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4 17:15: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通用6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海参”的“参”),学会其中的17个。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写得好的句子。

  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镜,启发谈话

  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9课《海底世界》(出示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受情境,初学课文

  1、我们就带上“海底探测仪”去找一找答案,请跟我来,(展示海底美丽的画面)

  2、海底真美!同学们看,有高耸的山崖,底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五光十色的鱼,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轻声的朗读课文。

  3、出示自学要求: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4、生自渎课文。

  5、看了课文,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6、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7、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文是通过哪几个自然段来具体写这两方面内容的?

  8、哪几段具体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段具体写物产丰富?

  三、体验情景,学习2、3自然段

  1、海面和海底相比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穿上“潜水衣”亲自去走一趟,呆会儿,把你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小潜水员们,准备好了吗?

  2、课件显示:海面上波浪及海水拍打岩石的声音,镜头慢慢移下,到两三百米处还有小小的波浪,到500米以下时,是风平浪静,由亮到全黑的画面。

  3、同学们,刚才看了画面,谁来说说,海面和海底有什么特点?

  4、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风平浪静,海面和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们先看看这两句话(出示录音)“依然”哪个词与它的意思相近?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5、在这宁静的深海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到过海边的同学请举手,请你说说,你在海边有没有听到海底的声音?

  6、好,我们就带上“听音器”听一听(海底由轻到响的各种声音)你听到一些什么声音?

  7、比较: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这两句话和第3段的第四句相比,哪句好,为什么?(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8、这一段中,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海底有多种声音?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请男同学把最后一句话读一遍。

  9、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些声音呢?

  10、我们就来学学海底动物来窃窃私语。

  四、学习4、5、6自然段

  1、海底景色暗中有光,静中有声,是一个奇异的世界。那么海底的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我们继续来探索!请同学们扫读4、5、6自然段,想想每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

  2、我么首先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动物的?(课件: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这句话说明什么?)

  (一)学习第五段

  我们再来看看海里的植物是怎样的?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写了植物的什么?(出示录音和图画)

  (二)学习第六段

  1、课文的最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矿物,海底蕴藏着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蕴藏”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屏幕(海底矿藏图:海下有山、峡谷。透国山的横切面可看到山下埋藏着煤、铁等,师领着生看海底奇特的地形,引导生说出山下的煤层等。)

  2、这些矿物被埋在陆地或海底下,还没被挖出来,这种状态叫“蕴藏”,我们学习了4、5、6段,知道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最后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了一句,齐读。

  五、总结

  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令人向往的世界。但是,因为人类对海洋知识的缺乏,还有很多的宝藏蕴藏在海底深处,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同学们,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

  教学反思:

  1、正如“设计意图”中所说,本堂课,我是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件,上台表演,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2、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

  3、本堂课,我注意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能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注意创设情境,如,登上海轮去参观大海;请同学们想象着穿上潜水服,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深处进行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另外,让学生在比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自由质疑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开阔、活跃的探究平台。

  4、不足之处是,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充分重视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语言中的优美。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2、教师推荐的网页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

  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打开书第96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同学们,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仔细看看吧!(轻声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走)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课件理解“波涛汹涌”,学写“涛”字

  B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海底的发光鱼

  C(轻音乐)听老师读这一段,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种奇异的景象。

  D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在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潜水员们,咱们再潜入神秘的海底去看看,你还发现些什么?

  (2)“――窃窃私语―――”(声音)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跟你的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B动物们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呢?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播放课件)

  C你们听到各种声音了吗?有的像蜜蜂一样……那是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哪!

  D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窃窃私语的语气来。指名读,评价。

  E师生接读。(出示课件)

  F海底里静中有声,多么奇异啊!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再打开你们的慧眼去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4)动物的活动方式……

  A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请画出来。(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

  B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再演一演。(课件演示)

  (5)海底的动物们多么有趣呀!还有哪些潜水员有更新的发现?齐读植物、矿物(5、6段)

  3、小结

  可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其实,海底世界并不止是这些,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洋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上网去了解更多的海底知识,探索更多的海底奥秘。

  (四)、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1、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学习网

  2、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办一份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从“雾里看花”到“豁然开朗”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看到了它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然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呢?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雾里看花”,而这一次执教了《海底世界》后,我顿时“豁然开朗”了一些。

  一、“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它以生动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篇课文具有一般阅读课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学时我忽视了这一点,课始利用静态的海面创设情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结束时播放视频,学生的兴趣才被激发。)

  二、“整合”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海底世界》一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1、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不太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汹涌”一词,而且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黑暗的海底却有亮光这一奇异的景象,而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以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课件中动物声音的播放,把课文中一行行独立的词句形象地连贯起来,生动再现,再通过朗读去体会“窃窃私语”一词,边读边体会语言的生动。

  2、化静为动,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举例描写的几种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样子、特点和活动方式都不是很熟悉,于是,我借助课件演示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使它们栩栩如生,趣味盎然。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调控能力欠缺,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在课程整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学生自由选择探究问题,自读自悟。在反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借助教材,恰当地帮助学生进行词、句、段、篇的积累与运用。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来练习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

  录像、课件

  课前活动: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就和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交上了朋友,课下同学们积极搜集了许多关于大海的资料,在课前,我们展示交流的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导探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底世界》,教师板书。

  1、情境导入:刚才,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海边漫步,在海底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兴奋无比。那么,通过初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达,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教师板书

  2、引导探究:在这节课上,我们主要来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来学习。

  二、学生探究。

  1、选择探究:请大家从景色奇异或者是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来学习。大家打算如何来学呢?

  读默读全文。

  标重点词句。

  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去品味与赏析文中语言。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引导。

  (一)景色奇异:哪位同学选择的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特点?指名反馈,随机引导。

  1、宁静窃窃私语

  (1)为什么海面和海底的反差会那么大呢?

  看来他是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谁能有不同的说法?

  谁能把这种反差读出来。

  句中哪个词体现了这种反差?大家是怎么理解依然的?看来你用的是换词的方法,谁还能接着说?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海底是宁静的,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大家从哪知道的?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通过大家讲解,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用听觉器官耳朵,在海底感受到的是宁静,借助仪器听音器,感受到的是窃窃私语。

  什么是窃窃私语呢?能表演出来吗?在文中它是指海底动物的声音很低。想不想听一听?(课件)

  (出句子)听完了声音,谁能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谁来在读读?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海底的动物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谁能仿照课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把同学们说的这些声音连起来说一说。

  大家看,文中这句话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在这里还可以用什么呢?这个省略号省略的就是刚才大家想象的内容,海底世界的声音是无穷无尽的,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探索。

  文章还有哪句话是写声音的呢?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它们所描写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大家看,海底是宁静的,而在宁静中还有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真可谓是静中有声,这正是她的奇异之处。还有哪也能表现景色奇异呢?

  2、黑暗光点

  (1)刚才是静中有声,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海底这一奇异之处吗?(暗中有光)

  (2)大家看,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这光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呢?

  (3)海底真是景色奇异!还有写这个特点的吗?

  3、动物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什么段式?

  他们的活动方法都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完成表格后,自己练习说一说。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海底图片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图片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教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

  (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海底有哪几类物产?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话。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

  (3)第1句与2至6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指名读5、6自然段。

  (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

  (“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

  (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

  (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

  (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

  1、出示挂图。

  2、谈话激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以此深化和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5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努力遵循“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三年级的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但求知欲强,他们对《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采用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还不太理解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关于海底植物、海底动物、海底矿产等方面的探究,解决自己的疑问。最后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参"。理解“依然”、“窃窃私语”等词语,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2、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在网络环境的帮助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本文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第一段提出问题,激起读者的兴趣。第二至六段,紧扣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象。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我将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班许多同学都见过大海,欣赏过美丽的海水,在海边嬉戏,你们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乘着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海底世界》(板书22、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开头的导入部分我没有运用过多的多媒体,只是将课题提前出示,简洁明了。)

  二、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过渡:下面就随着老师走进海底世界,听老师读课文,找一找海底究竟有什么?

  2、学生反馈。

  (海底有动物、植物、矿物,教师板书)

  三、研读课文

  1、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是什么样的呢?

  (依然是宁静的)“依然”可以换成别的词吗?什么词?(仍然)

  2、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4、谁能表演一下什么叫窃窃私语?

  (中间一大组表演,旁边同学看,看过以后说意思。)

  5、海底的动物在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闭上眼睛,到海底去仔细地听一听。(师做动作学生模仿)

  6、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5、6个学生回答)

  7、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声音?

  多媒体出示句子:有的像,有的像,……。谁能读一读。

  (为了指导好学生的朗读,将这些句子用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认真研读。)

  多媒体出示比较句子: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有的在打呼噜。

  哪一种好?为什么?

  (作为中年级段的学生,语句的基本功训练十分重要,为了让学生明白写文章要形象具体,特别利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比较句子。)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写得具体形象一些。谁能读得比较形象?

  8、除了这些声音,它们吃东西时发生……,行进的时候发生……,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海底动物的这些声音真有趣,它们又是怎么活动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9、学习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找出中心句。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动物?用横线划出来。这些动物是怎么活动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这里将学生自学的任务及要求出示,这样学生在进行自学时就可以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可以随时抬头看大屏幕。)

  (2)反馈

  A你们找到课文的中心句了吗?

  这一段都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总分)

  海底动物活动各有各的活动特点,你们找到了什么动物?它又是怎么活动的?

  B说出动物名,读出句子,上台演示课件,总结动物的活动特点,指导朗读。

  ①海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特点:慢。一小时我们可以上一节半课,而海参只能从这张桌子爬到那张桌子。他的活动非常缓慢。

  谁能读一读,体现出海参的慢。

  ②梭子鱼: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特点:快,与火车相比较。

  读出梭子鱼的快。

  ③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解释反推力。

  ④贝类: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C海底还有一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3)你们觉得海底的动物有趣吗?其实海底的植物也很有趣,这是摄影师在海底拍摄的照片,它们可真是来之不易呀,请你们仔细观察。

  (多媒体出示海底景色的相关图片。大海对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海底绮丽的景色。)

  你们发现了什么?海底的植物怎么样?

  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有------,有------,有------

  它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小的要借助……,大的有几百米。

  谁想给大家读一读海底的植物。

  (4)同学们,海底除了有大量的动物、植物,还有(生齐答),是呀,海底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里富含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完成板书)

  四、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

  2、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请同学齐读课文。3、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和宝藏等在等着你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海洋学家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究海底世界的历程,介绍了丰富美丽的海底世界。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与欲望。

  3、认识生字、自选积累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重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

  教具:课件。

  教程:

  一、谈话导入

  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海洋世界。

  2、抓住重点词探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进行探索感知课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中认识生字

  3、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三.潜水工具。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2、想象海洋的美

  四、通过课件,紧扣探索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1、积累内化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文中的语词和句子

  五、探究活动

  开展一次探究海底世界的活动

  六、作业:书写认字

  板书:

  探究海底世界

  1、探究历程

  2、海底生物丰富,景色美丽

  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关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通用6篇)】相关文章: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03-07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03-03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03-03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7篇)12-20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合集15篇)03-03

关于海底世界教案汇编五篇03-17

关于海底世界教案合集八篇03-12

关于《海底世界》教案模板5篇03-11

关于海底世界教案范文6篇03-06

海底世界阅读答案06-01