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2 11:00: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2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可能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P106—107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P1095

  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小学六年级教科书第1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课件、乒乓球和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玩小魔术,激趣。

  2、玩真的:一个小纸团,任意放在一只手中,可能在哪一只手中,(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也就是说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是多少?(能回答给予鼓励)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大小)

  3、检测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三天后下雨。()

  太阳从西边升起。()

  小方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

  小明的年龄比他爸爸小。()

  4、过渡语: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得非常好,相信这节课会合作愉快,轻松学会、掌握新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摸乒乓球游戏(教学例1):出示课件

  (1)教师口述并演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几号球?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吗?

  (2)猜一猜(四人小组内合作议一议)。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或3号球。

  有3种可能的结果。

  1号1/3,2号1/3,3号1/3(引导或鼓励会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了)

  教师:也就是说,摸出三号球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3。

  (3)试一试(摸一摸)。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摸,一个同学或全班记----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记、放回再摸,连续3--15次):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4)反馈明确:(摸出每个号球的次数接近;如果继续摸下去,摸的次数越多,摸出每个号球的次数越接近),这说明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摸出三号球的可能性都是(1/3)。

  2、摸卡片游戏(课堂活动第1题):(出示课件)

  生:齐读游戏规则。

  师: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同桌交流后汇报(公平,共10张,1和0各5张,各占一半,可能性是1/2)

  师:也就是说,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游戏规则具有公平性。

  分左右两组,各选两位代表上台,一人摸一人记录,全班同学监督:先摸3次,得分相差多少?再摸3次,......

  明确:取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接近,胜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获胜可能性是1/2。

  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游戏规则中各方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游戏规则才具有公平性。

  过渡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赚钱,设计了一些不公平的游戏。希望同学们要高度警觉,不要中了这些人的圈套,上当受骗。

  3.教学例2。

  转盘游戏:出示一个大的转盘(上面有三个区域,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1/2,黄色和蓝色区域各占整个圆盘1/4)。

  (1)游戏(方案)公平吗?为什么?

  生:不公平,……

  师:也就是说,红色区域的面积大,占了整个圆面积的1/2;黄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小,各占整个圆面积的1/4;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同时也说明,面积越大,可能性越大。

  (2)怎样设计这个转盘才公平。

  同桌交流后汇报:

  平均分成三份,三种颜色各选择其中一种,三人的可能性都是1/3。

  平均分成四份,四种颜色各选择其中一种,三人的可能性都是1/4。

  (3)计算:指针停在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1/4)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100x1/4=25)

  4.抽牌游戏:1、2、3、4四张牌,抽出小于3的甲胜,大于3的乙胜。

  这样约定公平吗?为什么?

  小于3的有1和2,占四张中的二张,可能性是1/2。

  大于3的只有4,占四张中的一张,可能性是1/4。

  你愿意是甲,还是乙?(甲——选择可能性大的)

  师:这说明了什么?(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习:练习二十六第2--3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议,最后集体反馈、评价。

  四、学生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1号---------1/3红区-------1/2小于3的--------1/2

  2号---------1/3黄区-------1/4

  3号---------1/3黄区-------1/4大于3的--------1/4

  可能性相同--------公平面积越大,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重难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

  资源

  目标

  “学”与“教”

  课前谈话

  《非常6+1》

  通过谈话和节目的观看,放松孩子的情绪,吸引孩子关注课堂,同时了解砸金蛋的游戏规则,为课堂第一个游戏做好铺垫。

  1、师生谈话: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看会儿电视休息一下吧!

  2、播放《非常6+1》的片断,和孩子一起收看

  3、关掉视频,提问:看过这个节目吗?节目的名字叫什么?刚刚播放的一段在干什么?(砸金蛋)

  金蛋砸开之后金花四溅说明什么?(中奖了)如果砸开以后什么也没有呢?(没有中奖)

  一、组织教学,蕴伏数学学习方法。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砸金蛋游戏

  三枚金蛋,两枚空蛋,一枚有金花

  一个“担心”提醒孩子上课的许多注意事项;一个“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埋下伏笔。

  三枚金蛋一出,金光闪闪,十分诱人,孩子的兴趣一触即发。

  砸第一枚金蛋,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同时,明确不确定时可以用“可能”来描述。

  砸第二枚金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砸最后一枚金蛋,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同过小结让孩子明确,只要边玩边想,就能学到知识

  1、孩子们知道老师最担心什么吗?

  其实老师最担心你们不会玩。(贴“玩”)孩子们会玩吗?那玩数学游戏和别的游戏有什么不一样?(动脑思考,学到数学知识)

  是啊,玩数学游戏还能学到数学知识呢!

  想不想试试?那我们来玩第一个游戏:砸金蛋!

  1、介绍:

  点击课件出示。问:几枚?

  三枚金蛋中有两枚都是空蛋,只有一枚里有金花。砸出金花可是有奖品的哦!谁先来?

  2、第一枚

  指名上台,采访,你砸几号蛋?

  问全班:我想问问大家,他这一锤砸下去,会砸出金花吗?

  根据孩子的发言,让孩子感受到“不确定”的意思,提炼出“可能”来表达。

  指出: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可以用“可能”来表达。(贴:“可能”)

  3、第二枚

  问:谁还想砸?

  指名上台,你想砸几号蛋?

  提问:这一锤砸下去,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4、第三枚

  现在还剩一枚金蛋,

  师:还砸吗?都想砸?为什么?

  生:……

  师:现在确定吗?又用哪个词语来描述?

  引出:“一定”并贴于黑板之上。

  师:要是砸出来是空的呢?

  引导孩子说出:不可能并贴于黑板上。

  5、小结:砸金蛋好玩吗?其实,我们不只是在玩,而是在边玩边想,(贴想)在思考当中,我们发现:有没有金花,有时是不确定的,我们就说:可能,有时是确定的,我们就说:一定,或者说不可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可能性。(板书课题)

  活动二:摸球游戏

  两个罐子,1号罐中装6个白色的乒乓球,2号罐中装3个白色的乒乓球,3个黄色的乒乓球。

  3副装有乒乓球的袋子图(一个里全是黄球,一个里全是白球,一个里3个白球,3个黄球)

  在摸球活动,通过两名孩子在两个不同罐子里摸球,引发孩子的思考,体会:当罐中的球全是一样,则摸出的结果是确定的,也就是一定或者是不可能,当罐中的球不一样,那摸出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也就是可能。

  通过图片与词语的对应练习,让孩子再一次体会袋中球的情况与摸出的球的可能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过渡:还有很多游戏也是这样的。下面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摸球比赛!

  1、请两名孩子上台摸球,一名孩子记录摸球结果。其余孩子观察思考。

  将摸球的两名孩子蒙上眼睛。老师在其余孩子的关注下将两个罐子的球装好。

  2、两名摸球的孩子睁开眼睛,选择罐子。

  3、宣布摸球规则:每轮两名选手各摸一个球,摸得一样就打平,摸得不一样时黄球获胜。

  4、摸球活动。

  5、思考,体会,感悟。

  三轮(或是有胜负)之后,老师采访两位选手:今天的手气怎么样?再摸一个就会获胜吗?两位不知情的选手的回答定会引起全班知情孩子的嘲笑和思考。

  再摸两轮之后,向输了的选手提问:还摸吗?上面的选手定拿不定主意,下面的观众定迫不及待。当孩子说出“不摸”的时候,老师追问:为什么?

  此时,将孩子零碎的语言整理,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语言推测摸球的结果,形成三句完整的话:因为罐子里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因为罐子里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因为袋子里既有黄球又有白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6、整理,完成板书。

  老师出示图片: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袋子(图片)分别装有6个球,如果要从中摸出黄球,那么这三个词语(一定、可能、不可能)应该放在哪个袋子的后面?

  生上台移动词语,再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7、小结:摸球游戏也很好玩,不过,我们也不只是在玩,而是边玩边想,还能把想到的清楚地说出来(贴“说”),让我们对可能性的知识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活动三:根据要求放球

  1个空袋子,4个蓝球,4个红球,4个绿球

  通过放球活动,让孩子体会只要袋子里的球是怎样的,摸出的结果就是怎样的,对摸球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1、过渡:刚才袋子里的球都是老师放好的,你想放一放吗?但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哦!

  2、介绍材料:

  课件出示放球的材料。

  一个空袋子,4个蓝球,4个红球,4个绿球,

  (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3)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

  请孩子们把自己的方案边摆边说给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3、小组活动

  4、汇报(分别汇报)

  小组汇报。

  在汇报中,引导孩子发现,每个要求的各个方案的共性,从而总结出:只要袋子里全是红球,摸出的就一定是红球;只要袋子里没有红球,摸出的就不可能是红球,只要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摸出的就有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判断,让孩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孩子学会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小结过渡: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判断中奖的可能性,还能根据要求设计游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也存在各自的可能性,有些一定发生,有些可能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请孩子们看屏幕,仔细思考,打开书105页,把你的想法在书上例2的方框里作上符号。

  一定:可能:不可能:

  (1)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空。

  (2)汇报。指名上台将事先制作好地图贴在黑板上三个词语的后面,再结合图意说话,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3)处理有分歧的情况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当孩子发生分歧,可让孩子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调查让孩子发现,人用哪只手拿筷子这件事是不确定的,因此判断,这件事是可能发生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当孩子发生分歧时,引导孩子通过调查了解世界人口情况,可以给出小资料,从而让孩子判断出世界上每天出生人口是一定的。

  四、总结

  黑板上的板书以及本节课的所有内容

  通过引导孩子总结,让孩子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同时通过老师的总结让孩子对学习方法有深入的体会。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学的?我们玩了很多游戏,可是不只是在玩,而是边玩边想,再把想到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这样就能学得又轻松,又快乐!

  五、拓展与延伸

  课件出示故事画面。三个老板的抽奖箱内都装有1个红球,但白球的个数却各不相同。

  通过故事和直观的形象,让孩子对可能性的大小建立初步的映象。

  孩子们今天学得非常棒!最后,老师向送给孩子们一个故事,想听吗?圣诞节到了,各大商家都开始了圣诞大促销活动,小象一家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急急忙忙去购物,来到商场一看,熊老板,猴老板和鼠老板家都开展了购物就抽奖活动,瞧!这是熊老板的抽奖箱,这是猴老板的,这是鼠老板的。小象顿时傻眼了,他该去哪家呢?

  教学具准备

  装乒乓球的袋子图片,生活中的6个事件图片,乒乓球(黄白两种颜色),装乒乓球的罐子。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6个事件图片

  装有不同乒乓球的三张图片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编写特点

  这一单元学习的内容有两个:

  ①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按指定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关方案。本节课主要研究第一个内容,它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教材创设了摸球的情境,请学生借助5个装有不同数量的黄白两色乒乓球的盒子,讨论以下问题:

  ①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从不同盒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②如果用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第一个问题是复习,第二个问题是讨论摸球可能性的数据表示方式。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重要转折。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材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必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价值。

  3、我的思考

  教材编排的优点:借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直接分析得到理论概率,避免在实验概率与理论概率的差别中纠缠。但不足的是:①缺乏丰富的现实背景,不能充分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对学习可能性大小的价值体现不够充分;②对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丰富内涵揭示不够,容易导致学生用确定的思维去思考不确定现象,不利于学生随机观念的建立。

  这节课研究的是简单的概率知识,而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科学,小学阶段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为概率并不提供确定无误的结论,这是由不确定现象的本质造成的。因此,可能性的学习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

  为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两点补充: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体会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和价值。

  2、结合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其它事物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①分数的初步认识

  ②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等可能性的认识。

  2、学生已有经验、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在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很多不确定现象,如收听天气预报、参加抽奖活动、玩扑克牌,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掷硬币,掷骰子,看电视上的有奖竞猜活动等,已经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我们在前测中了解到,学生一般对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没有太多的困难,但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仍然是个难点。比如,7个黄球,1个白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白球,因为白球少;前面摸到黄球,后面该摸到白球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学生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有趣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4、我的思考:

  要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经验,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必须直面学生的错误。一方面借助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并就得出的数据进行讨论。对数据的讨论既能使学生对随机现象的特点加深体会,又能帮助学生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确定性的注重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的干扰使学生认为“任意摸一次,可能性应该一样,不会是百分之八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将生活中结果相等和机会相等的情境放在一起对比,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可能性相等的内涵。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丰富对等可能性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初步学习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简单的生活现象,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四、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引入

  教师出示放有黄白两种颜色乒乓球的盒子,请学生猜摸到的球会是什么颜色,并现场验证、反思。

  激发兴趣

  2分钟

  二、研讨

  在透明的玻璃盒中放球,请学生用数表示从盒中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

  初步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明确可能性大小的范围。

  15分钟

  三、反思

  1、 一个西瓜,两个人分,怎么分公平?

  2、 一张电影票,两个人都想去看,怎么处理公平?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结果相等和机会相等(可能性相等)的同与不同。

  5分钟

  四、应用

  (一)

  1、 天气预报降水概率是20%,你会带伞吗?如果是90%呢?

  2、 甲药品治愈率90%,乙药品治愈率55%,你选哪家?为什么?

  (二)

  1、 87页2、3题。

  2、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学问。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学习可能性大小的价值。

  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学习可能性大小的价值。

  15分钟

  五、拓展

  提供拓展资料并进行分析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3分钟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具:红、黄、绿三色转盘、红色转盘、装6个红球的1号口袋和装3个绿球3个黄球的2号口袋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张由红、黄、绿三色组成的转盘,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可能”来回答。接着出示一张红色转盘并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一定”来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转盘一样,有时能确定,有时不能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揭题: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老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老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怎么第一组的小朋友个个那么幸运,每人都能摸到红球呢?这两个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个小朋友敢猜一猜?打开口袋验证。并小结:1号口袋里全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2号口袋里没有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板书:一定 不可能)

  继续观察2号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板书: 可能)

  活动二: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交流结果。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游戏。打开课件竞猜一栏,玩举牌游戏。

  1、一定能摸出黄色的球。

  2、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3、不可能摸出黄色的球。

  活动三:选取生活中的事例来做一下判断。

  1、下周五会下雨吗?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4、因为破环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

  活动四:讨论

  1、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

  2、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个球,摸到黄球有奖,该怎么放?

  2、学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间安排两天开运动会,根据天气情况,你觉得安排哪两天最好?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作业:练习册自练自测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6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

  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

  (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

  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具准备:

  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

  2、实践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

  第几次12345678910

  颜色

  第几次11121314151617181920

  颜色

  (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解释和应用:

  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海南

  哈尔滨

  武汉

  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8白2红可能是白球

  一定是白球10红

  5白5红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

  8白2红白球的可能性很小10白

  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

  [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8

  设计理念

  创设活动情境,促进新知建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学了“可能”与“一定”,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年级)和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实现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描述的重要内容。“概率”因其有别于讲究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确定性思维,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因此,本课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只凭教师口述,而要通过创设数学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猜测、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活动过程中体会如何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课始摸球比赛后提出“如何表示从三个箱子中摸球的结果”,沟通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还有别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吗”则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抽象出“数”,进而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课末“归纳总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加强合作交流,引导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以“分别用什么数来表示从这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和“为什么用1/5来表示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

  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在学生知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可能性大小,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引导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凸现了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发展性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适当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加强对数学实践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1.激趣。老师提供三个箱子:1号箱里面放有5个黄球;2号箱里面放有1个白球和4个黄球;3号箱里面放有5个白球。请3个学生进行摸球比赛,摸到白球最多的获胜。摸球前,各自选一个球箱,并且只能在选定的箱中摸球。每次摸出1个球,记录后放回去再摸,每人摸6次。

  2.揭题。教师从摸球的结果导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进而从“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时引导学生质疑:还有别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吗?(教师板书课题)

  [课始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用些什么数分别表示从这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学生的表示方法。

  [探究可以“用什么数”分别表示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素材。]

  三、强化新知

  1.讨论:

  (1)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可用哪个数表示?(学生可能会用20%、0.2、1/5表示。)

  (2)为什么可能性用1/5表示呢?(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分母分别与试验中的什么有关。)

  (3)师(拿出2号箱中的1个黄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

  引导小结:从2号箱中摸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但由于箱中黄球、白球的数量不同,所以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也不同。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初步知道可以用1/5表示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但开始时学生对用这个分数表示并不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

  2.探究:怎样表示“不可能”和“一定”。

  从1号箱中可能摸到黄球吗?白球呢?可以分别用什么数表示摸到黄球、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类似地让学生自行设计从“3号箱”中摸球的方案并解答。)

  3.练习:教师往2号箱中依次加入1个黄球、1个白球、又1个白球,让学生分别说出能摸到白球、黄球的可能性大小。

  [学生初步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四、总结提升

  1.归纳总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提升认识,发展思维。借助线段图,让学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还可以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引导学生观察某点从线段的左端移到右端引起可能性大小的变化情况,直观地描述可能性的变化趋势。

  [这个环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教师在介绍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同时,结合动态的演示,自然渗透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统计知识已作为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北京市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可能性》一课是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概率知识主要是以直观为主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亲自实践、体验,在游戏中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奠定基础。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个别发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一)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1、我们先来做个摸球的游戏:(出示一个口盒都是粉色球)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摇一摇,不能偷看)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7)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指名)想不想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拿)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2、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二)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录象)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

  不能偷看(一会儿在做游戏时,大家都来做监督员,互相监督,不能偷看。)

  结果怎么办?组长要做好记录。摸到红球就在红球那做个标记……

  你们都等不急了吧,在组长的位子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盒子,请静静的快把它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小组活动)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按组说)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我们一起算一算。

  师:我们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黄球才……次,你想到了什么?

  师: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到底有几个,你想知道吗?请组长把球拿出来,数一数。(3粉1黄)把球收到盒子里

  总结:刚才我们同学真了不起,盒子里粉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粉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就说,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书)

  相反:黄色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板书)

  师:请你想一想,盒子里有10个粉色的球,1个黄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数会怎样,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

  如果有20个粉球黄球还是1个,这时怎么样?

  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样呢?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师:你们猜的对吗?我们来验证验证

  请组长在盒子里放上同样多的粉色、黄色的球,可以是2粉2黄,也可以是1粉1黄。多余的球怎么办?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2(小组活动)

  师:观察每组摸球的次数,哪个组摸到球的次数比较相近,看着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一起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数,全班摸出粉球……次,黄球……次,你想说什么?是不是像刚才记录的那样相差的很多?

  总结:当粉球、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3、这节课每名同学都能开动脑筋,学到了新知识,那谁最聪明,谁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个小测试,谁愿意参加这个测试?请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

  小结:看来你们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能力都很强。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摸球游戏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勤动脑勤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

  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形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么办?”

  4、应该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自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可以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况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三、教学准备

  纸盒,红色棋子,蓝色棋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导入新课

  1.回顾感知。(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1)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一个空纸盒,放入5个红色棋子。如果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2)演示提问:教师在纸盒中再放入一个蓝色棋子。如果再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这次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3)猜一猜,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会不会是一样大的?

  2.揭示课题。

  (1)揭示: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就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继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此回顾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既紧密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过渡的问题情境。

  (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

  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

  (1)介绍试验材料。

  ①教师出示试验材料学具。(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②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纸盒,纸盒里装有数量不等的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纸盒里面的棋子是4红1蓝,或5红1蓝,或6红1蓝,或7红1蓝,或7红2蓝。)

  (2)明确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①每次从纸盒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

  ②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进行20次。

  (3)商定试验方案。

  ①指导学生分组商定试验活动方案,明确试验过程和记录方法。(PPT课件演示。)

  ②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4)领取试验材料。

  ①学生分组领取试验材料。

  ②组织学生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帮助学生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试验数据的随机性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明确试验要求,并根据试验要求自主商定试验方案,有序开展试验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活动。

  ①学生按预定方案,分小组进行试验活动。

  ②教师巡视了解每个小组的试验情况,并及时进行活动过程和活动记录的指导。

  (2)学生组内分析交流。(PPT课件演示。)

  ①观察分析:观察本小组的摸棋子活动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②讨论交流:从统计结果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摸棋子的试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棋子都可能被摸到,并且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通过分析、交流试验活动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集体交流,推理归纳。

  (1)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①展示全班各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结果。

  ②集体交流:观察全班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思考。(PPT课件演示。)

  ①每个盒子里都装有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为什么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多呢?

  ②打开盒子看一看,联系试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③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PPT课件演示。)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推测。(PPT课件演示。)

  (1)如果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2)动手摸一摸,和你的推测一致吗?说明什么?

  (3)教师小结: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能确定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棋子,也有可能摸出的是蓝色棋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各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有大又小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质疑与验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结果的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

  1.巩固体验。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不同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左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②右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小?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6题。(用试验验证猜测。)

  ①学生自主确定试验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7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每个箱子里有哪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球的数量各是多少?每个箱子里球的总数是多少?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如果要摸出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

  b. 在左边箱子里摸出绿球和在右边箱子里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相等?为什么?

  c. 如果在左边箱子里增加6个绿球,那么在哪个箱子里摸出绿球更容易?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8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这个小朋友最不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b. 这个小朋友还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c. 像这样的事情能确定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归纳提升

  1.教师讲述: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结果不能确定,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2.教师提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3.教师小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出现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出现的数量少,可能性就小。(PPT课件演示。)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5题。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涂色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用合适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3了解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合适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准备:

  纸鹤、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两盒纸鹤)看到这些纸鹤觉得熟悉吗?

  生:熟悉,都是我们自己折的。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是的,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了这么多精美的纸鹤,证明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你们很棒!那么老师相信今天这节数学课你们表现也会很棒,有没有信心?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盒纸鹤,看每盒有什么特点?

  生:1号盒子里全是红纸鹤,2号盒子里既有红纸鹤又有黄纸鹤。

  (培养观察能力。)

  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喜欢红色纸鹤的人很多,老师也喜欢红色的。因为红旗是红色的,红领巾也是红色的,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们对待生活就应该具有火一样的热情。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体验与感悟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哪个盒子中一定能摸出红纸鹤,在哪个盒子中不一定能摸出红纸鹤?为什么?(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猜一猜结果,要说清为什么?(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将课件中的“哪个”改成“1号盒”和“2号盒”,把“?”改成“。”

  课件演示“一定”、“不一定”

  学生:

  1、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猜的结果及猜想的理由,重点讨论“为什么”。

  3、亲自摸一摸,验证自己的猜想。

  3、亲自摸一摸,验证自己的猜想。

  同时学会用“一定”、“不一定”描述摸纸鹤的结果。

  4、将全班同学摸纸鹤的结果统计在统计表中。

  5、观察统计表,再次肯定猜想结果。

  (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用哪两个词来描述摸纸鹤的结果?

  生:一定、不一定。

  (掌握“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描述下面的事件。

  课件演示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9月10日是教师节。

  2、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

  3、后天本地有雨。

  4、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上“一定”或“不一定”来说一说身边的事吗?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一说”

  1、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演示教材第31页的情景)

  学生:(1)思考女儿与妈妈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等方面的问题。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的,哪些现象是不确定的。

  (在生活中学数学。)

  2、判断下面现象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内容)

  1)太阳从西边生起。

  2)每天都有地区下雨。

  3)小树一年长高一米。

  4)亮亮一年长高一米。

  总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问题讨论”

  (1)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巩固所学知识)

  三、知识拓展

  1、 指名读一读。

  2、 讨论“为什么叫爆出了冷门”

  总结: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发生就叫“爆冷门”。

  四、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还捕捉了大量的“生活现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教学活动化。

  “ 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课堂上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尽管本节课比较成功,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在提出每个问题后应该多指名学生问一些为什么,又比如在一次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后教师没有及时总结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没有总结出“一定”、“不可能”用来描述确定事件或现象,而“可能”用来描述不确定事件或现象等等。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地提出宝贵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不断的提升自己。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 104 页~ 105 页《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简单实验,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做出判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体盒子;乒乓球;抽签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硬币,和同学玩猜硬币在左手还是右手的游戏。教师伸出左右手,让学生猜,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硬币可能在左手里,也可能在右手,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体验“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然后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体验可能性

  1、创设“庆祝元旦”的情景,体验“可能”。

  2、开展摸球活动,体验“一定、不可能”.

  体验一: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黑色口袋和乒乓球,和同学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教师先让学生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然后摇一摇主学生摸一个,学生看到了摸到的是黄色的,然后放进去,再摇一摇让学生再摸一个,又是一个黄色的,第三次摸之前先让学生猜一下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同学生都会一口同声说出是黄色的,摸出来验证一个果真是黄色的。这时教师问如果我们一直重复这个游戏的话,结果都是怎样的呢,学生会答出,结果是一样的,都摸出黄色的球,接着问,为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都是黄球一定)

  体验二:教师再拿出一个口袋,把白色的乒乓球放在里面,让学生来摸球,猜球。教师问,从这个袋子里有没有可能会摸到黄色的球,学生回答不可能,老师接着问,为什么不可能呢,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板书:没有白球不可能)。

  三、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请同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同学认真听,看谁说的又对又多。然后各组总结选出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请你当判官,让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判断几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并说说理由。(课本105页例2)

  (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3、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5、地震的发生; 6、太阳从西边升起。)

  3、举手活动

  (1)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左手。

  (2)让大家一定不可能看到左手。

  (3)让大家一定可能看到右手。

  (在轻松愉快的举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颁发“爱学习、会学习小组奖”,将“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使学生把学习兴趣延续到下一节课。

  板书设计:

  可 能 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语言进行描述,是为下一学段学习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同样摸球,如果某种颜色的球数量多一些,那么摸出这一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对于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标实施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球游戏,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基于以上理解,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五、教学设计

  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猜想——验证——推理——运用”。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亲自参与“猜想——验证——推理”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感知可能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运用这一环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一开课,通过“师猜生摸”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组织活动,验证猜测

  学生进行了猜测,但猜测的对不对呢、实验是的老师,这个谜底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揭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个人的完善与发展。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这种共同研讨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态度。

  3、实验分析,大胆推理

  善于观察、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最有发言权,所以我首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实物展示台前向全班同学说说,在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我则从旁协助他们引导他们,帮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综合运用,服务生活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自己做主,学生有了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个性化思维将得到充分展现。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

  [评析: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学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兴趣浓厚。]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

  出现的情况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总次数

  出现次数

  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第2条中的相关数据是指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得到这些数据?

  师:很好,我们要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老师建议你们最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那就动手开始实验吧!

  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小组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总次数

  1

  2

  3

  4

  5

  …

  合计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

  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

  师: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

  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总次数分别求和。

  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仍然是非常接近的。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师: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就做过抛硬币的实验。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数学家总次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列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次数很接近。

  4、分数表示,科学验证。

  师:我们做过了实验,观察了数学家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师:对,它们的可能性相同的,你们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它们相同吗?

  师:通过做实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评析:让学生在抛硬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及数学家实验数据验证,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应用拓展

  1、师:刚才的学习,你们表现得很棒,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不会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师:好,请看第一题,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出示教科书练习二十第1题)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想回答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该叫谁回答了。这样吧,我把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叫红组、黄组、蓝组,设计一个转盘,转盘上的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相应颜色的组就获得答题资格,答对就奖一面红旗,看哪个组的组红旗多就算赢,好吗?

  课件出示方案一(如下图):转盘上红色占一半,蓝色、黄色各占。

  方案一

  师:你们觉得这个转盘设计得公平吗?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那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平呢?

  师:就按照你们的修改意见,改成三种颜色各占的转盘。

  课件出示方案二(如下图)。

  方案二

  师:设计好转盘后,我们就开始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来回答第一题,好吗?

  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2、师:恭喜你们获得了第一面红旗。我们看下一题,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的第1题)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5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2、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发散思维,小组合作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有关课件、摸球的盒子及球、跳棋、扑克牌、硬币、水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阿凡提》的故事,提问财主要求阿凡提把一箱子的金币抛起来落下后个个都要正面朝上,这可能吗?”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师:你会玩正反面游戏吗?能介绍一下是怎么玩的吗?现在想不想玩?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能确定吗?

  师:,硬币抛下来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有没有可能既是正面又是反面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 。(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学习新知

  (一)摸球游戏

  1、体验一定

  师:我们来做个摸球游戏怎么样?先放四个白球在盒子里,师:请一位同学任意摸一个球。谁想来猜猜结果?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师:如果再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师:可能摸到别的颜色吗?

  生摸球验证,还是白色。

  师:如果一直重复摸下去,结果会怎么样?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也就是说,都是白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能确定吗?

  板书:都是白球

  一定

  2、体验不可能

  师:另一个盒子放黄球,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么样?可能摸到白球吗?为什么不可能摸到白球?

  (在学生的回答中注重学生的说理,为什么不可能,在摸球,形成说理和活动想结合。)

  师:也就是说,没有白球,就不可能摸到白球

  板书:没有白球

  不可能

  3、体验可能

  师:怎么样才能摸到白球呢?让生想一想,回答。师把四个白球放入盛有黄球的盒子里,提问:如果让你摸你能摸到什么球?为什么?你还能摸到其他颜色吗?

  板书:有白球、黄球

  可能

  (二)拿棋子

  出示两个放有棋子的盒子,其中一个里面都是红棋子,另一个里面有红色、黄色、绿色,指着盒子提问:哪个盒子一定能摸到红棋子?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到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到黄棋子?

  (三)课前故事

  师:那么阿凡提要想获胜,他采取什么方法呢?

  看课件,得出结论:阿凡提把硬币的反面都粘到一起再往上抛落下后一定都是正面。

  三、实践应用

  1、师:像“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种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手势来判断画面中的现象,是“一定”的就用手势√,是“不可能”就用手势×,可能就用手势○。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回答。

  2、联系生活,你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吗?师提醒:(1)、一个星期一定是7天。(2)、李老师以后可能还会来我们班上课。让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全班汇报。

  3、课件出示:箱子里有14个球,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从箱子里面摸出一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生回答。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四第一、二题。

  5、游戏:师拿扑克牌让生抽牌,如果抽到红桃就是中奖,奖品是一个乒乓球。师先只拿方片和黑桃让生抽,三个学生抽完后,师说如果让全班同学都抽一次也不可能中奖,为什么得出结论:里面没有放红桃。师放入红桃让生继续抽。

  6、综合提高,课件出示5个盒子里面放着球按要求连线,让生坐在小卷上,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像这样确定的事件和不确定的事件,希望你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6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兔子家族正在运动场上举行长跑比赛,推选出的6名运动健将个个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你们猜猜谁能得第一?(指名回答)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的比赛中,每一只兔子都有可能取得胜利,这就是可能性。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体会可能性。

  二、小组游戏

  师:接下去我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放有4个白球,2个黄球。摸球要求如下(小黑板出示):

  1、每组4个人,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白队和黄队。

  2、每次摸一个球,摸球时不可打开袋口看,摸完后再放回袋中。

  3、每组的2人中,一人摸球,共摸30次;一人记录,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4、摸到白球次数多的算白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的算黄队赢。

  师: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们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学生游戏。

  同学之间交流结果。

  三、引导探究

  1、师:现在我要给赢的队颁奖,你们有意见吗?

  2、黄队为什么不同意?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小结:黄队认为袋中的黄球个数比白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反之,白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于这样的分析,大家同意吗?

  4、学生发表意见:比赛要公平,取胜才光荣。

  5、你们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比赛才公平?

  (小组讨论,修改规则)

  6、集体交流得出:在袋中再放入2个黄球或拿掉2个白球,使白球和黄球的数量一样多。

  7、学生根据新的游戏规则重新开始游戏,并统计结果。

  8、活动反思:通过刚才两组摸球游戏,你对游戏的公平性有什么认识或想法?在刚才的合作过程中,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好的做法或不足?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1-3题

  2、阅读资料。

  学生先自己阅读再交流体会。认识到: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正反面向上的次数会越来越趋向于相等,硬币正反向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五、课堂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或体会。

  反思:

  本节课我以游戏贯穿整堂课的探究新知中,使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新知的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

  1、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兔子赛跑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摸球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才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并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5、数学学习是充满这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因此,运用观察、猜想这些策略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课的摸球游戏是按“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这一数学思考的线索展开的。经过两次的循环,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数学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7

  教材简析:

  教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某些事件可能发现的机会,并学习有关的统计内容。这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和己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基础上安排的。教材让学生摸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先估计,再实验,从实验中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在此过程中,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中,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简单判断和适当的解释。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活动准备:每组各3个大小相同黄、白球,一个不透明塑料袋,一条蒙眼睛的带子,一个正方体,由正方体上分别两面写上(1、2、3)红、白颜色的小棒各4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人

  师:今天,老师要带每小组到数学乐园去玩个痛快,高兴吗?还要评出合作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二、展开活动,探究问题

  1、活动一:瞎子摸球。

  学生从装有3个白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1)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估计白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3)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4)小组内交流: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交流:根据你们组统计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活动二:掷骰子。

  学生把两个面上写“l”,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的小正方体抛30次。

  (1)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完成表1后由小组长收集,另外三个小组的数据填入表2。

  (3)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3、活动三:放小棒

  在袋子里放4根小棒,怎样放才可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a、任意摸一根,不可能是红小棒。

  b、任意摸一根,可能是红小棒。

  c、每次任意摸一根,摸50次,摸到红小棒和白小棒的次数差不多。

  (1)学生依次按要求先在小组内讨论,再验证小组内的说法。(在口袋里放小棒)

  (2)汇报交流。

  三、活动总结

  l、由学生评出本次活动中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2、说说你在这次快乐的活动中知道了什么?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统计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盒、扑克牌、各种颜色的球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一张7和一张8,洗牌后抽出一张)请同学们猜猜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

  师:为什么意见不一样呢?这张牌有几种可能?(慢慢翻开另一张牌展示一下)现在能告诉老师,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吗?为什么?

  2.小结展题

  师:刚才的第一次猜牌因为不能肯定它是7还是8,所以结果有两种可能,(板书:可能),当老师已经展示另一张牌是7,所以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一定是8,而不可能是7。(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请学生打开课本)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1)(屏幕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大家说说自己喜欢表演什么节目呢?

  师:同学们喜欢表演的节目真多,我们就分成唱歌、跳舞、讲故事和其他四种节目类型吧。怎样确定由谁表演哪一种节目呢?请同学们观察第104页主题图后说一说方法。

  (2)感知不确定事件。

  讨论交流:如果用抽签的方法,每人抽一次,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师小结:用抽签的方法,每位同学抽到的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3)感知确定性事件。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呢?(表演自选节目)

  小结:每位同学能表演自己一定喜欢的节目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它只有一种结果。1.超级竞猜(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一定、不可能

  师生共玩游戏,拿出一号盒。学生摇动盒子,随便抽出一个球,教师猜。(再揭示老师猜对的原因:盒里全是绿球。)还能抽出其它颜色的球吗?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全是绿球,所以抽出的一定是绿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

  学生从二号盒里摸出绿球抽奖(指几人摸都不中,引导猜想:二号盒里根本没有绿球。)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绿球,所以不可能抽出绿球。

  师小结:当我们完全确定抽出来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就要用一定、不可能来作判断。(板书:完全确定)

  (2)体验事件的不确定性:可能

  师:既然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抽出绿球,那么同学们就不可能中奖,觉得这样的抽奖有意思吗?怎么解决?(把1号盒的绿球放进去)

  师摇动,请学生上台抽,抽之前问:他从里面抽出一个球就一定能中奖吗?为什么?

  小结:现在2号盒里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的球,那么,我们摸到的球就有四种可能,能确定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吗?(板书:不能确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学生抽,实际体验)

  (3)可能性的综合体验。

  小组讨论,学习例1。

  2.小小判官(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小组学习例2,再选题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要求:个人思考,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3.看书质疑。

  三.活用知识,点拨深化。

  1.你说我说大家说。

  刚才我们大家都学会了用这么多词来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谁想得又快又多。(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2.聪明小画家

  师:今天这么高兴,老师准备在我们班上办一个画展,请看要求,小组合作,涂好了把它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吧!比比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好!

  (学生涂好了展示,全班评价)

  4.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猜猜他(她)是谁?老师每提示一次,学生就可以猜一次。

  5.游戏总结,选出冠军小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感觉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个游戏?有什么收获吗?

  再过两个星期我们学校要举行校运会了,你们觉得我们班会赢吗?

  赢得比赛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但是,比赛结果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我们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结果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9

  一、教材依据

  “可能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8页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教学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在教学设计时我试图体现“在活动中学数学、在自主中求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帮助理解数学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学时采用转硬币的游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2.设计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课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游戏、涂色活动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3.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的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如:4人小组说一说,在说的过程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这3个词,注重了交流的实效性,保证了学生的全员参与,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实现了表现自我的欲望,课堂顿时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4.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学中我采取不同的表扬激励手段如:“语言表扬和实物激励”多种形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5、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生活实例中丰富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并能简单的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经历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增强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小组合作及团结协作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

  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五、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达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六、教法选择:

  情境导入法、实践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七、学法指导:

  结合生活情境,重视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

  八、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盒子2个、红球10个、绿球10个、白球10个、蓝球10个、硬币1个、小黑板1个

  学具:水彩笔

  九、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么你们都喜欢哪些游戏呀?(学生谈喜欢的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做游戏,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好吗?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旅程吧!

  2.下来我们一块来玩一个转硬币的游戏。

  (1)认识硬币有正反两面,有字的那面是正面,国徽那面是反面。

  (2)转动后提问:同学们猜一下,硬币可能哪一面向上?

  (3)那么我们再转一次,同学们先猜一下,这一次硬币可能哪一面向上?猜测后再转。

  (4)谈话:像我们转硬币这样,结果不是单一的,可能有几种结果,既可能是这样,有可能是那样,结果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猜测可能会怎样,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课件出示课题:

  可能性

  设计意图: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可能性与生活的联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盒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下面老师把乒乓球放进去,大家注意观察。(在一号盒子里面放入10个红球、二号盒子里面放入10个黄球、10个绿球、10个白球)

  (1)问题一:㈠我们在一号盒子里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①大胆猜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动手验证、分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汇报结论。

  小结:一号盒子里面全部都是红乒乓球,所以一定能摸出红乒乓球。(板书:一定)

  (2)问题二:二号盒子肯定能摸出红乒乓球吗?

  ①大胆猜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动手验证、分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汇报结论

  小结:二号盒子里面有红乒乓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红乒乓球,但里面还有别的颜色,所以每次摸出的可能是黄的、也可能是绿的、还可能是白色的。(板书:可能)

  (3)问题三:几号盒子不可能摸出绿球来?二号盒子可能摸出红球吗?肯定能摸出绿球吗?

  ①2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②动手验证、分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指名汇报。

  小结:一号盒子没有绿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绿球;(板书:不可能)二号盒子有绿球,有可能摸出绿球,但里面也有别的颜色,所以不一定每次摸出的都是绿球。

  2、师小结: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一般事物的发生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种情况,当然,有时可能性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思考、推理分析,让学生体验从质疑——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

  (三)巩固拓展、升华新知

  1、(1)翻开课本P105页例2,看图把你认为一定的画“√”、可能的画“○”、不可能的画“×”

  (2)交流探讨,说明理由。

  2、小黑板出示:假如在你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哥哥,还有你六口人。有一天同学告诉你,你家中的一个长辈来找你,那么你能说出这位长辈是谁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这个找你的人最不可能是谁?如果找你的人是你的同辈,你能确定是谁吗?为什么?

  3、课件展示课本P108页第一题,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事物发生的结果,自主解决问题,丰富了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体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必要时对学生感觉有困难的地方进行提示与指导,为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4、课件展示课本P108页第二题涂色练习,全班互动交流自己的涂色方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108页第2题设计涂色活动,使之更具有活动性,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学习内容。

  5、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示可能性的说法,请你结合周围熟悉的事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班级互动)

  设计意图:设计小组互相说一说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感悟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对“可能性”的研究也始终贯穿整节课,将兴趣延续到下节课,为下一节课“可能性的大小”作好铺垫。

  (四)总结收获、畅谈感受

  师:愉快的旅程即将结束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能、一定或不可能的事情的发生,但事情的发生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我们个人美好的愿望是没有关系的。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去认识这些事物的可能性。

  (五)板书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十、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本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先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生活中的可能性。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很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是处处存在的,只是确定性的现象不多。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的:

  一、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帮助理解数学知识

  “课标”教科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情境材料,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的规律,对课程进行重组及内容的设计。我先设计了一个转硬币的游戏活动来解决例1的问题,利用转硬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起到了准备题的作用。再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灵活地组织几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

  课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游戏、涂色活动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三、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很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是处处存在的。

  1、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基于这点我一开始便设计转硬币的游戏,学生兴奋不已,随后我设计了让学生猜盒子里球的游戏,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摸球,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将数学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习题,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四、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转硬币”,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个活动是学生猜球后去摸球,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总体目标之一,是因为把数学课堂看成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总的来说,虽然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延伸了思维。但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展开的还不是很到位,没有让学生多说说,及时的鼓励与评价也不够到位,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深入的研究,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了解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形成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判断能力。

  3、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会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可能性大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演示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法。

  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里有三个装有小球的盒子(课件出示),如果老师想要一次就能摸出一个白球,你们建议我从哪个盒子里摸呢?

  生:从A盒摸。

  师:为什么不建议我从B盒或者C盒摸呢?

  生:B盒与C盒可能摸出白球,但都不一定一次就能摸出白球。

  师: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白球,那这两个盒子中哪个摸到的白球可能性较大?为什么?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生可能回答B盒白球更多一些)

  师:真的如此吗?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可能性大小又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四个红棋子和一个黑棋子。

  问:从中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师:摸出一个棋子,那摸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呢?

  学生思考,猜测

  师:刚刚只是同学们的猜测,而猜测并不能作为依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来试一试吧!

  (2)安排实验过程

  请一名学生摸棋子,底下的同学们将棋子的颜色大声说出来,一名学生记录。所有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要求: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

  讲解记录方法:制作像这样的一个表格(出示表格),在记录这一竖列用“正”字笔画去记次数,在次数一列用数字写出记录的总结果。

  (3)交流记录结果

  师:通过实验结果,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讨论

  (4)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 ,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5)讨论:再取一次 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

  在每一小组,老师都放了十张扑克牌,其中八张黑的,两张红的,从中摸出一张,摸出的是红色可能性大还是黑色可能性大?为什么?(学生猜想)

  (2)实验证明

  这仅仅只是同学们的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要求:组内同学做好分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一人负责记录,一个人负责汇报,其他组员轮流抽牌,共抽20次。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知识总结师设疑:可能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以摸棋子为例,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得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得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能否准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有关

  多 大

  数量 可能性

  少 小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能力目标: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老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活动过程:

  一、猜球游戏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板书课题)

  [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刚才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

  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业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一定是红球)

  2、用“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1号袋子。不过,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提问:那你们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提问:请组长拿出里袋,看看是什么球?(黄球和绿球,随即出示图)

  提问: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是红球)

  (请组长把黄球和绿球倒入小篮中,以供装球游戏中使用)

  3、用“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理想,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谈话:大家说得真棒!想不想继续摸球?请拿了2号口袋,试试你会摸出什么球呢?记住要按刚才的规则摸啊!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摸球情况:你们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红球)

  提问:猜一猜,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什么颜色的球请拎出里袋验证一下。

  小结:袋子里装有黄球和红球,(出示图)你能摸到红球吗?那一定是红球吗?那会怎样呢?(板书: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如果袋子里有红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分析:通过三次不同内容的摸球游戏,学生主动亲历了摸球、猜想、验证、归纳等整个游戏过程,从中真切地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2、转盘游戏。

  提问:在转盘转动之前,先猜一猜它会停在哪里呢?请你用力转动转盘,让它自然地停下,看看最后的结果。

  提问:通过这个转盘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现指针可能指在蓝色区域,也可能指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3、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评析:安排四个形式各样、有层次,有坡度的巩固练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得到始料未及的自我体验,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

  总评: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这在“可能性”一课中得到了充分体同。课堂上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感悟。

  一、在活动中体验

  先从学生熟悉的、亲切的猜球游戏中自然引出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和特征,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然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摸球)、猜一猜(袋中装有什么颜色的球)、拎一拎(验证)、练一练(说说摸球的结果)、转一转(转转盘)、装一装(按要求装球)、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等实际操作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

  二、在活动中思考

  赞科夫提倡:“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 “可能性” 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克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时,让他们猜一猜:口袋里放有什么颜色的球?然后拎出里袋来验证,再让他们说一说: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让学生经历“体验一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空间,养他们探究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

  三、在活动中应用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个观点充分表明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且,学以致用不止于结尾或课后,只要运用得当、合适,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在“可能性”的教学伊始,教师就设立得星榜,看哪组合作得最默契,为新知的应用埋下伏笔。练一练后;教师小结各组得星情况;请学生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最佳合作奖?这一组一定会是冠军吗?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策略,而且把所学的知识灵活服务于课堂常规教育,顺势鼓舞每组的士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挑战欲。课尾时再次小结:今天的冠军是哪组?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也是起到同样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可能性》的教学设计06-15

可能性教学设计05-29

《可能性》教学设计01-12

《可能性》教学设计11-26

可能性教学设计04-10

可能性的教学设计10-14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03-01

《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08-04

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11-23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