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4 16:10: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六年级《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S版11册四单元围绕“民族之魂”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怒吼吧,黄河》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河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光未然、冼星海以及抗敌演剧三队和观众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表达了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的信心。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懂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不成问题了。对品味精彩语句;赏析精彩片段;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了解作者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还需引导和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激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1、学生查阅故事背景,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特殊形式。

  2、学生查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大致了解他们是什么人。

  3、准备《黄河大合唱》几段经典唱词和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黄河之气魄

  师:孩子们,谈谈你对她的了解。(师板书:黄河)

  师:是啊,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歌颂过她,看看这些诗句吧!(课件依次出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仞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每出示一句,学生一起读一读。)

  师:黄河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被每一个中国人争相传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师将课题板书完整),领略苦难中黄河的风采。(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本课中,黄河就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形象,她奋勇拼搏的精神正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让学生认识黄河。通过朗诵有关黄河的诗句导入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积累诗句,而且在诵读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

  二、感课文之层次

  师:请大家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通过反复读、查字典、和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通顺课文。思考课文按顺序记录了什么事。

  师:本文就是按顺序写了《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所有写事文章的三要素,记住,我们在创作记事文章时,将这三要素道清楚了,我们的文章也就写好了。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师梳理写作顺序,既渗透了篇章结构,又教给了学生写记叙文的方法。】

  三、品黄河之怒吼

  (一)四读,黄河吼出千层浪

  1、自由读,看一层浪

  师:课前我们交流了自己眼中的黄河,那诗人眼中看到的黄河又是怎样的呢?请自由读1—3自然段。

  师:谈谈你读到的黄河吧!(课件出示黄河图片,并相机通过比较“滔滔黄河”“波浪滔天”及“惊涛骇浪”“波涛汹涌”指导生字“涛”和“滔”,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区别。)

  (课件出示:“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2、抽读,触二层浪

  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如:你的朗读让我听到了黄河的隆隆巨响;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黄河卷起的高大浪头;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黄河声势浩大地奔向远方等。

  3、推波助澜读,踏三层浪

  4、齐读,搏四层浪

  5、回扣中心词——怒吼

  师:这样的黄河映证了题目中的哪个词?

  师:是啊,黄河在——怒吼!

  (二)对比,修辞表达百倍情

  师:看到这样的黄河,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想到了黄帝(想到了大禹),你说的内容和二自然段后面倒二(三)的意思一样,只不过你说的是陈述句,书上的是反问句,读一读,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师:像这样把多个反问句放在一起,又构成了另一种修辞手法——排比(生接答)。再读一读,看看排比有什么好处。

  师:你们从两种修辞体会到光未然对黄河的深深情意,很会读书,记住:以后写文章,适当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会有助于我们的表达。

  (三)回忆,精神传给万代人

  师:黄帝、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地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下百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黄帝、大禹已离我们远去,唯有黄河将中华民族这种精神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民族魂的象征。请大家再读二自然段,想想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师小结:是啊,光未然也许正是想到一要歌颂母亲河,二要中国人继承不屈的民族精神,三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借助黄河描绘斗争和光明,所以要创作《黄河大合唱》。

  【设计意图:课文中对黄河的描写,是对中国精神的歌颂,由四读层层探索出黄河不屈不挠的精神,继而将这种精神由物过渡给人,为下一课学习人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导入新课

  师:请孩子们读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谁在怒吼?这篇文章中只有黄河在怒吼吗?请大家自学4—8自然段,你还能看出谁在怒吼,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抛给学生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还有谁在怒吼?这是学生不可能想到的问题,学生会很积极地进行下面的学习,教师顺势以学定教。】

  二、走近光未然

  1、读句子,解析人物想法

  (课件出示:“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师:这又是一个什么句?用你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这句话,体会排比的气势。

  (课件出示:读到这个分句时,我仿佛看到

  来到

  听到

  想到)

  师:读了这个排比句,用你的体会来填一填空吧!后面四空至少选填两处。

  师:你能有这样的体会,说明你对这个分句的感悟已经很到位了,来,把你的感受放到这个分句中读给大家听一听。

  (播放四段《黄河大合唱》乐曲)

  师:孩子们仔细听乐曲,你能判断出每一段分别是四个分句中的哪一类吗?

  师:很好,奖励你们配着这段乐曲读这个分句。

  师:你觉得光未然写的歌词还有其它类别吗?文中哪儿告诉你的?请你仿照原文说一说。

  2、背课文,欣赏人物品德

  ①引接读、背四自然段。

  ②师:你们觉得光未然是个怎样的人?

  ③师小结:是的,光未然通过他的诗在怒吼,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

  【设计意图:这个排比句是描写光未然的重点句,也是走进光未然的突破口,通过创设情况来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感受歌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达到走进人物内心的目的。在理解内涵过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佳句就如顺水推舟。】

  三、走近冼星海

  1、品动作,领悟人物心情

  (课件出示四自然段:“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抓在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①抽读四自然段。

  ②师:请其他孩子标出文中冼星海的动作。

  ③师:再请大家找找这三个动作词前面的修饰词,想想这些修饰词让你知道了什么?可以不要这些饰词吗?

  ④师小结:表现一个人特点时,不仅可以用动作表现,在动作前加修饰词,表现的力度会更大,效果会更好。请记住用在以后的写作中。

  2、研过程,感受人物艰辛

  (课件出示五自然段:“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①抽读五自然段。

  ②师:请其他孩子感受这个自然段几句话之间的关系。

  ③师:的确是总分关系。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表现在哪些地方?

  ④师:那短短的六天,在那昏黄的油灯下,在那孔小小的土窑洞里,没有钢琴辅助,你似乎看到冼星海是这样谱曲的——(随机抽学生谈)

  ⑤师:作者在安排材料时,巧妙地安排出了详略,光未然详,冼星海略,请记住,你们以后写作时安排材料也要有详有略。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和作家平起平坐的机会,补写出冼星海作曲的过程,可以仿照四自然段,用上“时而……时而……”,也可以用“没有……没有……”或“顾不上……顾不上……”等词语,欢迎大家积极交流。

  ⑥师:孩子们,你们一定知道冼星海作曲时为什么会这么投入。(抽生谈理解)

  ⑦师小结:是的,冼星海在怒吼,通过曲调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五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仔细咀嚼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冼星海对话,走进冼星海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还两次点拔写作方法,发挥了文本的写作示范作用。】

  四、走近抗敌演剧三队和观众(略)

  五、深化主题,结束本课

  (课件出示:“因为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1、范读。学生思考:大家共同的心声指什么?

  2、师:将课题中的黄河换个什么词,能表达大家的大家的心声?

  【设计意图:在深入领会光未然、冼星海、演员、观众的心声后,思考大家共同的心声,从而将不屈不挠的黄河精神充分过渡给全中国人民,起到升华主题之用。

【六年级《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10-10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12-14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04-18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12-11

小学语文《怒吼吧黄河》优秀教学设计11-04

《怒吼吧,黄河》教案07-28

《怒吼吧,黄河》优秀教学反思03-23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04-11

语文S版《怒吼吧,黄河》优秀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