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时间:2023-11-24 10:51:25 美云 记录 我要投稿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通用12篇)

  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途径,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建构观察记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1

  小明在听讲的过程中还是很认真,很投入的。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孩子还不会用剪刀,而我在给他们做示范的时候,又恰恰忘了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剪刀,使他们本来就还不灵活的小手显得更加的笨拙,虽然有一部分的幼儿能完整的剪下需要的纸片,可是他们也没有正确的是用剪刀。

  思考与对策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在手指灵活度的方面还是欠缺的,他们的手指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全部完成,所以需要做一些细致的游戏或动作都还不是很协调,特别是需要使用剪刀时,就很明显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只在纸工活动上,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也不是在课堂上完全能说明白的,除了在日常活动和交流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外,还需要家长平时在家中能让孩子有目的地剪一剪,练一练,这样对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和小肌肉群的发展都有好处。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2

  环境描述:

  这次是我们第五次开展建构活动,任务是请幼儿利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桥。在几天前,我们开展了《小班建构活动:小动物过桥》,活动中,请幼儿利用纸杯和长条形纸板为小动物搭建合适的桥,操作一:两纸杯、一纸板搭桥;操作二:桥梁加宽即再加入一纸板;操作三:桥加高即在原有基础上搭第二层。活动只涉及到操作,没有图纸设计环节,而今天的活动要求是先想好材料,再设计图纸,接着根据图纸搭建桥。

  事件描述:

  根据图纸搭建桥。

  事件描述:

  在我交待完要求后,涵涵就拿起笔和纸在建构区里转了约两三分钟,就回到座位上开始画图纸,画的过程中没有停顿思考,动作很流畅。画完了跑过来说:“老师,我画好了”我说:“好的,把笔收好,拿着你的图纸去搭吧。”涵涵把笔放回笔筒,来到建构区找材料,但是没找到,接着涵涵在区域外找到了放纸杯和纸板的篓子。涵涵把图纸放在桌上,从篓子里拿出好几个纸杯,从中拿出两个倒扣在桌上,又拿来一纸板横在上面,第一层完成。接着又拿了两个纸杯倒扣在纸板上,再在上面横放一条纸板,这时,第二层倒了。涵涵再次尝试搭第二层,成功了。涵涵开始搭第三层,第三层也失败了一次,也是第二次搭成功的。搭完三层后,涵涵开始看图纸,用手指着在看,看完后又准备去拿材料,但是材料还没拿到手,涵涵又回去看了下图纸。这次看完后,涵涵拿材料准备搭第四层,可是涵涵的`手把桥碰倒了,涵涵从头开始搭,搭第三层的时候又倒了。这时我介入:“涵涵,要不你试试把杯子正着放”(涵涵失败了几次,我担心涵涵会就此放弃,所以犹豫了会儿还是介入了)涵涵接受了我的建议,开始把杯子正着搭,但是在搭第三层的时候,桥又倒了,因为杯底的圆比较小,纸板也比较窄,如果放的偏一点就会受力不均而倒下。涵涵转过头叫了我一声:“老师”,我第二次建议:“再加一条桥梁试试。”涵涵再次接受了我的建议,又去尝试了,她的动作不快但也不算慢,很小心的样子,终于成功了。涵涵转过来很淡定地说:“老师,我搭好了,”我说:“哇,涵涵真是个超级无敌的工程师,”涵涵似笑非笑(她平时得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我又说:“涵涵,我们拍张照片吧”涵涵很配合地让我拍照片。

  反思:

  涵涵在建构的过程中,我有两次介入,分别是在她失败了几次后,我主动给予建议:把杯子翻过来试试;第二次是涵涵主动寻求帮助。

  一开始,涵涵失败了好几次,我犹豫了一会儿,但是我又担心失败次数太多了会让涵涵有挫败感,从而放弃继续探索,所以我主动提出建议。涵涵在接受了我的建议之后成功了。但是在接下来她遇到问题之后,她没有再次去尝试,而是直接找我寻求帮助,而我居然没有鼓励她再次尝试,直接有给出了建议。最后的结果是涵涵成功了,而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涵涵有强烈的成就感,而我却有挫败感,我没有引导涵涵去发现问题,进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觉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介入,但是介入的时间、契机是需要考虑的,而且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直接给出建议,确切的应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然后鼓励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保护好幼儿的探索欲,才能增强幼儿的探索意识,提高探索能力。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3

  建构区里帆帆正在把插塑积木搭成一长条,过了一会儿,他把积木枕放在一快积木上,搭成了一条斜坡路,并拿着一辆塑料汽车从上面滚下来。见其已有滑行的意识,正在探索,我静静走过去,拿了一个圆形的积木放在上面,积木滚下来了。他看到了也找来类似的圆形物放在上面玩了起来。我站在旁边静静地待着没做什么解释。帆帆玩得非常开心,还不时“噢噢”叫着,吸引了旁边的幼儿参与,他们有的拿车子,有的拿轮子,有的拿圆柱形积木,有的拿花片,有的拿方积木……这时拿方积木的星星叫了起来:“老师,它滑不下来。”“为什么呢?”孩子们说:“因为它是方的.。”“对,请你们再去试试什么东西可以滚下来,什么东西滚不下来。”我再请帆帆搭了一条积木车道,请幼儿拿更多的东西来试一试。

  游戏后,我请幼儿来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车道上,它有没有滚下来呢?”我把幼儿的回答进行了分类,请他们回家再试一试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在这次活动中帆帆和星星的探索行为得到了我的支持,他们体验到了成功,并且玩的非常开心。而其他幼儿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性经验。教师应善于观察并发现幼儿的探索行为,努力创设条件,适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并且把探究性行为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引起家长注意,一起来帮助幼儿建立探究性学习的意识。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4

  今天教小朋友盖高楼,孩子们高高兴兴的用彩色泡沫搭积木建起了高楼,严某用积木大了很高的楼。“看!我的楼房好高呀!”循声望去,严某确实搭的积木非常高。她似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歪着小脑袋不停的瞅瞅这边又瞅瞅那边。这时,在一边玩的听到喊声也凑了过来看。我问他:“你给谁盖房子呀?”“给我盖房子”、“给大熊猫盖房子。”……“好!我们让大熊猫住进来吧!”说完,我请他们将自己带的大熊猫,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他们把大熊猫放到盖好的房子,都高兴的拍起手来。他们还和小动物对话:“这里好吗?你喜欢吧!”托班幼儿容易受新鲜事物所吸引,且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再加上他们社会性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因而缺乏角色意识与合作能力。

  分析:整个活动中,教师除了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还及时了解了幼儿的需要,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材料和技术上的指导,使幼儿的活动能够更持久的进行下去。可以这样说,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观察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幼儿活动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实施必要的指导和材料的提供。其次,教师要具有解读幼儿内心世界的能力,能从幼儿的动作和语言中了解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需要,必要时提供指导与帮助。再次,教师必须能够蹲下来,走近孩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孩子,才能为孩子提供及时的服务。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5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情况,分析积木的搭建兴趣;搭建技能;与同伴的交往情况,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观察对象:小班入园3个月幼儿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观察实录:

  今天进入建构区游戏的是丁丁、小伟、文文、和婠婠,在确定了今天搭建房子的主题之后孩子们各自开始搭建。丁丁说:“我是医生。”旁边的小伟听见了对丁丁说:“我们一起搭医生朋友吧,好不好?”丁丁点头说:“好。”于是丁丁拿了一块积木搭到小伟的房子上,接着又在房子上加了三角形、半圆形的房顶。小伟和丁丁两个人面对面一边搭建一边说着话,有商有量。婠婠搭了用几块方形的积木搭了一个小房子,然后站了起来,两只手握在一起,背对着建构的房子。在老师的提醒下婠婠坐了下来,拿起积木继续搭建。婠婠旁边的文文一声不响在搭建,他的房子看上去结构复杂,最高的地方有十一层。丁丁指着小伟的房子对老师说:“他搭了一个医院。”小伟应和说对,接着小伟拿了一个三角形的积木搭在正方体上,说:“我搭好了。”小伟似乎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又接着搭。他对丁丁说:“我们搭一个漂亮的医院,好不好?”丁丁没有回应,小伟自己搭建,丁丁在一旁观望。文文依旧在搭房子,在搭上最后一块三角形房顶之后,他拍手,站了起来,指着房子对旁边的老师说:“搭好了。”

  分析解读:

  游戏兴趣:从观察的现象看,在建构游戏方面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譬如:文文小伟等男孩能从始至终的坐在垫子上搭建,然而女孩婠婠中途脱离了建构游戏,需要提醒才能继续游戏。

  搭建技能:搭建兴趣往往和搭建的技能成正相关。文文的搭的房子结构复杂,运用了垒高、平铺、盖顶、延长等技巧,可见文文的小型原木积木的搭建技能是最高的;然而婠婠搭建的房子只是两个积木的组合,从作品来看,婠婠的搭建技能是最低的。

  交往能力:小班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水平:一种是非常高的水平是合作;第二种水平,就是他们可能在一个时空下,但是交集的程度不够,仅仅是在一起游戏;第三种水平是各自各的,就是你玩我的,属于完全的平行游戏。这三种水平在我们小班孩子身上是非常常见的。案例中文文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层次最低的,他和同伴没有交流,一直处于独自游戏。小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这个阶段的高位水平,他能邀请加入同伴游戏,小伟和丁丁有简单的合作游戏。

  支持策略:

  1、区域环境的调整:增加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比如:超市、幼儿园、滑滑梯、医院、我们生活的小区等。这些照片在提供前,先通过谈话活动、实地参观等方式,先带孩子去认识了这些建筑,然后再投放进区域活动中,也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不断的做调整。

  2、材料的调整:材料的.提供应该具有层次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

  ⑴对于婠婠这些对搭建房子不感兴趣的女孩可以提供一些颜色鲜艳的插塑类积木:如花片,建议和带领幼儿拼插花篮、头饰等,来吸引女孩的兴趣。

  ⑵对于建构能力强的幼儿(譬如文文)可以增加了一些废旧材料,如:各种空的易拉罐、卷筒纸芯、瓶子、大纸盒等。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也不断的更新。

  ⒊幼儿经验的积累: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角。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6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天还在下着雨,户外活动又不能进行了,于是我决定请孩子们玩区角游戏。这时子玮、丞萱、嘉奕、邱瑜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进入游戏,只见邱瑜快步冲向玩具柜,选择自己造房子的材料:积木、杯子等准备给小兔子造房子。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她把旁边各种形状的积木拿了很多出来,顿时柜子里的积木被她拿得所剩无几了,可是房子没搭出来。而在一旁的子玮,却帮她用很多积木搭出了漂亮的城堡、小花园等,还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的城堡,这是我搭的小花园,好看吗?”

  评析与反思:从子玮、丞萱、嘉奕、邱瑜几个孩子玩游戏过程中不难看出,有的孩子就“很会玩”,利用一些材料出色地完成工作。有的.孩子经验和行为只是停留在纯粹的摆弄区域中所投放的各种材料上,没有游戏情节可言。像邱瑜的行为一下搬了很多材料不仅房子没造好,只顾自己将更多的材料占为已有,看到这么多的材料她就乱了套,甚至还乱扔积木。我想:是否可以考虑指导孩子们在垒高的基础上搭建一些具有形状的房子,从而满足她们的需求呢?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7

  观察区域:

  建构区

  观察幼儿:

  小翰、小竹

  观察目的:

  1、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遇到困难要和其他幼儿商量,协商解决。

  3、培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增进彼此的合作能力。

  观察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小翰和小竹还有其他三位小朋友选择在了一组,开始探究了他们的积木之旅。这时候我听见小翰在一边大喊:你干什么?这是我造的玩具,我的城堡。扭脸一看,原来是小翰和小竹在抢一个三角形的积木。我坐在他们的身边,询问是什么原因吵闹,小翰说:是小竹抢了我的玩具,我在做城堡。随后小竹也是一脸委屈的意思,他也想用这个。然后他们两个就互不想让了。

  观察实录二:

  我在孩子们的身边告诉他们,今天呀要来小客人,可是你们两个的城堡都太小了,装不下我们这么多人,有什么方法呢?他们几个都说我们可以做一个大的啊!小翰说:城堡要高高的、大大的,有很多的房间。小竹说:城堡院子里有很多的树和花。这时,旁边的小朋友也参与进来讨论,讨论一会儿后,他们两个想了想都说:要不我们一起来做吧!做个大的就可以了,说完他们和建构区的小朋友们一起,把所有的积木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搭起了大的`城堡,随后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评价分析:

  小班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很感兴趣,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于玩具的占有欲在这个年龄段还是有的,但是他们也在和其他朋友接触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分享,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想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懂得和其他人一起,可以获取更大的收获,并且懂得了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解决的

  思考与对策: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在引导幼儿的同时要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教师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得更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在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效果反思:

  孩子们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遇到问题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不能靠哭泣或者动手进行解决,还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实分享更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8

  观察时间:20xx11.8

  观察地点:大九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徐xx、陈xx

  记录人:左xx

  观察过程:

  集中活动后,徐xx和陈xx一对好朋友来到了他们非常喜爱的搭建区。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较钟爱的区域之一。今天,俩人先在搭建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徐xx在装有交通工具玩具的纸箱里找到了一辆小坦克,她对xx说:“咱们今天也拼个大炮吧。你们男孩子老是拼这些东西,我也想试试。”xx想了想说:“好吧!”俩人就开始搭坦克了。渐渐的,搭建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他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大炮,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

  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觉得不够满意。又过了一会儿,徐xx和xx的大炮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战车也搭好了。他们相互观赏比试着。“我们的大炮可厉害了,我们有三个口呢,能一下子打三个炮出去。”“我的更厉害,是万能的轮子,什么地方都能去,我的车先开出去找到敌人,你们就打炮。”大家都很棒,孩子们真开心。

  观察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能够看出,他们对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熟悉,日常区域活动时经常参与这个区的活动。对搭建区的材料,能认真比较其形状,依据形状选取适合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比如:徐xx小朋友的“大炮”,选择了充分利用了圆柱体的奶粉筒和薯片筒,根据大小排放,使炮筒由粗到细,非常符合正常制作的特性,也是作品更具有层次性。

  此外,还用了两个杏仁露的圆柱体铁罐,放在了“大炮”的'最顶端,就像望远镜一样。真是巧妙的构思,一点也不像出自女孩子之手的作品。旁边的孩子也不弱,“战车”创作,将搭建的对称、架空、加盖等技能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这次的自主活动中,两组完成作品的孩子的专注度是非常高的,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杂,多为收集的纸箱、盒、筒之类的材料,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自己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会用自己的观点,调整、更换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按自己心中的所想去完成。从他们对材料及作品成长中,可以看出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也比较好。

  3.教师指导情况:

  本次活动中,老师基本未出现直接指导,搭建区投放的材料,给予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小朋友们选择的玩具坦克就是他们口中所谓“大炮”的原型。另外,在之后的搭建活动中,教师通过展板,为小朋友们选择了一些成品的照片供参考。这些都是不教的指导。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搭积木;

  2、提醒幼儿游戏规则

  【材料投放】

  1、有五位幼儿一起选择的建构区的积木一篮;

  2、数量足够五个幼儿活动的量

  【指导建议】

  1、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2、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3、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

  【观察原因】

  1、幼儿的想象能力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还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点和不足之处。

  【观察记录】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还是很感兴趣的,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今天我就选择了了班级中建构玩具中的一种,对孩子们搭积木进行观察和分析,今天区域活动中参加建构区的幼儿有五名,分别为:言、尚、宜澜、晨杰和雨轩等。

  言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却很快适应了我们这个集体。我对他的要求也稍微放松了些,不过搭的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的大小的积木平铺再一起,他说是宽宽的马路,我引导他,在马路边上还有房子呢?

  他就把积木竖着插在“马路”上,高兴的对我说:“老师,房子搭好了!”还真挺回动脑筋的;尚在我们班也属于年龄偏小的孩子,不过还是听聪明的。他一开始搭的是电风扇,他说:“天很热的时候,可以扇一扇”,我问他这个电风扇还像什么,怎么样会更好看呢?他就看到别的小朋友让我给她搭的小汽车说:“我搭个停车厂,这是停车厂的电风扇。”很有创意的。宜澜年龄也偏小些,却是个很有灵气的小女孩。她一开始就搭了两条长长窄窄的,我以为是马路呢,她告诉我,这是火车,于是,还在“火车头”的位置插上了两根长的.积木说:“这里就是火车头!”还在火车边上搭了一些土地,土地上还搭了一个摩天轮,她很开心的告诉我说:“老师你看,这个我电视里看过的!”还用手转动着上边的座位,真棒!晨杰聪明且任性的孩子。他一开始也搭了电风扇,但是他的电风扇是一整排的,说:“我这个是连排的电风扇,很凉快的!”他还做了个小盒子,说:“这个小盒子里可以装很多好吃的东西呢。”还在盒子上装了个电风扇,说是要给盒子也要扇一扇凉快。雨轩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子。首先做了一个电风扇,然后把电风扇做的很不同,还让我帮她做了一辆小汽车,她开着开着,小汽车不小心摔坏了,我让她自己想办法,她做到了,说:“我要把它变成公交车,这个电风扇可以装在公交车里。”她平时很多时候是做公交车来的,所以对公交车也比较了解。很好的想法。

  【思考与对策】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10

  观察目的:

  能够利用主题投放的辅助材料进行立体空间方位搭建。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能否利用不同的辅助材料与同伴一起合作搭建。

  2、能够慢慢的进行空间立体方位的搭建。

  观察记录:

  辰辰宝贝今天来的比以往都要早一些,一来的教室后满教室转一圈后终于发现建构区似乎还没有人去快速的脱掉鞋子,进去开始拿出不同形状的木头积木进行拼摆,拼摆出一个平面的房子;大约几分钟过去之后泽来到幼儿园一进教室的门口就跟妈妈说了再见,高兴的进入似乎期待已久的建构区,一进去就跟辰辰交流起来,泽说:辰辰我们一起搭建一个城堡吧;昊宇:哪个,可是我不会的.;泽:没事我教你怎么搭建;辰辰与泽的商量、讨论;几分钟过去后泽泽与辰辰两人搭建起一座有两层高的房子,在房子周围摆上制作的立体大树;两人高星起来。大约在8点5分左右颉颉来到幼儿园进行教室后直接走到建构区,进去拿起不同形状的木头材料就开始自主的搭建,颉颉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搭建出一个难度较高的立体空间房子;泽泽看到颉颉的作品后惊奇的站在一旁观看,似乎想要说什么又没有说;这时老师走过来:搭建可以尝试的一起合作搭建一个房子;泽泽听到老师的提示后,走到颉的身边说我们能不能一起玩耍啊,颉脸上乐开了花似得点头答应说好的我们一起搭建啊;泽见颉同意之后叫辰辰我们一起来玩耍吧;辰辰从垫子的这边爬过去三人一起玩耍一起来;颉选择用长短一样的长板木作为底座一层一层的进行搭建,底座弄好后泽、辰辰利用圆柱形、半圆形进行搭建,当泽泽拿着圆形往上放房子一下全部的倒了,泽泽见房子倒了后不说话一直在将倒了的木头扶起来;辰辰说:可惜了,好不容易弄得;颉颉:对怪你,好不容易弄得,你看看现在这样怎么办,我要去告诉老师;老师走过来:颉颉说出房子倒了的原因,泽泽:我不是故意的,不小心一放上去就倒了;老师:房子倒了有哪些原因呢,与泽泽、颉颉、辰辰一起讨论一番;或许是底座太小了、上面的沉一放上去就回到;原因分析后颉颉、辰辰、泽泽又开始重新搭建,将刚才说出的问题进行更改;就这样在三人合作的情况下一副作品呈现出来。

  结论:

  1)三位幼儿发展的不一样,辰辰搭建平面的、泽泽能够搭建两层高度的、颉颉能够搭建出适合自己喜欢的立体空间的房子。

  2)泽懂得与同伴商量而不是盲目的去加入玩耍。

  3)面对同伴的请求颉迅速的答应与同伴的玩耍。

  4)一早晨孩子的玩耍锻炼孩子的交流、商量、创作能力。

  评价:

  相比颉泽与辰缺乏对方位、空间的认识,只能够搭建平面的物品,缺少空间感。

  教师指导策略:

  1)面对泽对颉作品的好奇时,适当的提醒一下泽让他勇敢的去说出自己的想法。

  2)当泽、辰、颉三人因搭建的房子倒了之后相互不高兴时,指出问题的所在将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失败的原因,找出对策。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11

  观察背景:

  小颖是本班一名本地新生,在园的这一个时常哭闹,不哭闹时却又是个很调皮的女孩子,教学活动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着自己的凳子离位置远远的坐着,要么就是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

  观察目的`:

  在没有老师的注视下,小颖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观察策略:

  以旁观式观察小颖的举动。

  观察记录:

  今天早上晨间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心游戏着,小颖在我的注视下明显乖巧了许多,没有做出捣乱的行为。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边,指导其他孩子游戏。可刚过了一会,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小飞哭了。”我走到他的身边问怎么了,他哭着说:“小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的脸!”只见小颖嘟着嘴巴站在一边,叫着:“他先抢的我玩具的!”我把小颖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拿了过来,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小朋友都回答说是小颖抢小飞的玩具!小颖一听就低下了头,我问她:“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她听了点点头,并跟小飞道歉,可是过了几分钟她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

  情景分析:

  小颖是本班一名本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其的自控能力非常差!她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家人对她是非常的千依百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给就会大哭,一哭家长就会妥协,所以养成了她这种自私的性格。在日后,我们将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小颖改掉娇惯、蛮横的性格。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 12

  果果宝贝自己动手能力比较强,什么事都喜欢独立完成。我把造房子的材料摆出来后他便拿起这个玩具讲解一下再拿起那个玩具讲解一下。边讲边说老师说的对吗?然后我就对他进行夸奖、鼓励,他就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特别高兴。这节造房子需要小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才会完成的更好。果果宝贝刚开始与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果果知道并懂得了与小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这个宝宝非常的听话,在老师的一番指导下很棒的与小朋友一起合作盖好了漂亮的房子,看到一起努力盖好的漂亮房子,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去牵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们一起盖的房子多漂亮。还说我要谢谢我的好朋友们的帮忙,有朋友真好!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宝宝的.悟性很强,老师对他的指导小朋友对他的帮忙他都会记到心里,非常聪明。

  通过这一节造房子,果果不但能独立讲解玩具的颜色,形状,而且懂得了有朋友真好。知道了有了朋友的帮忙会干成更多想干的事!宝宝这么聪明相信以后一定会更棒的!加油!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09-09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通用10篇)06-25

中班建构区域观察记录11-04

中班建构区域观察的记录02-14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通用20篇)06-01

中班建构区区域观察记录11-30

中班建构区域观察记录(7篇)11-04

小班的观察记录11-22

小班观察记录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