,我力图体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思路。

  首先,让幼儿创造性地用手的各个部位(手指、手背、拳头等)来垫气球,感受垫气球的快乐,了解气球的特性。然后,让幼儿大胆猜测除了用手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也能垫气球,并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验证。幼儿在验证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自然地感受到了身体部位和运动的关系.大班幼儿喜欢竞赛、挑战。于是在幼儿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垫气球的挑战赛,让幼儿选定挑战部位进行挑战(头顶、脚踢等),给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和挑战他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每个个体的动作表现,给予个别化的指导。运用排球赛作为游戏情节,让幼儿尝试向前方远距离拍球,进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与爆发力,在紧张、激烈、刺激的竞赛游戏中挑战自我。

  气球按摩床。这个游戏有极大的趣味性,既可以让幼儿进行放松,又能让幼儿挑战自我,克服恐惧感。同时在与气球间接的接触中,幼儿还可获取一些有关"力"和"平衡"的科学经验。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出合理假设,并能用实验来进行验证;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做好简单的记录;

  (3)能解释“气垫”复原的原因,并能根据假设设计验证性实验。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能说出空qi枪的原理;

  (3)会制作空qi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2)会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例子,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

  演示——瓶子、气球(2~3套)。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塑料袋、玻璃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

  2.空气有质量:

  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大头针、胶泥、胶带等。

  3.压缩空气:

  演示——充足气的大塑料袋。

  分组——塑料注射器、橡皮擦。

  4.制作空qi枪:

  废圆珠笔芯和小于笔芯内径的木棍;塑料注射器、湿纸团、橘子皮等。

  5.自制压缩空气水“火箭”、qi枪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 学生回答。

  3. 谈话: 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学生交流。

  5.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 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提问: 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2.学生假设。

  3.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5.小结: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 谈话: 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倾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2. 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3. 提出实验前的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4. 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

  5. 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

  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7.提问: 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

  8.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学生通过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进一步认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性质。

  9.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

  10.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第二课时

  (一) 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个重?

  2.提问: 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

  3.学生讨论。

  4.教师介绍器材,谈话: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5.学生讨论。

  6.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

  ② 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

  ③ 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

  ④ 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胶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⑤ 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

  8.学生分小组活动,并画下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情况。

  9.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10. 师生小结。

  (二)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

  1. 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以防袋子破裂。

  2. 学生分组实验。

  3.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

  4. 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5. 学生分组实验。

  6. 学生讨论汇报。

  7. 学生回答。

  8. 教师小结: 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地方发挥它的作用。

  (三)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弹力

  1. 演示教师自制的空qi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qi枪吗?

  2. 指导学生制作空qi枪。

  3. 学生自选材料制作,玩空qi枪。(强调:不要对着人)

  4. 游戏: 比一比,谁射得远。

  5. 讨论: 为什么有的空qi枪射得远?

  (四) 总结

  谈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空气具有哪些性质?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春天科学教案03-09

科学教案《赛车》04-07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科学教案:蜗牛09-11

走进科学教案12-08

有关科学教案06-12

关于科学教案07-24

关于科学教案07-27

身边的科学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