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9 10:08:03 帅帅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通用5篇)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1

  【设计背景】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必然给教育系统带来极大的变化。而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本和图形合而为一,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媒体资料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多媒体服务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笔者在组织《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节教学时,设计利用多媒体局域网及因特网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第8章第3节,本节主要内容为:金属生锈的原理、防锈的一般方法;废金属回收的一般意义。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钢铁生锈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分析、归纳能力。认识处理废金属,回收金属的价值,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对象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上过二年多的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铁钉锈蚀的实验需提前一周进行,没有办法在课堂上演示,于是将实验过程用网络展示。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知识与废金属回收等,网络上能搜索到很多相关知识,而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知识,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

  媒体分析

  微机室室的数十台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整个局域网与校园网接通,不仅在校内交流信息畅通无阻,而且可以访问因特网。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金属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办法。

  2、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损失。

  2、在宽松和兴趣盎然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体会到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获取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回收等知识。

  【教学难点】

  技术难点:建立怎样的网络平台以及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学习方法】

  在老师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辅助学习

  【所需时间】

  1课时

  【设计思路】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金属会生锈,而有的金属却很难生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但并不知道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原理是什么。铁钉锈蚀实验需用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将实验过程拍照后用多媒体展示,有利于学生了解铁钉锈蚀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由于本节知识学生要了解的常识性的内容较多,完全可以采用自主上网学习,我尝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金属锈蚀的原因及防锈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只作为学生认知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发现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探索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以“抛锚式教学模式”来开展学习。

  (一)创设情景:教学一开始,用多媒体和实物创设问题情景。

  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只搪瓷洗脸盆,盆底因使用不当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钢铁全年产量的十分之一。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人们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防护的方法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二)确定问题:要防护金属,减少锈蚀,就必须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废

  金属有哪些?随意丢弃废金属有哪些危害?回收废金属有哪些好处?

  (三)自主学习:当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以后,我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去解答这些问题,而是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用哪些方法去研究这些问题:书籍收集资料、上网查询、实验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信息,从而掌握如何来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

  (四)协作学习:当学生分组找到信息来解决原先确定的探究问题以后,互相讨论、交流,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五)效果评价:以一组课堂检测题,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达成检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流程作如下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在网络课件上设计了五个小专题,分别是:学习要求、知识讲解、课堂练习、本讲小结、网上交流。

  【教学实录】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目标说明

  明确学习任务

  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基础工作。

  创设情景

  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只搪瓷洗脸盆,盆底因使用不当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钢铁全年产量的十分之一,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人们应该如何保护金属?如何充分利用金属?

  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要探究金属防护的方法,要先知道哪些信息,了解相关知识,激发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探索、讨论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提出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参考:

  1、金属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锈蚀?

  2、人们常用什么方法防护金属、避免金属锈蚀?

  3、什么是废金属?回收废金属有哪些好处?

  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网上探究

  引导学生进入“知识讲解”栏目首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和搜索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掌握知识,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评价

  1、引导学生进入“网上交流”栏目

  2、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点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1、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不断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培养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发创新性思维,巩固知识。

  随堂检测

  网上自主探究完成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练习”栏目

  1、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达成检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2、将知识内化。

  即时反馈,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扩展视野

  对于已经达成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学生,引导他们进入知识讲解中的拓展视野栏目,了解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展知识面。

  浏览网页中“知识讲解”栏目内容中的“拓展视野”。

  拓宽视野,进行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结归纳

  1、小节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归纳,总结

  【教学后记】

  1、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会进行网上讨论。如果不具备这几点,自主探究就会受阻。

  2、鉴于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建议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用到的计算机相关操作进行简短培训。

  3、网络教学需要网络课件的支持,学生要在网络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是漫无目的学习,所以网络课件的设计是网络探究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4、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2

  一、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以及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本节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1、教学策略设计

  为了揭示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价值,拉近化学和学生的距离,教学中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素材,尽可能地提供感性材料,便于学生体会。关于金属冶炼以及海水蒸馏这部分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提供材料,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方法学习,也可以采用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实例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展开。

  (1)教学方法的选择

  设计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当地和本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时都可以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以便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已有知识对金属冶炼、海水综合利用等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归纳使同学的认知向前发展。

  (2)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条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两种教学形式进行。

  (3)教学媒体的选择

  虽然本节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是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了解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就要有较大的信息量。所以选择教学媒体时可以利用图片、录音、录像材料以及多媒体动画,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4)评价反馈

  每节课学习结束,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形成性练习、学生自我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同学互相访谈、提问或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最终形成研究性学习论文,等等。

  (5)课时建议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课时。

  2、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不同的学生水平,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流程:

  多媒体展示多种金属矿物及当代矿物开发水平→展示从金属矿石中提炼金属的步骤→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有关金属制备的知识,由具体到一般进行归纳总结(或多媒体呈现后学生归纳)→学生讨论归纳金属的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归纳几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录像:合理开发金属资源→活动探究:开发海底金属资源设想或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可做为研究性学习课题)。

  对于第二部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I】

  录像(或幻灯片):海水资源介绍→提出问题:利用海水资源,要解决哪些问题?→呈现录像(或幻灯片):海水淡化装置→实验演示(原理分析)→多媒体呈现:海水化学资源概况→问题探究:海水提溴、海带中I—检验→实验→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教学设计II】

  课前布置任务,搜集海水资源开发资料→小组汇报→提出海水淡化装置设想(包括原理分析)、海水提溴、海带中I—检验→相互评价→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当然,教学时还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其他方法,不必为教材所限,例如可以开展协作学习,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上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科普录像,然后就金属冶炼、海水淡化、海水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化学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进行研讨,等等。

  二、活动建议

  1、开展协作学习

  提出课题,例如,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分布;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海水淡化的现状及前景;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些课题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就以上全部或部分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专家访谈或进行研讨等活动,既有利于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还锻炼了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组织科学探究

  (1)为什么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不同?

  冶炼金属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由于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电子的能力不同,所以冶炼的方法不同。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金属的活动顺序:

  KCaNaMgAl

  ZnFeSnPb(H)Cu

  HgAgPtA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弱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强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3)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比使用铜器晚?

  金属使用的先后与金属冶炼的难易有关。

  (4)海水提溴和海带中I—检验

  海水提溴只要原理符合即可;I—检验,提出问题讨论:很多氧化剂都可以氧化I—,用H2O2有什么好处?(颜色变化明显)

  【实验4—1】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反应装置应远离易燃物;铝粉要细(200目以上),最好用铝银

  粉(商业名称);预先擦去镁带的氧化膜,长度约需10cm(过短热量不够,影响实验效果。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

  1、目前海底矿藏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还不够成熟,要投入实用更面临许多课题。除了成本比陆地高以外,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有资料表明,开采海底矿藏作为一个产业将在2010年至2030年才能形成。

  2、废旧金属资源的再生利用肩负着提供新资源、改善环境和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等任务,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性公益事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四、习题参考

  2、2[2CuCO3·Cu(OH)2]+3C=6Cu+7CO2↑+2H2O;氧化还原反应

  3、(1)NaOH,过量(2)过滤(3)盐酸(4)MgCl2Mg+Cl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在大家熟悉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球上和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教材由常见的金属矿物照片以及资料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而全世界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就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的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炼铁的实际情况结合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接着教材中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教学策略分析]

  1.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以及我国冶炼铁的历史等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

  2. 做好[实验8—3],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炼铁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让学生在讨论中归纳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3. 精心策划和组织好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成绩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导学生如何由自己的实验来分析归纳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4.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起来“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源的文字描述等。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材料。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的能力。

  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

  由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

  〈过渡〉

  金属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展示材料,交流信息,讨论、小结:

  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由课上来展示收集的成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 体 实 验 相 结 合 、 原 理 实 际 相 联 系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问〉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演示实验〉

  介绍炼铁的原理

  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小结〉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碳、石灰石。

  2.炼铁原理:

  3CO+Fe2O3 2Fe+3CO2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

  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

  〈过渡〉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有杂质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解题过程见板书设计) 学生思考:铁矿石、生铁、钢等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含有杂质的物质如何来进行计算。

  归纳解题思路 通过例题的方式,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小结〉

  解题思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

  P23页习题4、5 完成整个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严瑾的思路,严瑾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严瑾的学习习惯。

  设问导入 (第二课时)

  〈导入〉

  大家知道吗?我们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学生阅读P18页最后一段内容。 由一个简单的设问和一个具体的数字,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金属资源的保护中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实验方案 〈课前准备〉

  提前一个星期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以小组或个人等方式活动,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于课前完成实验。 让学生再次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

  展示结果、归纳辨析 〈汇报实验方案〉

  〈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辨析实验结果〉

  〈引导分析〉每个小组的方案的优劣。挑选出一个比较完美的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板书设计 由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

  展示实验结果,作简要的分析

  将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分析,推断铁生锈的条件。

  学生讨论、分析、对比,形成共识。

  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整个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学会进行实验评介的方法,和进行筛选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实验、运用知识 〈教师小结、投影〉

  1.铁生锈的条件:一要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有水),二要与氧气接触。

  2.实验要点:如图P19页8—23,试管2中的蒸馏水应煮沸冷却后再放入铁钉,然后再倒入植物油进行液封。试管3应烘干后再放入铁钉,再用橡皮塞塞上。 学生回顾实验步骤,记忆实验的要点。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注意细节,严瑾的实验态度。

  〈引导讨论〉

  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那么如何来防锈呢?

  〈讨论分析〉

  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分小组讨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归纳防锈的思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铁制品生锈。

  讨论、分析、交流 从防锈方法的确定,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灭火方法的确定,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讨论分析、形成意识 〈过渡〉

  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引导讨论〉

  1.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呢?

  (多媒体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2.如何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源呢?

  〈小结、投影〉

  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1. 防止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回收利用

  3.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观看多媒体,理解金属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讨论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让学生学会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提高、运用知识 〈总结〉

  学完本课题,你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作业〉

  1.P22页习题:1、2、6

  2.调查与研究:你家的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的情况和回收的价值,对今后如何回收金属废弃物提供自己的建议。 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并回答。

  课堂练习

  第6题和调查与研究放在课后。 学完本课题,让学生有时间再整理本课题内容,使知识形成脉络。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2O3 2Fe+3CO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 2Fe+3CO2

  160 2×56

  800t x

  =

  x= =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96%=583t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2.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

  3.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 防止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回收利用

  3.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 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 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工具

  实验用具: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教学过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请学生观看课本图8—16、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示矿石样本或放录像]

  [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

  [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答]铁、铝、铜等。

  [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呢?

  [生]肯定有!因为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属中最多的。

  [疑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呢?

  [可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成本有关。

  [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承接]我国的金属矿物分布怎么样?

  [引导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

  答案:矿物种类齐全,矿物储量丰富,其中钨、钼、钛、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虽说我国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矿物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

  要矿产品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过渡]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

  二、铁的冶炼

  [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引导学生观看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

  [讲解]钢的主要成分就是铁。钢和铁有着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96年,我国的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居世界前茅。

  [引导学生观看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和图8—21(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介绍]我国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有大型铁矿。

  [过渡]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现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启发]比较Fe2O3与Fe的组成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冶炼。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获得探究实验开展的一般思路,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难点】铁生锈的条件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回放影片中沉船的过程,展示“渡江轮”的生锈图片。

  【提出问题】假若它当初没有沉没,你怎样能让它青春永驻?那么铁生锈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引入课题。

  (二)层层递进,探究新知

  1、实物呈现,提出问题

  【多媒体】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事先搜集到的不同生锈的铁制品。

  【提出问题】为什么户外铁制品比户内易生锈?为什么海边的铁制品(锚)更易生锈?为什么漆油漆、涂防护可以预防生锈?(埃菲而铁塔图片)

  【讨论】各小组汇报他们对钢铁锈蚀的`条件作出猜想,以及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间互相评价,补充完善。

  2、展示实验,达成共识

  【学生展示】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

  在试管1中加入经煮沸冷却之后的蒸馏水,浸没铁钉一端,一端暴露在空气中。

  在试管2中加入经煮沸冷却之后的蒸馏水,浸没铁钉,上端覆盖一层植物油。

  在试管3中加入少量干燥剂(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3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补充】

  在试管4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结论】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铁钉在蒸馏水中或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生锈,而在有水和空气的中生锈。得出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同时反应;酸、盐等物质会加速铁的生锈。

  3、适时反思,思维提升

  【提出问题】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的作用。那铁锈能否也起到保护里层的铁?为什么?

  【学生回答】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氧化铁。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铝的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发生反应。铁与氧气、水的反应生成的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教师追问】根据铁、铝与氧气的反应情况,以及前面学习铁锈蚀的条件,大家能总结得到防止铁锈蚀的原理吗?

  【学生回答】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同时反应,阻断一个条件就可以。也就是把金属和腐蚀性的环境相隔离。

  【提出问题】那大家对铁制品的防护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

  【讨论总结】金属的防锈措施:保持干燥、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就是穿防护衣—覆盖一层耐腐蚀的物质(刷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教师补充】增强体质—改变内部结构(合金)。

  4、问题解决,学以致用

  【竞赛游戏】学习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后,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自行车中的防护措施和原理进行总结。

  【归纳总结】总结获得自行车构件防锈措施。支架:涂油漆;链条:润滑油隔绝空气;钢圈:是不锈钢做的。

  (三)巩固知识、回扣主题

  【提出问题】如今的“泰坦尼克号”为何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假若它当初没有沉没,你怎样能让它青春永驻?

  (四)学生总结,畅谈收获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上网搜集资料获取有关金属防护的最新的动态,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反思06-25

初三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范文06-26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反思6篇04-25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05-13

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作文07-14

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作文【合集】12-11

《内能的利用和坏静的保护》的教案设计08-25

资源和环境问题教学设计06-28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