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2-22 09:16: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7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1、 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预习案

  作者介绍

  李白 (701—762年),唐朝,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想像、夸张、激情)。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知识链接

  背景材料: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将:请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正音辨形。

  将进酒(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探究案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发展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用“君不见”的重复呼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好像读者在面对诗人,看他豪饮,听他放歌。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狂放。“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点题之笔,是主旨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何等自信,何等豪迈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艺术体验。

  (1).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夸张手法的运用。

  (2).哪些地方用了这一手法?朗读时如何体现?

  明确: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这些夸张表现出诗人狂放不羁,用辞大胆,也表现了他豪放飘逸的诗风。在朗读时要读得抑扬顿挫,有气势。

  (3)、全诗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诗情大起大落。诗中表达感情的词“悲”、“欢”、“乐”、“原”、“欢”、“愁”,一线贯穿。

  练习案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D。请/拿。A.应当;B.再;C.介词,为了。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 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解析:选C。取,语气助词。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狂风暴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万古”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解析:选C。“略给以空浮之感”错。

  4、默写本课名句 :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2) ,千金散尽还复来。

  (3) ,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皆寂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

  (5)五花马, ,呼儿将出换美酒, 。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 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此时,对 于这位小女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自己仿佛看到的画面)

  〔设计意图〕

  ( 让学生进一步在脑海里产生对小女孩的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师:小女孩的结局怎样?谁来读读小女孩死时的样子?

  (生读句子“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 微笑。) ●引导质疑:小女孩死了,死本来是痛苦的,为什么她的脸上反倒还有幸福 的感觉呢?(生说自己的见解)

  二、研读,了解五次幻想的内容

  1、师引入:这就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小女孩在极度寒冷、饥饿当中出 现了种种幻想,她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5-10)自然 段,边读边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说说小女孩当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自由读文,师出示幻灯片)

  2、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四人小组每组一份)

  擦然火柴 次数 看到的幻象 现实生活 渴望 一 火炉 冷 温暖 二 烤鹅 饿 吃饱 三 圣诞树 无欢乐 快乐 四 奶奶 无疼爱 疼爱 五 和奶奶一起飞走 寒冷、饥饿、痛苦 幸福

  ●学生完成后汇报,师相继显示结果。

  教师追问: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学生回答:冷 ……)

  3、师请五位同学读这五次擦火柴的部分。每读完一次,师用语言将它们连 接起来。

  4、在这种种幻想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次?同桌互相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师请学生进行汇报,说说理由,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文中进 行发现交流)

  ●师: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想? 预设——

  生:因为小女孩又冷又饿,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

  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小女孩是寒冷、饥饿、痛苦的,她想得到温暖和幸 福,所以她会想到这些。

  生:小女孩无人关爱,她渴望得到温暖、幸福、快乐,因此,她的眼前出现 了种种美

  丽的幻想。……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是呀,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寒冷、饥饿、痛苦 与孤独。她渴望拥有这一切。当她擦燃火柴从幻想中,看到了火炉、烤鹅、 圣诞树、奶奶。毕竟,火柴终归是要熄来的呀,火柴一灭,所有渴望没有了, 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读一读,找找相关的'语句。 (现实与幻想的比较,更突出小女孩的寒冷、饥饿、痛苦、孤独。) 生读文。师相机出示: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的眼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只见圣诞树的烛光……一道细长的红光。”

  ●师: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体会)

  ●师:大家说得很好,小女孩为了留住奶奶,再一次的擦燃火柴,这一次与 第一次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两次擦火柴,从哪些字词里体会到表达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生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相机出示: “她敢从……终于抽出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抽生读,师指导读,齐读。

  5、师: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很虚弱了,这一整把火柴发生强烈的光,照得跟 白天一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为样高大,这样美丽。赶紧读这段话, 边读边想,怎么理解这句话。

  出示: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习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 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说理解师引导读文。

  预设——

  生: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已经死了。

  生:小女孩根本就是活活冻死、饿死的。 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谈体会。体会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寒冷、 只有饥饿与痛苦。

  6、你们都说小女孩可怜,可是安徒生爷爷却在课文中结尾中写道,小女孩 曾经很快乐,很幸福的。请同学们快速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生 齐读)

  〔设计意图〕

  ( 教师是帮扶兼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幻想,并 反思幻想的原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小组合作探 究,再通过集体的反馈,大胆地交流自己读文的见解,达到自由表达感悟、 集体求同存异、真正理会文本内涵的目的。同时,教师狠抓朗读,学生在情 感上产生了共鸣,充满了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7、师出示: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这里有两个幸福,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小女孩曾经的那些幸福呢? 生再次谈小女孩四次幻想。

  ●师:小女孩当初是多么幸福呀,假如你就是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和奶 奶一起到了这样一个幸福的天堂里去生活,你怎么读,读出这幸福生活的心 情?

  (重点品读环节,引导学生找出小女孩前面产生幻想的语句,进一步感受小 女孩幻想中的幸福。师运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小女孩的内心,品读 这句话。)

  ●师:可是,现实中的小女孩有这种幸福吗?你怎样理解第二个幸福?

  预设——

  生:这里是说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她只有跟着奶奶去了天堂, 才能获得幸福,才能得到快乐。

  生:我认为这里的幸福是说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得到解脱,才能摆脱悲惨 的命运,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设计意图〕

  (师运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说体会——→读句子——→评价——→再读句子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师小结: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假如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来 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将你们的打算写下来吧。

  2、师:同学们都是些善良的孩子。都愿用一颗爱心去帮助她,那在小女孩 的周围,人们是怎样对待她的?你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围绕冷漠、无情、社会的不公平)

  3、让我们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牢牢地记在心里,课后再去读读安徒生爷爷 的其它童话吧。 附: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幻象 渴望 现实

  (幸福) (不幸)

  火

  炉———— ————寒冷

  烤鹅———— ————饥饿

  圣诞树——— ————孤独

  奶奶———— ————无疼爱

  飞走———— ————痛苦 幸 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荷花》一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本文先从正面(1至3自然 )对荷花的香味、形状和姿态等作了生动的描写,随后用侧笔(第4至5)自然段)通过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进一步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和我对荷花的赞美,虚实结合,写出了白荷花美的极致。

  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课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课后题4以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式进行训练,较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围绕哪一句话来写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认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说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按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要从分析4、5、6三句话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是围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来写的,写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荷花。再进行荷叶的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学准备:

  1、课前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荷花的图画。

  2、投影仪、小黑板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绘画,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

  在朗读中体会花荷花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的古诗很多,谁能背背已学过的古诗。对于已学的古诗中我们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1、出示荷花图。设问:小朋友,你们看了图上的荷花有什么感受?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在写荷花的美丽。

  2、听清课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检查

  1、自学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破裂 姿势 翩翩起舞 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已认为最难的字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莲蓬、舞蹈重点词语来讲解。指导学生在图中找一找莲蓬 ,说说字的结构,指导书写。)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直接写荷花的美丽?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我们学习画画,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今天的课文已经告诉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构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特点。(清香、形状、姿势)

  1、学习第一自然。

  (1)齐读这一段话。思考:这一段话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语说明荷花的香气很诱人?

  (2)如何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复习单元学习提示:用什么,怎么样。来概括。(小黑板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练习:(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园玩。

  B、我一到公园,就闻到荷花的香味。

  C、我赶紧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图画来表示清香,我们该如何体现呢?

  先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来,我们向荷花池边跑去,去看一看如诗中描写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学生标上句子序号。

  思考:哪几句话直接在写荷花的形状?(4、5、6)

  (2)写了哪几种荷花的形状?(全开、刚开、末开)

  从图中找出这三种荷花的形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课文是用什么词把这3 种形状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导读

  (5)看起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形态各异,那么,这三句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呢?

  辨析:

  A、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

  主要是在写冒出来的形状,应采用第二句。

  (5)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冒,写出了荷叶的茂盛,又写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画上体现荷花的三种不同的形态。

  设问:课文只是写了荷花吗?如果我们这样的图你认为好看吗?还应该画上什么?课文中有没有写到,课文是如何来描写荷叶的呢?

  (6)学习第二句话。

  小黑板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找出描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语( ),表示荷叶颜色的词语( ),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挤挤词语的意思。)

  (7)这段话主要是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又美;碧绿的大圆盘衬托着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

  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⑴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⑶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小园、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从课文第2-6自然段中选一段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积累不同的比喻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代任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出示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读通课文,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2、自学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听写。

  3、小组合作,讨论课后习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检查反馈一: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记,说一说。

  2、检查反馈二: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最想说?

  3、检查反馈三:你最喜欢读哪一段,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4、检查反馈四: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抓住了哪个词来写?你用什么方法读懂这篇课文。(诸如:抓中心词--诱人,找“诱人”的语句:抓中心句,画一幅幅四季图:……)

  5、检查反馈五:课后习题。重点是第2题,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五、熟读课文,自选默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课题:城市化(第一课时)

  二、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上一节学习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深入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本节教材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届高一学生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但是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了解城市化的动力; ?运用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图片、表格和数据,让学生思考:深圳三十年来发生的变化。 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

  [引入]一首歌,一个伟人,一座城市。便成了《春天的故事》。故事中的城市就是深圳。30年过去了,故事依旧,而城市却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一组图片,大家感受深圳发生的巨变。观察图片:1982年的边陲小镇—老深圳、20xx年流光溢彩的深圳、20xx年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图片中总结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大家看课本城市化还有那些表现?2.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⑴人口的集中过程

  ⑵地域的转换过程 ⑶经济结构的变化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结合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思考: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度]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哪些变化? 5.城市化的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带来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过渡]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说,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让我们来看一幅图。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

  [合作探究](1)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变化特点?目前发展特

  点?(提示:从水平高低、发展快慢来考虑)

  (2)预测今后世界城市化速度将如何变化?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教师归纳总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下表。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7篇】相关文章: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四篇01-30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01-1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五篇02-19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五篇02-07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01-25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四篇01-2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01-19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8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9篇01-0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九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